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46卷 05期
刊出日期:2015-10-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1 林乐昌
论曹南冥的“主敬”工夫及其特色——兼论曹南冥“主敬”工夫的横渠学渊源
16世纪朝鲜大儒曹南冥倡导和实践的“主敬”工夫,在其以“敬义”标宗的性理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并展现了笃学力行、修道进德和博求经传、敛繁就简、反躬造约的特色。其“主敬”功夫有不同于前哲时贤的特色为:“以主敬为求放心之功”;“整齐严肃”,心肃容敬;佩铃自警、书壁为铭;“存心”“穷理”“以制事变”的思想脉络和“下学上达”的进学之序。曹南溟“主敬”功来源于《易》《论》《孟》《学》《庸》以及二程与朱子之学,同时也受到横梁学的深刻影响。
2015 Vol. 46 (05): 1- [摘要] ( 471 ) [HTML KB] [PDF 0KB] ( 91 )
7 刘崧
庄子“彼是方生之说”正义
“彼是方生之说”是《齐物论》特意点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对理解庄子思想极为关键。然而,历代注《庄》者对这个命题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人往往把“彼是方生”等同于“彼此方生”,把“彼是”等同于“彼此”,从而为把庄子归为一种知识论意义的相对主义铺垫了道路。这种解说模式不仅不符合庄子原文的语境逻辑,也不符合庄子思想的根本精神。事实上,“彼是方生”是庄子探讨心物关系的哲学命题,它与《齐物论》开篇提出的“吾丧我”及篇末通过庄周梦蝶而点出的“物化”一线贯穿,是理解《齐物论》进而理解庄子整体思想的重要线索。无视这一条线索,庄子注定会沦为各种知识论解说的牺牲品。
2015 Vol. 46 (05): 7- [摘要] ( 995 ) [HTML KB] [PDF 0KB] ( 137 )
14 司聃
简论道教对苏辙的影响
纵观苏辙一生,以儒为宗,兼融释老,晚年作《老子解》,道家思想对其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苏辙与道教的因缘、人生观、政治观、修炼道术等四个方面。苏辙其人生于崇道重镇蜀地,且天性近道,仕宦生涯中以不为外物所役、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作为人生观。在政治上,苏辙将道家思想视作儒家思想的补充,认为其同样有治世之功用。在实践上,苏辙修行道教内丹术以强身健体。
2015 Vol. 46 (05): 14- [摘要] ( 525 ) [HTML KB] [PDF 0KB] ( 67 )
19 余友辉; 罗斯年
不自制与希腊伦理学
不自制问题是希腊理性主义伦理学面临的一个独特问题,对它的解答也显示出希腊伦理学理论的特质及发展。苏格拉底采取了极端理性主义立场,完全否认不自制的存在,并把灵魂非理性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局限在对理性判断的作用上。之后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在承认灵魂非理性因素作为独立行为驱动力能直接导致行为的基础上,重新对不自制予以肯定,但又分别依据自己的伦理学观念对不自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以对不自制的不同解释为基点,可以发现希腊伦理学的内在逻辑发展。
2015 Vol. 46 (05): 19- [摘要] ( 453 ) [HTML KB] [PDF 0KB] ( 92 )
25 郭卫华
“情”—“理”的历史哲学形态
“情”与“理”均为人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人性前提和精神因子。西方道德哲学以“理性+意志”为人性结构,形成了以理为主、情理二分的传统,并且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道德哲学立足于血缘文化,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伦理形态。两种传统都彰显着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中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人性本身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现代社会中理性的张扬甚至独霸导致的现代精神文明之痛:伦理认同和道德自由的分离;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分离,再次确证了道德哲学应当立足于情理统一的人性基地。
2015 Vol. 46 (05): 25- [摘要] ( 481 ) [HTML KB] [PDF 0KB] ( 62 )
32 叶方兴
作为道德实践的公民教育——古希腊公民教育的德性维度及其当代启示
古希腊的公民教育以公民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需要的品德为基本内容,指向人类总体生活的终极追求——幸福生活,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关怀。它既是培育公民品德的政治实践活动,也是表达人的生存本性、体现对人类总体生活至善追求的道德实践。古希腊公民教育能够对当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人们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应充满伦理情怀,需要进行道德辩护,警惕“去道德化”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其次,公民品德表达人的公共化存在方式,通达人的幸福生活,公民品德培育应当体现对人的生存关怀;再次,公民品德培育应注重德性的实践性,发挥个体习惯的道德力量;最后,公民品德培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注重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协同作用。
2015 Vol. 46 (05): 32- [摘要] ( 474 ) [HTML KB] [PDF 0KB] ( 75 )
37 张培培
作为唯物史观“导论”的“经典表述”
学术界通常将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解读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或解释框架。然而,这种解读必然要面临“经典表述”的“应用”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自然科学式的外部演绎模式。重新审视“经典表述”与唯物史观整体的关系,呈现新的理解:首先,“经典表述”本身内含实证化要求,必须借助经验实证方法及具体分析通达为历史研究实践本身;再者,“经典表述”更多的指向未来,唯物史观“到现在为止只做了很少的一点工作”,许多领域有待开辟,“经典表述”在未来唯物史观的历史研究中起到“导论”的作用。
2015 Vol. 46 (05): 37- [摘要] ( 447 ) [HTML KB] [PDF 0KB] ( 56 )
43 张莉莉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哲学的重新定位——基于当代法国概念哲学的视阈
概念哲学在法国特有的科学认识论传统下重新厘定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明确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拎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而且是在同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旧哲学的斗争中获得和证明其科学性的。哲学的地位因此得到重新界说,不再拥有实在的研究对象,而是对科学等其他领域中发生的类似“认识论断裂”的诸历史性事件及其新颖性和真理的思考。
2015 Vol. 46 (05): 43- [摘要] ( 446 ) [HTML KB] [PDF 0KB] ( 81 )
49 汪力平; 冷树青
社会基本矛盾与世界历史现象
通常对世界历史的解读主要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即世界历史的产生、演变及其实质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从逻辑上讲,世界历史揭示的是人类文明的横向融合一体化,即民族国家关系结构的历史转折;而社会基本矛盾属于国家内部结构,不能简单地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解读民族国家关系。因此,对于世界历史的把握,应立足物质生产的根本性,既坚持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亦重视国际层面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015 Vol. 46 (05): 49- [摘要] ( 460 ) [HTML KB] [PDF 0KB] ( 86 )
53 赵儒煜; 侯一明
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丰裕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处于较低的集聚水平,尤其是2008年之后集聚水平急速下降,其中纺织服装类及相关产业的集聚状态相对较高,而饮食加工及其制造类行业与造纸及纸制品业的集聚程度偏低。根据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得出,劳动力池、运输成本、地方保护与对外贸易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明显影响。为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应促进地区间人口自由流动,密集铁路公路运输网络,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2015 Vol. 46 (05): 53- [摘要] ( 463 ) [HTML KB] [PDF 0KB] ( 94 )
59 何筠; 杨洋; 王萌; 罗红燕
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监管和绩效评价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监管和绩效评价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当前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监管组织仍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监管手段为单一的行政手段,监管制度不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监管和绩效评价的思路是完善相关法律,实行监管主体多元化,建立公平的培训机构准入机制,采用多重监控手段,构建以就业率等结果指标为重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5 Vol. 46 (05): 59- [摘要] ( 469 ) [HTML KB] [PDF 0KB] ( 72 )
65 戴攸峥; 易文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的治理
农村“空心化”是指农村的各项事业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现象,表现在土地、人口、地理空间和“软”环境等方面。其产生原因有:城镇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拉力、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融入城市的艰辛,使农民难以割舍与土地的联系。治理农村“空心化”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为农民进城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推动农村经济走产业化之路,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培养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美丽“村镇”。
2015 Vol. 46 (05): 65- [摘要] ( 490 ) [HTML KB] [PDF 0KB] ( 103 )
71 乔小明; 谭菊华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研究的主要视角及发展趋势
社会管理问题是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大致可以归纳到5个视角之下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分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社会管理实践。当代社会管理研究的问题主要在于理论研究脱离社会实际,部分西方理论脱离中国国情等3个方面。未来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要注重4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
2015 Vol. 46 (05): 71- [摘要] ( 491 ) [HTML KB] [PDF 0KB] ( 85 )
78 陈奇伟; 刘伊纳
数字遗产分类定性与继承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悄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和QQ、游戏装备、虚拟货币、帐号密码、文件视频等诸多虚拟数字财产,既有财产性利益,又包含精神性利益。数字遗产的属性、法律保护、继承等问题,都有待进行系统化研究。数字遗产能满足财产价值性、稀缺性和可支配性的特质,具有财产权的法律属性,是包含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集合体,应纳入现有财产权利体系中予以保护;根据数字遗产是否具有明显的财产性的标准,可将“数字遗产”分财产性显著类、人格性显著类、财产性和人格性混合类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数字遗产应适用不同的继承规则规范,才有利于数字遗产继承纠纷的解决。
2015 Vol. 46 (05): 78- [摘要] ( 457 ) [HTML KB] [PDF 0KB] ( 72 )
85 刘春花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的量刑政策与民意引导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呈现全球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全球化恐怖活动犯罪成为应然,也是必须的选择。我国当前重刑反恐政策和民意“重刑化”倾向,弊端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开展。刑罚裁量涉及国家对犯罪做出反应的方式是否有效和富有理性。公众舆论影响量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量刑政策也影响公众形成对社会犯罪状况、法律秩序以及公共安全的基本态度。“严打重判”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应该对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量刑政策重新定位,并对民意加以理性引导。
2015 Vol. 46 (05): 85- [摘要] ( 472 ) [HTML KB] [PDF 0KB] ( 72 )
91 罗正相
再论保险合同客体——兼评《保险法》第12条第1-2款
保险合同客体之争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多家之言。以保险标的作为保险合同客体,有其深厚的法学理论渊源作支撑和现实的保险法立法为依据,同时也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实践活动,因而更有利于保险当事人之间便捷地建立保险法律关系,实现拓展我国保险业务范围和推动我国保险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与繁荣的目的。而主张保险合同客体是保险利益或是提供保险保障的行为,不但其理由不能成立,且也无前述的依据和社会功能,因此,应以保险标的作为保险合同客体为宜。
2015 Vol. 46 (05): 91- [摘要] ( 448 ) [HTML KB] [PDF 0KB] ( 74 )
98 王金礼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话语与逻辑:从思想自由到社会责任
作为西方文化与政治传统的基本结构,新闻自由思想包含诸种形成于不同社会历史情境的话语形式,如思想与信仰自由、免于事先限制、表达自由、第四等级、编辑权等,其逻辑与意义呈现出历时性演进与共时性对话的双重特征,其中,自由的主体——公众与新闻(the press)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现代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命题,协调其矛盾的唯一途径是可问责的自由(accoutable freedom)与负责的新闻(responsible press)。
2015 Vol. 46 (05): 98- [摘要] ( 519 ) [HTML KB] [PDF 0KB] ( 108 )
105 杨思文; 黄晓军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政治传播思想评析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政治传播思想主要包含领导者政治形象建构与政治信息调控两类。领导者政治形象建构方面,马基雅维里强调君主的内在品德修养与外在形象分离,君主在公共场合要善于伪装;在政治信息调控方面,强调武力配合宣传、以我为主纳谏等。前者在今天仍可借鉴,后者为集权主义传播观源头,应当批判。
2015 Vol. 46 (05): 105- [摘要] ( 411 ) [HTML KB] [PDF 0KB] ( 59 )
111 陈世华; 黄盛泉
分割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场域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媒介形态涌现,通过细分市场,成为“子媒介场域”。“场域”“资本”“惯习”三个概念及其关系构成了场域理论的基本框架。媒介场域具有关系性、相对自主性和争夺性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中介性、低自主性和场效应的特殊性。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场域体现出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但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结构洞增多、社会分裂、群体极化等问题。相应地,我们要把握好细分度,发展“中媒介场域”;发展弱关系,打通结构洞;发展“主惯习”,引领“子惯习”;加强场域间对话,实现群体智慧,从而使媒介场域更加稳定,增进社会整合。
2015 Vol. 46 (05): 111- [摘要] ( 482 ) [HTML KB] [PDF 0KB] ( 87 )
116 陈思广; 张博文
《现代》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现代》作为1932—1935年上海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在坚持“非同人”立场的同时,又总体向左倾斜,故不看好自由主义和右翼作家的长篇小说。在传播接受左翼文学创作时,《现代》的传播接受者们着眼于作品的题材意义、阶级立场和创作思想,放逐对小说艺术的构思、审美价值的探讨,显示了很强的现实功利性;对于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也以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现出的立场、态度、方法作为评判的标准,以“阶级论”作为审视的标尺,认为作家的作品并不合乎时宜,接受呈现错位;对于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则演绎为文艺上的相互责难与攻讦,文本的政治视角被放大,主题与艺术价值被曲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这一传播接受生态反映出左翼接受者们在小说传播接受的过程中为争夺文学话语权所表现出的功利性与现实性,而非文学审美意义上的传播接受。
2015 Vol. 46 (05): 116- [摘要] ( 485 ) [HTML KB] [PDF 0KB] ( 88 )
121 李建明
“发愤著书”对《史记》写作宗旨的升华
《史记》表现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心理状态,不过“发愤著书”不是司马迁的创作宗旨。创作主旨应该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司马迁把个人的不平和愤懑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上,述往事,思来者。他身陷刑狱而交游莫救,从而认清对人世的真相,并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社会的发展,在忍辱痛苦中反思生死之理,他蒙冤却有口难辩,进而究天人之际,升华了《史记》主题,彰显了《史记》的写作主旨。
2015 Vol. 46 (05): 121- [摘要] ( 718 ) [HTML KB] [PDF 0KB] ( 45 )
129 吴建民; 徐梅
玄学论辩对魏晋南北朝文论建构之影响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文论之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言意之辩”“有无之辩”“才性之辩”等玄学论辩是影响文论的直接因素。“言意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作论方面,因为创作实际上是以言达意的过程。“有无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虚构方面,艺术虚构与“贵无”派“有生于无”的思想原理相通一致。“才性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家论方面,“才性”是作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5 Vol. 46 (05): 129- [摘要] ( 490 ) [HTML KB] [PDF 0KB] ( 91 )
133 罗春兰; 穆松
日本诗话中的陶渊明论
陶渊明在日本汉诗的创作中影响甚大,也是日本汉诗论中的重要关注对象,这充分体现于日本诗话之中。日本诗话对陶渊明的评论涉及诗歌创作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两个层面,对其“平淡”诗风及其诗史地位有了清晰的确认,对其在日本汉诗创作中的影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诗论界对陶渊明的批评以虎关师炼的《济北诗话》之“傲吏说”为代表,对其诗艺也不无訾议。既承继中国诗论中之陶渊明论,又兼有异见,体现了他们在诗歌批评方面极强的自主意识及接受异质文化时一贯的自主性。
2015 Vol. 46 (05): 133- [摘要] ( 485 ) [HTML KB] [PDF 0KB] ( 59 )
138 殷海卫
白居易居洛闲适诗探析
白居易居洛闲适,经历了向往归洛、思洛、暂居、分司、离洛、归洛、中隐、致仕、终老等较为复杂的人生过程,它是诗人政治失意后的华丽转身,是他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探寻,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居洛闲适诗表现出大雅大俗的审美特征:慵懒的日常生活、凡俗的个性生活、世俗的大众生活,与清雅闲静的园林生活、名士风流的宴饮游乐生活等,互为表里。这种生活方式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对后世文人、文学、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5 Vol. 46 (05): 138- [摘要] ( 474 ) [HTML KB] [PDF 0KB] ( 74 )
143 邹艳; 陈媛
论虞集的江南情结及其反映的群体心理共性
虞集有着浓烈的江南情结,其诗词中的江南在地域上侧重江西地区,而其心中的“江南”则以摆脱官场、复归乡土的精神为导向。地域上的特指和精神上的指向构成了虞集江南情结的独特内涵,而这一情结也是由南入北的江南文人群体在蒙元朝廷历经仕宦悲辛后所产生的共同心理取向。
2015 Vol. 46 (05): 143- [摘要] ( 399 ) [HTML KB] [PDF 0KB] ( 73 )
148 陈爱华
从哲学到教育: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的生存状况如何?现代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人与世界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即“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我—它”之间只是独白,“我—你”才能保持真正的对话。现代是“它”之世界伸延扩张到了极致的时代,是对话缺失的时代。布伯寄希望于教育,唯有教育能晓喻后人如何与“你”相遇和对话。
2015 Vol. 46 (05): 148- [摘要] ( 561 ) [HTML KB] [PDF 0KB] ( 63 )
155 蔡玉莲; 余闻婧
危机与重建:探寻教师存在的教育意义
近年来,广大教师出现了倦怠、焦虑、离职等种种存在危机。这些危机源于教师存在意义的遮蔽。教育意义是教师存在的根基。教师在教育中存在,教师的活动应指向教育的本质,教师存在的旨归是追寻意义。教师走出存在危机的路径是重建教育意义。生成教育意义,意味着教师通过理解过程逻辑、体悟学生发展、创造生成空间等方式,回归教师作为人自身的存在。
2015 Vol. 46 (05): 155- [摘要] ( 435 ) [HTML KB] [PDF 0KB] ( 64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