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36卷 04期
刊出日期:2005-08-28

论文
   
论文
1 陈和钦
由为人民算账的实践经验到人民法权的理性自觉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有三次大的为人民算账行动∶20世纪60年代初一次,“文革”结束后一次,当前一次。三次大算账后,党和政府都作出了发展战略的大调整,推动了或必然会推动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为人民算账的法理基础是人民法权,即人民共同参与和享受的发展权。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一个基本的经验就是首先要在经济问题上形成人民法权的理性自觉,既要善于从宏观上发现“问题”,又要有清醒的历史主义态度,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在经济上的权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法权普遍化的发展进入到自觉性阶段。人民法权普遍化的实现,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空前繁荣。  
2005 Vol. 36 (04): 1-8 [摘要] ( 488 ) [HTML KB] [PDF 0KB] ( 45 )
9 吴晓敏 胡启南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途径探析
 当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党的依法执政:一是树立“法治”治党理念,增强依法执政意识;二是明确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标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三是建立制度治党机制,为实现依法执政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五是通过依法执政,达到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善结合。
2005 Vol. 36 (04): 9-13+33 [摘要] ( 727 ) [HTML KB] [PDF 0KB] ( 56 )
14 何旭明 刘宁
从十六大党章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强化
 党的十六大突出强调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执政意识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比较分析十六大以前和十六大党章,考察十六大党章中修改的、新增的条文和论断,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强化了的执政意识在党章中得到根本的体现和规定。
2005 Vol. 36 (04): 14-17 [摘要] ( 623 ) [HTML KB] [PDF 0KB] ( 81 )
18 贺新宇
论公共管理的特征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组织、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公共活动等进行的协调活动,其本质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营利性;其内涵,既具有抽象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又具有具体的变化性与差异性;其特征,既具有随政府管理变化的动态性,又具有横向的差异性与纵向的多样性。
2005 Vol. 36 (04): 18-24 [摘要] ( 1430 ) [HTML KB] [PDF 0KB] ( 88 )
25 韦吉锋 曹文华
试论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交互整合
 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交互整合是指网络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包括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与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是指网络的发展使社会心理的变化加快,扩大了社会心理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需要层次的上升和多样化,增强了人们对科技的信任和社会进步的信念,提高了社会认知的地位,并推动社会认知模式的发展。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是指社会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等各种社会心理对网络的影响,使网络逐渐获得和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并形成和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心理相互融合,实现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一体化。
2005 Vol. 36 (04): 25-28 [摘要] ( 554 ) [HTML KB] [PDF 0KB] ( 62 )
29 程结晶 胡海金 赵晓红
论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功能的障碍与优化
 网络信息服务是数字时代信息服务新的增长点,然而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却受到来自信息用户方面、信息源方面、文献传播系统方面、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方面以及来自各种信息机构自身方面的障碍。面对新形势,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优化信息服务,做到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网络信息资源远程服务和网络导航服务。
2005 Vol. 36 (04): 29-33 [摘要] ( 534 ) [HTML KB] [PDF 0KB] ( 83 )
34 王能昌
论作为道德自律的“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引入我国,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制定了一些规定、办法,并有一些官员因失职失责而引咎辞职。其实,引咎辞职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安排,它还内含着道德自律因素,是制度安排与道德自律的统一。要完善引咎辞职制,从道德上来说,主要就是要提高官员的责任心,培养官员的良心和羞耻心。
2005 Vol. 36 (04): 34-39+72 [摘要] ( 463 ) [HTML KB] [PDF 0KB] ( 78 )
40 姚站军 蔡衍宁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审视到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
 可持续发展观是至今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发展观,主要体现为一种代际间的发展正义观。其破缺之处是是对空域谱上的公正性有所轻视,及对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关注不够。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反思的延伸,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突破与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是全方位时空的,表现为一种系统发展观,更是突出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的关注、崇尚,是发展观的卓越境界的追求。
2005 Vol. 36 (04): 40-43 [摘要] ( 651 ) [HTML KB] [PDF 0KB] ( 62 )
44 向玉乔
西方元伦理学解析
 元伦理学是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对而言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它在西方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仍然在积聚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元伦理学并不试图发现或提出任何道德原则,它仅仅用概念分析、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规范伦理学已经提出的伦理概念、伦理判断进行判断和分析。元伦理学在现代西方伦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作用。
2005 Vol. 36 (04): 44-49 [摘要] ( 714 ) [HTML KB] [PDF 0KB] ( 91 )
50 张勇
对当前中国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的深层思考
 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体制性、宏观经济运行、企业经济结构、工资粘性、企业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2005 Vol. 36 (04): 50-55 [摘要] ( 426 ) [HTML KB] [PDF 0KB] ( 52 )
56 李俭峰 苏立峰
产业集群发展与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聚集经济成本优势的集群将难以摆脱衰退的宿命,而技术创新是延长集群生命周期、提升集群长期竞争优势、促进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政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应更多地关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2005 Vol. 36 (04): 56-60 [摘要] ( 556 ) [HTML KB] [PDF 0KB] ( 68 )
61 尹继东 彭道宾
省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构建符合省情的省域经济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的水平、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并引导地方经济朝着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省域经济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确定。
2005 Vol. 36 (04): 61-66 [摘要] ( 524 ) [HTML KB] [PDF 0KB] ( 59 )
67 漆文萍
农业总产值指数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运用农业总产值指数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可知:1970—1998年间,江西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化肥施用量其次,而政府对农业生产和事业财政支持的影响最小。
2005 Vol. 36 (04): 67-72 [摘要] ( 672 ) [HTML KB] [PDF 0KB] ( 82 )
72 刘杨
宪法对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
 各国宪法对国家结构的表述不同的原因是各国宪政发展的历史不同,以及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及其他因素有别。联邦制国家宪法往往以直接冠名、前言或首篇列出联邦成员名录来表述国家结构;单一制国家宪法则无直接冠名,也很少在宪法全文中用“单一制”这样明显的文字直接表述国家结构形式。无论是联邦制国家宪法还是单一制国家宪法,对国家结构表述的核心内容都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
2005 Vol. 36 (04): 72-77 [摘要] ( 573 ) [HTML KB] [PDF 0KB] ( 58 )
78 彭丁带
最密切联系原则应确立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最密切联系原则产生于国际私法产生的早期,成熟于20世纪后期,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由幕后到台前的发展过程。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在国际私法规范的有限性和国际民商事交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无限性的矛盾中,追求公正价值与秩序价值的平衡和协调的必然产物。它对传统冲突规则既僭越又调和,在内涵上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在外延上具有极广泛的包容性。最密切联系原则应确立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005 Vol. 36 (04): 78-83 [摘要] ( 758 ) [HTML KB] [PDF 0KB] ( 66 )
84 王洪
罗马法契约制度:历史话语的重述
 罗马法契约制度不仅孕育了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契约法传统,而且成为现代契约法的基础。解读罗马法契约制度史不应站在现代契约法的思想体系上,而应当在历史语境之中进行重述。罗马契约法的结构主要是一种形式、一个原则和数种(法定)契约,契约形式主义和契约类型法定为其契约观念的核心要素,合意并非所有契约的一般构成要素。
2005 Vol. 36 (04): 84-89 [摘要] ( 394 ) [HTML KB] [PDF 0KB] ( 56 )
90 胡松 吴九华
党的七大与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七大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讲话的形式,从三大理论基础、三大监督原则、三大监督途径三个方面,对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一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2005 Vol. 36 (04): 90-94 [摘要] ( 512 ) [HTML KB] [PDF 0KB] ( 98 )
95 叶新源 钟家莲 叶剑飞
先秦—中国人权意识与精神的发韧期
 中国人权意识产生的最初岁月,可以远溯到夏商时代。这个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属于古典自然法思想对人权认识的范畴,即是“个体自然性”人权意识的蒙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权意识向人权精神的过渡期。无论是史书还是子书,在强调“个体自然性”人权的同时,提出了属于“个体社会性”人权的许多要素,共同翻开了中国人权精神的第一页。
2005 Vol. 36 (04): 95-98+102 [摘要] ( 675 ) [HTML KB] [PDF 0KB] ( 99 )
99 黄月胜 刘光权 杨福林
略论孙武的备战思想及其影响
 《孙子兵法》文不过十三篇,论不及六千言,然而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和兵家唯物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孙武的政治准备、军事准备和经济准备的思想,哺育过无数兵家名将,突出地体现了孙武的备战思想。孙武“先胜而后求战”的备战思想,是对战争准备的深刻揭示,是“先胜”思想的总结,也是孙武备战思想的精华。孙武的备战思想对未来高科技战争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5 Vol. 36 (04): 99-102 [摘要] ( 1477 ) [HTML KB] [PDF 0KB] ( 88 )
103 朱宪生
透视俄罗斯诗人的“美学宣言”
 俄罗斯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特殊的“美学宣言”式的作品,作为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某些“奥秘”的领悟和发现,它们往往比那些抽象化的论述性文字更加生动和更加深刻地表达诗人的艺术观念。通过对这些诗意化“美学宣言”的分析,并结合诗歌创作的特殊性,诗人们的这类“美学宣言”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2005 Vol. 36 (04): 103-108 [摘要] ( 486 ) [HTML KB] [PDF 0KB] ( 64 )
109 聂巧平
从《十家注》到《百家注》集注的发展演变看宋代杜诗之伪注
 通过比较《十家注》与《百家注》在集注上的因袭变化,可见宋代杜诗伪注的产生以及发展演变的轨迹,具体表现为:将无名氏所有的旧注变成王洙注;将一人之注分割为多家注,伪撰人名或伪托名人等等。同时可见伪注的特点及其在杜诗学史上的消极影响。
2005 Vol. 36 (04): 109-113 [摘要] ( 537 ) [HTML KB] [PDF 0KB] ( 53 )
114 薛泉
黄昇《花庵词选》的编纂动机及其成书的文化背景
 为词存史、以词娱乐,是黄编纂《花庵词选》的主要动机。南宋“复雅”思潮及诗文选评风气之盛,是《花庵词选》成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背景。
2005 Vol. 36 (04): 114-117 [摘要] ( 538 ) [HTML KB] [PDF 0KB] ( 54 )
118 文师华
刍论弋阳腔的特点和影响
 弋阳腔是明代戏曲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其特点表现为: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明代以来,弋阳腔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形成了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潮剧,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闽剧、江苏的淮剧等许多新的地方剧种。
2005 Vol. 36 (04): 118-122 [摘要] ( 675 ) [HTML KB] [PDF 0KB] ( 71 )
123 袁平
论赣东北民间音乐的“地缘交融”特色
 赣东北地处闽、浙、皖、赣四省交接的地区,其音乐既有江南音乐的共性,又具赣音乐的特点,兼融“闽”、“皖”等地音乐特征,在风格上形成“地缘交融”的边缘过渡性色彩。
2005 Vol. 36 (04): 123-127 [摘要] ( 623 ) [HTML KB] [PDF 0KB] ( 59 )
127 袁礼华
评《求真集——俞兆鹏史学文选》
 《求真集———俞兆鹏史学文选》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俞兆鹏是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此书是他已发表的300多万字史学论著的精华部分,收入论文34篇,共40万字。通读全书,我认为它有下列特点。(一)研究领域广阔,论文内容丰富。全书分专史研究、唐史研究、北宋史研究、南宋史研究、元明清史研究、近代史研究6个部分。历史时间跨度,上起先秦,下迄20世纪。文章内容包括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文学艺术史等多个领域。因此,这是一部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史学著
2005 Vol. 36 (04): 127- [摘要] ( 744 ) [HTML KB] [PDF 0KB] ( 55 )
128 孙亦平
忏悔意识下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善于剖析和拷问自我的灵魂,他们都将个人的罪孽感、痛苦感融入群体当中,并肩负起对整个民族和全人类的前途的忧患重任。由于历史、时代和自身的原因,他们无法实现自身的理想,因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深刻的忏悔意识。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他们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忏悔道路:鲁迅是通过自我批判从而否定自我,而陀氏是通过苦难的净化从而肯定自我。
2005 Vol. 36 (04): 128-131 [摘要] ( 654 ) [HTML KB] [PDF 0KB] ( 58 )
132 钟俊昆 曾晓林 孙慧娟
梁启超与中国小说的近代化——梁启超在“小说界革命”中的角色考辨
 梁启超在“小说界革命”中担当了主导角色,为中国小说近代化历程做了三项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是创办《新小说》为小说革新开辟阵地;二是努力开创小说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新模式;三是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开辟现实主义新蹊径。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小说创作,以及他对革新小说所作的努力,使中国小说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2005 Vol. 36 (04): 132-135 [摘要] ( 635 ) [HTML KB] [PDF 0KB] ( 54 )
136 赖骞宇
个性化与类型化——试析18世纪英国小说中的人物及其塑造手法
 类型化和个性化是两种不同的人物塑造手法。人物塑造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过程。18世纪英国小说作为这一文体发展的起始阶段,其人物塑造艺术既继承了早期文学的成就———类型化手法,又表现出个性化的倾向,为后世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2005 Vol. 36 (04): 136-141 [摘要] ( 675 ) [HTML KB] [PDF 0KB] ( 71 )
142 曾剑平 钟达祥
论译作的可接受性
 翻译是为读者服务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译作的可接受性。只有为读者认可的译作才算是成功的译作。译作的可接受性具有动态性,会因人因时而异。译作可接受性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在语言表达层面,译语是否规范,文体是否贴切;(2)在文化取向方面,译作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和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3)在交际功能方面,译作是否达到交际的目的。
2005 Vol. 36 (04): 142-146 [摘要] ( 597 ) [HTML KB] [PDF 0KB] ( 73 )
147 蒋平
英汉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兼论英语句法语序
 英汉名词及名词词组的构造、语法化、词序与词序变化过程显示:语言结构从句法到词法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语序调整或不明显调整两种情况,并依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而定。英语从句法到词法过程中经历语序调整,汉语则呈现词序与句序相互映照的关系。语言间的这种不统一使得以今天的词法构拟远古句法的设想并不能在所有语言中都可靠。另外,某些表面似与句法有关的词语结构并不来自于句法的演变,这是又一使得以上设想不可靠的因素。
2005 Vol. 36 (04): 147-150 [摘要] ( 595 ) [HTML KB] [PDF 0KB] ( 63 )
151 杜成 杜小红
论《尤利西斯》中的语言变异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大胆创新,通过各种语言变异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英国文体学家利奇提出的8种变异形式在该作品中均有体现。如该作品中的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和书写变异等4种语言变异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语言变异不仅极具表意功能,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奇特化”的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陌生的美。
2005 Vol. 36 (04): 151-155+160 [摘要] ( 605 ) [HTML KB] [PDF 0KB] ( 47 )
156 朱甫道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与大学英语网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的基本要素揭示出建构主义作为网络学习理论基础的适合性,在具体讨论设计大学英语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中,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的随机通达和协作学习的观点更是适合大学英语在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并根据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原则,可设计主题教学模式,以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内外的学习及培养语言技能。此外,必须设计一个可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在线学习系统。
2005 Vol. 36 (04): 156-160 [摘要] ( 488 ) [HTML KB] [PDF 0KB] ( 53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