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3年 47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08-28

论文
   
论文
307 群作用的测度可扩性
群作用的测度可扩性
将可扩测度和N-可扩测度的概念推广到紧致度量空间上的群作用,并证明一个群作用是可数可扩当且仅当其是测度可扩。此外还证明了紧致度量空间上的群作用是N-可扩当且仅当每一个Borel概率测度是N-可扩。以上是现有的结论的群作用版本;如果Borel测度μ1,…,μn的凸组合是1-可扩的,则对于每一个i=1,…,n,μi是1-可扩的。最后本文将具有连续作用的1-可扩测度描述为在可扩点上支持的有限多个Dirac测度的凸和。
2023 Vol. 47 (4): 307-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324 )
312 张丽娟 洪勇 孔荫莹
一类加权序列空间中广义齐次核的Hilbert型离散不等式和序列算子的有界性
引入以指数函数为权函数的加权序列空间l■(Z),通过权系数方法,得到加权序列空间中具有广义齐次核的Hilbert型离散不等式,利用所得不等式讨论加权序列空间中序列算子的有界性及算子范数估计,并给出若干特例.
2023 Vol. 47 (4): 312- [摘要] ( 70 ) [HTML 1KB] [PDF 0KB] ( 304 )
317 卢美华 高晓波
集映射、拓扑交和对影序的存在性

以集映射刻画序关系,提出并以无条件性拓扑交刻画社会选择函数“逆向构造”的对影序,以拓扑交构造对影序,以拓扑交刻画对影的部分性质,并特别刻画了集序等价族分解的全部特征,对影中左、右分影能达到序向严格化,并给出了对影存在性的构造性证明。从而,偏好集结中以拓扑交构造的序关系能够严格形式化,本质上还可联系孔多塞循环和轮换。从框架的可拓性上,考虑无条件性拓扑交的约束公理加载,形成序关系拓扑体系的完整框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023 Vol. 47 (4): 317-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60 )
323 李小玲曹寒问
关于Chidume-Zegeye-Ntatin定理的注释
带误差的Mann迭代及Ishikawa迭代一直众多学者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中我们对Chidume-Zegeye-Ntatin定理进行探讨,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是定理中序列有界性的证明进行了改进;其次用更为简单的方法证明了该定理;最后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相关的结论。
2023 Vol. 47 (4): 323-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328 李煜彦何东林
t-extending模的直和
提出了t-补子模的概念,它与t-闭子模是等价的。讨论了t-extending模的直和因子的内射性,研究了t-extending模的直和,证明了M=?i∈IMi(|I|≥2)是t-extending模的等价条件有以下两个:(1)存在i≠j∈I,使得对M的任意t-闭子模K,若K∩Mi≤Z2(M)或K∩Mj≤Z2(M),则K是M的直和因子;(2)存在i≠j∈I,使得Mj或Mi在M中的任意t-补是t-extending模且是M的直和因子。
2023 Vol. 47 (4): 328-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342 洪鑫月张国文
香叶木素抑制多酚氧化酶的分子机制
采用多种光谱学方法结合计算机模拟手段研究了香叶木素对多酚氧化酶(PPO)的抑制机制。发现香叶木素通过可逆混合方式对PPO活性产生抑制,IC50值为(302.9±1.82)μmol·L-1。荧光结果显示香叶木素通过静态方式猝灭PPO的内源荧光,二者形成复合物主要依靠疏水相互作用驱动,在测定温度下,其结合常数为104数量级,结合位点数为1。圆二色谱和同步荧光分析表明,香叶木素诱导PPO的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降低,酶结构紧缩,但对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微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分子对接显示香叶木素进入PPO的疏水空腔,结合于双核铜活性中心附近并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主要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香叶木素的加入降低了酶的稳定性和亲水性,增强了酶结构的致密性。因此,香叶木素抑制PPO活性可能归因于香叶木素结合在PPO的活性中心附近,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占据了底物进出活性中心的通道,诱导了PPO二级结构的改变,阻止了底物被催化,从而抑制了PPO的催化活性。本研究为香叶木素作为新型PPO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 Vol. 47 (4): 342- [摘要] ( 73 ) [HTML 1KB] [PDF 0KB] ( 331 )
352 汪紫薇陈坤英张珂胡婕伦聂少平周兴涛
茶树菇多糖通过ROS-线粒体功能障碍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全球性的消化道癌症,其致死率和发病率位居全球前三,给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常见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因此人们正在积极寻求低副作用的天然产物对抗CRC。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茶树菇多糖(Agrocybe cylindracea polysaccharide, ACP)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茶树菇多糖明显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CT26)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对正常肠上皮细胞IEC-6无明显毒性。此外,RNA-seq结果指出茶树菇多糖下调了氧化磷酸化通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茶树菇多糖导致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积累、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和功能障碍,进而促进HCT-116细胞凋亡。值得关注的是,NAC(N-acetyl-L-cysteine)能通过清除ROS抑制茶树菇多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综上实验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能够通过ROS-线粒体功能障碍通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抑制其增殖的目的,为开发治疗结直肠癌的低敏感性药物提供新线索,同时为茶树菇多糖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3 Vol. 47 (4): 352-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0KB] ( 296 )
361 刘敏娟黄磊艾凤玲万博祎田哲玮吴建永
不同聚合度菊粉对木薯珍珠理化性质的影响
研究了低聚合度菊粉LPI(DP≤10)、中聚合度菊粉MPI(DP 2-60)和高聚合度菊粉HPI(DP≥23)对木薯珍珠粉末性质、颗粒强度和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菊粉会与淀粉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与淀粉竞争水分,抑制淀粉颗粒溶胀,并提高粉末水溶性,从而影响木薯珍珠的颗粒强度和蒸煮品质。LPI与淀粉的氢键相互作用最强,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也更强,因此添加LPI的效果最好。添加3%(w/w)的LPI可以显著降低木薯珍珠的摩擦损失(1.96%~1.04%)和蒸煮损失(47.8%~43.6%),同时显著提高其透明度(9.4%~12.6%)、体积膨胀率(4.9~7.0)、硬度(483~674 g)和咀嚼性(202~299 g)。添加MPI和HPI则会对木薯珍珠的透明度、破裂力或蒸煮损失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表明,添加菊粉是改善木薯珍珠品质的一种有效绿色手段,且添加低聚合度菊粉效果更好。
2023 Vol. 47 (4): 361-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252 )
368 陈锦萍徐梦佳郭娴万益群郭岚
附子中内源性组分新乌头碱的毒性作用
探究了附子中内源性组分新乌头碱的急性毒性,为附子的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将5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10组,每组5只,即1个雄性对照组、4个雄性给药组(1.00、2.15、4.64和10.0 mg·kg-1);1个雌性对照组、4个雌性给药组(0.464、1.00、2.15和4.64 mg·kg-1)。给药组一次性灌胃各剂量新乌头碱,对照组一次性灌胃等体积食用级玉米油。连续观察14 d,并对大鼠的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切片以及氧化应激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乌头碱对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的经口LD50分别为3.16和1.26 mg·kg-1。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新乌头碱会对大鼠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氧化应激能力指标结果显示,雌性1.00 mg·kg-1组、雄性1.00 mg·kg-1组和雄性2.15 mg·kg-1组大鼠的肝脏iNOS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0.01
2023 Vol. 47 (4): 368-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59 )
374 刘明辉 唐子君 饶梓凌 方平 胡春华
高性能甘蔗基生物炭制备及其对H2S和NH3吸附
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直接炭化、CO2活化、H3PO4活化的方法制备3种不同的甘蔗基生物炭作为吸附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孔径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进行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测试了不同甘蔗基生物炭对硫化氢(H2S)和氨气(NH3)吸附性能,并考察吸附温度、进气浓度、进气流量对甘蔗基生物炭吸附H2S和NH3的影响。结果表明,H3PO4活化制备的甘蔗基生物炭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分别达到1 181.038 m2·g-1和1.174 cm3·g-1,提高吸附温度、进气浓度和进气流量均不利于甘蔗基生物炭对H2S和NH3的吸附去除。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25℃,H2S和NH3进气浓度分别为30×10-6,进气流量为1 000 mL·min-1,在此条件下甘蔗基生物炭对H2S和NH3的动态平衡吸附时间最长,动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5.96、5.11 mg·g-1。H3PO4活化制备的甘蔗基生物炭可应用于H2S和NH3的吸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3 Vol. 47 (4): 374-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302 )
383 康长安 罗明标 刘敏 彭刚华 曾凯 王东方 董云雅 曹炳伟 方小珍
鹰潭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采用颗粒物X荧光元素在线监测仪、离子色谱在线监测仪、OC/EC在线监测仪对鹰潭市春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中PM2.5组分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监测点位春季监测期间PM2.5日均浓度在6~49μg/m3之间,平均浓度30.7μg/m3;冬季监测期间PM2.5日均浓度在16~50μg/m3之间,平均浓度37.5μg/m3。分析了8种重金属元素浓度水平及日变化特征,对元素污染来源及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元素暴露剂量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春季PM2.5中Cr等八种元素平均浓度均低于冬季PM2.5中Cr等八种元素平均浓度,冬季Cu与Zn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可能与鹰潭市铜冶炼加工行业排放累积有关;(2)春季鹰潭市环境空气PM2.5中Cr、Mn、Ni轻度富集,Cu、Zn、As、Pb重度富集,Cd超重度富集,冬季Mn轻度富集,Cr、Ni中度富集,Cu、Zn、As、Cd、Pb均达到重度富集;(3)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天然源土壤尘和地壳源占比分别为38.0%和35.2%,是鹰潭市PM2.5组分的最大单一来源;(4)暴露剂量显示,PM2.5中8种元素日均暴露量经口摄食(ADDing)>皮肤接触(ADDinh)>呼吸吸入(ADDderm)且ADDing远大于ADDinh和ADDderm。3种暴露途径下,8种元素儿童的暴露剂量均为最高。8种元素中Zn元素在不同暴露途径下对不同人群暴露剂量均为最高,其中儿童ADDing为0.038 0、成年男性ADDing为0.0103、成年女性为0.0118[mg·(kg·d)-1];(5)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As对所有人群、Pb对儿童具有一定非致癌健康风险,8种元素非致癌风险值之和均表现为ADDing>ADDderm>ADDinh, ADDing是造成非致癌风险的主要途径。8种元素对暴露人群均不具有致癌风险。
2023 Vol. 47 (4): 383-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391 孙晨 史康佳 冯自强 陈姝灿 高梦嘉 丁梓尧 罗娜 王锌针 熊川懿 李昆
多价态金属离子与藻菌共生体胞外聚合物作用对膜污染的影响
采用藻菌共生体-膜组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针对不同价态金属离子与藻菌共生体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相互作用对超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分别向EPS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20、30 mg·L-1)Ca2+、Mg2+、Fe3+、Al3+离子,与未添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比较,探究不同浓度金属离子添加对膜通量衰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超滤过程中加入Mg2+会使膜通量减小,加剧了膜污染状况;Ca2+对超滤过程影响较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膜污染;而Fe3+和Al3+的加入则对膜污染有一定缓解作用,使得添加组膜通量较对照组反而有所提高。采用Hermia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现加入多价态金属离子的EPS溶液均呈现出与标准堵塞模型拟合程度最高的特征。
2023 Vol. 47 (4): 391-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256 )
397 邱轶辉 江琼 魏玲玲 张卫平 邱桃荣
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电疲劳驾驶检测
在利用脑电信号进行疲劳驾驶跨被试检测中,克服脑电的个体差异是一项重大挑战,欧氏空间对齐是一种解决方法,然而该方法要求目标域上有大量数据。为降低跨被试检测中对目标域数据的依赖,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迁移学习和改进欧式空间对齐的方法,以提高模型在有少量目标域数据时的分类能力。所提出的方法首先对源域数据进行欧式空间对齐以降低个体间差异,接着对目标域数据进行参考矩阵相似度加权平均对齐,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特征提取和分类,在源域上预训练后在目标域上微调。测试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对齐方法能有效提高少量目标域数据可用时的跨被试分类准确率,最好的准确率达到96.12%。
2023 Vol. 47 (4): 397- [摘要] ( 85 ) [HTML 1KB] [PDF 0KB] ( 200 )
403 李晓生 王建 刘小文
上软下硬地层下盾构近距离穿越房屋影响分析

城市盾构施工不可避免的会穿越建筑物。现依托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桃苑路站-绳金塔站区间盾构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下穿建筑物项目,采用plaxis 3d软件分析隧道盾构施工顺序对建筑物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不同施工顺序、不同盾构速度、掌子面压力值及盾构隧道开挖面离建筑物距离对建筑物桩基沉降影响。结果表明:先施工右线再施工左线相比其他施工顺序对建筑物桩基沉降影响最小,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较符合;盾构速度越快,土的固结时间越少,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小;掌子面压力越大,对土体的扰动越大,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大;隧道开挖面离建筑物距离越远,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小;当开挖面距离建筑物桩端垂直距离超过7m时,隧道离桩基水平距离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就很小。结论对于南昌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3 Vol. 47 (4): 403- [摘要] ( 48 ) [HTML 1KB] [PDF 0KB] ( 264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编辑部公告

 
· 投稿声明
· 声明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