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电动站立床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毛珍珠凌颜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
|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电动站立床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例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站立床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站立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动站立床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DP+电动站立床训练。比较3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14 d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膈肌移动度。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站立床组和对照组(均P <0.001);站立床组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PaO2显著高于站立床组及对照组,而PaCO2显著低于站立床组及对照组(均P <0.001);站立床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41),2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DP联合电动站立床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及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
关键词 :
体外膈肌起搏器,
电动站立床,
脑卒中,
机械通气,
康复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0550); |
[1] |
刘洁张佳陈芳秀周娅山. 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衰弱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6): 100-. |
[2] |
刘林 谢文广 毕蒙蒙 张超. 脑卒中患者体力活动不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115-. |
[3] |
舒越 邓玉璐 樊露涛 张超.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与步态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77-. |
[4] |
付玉婷 张海熠 张勇 刘勇 揭平平.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0-. |
[5] |
游煌俊刘冲冲孙伟铭帅浪于国华. 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1-. |
[6] |
梅自伟 彭海艳 沙娟 钱振宇 汤利萍 董优清 倪花香 万丽 周军丽. 简易负压穿刺针联合分段式压脉带捆扎法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前臂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89-. |
[7] |
龚丹 刘艳 付舒敏 姚兆鹏. 康复新液联合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3): 10-. |
[8] |
杨文捷.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2): 37-. |
[9] |
田玲玲 谌秘 邵秀芹 熊淑琴 邹田子. 不同时长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2): 89-. |
[10] |
胡燕 李冬英 李欣 华雅琪 魏际穷 方岚 余丽娜 习苏园 胡晶. 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在重度ARDS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1): 78-. |
[11] |
魏婵娟 何朝珠 易小红 许丽清. 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1): 74-. |
[12] |
舒越 邓玉璐 杨鑫晨 张超.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92-. |
[13] |
盛文红汪金秀于娜. 袋鼠式护理对窒息新生儿神经和体格发育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98-. |
[14] |
王平 胡小云 王玉娣 余伟 王姝月 王瑞希 张丽娜. 康复新液外用联合VSD治疗小儿四肢深度创面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33-. |
[15] |
张姗姗.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HMGB1、IL-27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