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尿管球囊扩张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效果 |
张灵灵方小群朱旖轩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
|
|
摘要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电刺激、导尿管球囊扩张联合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CP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C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导尿管球囊扩张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纤维喉镜吞咽评估(FESS)的误吸发生率以及咽腔压力指标。结果 干预2周后,2组VFSS及FOI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误吸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UES静息压、UES松弛持续时间、咽腔收缩压力峰值及收缩持续时间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2组UES松弛残余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导尿管球囊扩张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减轻脑卒中后CPD患者的吞咽障碍,降低误吸率,改善其进食状况与咽腔压力。
|
|
关键词 :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症,
导尿管球囊扩张,
低频脉冲电刺激,
吞咽功能
|
|
基金资助: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2023B0600); |
[1] |
刘琴琴 刘西 吴桂华 邵银进. 呼吸训练联合冰酸刺激在卒中吞咽障碍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2): 7-. |
[2] |
合依热古丽·吾拉依木史名扬李国旗梁旭尚立清马磊. Hcy、LDL联合IL-6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1): 76-. |
[3] |
毛珍珠凌颜.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电动站立床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6): 90-. |
[4] |
刘林 谢文广 毕蒙蒙 张超. 脑卒中患者体力活动不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115-. |
[5] |
舒越 邓玉璐 樊露涛 张超.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与步态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77-. |
[6] |
付玉婷 张海熠 张勇 刘勇 揭平平.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0-. |
[7] |
梅自伟 彭海艳 沙娟 钱振宇 汤利萍 董优清 倪花香 万丽 周军丽. 简易负压穿刺针联合分段式压脉带捆扎法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前臂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89-. |
[8] |
舒越 邓玉璐 杨鑫晨 张超.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92-. |
[9] |
王逍 李庆 黄晓峰 王秋月 张卓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croRNA差异性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2): 45-. |
[10] |
冯琦凡 廖雄 涂发妹 吴季敏 赵春霞 刘佳晨. 脑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122-. |
[11] |
陈谷霖 邓秋玲 杨保华 胡永青 付丽 周京芳 刘爱华. 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的医联体模式对脑卒中全程康复的干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4): 80-. |
[12] |
吴姝玲周梦娇张瑜.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4): 66-. |
[13] |
任思佳严高武. 基于CT脑血管造影的Maa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3): 38-. |
[14] |
郝清波刘香银. 淀粉样蛋白A1位点rs12218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易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3): 29-. |
[15] |
赵超灵 何朝珠 谢琰. 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3): 1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