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cy、LDL联合IL-6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
合依热古丽·吾拉依木史名扬李国旗梁旭尚立清马磊 |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联合白介素6(IL-6)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AIS患者102例为病例组,根据NIHSS评分将其病情分为轻度(n=16)、中度(n=49)、重度(n=37);并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将病例组分为预后不良组(> 2分,n=56)和预后良好组(≤2分,n=46)。以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病例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Hcy、LDL、IL-6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cy、LDL、IL-6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并绘制森林图,将危险因素纳入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诊断效能;基于R语言通过Bootstrap法,进行500次抽样,绘制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 血Hcy、LDL、IL-6水平,病例组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Hcy、LDL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递增,Hcy、LDL及IL-6水平也随之升高(P <0.05)。血Hcy、LDL、IL-6、白细胞和住院时间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 <0.05)。血Hcy、LDL、IL-6高水平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Hcy、LDL、IL-6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457~0.562,P <0.05)。ROC曲线结果表明,Hcy、LDL、IL-6及三者联合检测对AIS患者AUC分别为0.826、0.765、0.822、0.911。Hcy的截断值为11.19μmol·L-1,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1.3%;LDL的截断值为2.905 mmol·L-1,灵敏度为48.2%,特异度为97.8%;IL-6的截断值为14.505 pg·mL-1,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84.8%。结论 血Hcy、LDL、IL-6升高是A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精准度、临床适用度高,三者联合检测对AI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
关键词 :
同型半胱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
白介素6,
列线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
基金资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DX1711-2122); |
[1] |
叶小英 朱才琴 唐新 段厚全 熊燕 沈爽爽 张娇. 血尿素氮、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90-. |
[2] |
吴飞飞 罗来敏 范燕娜 张桂玲 龚燕燕. 人工法off-line HDF对血液透析充分性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19-. |
[3] |
付玉婷 张海熠 张勇 刘勇 揭平平.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0-. |
[4] |
胡震 赵绍基 祁玉忠 王光熙 孙开宇 吴文辉.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标记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2): 1-. |
[5] |
陈立娟耿欣姚立军魏立友李春江吴春云张艳.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1): 60-. |
[6] |
刘裕 魏锋 肖爵贤 桂诗凯 程天祥 程祖珏. 基于SEER数据库比较儿童与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总体生存率及预后因素[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6): 49-. |
[7] |
郑林林 邱模竞 章小明 潘希望 郑张耀 李太原 胡家平.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在胆囊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及模型建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5): 38-. |
[8] |
徐琨 段炤 邓宇虹 徐晗. 川崎病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4): 44-. |
[9] |
张丽左蕾.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4): 75-. |
[10] |
任思佳严高武. 基于CT脑血管造影的Maa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3): 38-. |
[11] |
郝清波刘香银. 淀粉样蛋白A1位点rs12218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易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3): 29-. |
[12] |
陈伟 王清彩. 基于前馈控制策略的流程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2): 82-. |
[13] |
江健 沈鹏 游煌俊 刘冲冲 李墨逸 周从阳 王子雯 冯珍.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呼吸功能障碍预测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6): 1-. |
[14] |
张晓旭王悦张柄涵刘晓晓边璐. 个体化预测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61(6): 46-. |
[15] |
骆图南余小骊.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浆Hcy、25-(OH)-D、叶酸水平检测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61(6): 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