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0年 44卷 3期
刊出日期:2020-06-28

论文
   
论文
205 陈楠黄斌徐义红
一般线性空间中近似Benson真有效解的若干刻画
在没有拓扑结构的一般线性空间中,引进了集值均衡问题的Benson真有效解和近似Benson真有效解,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广义锥-次类凸性假设下,利用凸集分离定理建立了带约束集值均衡近似Benson真有效解的最优性条件。利用集合严格正对偶的性质建立了充分条件。
2020 Vol. 44 (3): 205- [摘要] ( 85 ) [HTML 1KB] [PDF 0KB] ( 270 )
210 崔永琴 徐洪焱
随机Dirichlet级数的广义Hadamard乘积的增长性
通过引入随机Dirichlet级数的广义Hadamard乘积级数,文章讨论了乘积级数的增长性,得到了乘积级数与原级数若干涉及收敛横坐标,q-级、下q-级、q-型与下q-型的关系定理,改进了先前的一些结果。
2020 Vol. 44 (3): 210-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04 )
219 李效民 姜广浩
偏序集上的素强滤子
在偏序集上引入素强滤子的概念,并考察其若干性质.此外,对素强滤子、素滤子、强滤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得到:序同构映射下素强滤子的像仍是素强滤子。
2020 Vol. 44 (3): 219-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53 )
222 程军 李正彪 郑彭丹 张莉君
解(1,1)块对称不定线性系统的广义修正SSOR迭代法
在大规模稀疏线性系统中,对于2×2系统中(1,1)块矩阵为不定矩阵的鞍点问题,本文建立了求解(1,1)块为对称不定线性系统的GMSSOR方法。关于大型稀疏线性系统鞍点问题的对称和不确定条件,采用了强迫正定的方法,然后利用分裂方法构造了求解系数矩阵中1×1块是对称不定的鞍点问题的迭代方法,证明了这种新的迭代方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具有适当参数的GMSSOR方法比具有最优参数的MSSOR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2020 Vol. 44 (3): 222-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67 )
225 吴耀强
多算子开集与[α,β]-γ-Ti空间
基于双算子开集给出多算子开集的概念,并获得了[α,β]-γ-开集的相关性质,然后引入[α,β]-γ-Ti空间的概念(i=0,1/2,1,2,5/2),研究了它们的拓扑刻画。最后给出[α,β]-γ-Ti空间与(α,β)-γ-Ti空间之间的关系。
2020 Vol. 44 (3): 225-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229 卢美华肖莉娜
一类高、中低技术产业企业的竞合博弈策略
收集权威文献以确定中低技术产业概念和创新要素来源,建构博弈逻辑起点;由此,形式化高技术和中低技术企业的技术差异为博弈位置,构建技术博弈模型,进行均衡分析,刻画博弈策略特征。并收集经典和热点企业竞争案例,进行研究结论的验证。研究表明具有技术差异的企业因博弈结构的不同位置,高技术企业具有自主邀请和主动扩大竞争性行为,中低技术企业实施跟从策略,共同构成合作竞争局面。
2020 Vol. 44 (3): 229-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235 杨火根毛小红
过测地线网的组合双三次Bézier曲面优化设计
对n条交于一点的三次Bézier曲线网,分析了存在曲面以该曲线网为曲面上测地线网的三类约束条件(副法矢约束、相交测地线约束和顶点围绕约束)。给出了构造组合双三次Bézier曲面以该曲线网为曲面上测地线网的优化设计算法。插值曲面控制顶点分两步确定:先利用测地线插值条件计算公共边界及邻接公共边界的控制顶点;其次曲面其他控制顶点由极小化薄板样条能量泛函优化确定。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20 Vol. 44 (3): 235-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266 )
242 张国文 张桂美 胡明明
响应面法优化钙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以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为考察指标,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内容物基质、固液比和助悬剂的合理研究范围。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钙软胶囊内容物的配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各项参数为:内容物以58%熔点5℃棕榈油和42%(w/w)大豆油为基质,碳酸钙粉(400目)和基质质量比2:1(g/g),助悬剂蜂蜡加入量为基质的3%(w/w)。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得到内容物的综合评分为98.51分(n=3)。所得软胶囊内容物稳定,流动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2020 Vol. 44 (3): 242-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248 石思思 郭守晖 孙宏凯 齐维靖 张萌
微纳米抗菌铜粉的制备及其在金属档案柜抗菌防霉应用
以氧化铜为前驱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种微纳米尺寸抗菌铜粉。SEM、TEM和LPA结果表明:微纳米抗菌铜粉形貌为近球形,平均粒径为~650 nm。抗菌测试表明,该微纳米抗菌铜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99%。同时,将该抗菌铜粉作为抗菌剂应用至金属档案柜表面涂层,涂层对大肠杆菌抗菌率>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达到94.46%,防霉等级为1级。
2020 Vol. 44 (3): 248- [摘要] ( 55 ) [HTML 1KB] [PDF 0KB] ( 256 )
254 陈建新 刘治庆 李献众 姜自立 刘力章
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中橙Ⅱ脱色的动力学模型
在分析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降解橙Ⅱ过程的基础上,比较了全过程拟合和两段拟合两种方法计算橙Ⅱ脱色动力学常数的精度,建立并验证了以催化剂用量和H2O2初始浓度为变量的橙Ⅱ脱色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中,橙Ⅱ的脱色以15/min为时间节点分为快速和慢速脱色两个阶段。快速脱色阶段主要以N=N断裂为主,发色体降解为辅;慢速脱色阶段主要以发色体矿化为主,N=N断裂为辅。两段拟合法得到的橙Ⅱ脱色动力学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能够为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降解橙Ⅱ提供更为精确的理论计算。本研究将为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0 Vol. 44 (3): 254-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256 )
262 李小玉 徐春涛 陈平清 王建国
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常压分级干燥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为混合前驱体,以陶瓷纤维为增强相制备了CF/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分析了反应物组成和反应条件对CF/SiO2气凝胶性能及其制备过程的影响。当TEOS、MTMS、EtOH、H2O、HCl、NH3·H2O的摩尔比为0.4:0.6:6:5:2×10-3:3×10-3,加入0.8 wt%陶瓷纤维,制得轻质疏水、综合性能俱佳的隔热材料。采用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曲线、接触角测定、力学性能试验等进行表征,CF/SiO2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网状结构,陶瓷纤维与SiO2气凝胶基体结合紧密,干燥收缩率为4.06%,抗压强度(10%应变)为118 kPa,水接触角为144°,比表面积为636.7m2·g-1,平均孔径为8.6nm,导热系数为0.0207 W/(m·K)。
2020 Vol. 44 (3): 262-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0KB] ( 259 )
268 陶康 任凯 于政鲜 刘明伟 刘通 吴凌伟 王水兴
凝固剂种类及添加量对豆腐质构的影响
豆腐是一种高蛋白的凝胶产品,当加热豆浆使大豆蛋白变性后,在凝固剂的作用下,大豆蛋白相互聚集和结合形成具有凝胶特性的三维网络结构,豆腐的质构与凝固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相关。本文分别以石膏、卤水、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探究了不同凝固剂及用量对豆腐凝胶形成的影响,并通过TPA测试和穿刺测试来验证豆腐的质构。结果表明:卤水豆腐的硬度、表面强度、黏性等指标远高于石膏豆腐和葡萄糖酸内酯豆腐,说明卤水做的豆腐较硬,保水性差,适合做老豆腐;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做的豆腐硬度、表面强度、黏性等指标较为接近,保水性好,适合做嫩豆腐。
2020 Vol. 44 (3): 268- [摘要] ( 256 ) [HTML 1KB] [PDF 0KB] ( 274 )
274 魏林生徐龙圣章亚芳袁萍
磁场环境下针板DBD臭氧发生的参数影响
磁场能有效地改变介质阻挡放电放电特性。然而,目前对于磁场环境下DBD臭氧发生重要参数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主要实验研究了放电电压、频率和气体流量对磁场环境下针板DBD臭氧发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增加了放电电流,因此在8 kV和6.5 kHz下放电功率提高了约22.9%;臭氧浓度、臭氧产率和放电功率均随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磁场对臭氧浓度和放电功率有积极的影响,且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大,这种影响将更明显。在8 kV,6.5 kHz和1 SLPM下臭氧浓度增加约33.1%,但磁场并不能增加臭氧产率;臭氧产率则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加,臭氧浓度和放电功率增加。同时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加,磁场对臭氧浓度和放电功率将有更积极的影响。
2020 Vol. 44 (3): 274-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280 刘小真钟瑾慧熊戬
重金属对鲫鱼的毒性及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为了探讨重金属(Pb,Cd)对蚌湖鲫鱼的毒性影响,对其进行了实验室的生态毒性相关研究。在实验室以不同浓度的Pb,Cd对鲫鱼进行染毒实验,观察Pb,Cd暴露下鲫鱼的氧化应激反应。结果显示:0.5 mg·L-1 Pb暴露范围内鲫鱼脑和肝脏MTs活性与Pb浓度高度正相关,脑组织和肝脏组织MTs可以作为评价该浓度范围Pb污染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在0.05 mg·L-1 Cd浓度范围内,肝脏组织MDA、鳃组织MTs与Cd暴露浓度的相关性高,可以有效预警水环境中该浓度内Cd的早期污染。结合蚌湖鲫鱼染毒实验结果,可为鄱阳湖等相关湖泊污染物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2020 Vol. 44 (3): 280-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0KB] ( 256 )
286 蒋奉娟 刘卉萌 陈海婴 彭国华 周宪民 邹节新
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一输入性扩散事件的群体遗传学
2017年南昌市滨江公园赣江江滩发现大面积钉螺滋生,此为市区内首次。为追溯该种群的输入来源,本研究根据湖北钉螺采样点的地理分布进行分组,测定湖北钉螺线粒体12S rRNA、16S rRNA及CO1基因,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上传序列,统计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基因流(Nm)等群体遗传学参数,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基于CO1基因及12S rRNA、16S rRNA、CO1三者联合基因的结果表明来自滨江公园的湖北钉螺种群与来自武汉的湖北钉螺种群遗传背景相似;但和12S rRNA、16S rRNA基因单独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能由于其组内样本量较少导致。各基因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湖北钉螺滨江公园种群与武汉种群的单倍型间有直接演化关系。本研究从分子种群遗传学层面初步证实了"南昌市滨江公园输入性湖北钉螺群体可能由移栽自武汉市黄陂区的景观芦苇携带而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时表明线粒体CO1基因能够提供较丰富的信息以追溯湖北钉螺未知群体的来源。
2020 Vol. 44 (3): 286- [摘要] ( 68 ) [HTML 1KB] [PDF 0KB] ( 237 )
295 谢旭明 段隆振 邱桃荣 杨幼凤
基于自适应相位匹配量子计算的求核算法
在经典计算环境下,粗糙集的核属性求解只能逐个验证属性,而量子计算则提供了一种并行计算的可能。经分析,量子计算中的Grover算法适用于粗糙集的核属性求解,但经典Grover算法及Grover算法的一些变体都不能总以100%的概率获得目标分量。该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将固定相位角度改为由目标分量占比决定的自适应匹配相位角度的改进策略;然后将改进策略应用于粗糙集的核属性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相位匹配量子计算的求核算法。通过理论证明和仿真实验,该算法总能以100%的概率得到粗糙集的核属性,其效率相较于传统求核算法有着平方根的加速。
2020 Vol. 44 (3): 295-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30 )
300 李泽寰肖美华
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向量场直方图的自动导引车快速部署方案设计
针对工业级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部署过慢的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采用向量场直方图(Vector Field Histogram,VFH)和拓扑地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AGV的快速部署。首先根据环境信息,VFH筛选出AGV可通行方向,以AGV自身大小为依据对VFH筛选出的可通行方向进行约束,并对众多候选行驶方向进行代价评估,计算得出AGV最优运行方向。AGV首次行驶自动生成包含其全局位置和行驶方向的拓扑节点,依据临近节点相连构成的拓扑地图,快速实现在相临节点间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且高效。
2020 Vol. 44 (3): 300-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编辑部公告

 
· 投稿声明
· 声明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