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年 49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论文
   
论文
1 朱丽 陈春芳 熊啟捷
基于后悔理论的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决策方法
为研究语言环境下的概率中智决策问题,提出了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集和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元的概念,建立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通过定义得分函数和标准差,给出了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元的比较方法,同时也讨论了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元的距离度量及其性质。其次,针对属性值为概率不确定语言中智元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根据与理想点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决策属性的期望效用值。然后,基于后悔理论,利用成对比较的后悔-欣喜值获得方案的综合感知效用值,实现方案的优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5 Vol. 49 (1): 1- [摘要] ( 8 ) [HTML 1KB] [PDF 0KB] ( 15 )
12 卢胤 黄云天 郭浩 朱羿叡
基于光学幕网成像的物体形态精密测量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低相干干涉原理,具有微米级高分辨率、无损、非接触和实时成像的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精密测量与成像。为了实现物体状态变化过程(形变或运动)的精密测量与成像,这项工作采用宽带光源研制了一套高分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该系统中心波长为890 nm,带宽160 nm,采用光栅光谱仪接收干涉信号,系统纵向空间分辨率3.7 um,横向空间分辨率15 um。进一步地,为了定量评价物体状态的变化量,本文基于光学多普勒原理开发了相位分辨多普勒算法,实现了微米级振动位移的检测与成像。结合自主开发的M-B时空扫描算法,实现了物体状态变化过程的连续检测与成像重建,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工程相关领域的三维形貌扫描成像,还能应用于生物组织形变过程的定量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 Vol. 49 (1): 12-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3 )
19 秦金龙 贺海勇 柴群宇 沈飞 邹伟 朱广伟 胡春华
汛期降雨对太湖流域水源水库氮磷贡献的模拟
本研究以太湖流域的四岭水库为例,基于2022年的水质观测数据和长期水文气象数据分析,通过构建定量水文模型(SWAT模型)来模拟2022年水库流域氮磷入库负荷日变化,并分析流域氮磷负荷产生时空特征,以探讨汛期降雨对入库氮磷负荷的影响。结果发现:2022年,四岭水库流域总氮入库年负荷估算为74.1 t,总磷入库年负荷估算为1.15 t,水库单位面积上的氮负荷为1.13×10~3 kg·hm-2、磷负荷为17.6 kg·hm-2。春汛降雨对水库氮磷年负荷产生具有决定作用,其降雨量仅占全年约为33.4%,但其产生的外源氮负荷在全年入库氮负荷中占比达到69.3%,磷负荷达到52.1%。氮磷来源上,中上游林地氮磷总负荷最大,但单位面积氮磷负荷强度呈现耕地>农村居民用地>林地>草地的特点。研究表明,耕地和农村居民用地的氮、磷控制是太湖流域水源水库环境治理的重点,特别应加强汛期氮磷的源强控制,减少热点区域土地扰动强度,加强生态沟渠及湿地等氮磷拦截系统的构建与管护,有效提高水源水库的水质安全。
2025 Vol. 49 (1): 19- [摘要] ( 9 ) [HTML 1KB] [PDF 0KB] ( 10 )
28 李卓 焦绍赫 张雄峰 管成伟 张超群 夏昊 邱萍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烤烟产地鉴别和定量分析
成功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江西烤烟产地鉴别模型和定量分析模型。首先收集江西三大烟叶产区(赣州、抚州、吉安)114个烟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然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关键的波数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这些波数点用作4种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K-最近邻(KNN)、线性判别分析(LDA)、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RBF-ANN)、反传-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多组烤烟产地鉴别模型,正确率达到96.4%以上;随后构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定量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烤烟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含量。
2025 Vol. 49 (1): 28-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0KB] ( 13 )
36 黄宁 万益群 刘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培蔬菜中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建立了一种UHPLC-MS/MS分析方法,能同时测定水培蔬菜中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采用QuEChERS技术对样品中目标物进行提取净化,用MRM模式监测,基质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在优化条件下,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玉米素、赤霉酸、吲哚-3-乙酸、 6-苄基腺嘌呤、α-萘乙酸、对氯苯氧乙酸、吲哚-3-丁酸、2-萘氧乙酸、2,4-D、氯吡脲、吲熟酯、赤霉烯酮)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8.4%~110.5%之间,RSD均小于10.3%(n=6),并成功应用于豆芽、黄瓜、生菜等163批实际样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以上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水培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 Vol. 49 (1): 36-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1 )
46 曹彦海孙豪冯兴卓朱军张坚强杨军许双喜
羟基化合物对风机叶片用聚氨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研究含羟基化合物对聚氨酯树脂反应特性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灌注方式制备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FRP),研究了聚氨酯FRP的静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FRP系统中,加入聚氧化丙烯三醇(TMTP3005或TMTP3007)有助于延长树脂反应的适用期,提高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加入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三醇GY420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热变形温度(HDT)。将多元醇GY420和TMTP3005进行复配,且TMTP3005占比在30%~40%时,树脂的反应特性和树脂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改性剂H-10的加入能够延长体系的适用期,并提高材料的强度和HDT,当加入30%的改性剂H-10,材料的HDT可达到86℃,适用期接近90 min,且其他力学性能优异。聚氨酯FRP具有良好的静态机械性能,能够满足当前风电叶片用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2025 Vol. 49 (1): 46-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0KB] ( 13 )
52 代志凯 何彤 甘欢华 黄辉其 孙海辉 殷军艺 邱祖民
植物甾醇氢化制备植物甾烷醇的工艺
植物甾烷醇是植物甾醇的全氢化形式,天然的植物甾烷醇在自然界中数量极少,商品化植物甾烷醇主要通过植物甾醇氢化获得。目前氢化工艺研究主要以氢化率为主,较少关注氢化时的副反应及产物。研究以植物甾醇为原料、Pd/C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甾醇氢化制备植物甾烷醇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异丙醇为溶剂,甾醇浓度10%(w/v),Pd/C催化剂用量0.6%,氢气压力4 MPa,温度95℃的条件下反应3h,植物甾醇氢化率超过99%,植物甾烷醇转化率97.4%,而副产物生成率仅为0.9%。
2025 Vol. 49 (1): 52- [摘要] ( 2 ) [HTML 1KB] [PDF 0KB] ( 14 )
59 马明 刘俊辉 孙兰茜 邱光明 范武 张启东 史清照 赵玉轩 李朝荣 关体青 柴国璧
主流烟气中药草香成分的分布及感官贡献
为考察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中药草香成分的分布及其感官贡献,通过烟气成分筛查和感官评价相结合确定了烟气药草香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这些成分的释放量,并计算了各药草香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以比较各成分对卷烟药草香香韵的贡献。结果表明:(1)通过烟气成分数据筛查和感官评价获得23种药草香特征成分;(2)共有20种成分在所测的卷烟主流烟气中检出,单支释放量较高的成分为巨豆三烯酮和2(5H)-呋喃酮,单支释放量较低的成分包括2,2,6-三甲基环己酮、异佛尔酮和乙酸松油酯等;(3)OAV均大于1的成分为α-当归内酯、2(5H)-呋喃酮、2,2,6-三甲基-1,4-环己二酮、藏红花醛和巨豆三烯酮。
2025 Vol. 49 (1): 59-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0KB] ( 14 )
68 董振山 徐石磊 宋凌勇 朱云贺 范武 关体青 史清照 姬凌波
活性炭对卷烟感官品质和烟气风味成分构成的影响
为了考察活性炭对卷烟烟气感官品质和成分构成的影响,以空白卷烟和加活性炭卷烟为研究对象,对卷烟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测定了两种样品卷烟烟气中酸味、酸香、果香、花香和奶香成分组群的释放量,并依据各成分嗅觉阈值计算其气味活性值(OAV),比较了两种卷烟烟气风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分析了活性炭对卷烟烟气中风味成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活性炭可对卷烟感官品质产生积极影响,使卷烟在多个维度的评分提高0.5~1分;(2)加活性炭卷烟主流烟气中酸味、酸香、果香、花香和奶香成分的总释放量均低于空白卷烟,其中,全部果香和花香成分释放量均低于空白卷烟,而酸香、酸味和奶香成分释放量有部分升高;(3)加活性炭卷烟主流烟气中酸香、奶香成分的总OAV提高,而酸味、果香和花香成分的总OAV降低。
2025 Vol. 49 (1): 68-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0KB] ( 10 )
76 侯书敏 吴珂 王李平 吴光杰 刘仁荣 熊辉煌 赵佳莹
赭曲霉毒素A结构修饰物监测免疫亲和柱容量
为探索免疫亲和柱串联高效液相色谱(immunoaffinity colum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AC-HPLC)监测IAC柱容量的方法,本研究利用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与乙二胺发生缩合反应,纯化获得高纯度OTA结构修饰物(OTA-X),通过光谱、质谱对其进行了鉴定,以IAC的抗体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得OTA与OTA-X在竞争抑制曲线的IC50值分别为0.71和9.97 ng·mL-1,表明OTA-X与抗体的亲和力低于OTA。以OTA-X作为IAC柱容量的示踪物,建立了IAC-HPLC方法,监测添加不同浓度的OTA-X和OTA在IAC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在柱容量范围内,OTA的回收率大于80%,而OTA-X的回收率随着OTA的增加而降低,总结合量大于柱容量,说明OTA-X可以作为IAC柱容量的示踪物监测柱容量,且不影响OTA的检测结果,为提高OTA检测的准确度提供了新方法。
2025 Vol. 49 (1): 76- [摘要] ( 11 ) [HTML 1KB] [PDF 0KB] ( 13 )
82 傅炎强 王兆华 帅冬生
基于小波变换预处理的MLP溶解氧预测模型
溶解氧的精确预测对于河流污染预防具有关键作用,但现有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数据自身具有的时序特性和基于对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角度来提升溶解氧预测的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和多层感知器(MLP)的深度学习模型(wavelet_MLP),该模型首先对数据进行三层小波分解的预处理,得到三个低频子序列和一个高频子序列,并对这四个子序列进行数据重构;其次利用多层感知器(MLP)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所有预测得到的子序列整合再预测输出最终结果。模型在江西丰城小港口站点和江西肖江江口站点数据集上与其他八种模型相比在四个指标上总体最优,这验证了所提出模型是有效的。
2025 Vol. 49 (1): 82-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0 )
88 杨胡萍 何涛 李向军 龚家宁 徐慧琳
绿证-碳耦合机制下考虑新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为降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碳排放并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本文提出绿证-碳交互机制下考虑新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首先,引入绿色证书和阶梯式碳交易体系,通过绿色证书碳减排机理,实现两者的协同效应。其次,集成燃气轮机、碳捕集技术与电转气设备,形成新型碳捕集电厂,融入IES;负荷侧从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出发,优化用户的能源消费模式。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制定经济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证实,该策略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拓宽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范围,并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025 Vol. 49 (1): 88- [摘要] ( 8 ) [HTML 1KB] [PDF 0KB] ( 10 )
96 温湖炜江骏
革命老区振兴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来自区县级数据的证据
革命老区农村地区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中任务最艰巨繁重的地区,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革命老区振兴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至关重要。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革命老区振兴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革命老区振兴政策显著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相较于未实施振兴发展规划的地区,政策实施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提升了约7.8%。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主要来源于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及其带来的农业创业活跃性提高与非农经济份额扩大以及非农就业增加,而农业就业人数受政策影响出现了显著下降。应该强化在市场经济体系相对薄弱革命老区的振兴政策,激活县域经济和农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居民收入提升。
2025 Vol. 49 (1): 96-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5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编辑部公告

 
· 投稿声明
· 声明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