|
|
|
| 黄豆黄素与大豆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
|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
|
|
|
|
摘要 探究黄豆黄素(Glycitein,Gly)和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蛋白结构的影响。以黄豆黄素与大豆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Gly与11S之间的结合特性和作用机制,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圆二色光谱对Gly与11S蛋白结合后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ly与11S蛋白之间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两者结合位点数为1,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复合物,使得Gly稳定地结合于11S表面的疏水性空腔中。进一步研究表明,与Gly作用后,11S蛋白的二、三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促使肽链更加伸展,结构更加松散。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分子水平上理解黄豆黄素与大豆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未来在食品工业中有效利用这两种成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关键词 :
大豆球蛋白,
黄豆黄素,
相互作用,
光谱,
分子对接
|
|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72186,32260595);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领军人才项目(20225BCJ22022); |
| [1] |
任崇阳翁若欣吴文波郑月慧凌舒艺.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固肾安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1): 12-. |
| [2] |
李卓 焦绍赫 张雄峰 管成伟 张超群 夏昊 邱萍.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烤烟产地鉴别和定量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 49(1): 28-. |
| [3] |
徐聪聪 叶燕平 黄晓梅. 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网络及其验证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6): 42-. |
| [4] |
杨雪张国文. 异鼠李素、花旗松素与HSA的相互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4, 48(6): 535-. |
| [5] |
曾春艳 李俊 陈幼祥. 基于整合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筛选急性胰腺炎中差异表达基因[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5): 81-. |
| [6] |
胡家李蕾殷爱红杨颖. 基于SPR-MS联合法鉴定Mas的互作蛋白[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 |
| [7] |
喻多多 魏聪惠 罗军. 基于fNIRS的主动、被动与想象屈肘运动脑激活的特点及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3): 46-. |
| [8] |
杨从影 罗江 唐莉华1 黄学娣 孙龙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灵芪胶囊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3): 5-. |
| [9] |
吴健妹张国文. 三种糖基化中间产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多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3, 47(3): 243-. |
| [10] |
冯思麟 范浩伟 马文婧 赵富强 谢芳 罗竞成 舒佳 付桂明 万茵. 栀子苷与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机理[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3, 47(1): 40-. |
| [11] |
郝楠 张瑜娟 刘琦 刘燕玲 张聪 闵卫平.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相互作用因子1及其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1): 116-. |
| [12] |
张国文张丹吴健妹. 3-吲哚丁酸与H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SA结构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45(1): 1-. |
| [13] |
李锋 冷拓 唐丽君 甘蓓 陈奕. 基于NIR结合化学计量法牛肉糜掺假检测[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2, 46(5): 557-. |
| [14] |
刘玲 张书敏 皮付伟. 基于变权重正交变换的腈纶/棉运动纤维面料近红外光谱识别和信息增强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2, 46(1): 91-. |
| [15] |
陈传杰 刘博通 方忠庆 王媛媛 李娜 周锋 王如刚. 基于发射光谱的大气压脉冲调制氩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特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2, 46(1): 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