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52卷 06期
刊出日期:2012-06-28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综合报道
调查研究
综述
病例报告
方法技术
   
基础医学
1 刘虎诚; 钟艳春; 刘贤平; 杨小刚; 程明; 戴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中的作用研究
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观察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抑制剂bevacizumab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进一步探讨VEGF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颗粒组、VEGF刺激组、VEGF抑制组,每组10只。在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形成气囊,继而将近交系小鼠(10只)颅骨片植入气囊。在颗粒组、VEGF刺激组、VEGF抑制组小鼠气囊内注入磨损颗粒,空白对照组则注入PBS。气囊植骨后隔天分别在VEGF刺激组和VEGF抑制组小鼠气囊内注入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和bevacizumab进行干扰,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则注入生理盐水。植骨2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骨片吸收情况;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浓度;qRT-PCR进一步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磨损颗粒诱导囊壁产生明显炎症反应及骨溶解。颗粒组囊壁厚度、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局部注射VEGF进一步促进磨损颗粒诱导囊壁产生炎症反应及骨溶解,而bevacizumab则使囊壁炎症反应及骨溶解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磨损颗粒在体内可以诱导VEGF的表达,而VEGF抑制剂可抑制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及骨溶解。
2012 Vol. 52 (06): 1- [摘要] ( 782 ) [HTML KB] [PDF 0KB] ( 29 )
6 高尤亮; 施红; 杨秀珍; 余文珍; 郑燕芳; 王晓宁; 江敏
石斛合剂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研究石斛合剂对高糖、高脂+STZ造模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养1个月后腹腔注射STZ(30mg)制备糖尿病模型,经石斛合剂(7.5、15.0、30.0g.kg-1)治疗2周后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石斛合剂可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P<0.05或P<0.01);石斛合剂可显著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P<0.05),降低Bax mRNA表达(P<0.05),增加Bcl-2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石斛合剂可降低血糖、减少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可能与其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Bax、增加Bcl-2表达有关。 
2012 Vol. 52 (06): 6- [摘要] ( 818 ) [HTML KB] [PDF 0KB] ( 20 )
临床医学
10 陈莉; 吴婷; 李慎义; 杨智利; 赵景
颈动脉超声和hs-CRP预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积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这几项指标是否是早期预测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做出评价;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CIMT和hs-CRP对冠心病最佳预测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87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29例(对照组)行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CIMT、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2组患者均检测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记录其是否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血清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证实CI-MT、hs-CRP是独立预测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应用诊断试验建立ROC曲线,CIMT值为0.78mm、hs-CRP质量浓度为2.15mg.L-1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6.6%、85.1%,特异度分别为41.0%、72.3%。CIMT与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TC呈显著性相关;hs-CRP与高血压、糖尿病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TC是CIMT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hs-CRP的主要危险因素。CIMT、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能早期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2012 Vol. 52 (06): 10- [摘要] ( 781 ) [HTML KB] [PDF 0KB] ( 27 )
15 何玉麟; 曾献军; 张海平; 龚洪翰; 周莉; 王敏; 彭德昌; 张艳华
MSCT三期增强靶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MSCT三期增强靶扫描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疑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孤立性肺结节(SPN)为研究对象,进行MSCT三期增强靶扫描,所用机型为Siemens Samatom 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结果 62例SPN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早期周围型肺癌51例,结核球3例,炎性结节4例,肺含液囊肿2例,隐球菌病2例;51例早期周围型癌中,46例在肺动脉期CT净增值在20HU以下,主动脉期和延迟期的早期周围型肺癌CT净增值超过20HU;所有病例中48例表现为均匀强化,9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MSCT三期增强靶扫描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其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2012 Vol. 52 (06): 15- [摘要] ( 65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9 万秋清; 朱友荣; 李鸿艳; 肖鲁良; 宋琛
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的临床应用
比较传统通气策略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LPS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原因引起的符合ARDS诊断标准并符合上机指征的5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A组用传统通气策略,B组运用LPSV。对2组呼吸机设置、血分析结果、肺氧合指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呼吸机运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儿的气道峰压(PIP)、潮气量(VT)均低于A组(P<0.01);B组呼气末正压(PEEP)高于A组(P<0.01)。B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A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OI)B组高于A组(P<0.01)。B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胸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采用LPSV治疗ARDS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2012 Vol. 52 (06): 19- [摘要] ( 2361 ) [HTML KB] [PDF 0KB] ( 23 )
22 李丽琴; 郭竹秀; 郑威; 武志红; 吴星恒; 陈晓; 吴俭; 刘赟; 吴红宣; 黄爱花
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E2及尿bFGF的检测及其意义
探讨血管瘤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及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以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血管瘤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儿138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增生期血管瘤组)60例,消退期血管瘤(消退期血管瘤组)38例,血管畸形(血管畸形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尿bFGF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E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均P<0.01)。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退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P<0.05)。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患儿尿bF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生期血管瘤组女性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尿液bFGF及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2简便、易行、可靠,可为临床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临床划分血管瘤分期提供依据。
2012 Vol. 52 (06): 22- [摘要] ( 939 ) [HTML KB] [PDF 0KB] ( 28 )
26 王文华; 陈春林; 刘萍
Caveolin-1在子宫颈癌及上皮内瘤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关系
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宫颈炎40例、CINⅠ-Ⅱ级30例、CINⅢ级20例、浸润性宫颈癌40例(TNM分期Ⅰ期21例和Ⅱ期19例)的Caveolin-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5.00%(38/40)、83.33%(25/30)、75.00%(15/20)和72.50%(29/40),呈渐进性降低(P<0.05);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30)、15.00%(6/40)、26.67%(8/30)、45.00%(9/20)和90.00%(36/40),呈渐进性增高(P<0.05)。Caveolin-1、VEGF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系(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CINⅢ级中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列联系数C分别为0.498、0.538,均P<0.05)。结论 Caveolin-1、VEGF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通过相反的作用机制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过程。
2012 Vol. 52 (06): 26- [摘要] ( 827 ) [HTML KB] [PDF 0KB] ( 32 )
32 庄艳艳; 尹倩; 钟梅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的表达水平,探讨AOP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行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6例(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例)及正常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血浆AOPP的表达。结果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结论血浆AOPP水平增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2012 Vol. 52 (06): 32- [摘要] ( 636 ) [HTML KB] [PDF 0KB] ( 18 )
35 廖凤翔; 熊晓春; 徐荣; 骆柘璜; 邵明岩
18F-FDG PET/CT的临床应用
分析PET/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合穿刺活检、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对605例PET/CT受检者进行诊断。PET/CT为GE Discovery STE,18 F-FDG由GE MINItrace生产和全自动化学方法合成,注射剂量为0.12mCi.kg-1,注药60min后以3min.床位-1进行2D扫描,扫描范围为头部至腹股沟下。结果 605例受检者中,临床怀疑或已确诊的肿瘤患者548例,占90.6%(548/605),其中用于恶性肿瘤诊断或排查299例、治疗前肿瘤分期75例、肿瘤术后复发判断67例、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估59例、原发灶寻找48例;健康体检者52例,占8.6%(52/605),其中3例检出恶性病变,占5.7%(3/52);神经系统疾病者5例(其中4例为癫,1例为阿尔默海兹病),占0.8%(5/605);无心脏疾病受检者。结论 PET/CT结合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的特点,在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原发灶寻找、临床分期、疗效评估、肿瘤复发判断及再分期、活检定位以及介入治疗与放射计划的制定等方面优势明显。 
2012 Vol. 52 (06): 35- [摘要] ( 1047 ) [HTML KB] [PDF 0KB] ( 18 )
39 肖勇; 陈玲; 何文静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19例近期疗效观察
探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prolift盆底修复装置为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为Ⅲ-Ⅳ度的19例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后1、6、12个月定期随访,以POP-Q分度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果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82.4±5.3)min、出血量(128.2±53.3)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28±0.74)d、住院时间(3.8±2.2)d。手术解剖学成功率100%,术前与术后POP-Q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膀胱、直肠、大血管、神经损伤,未见网片侵蚀、术后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有效术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2 Vol. 52 (06): 39- [摘要] ( 550 ) [HTML KB] [PDF 0KB] ( 37 )
43 胡智安; 韩鄂辉; 张频; 朱静安; 吕志红; 洪玮; 王从农; 喻磊; 黄娅娟; 刘锦萍
Tei指数对评价妊娠中晚期胎儿孤立性心包积液左心功能的价值
测量妊娠中晚期胎儿孤立性心包积液左心室的Tei指数,分析Tei指数与胎龄的关系,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有心包积液、没有结构异常及心律异常胎儿的孕妇(异常组)53例,其胎儿均为孤立性心包积液[胎儿53例,男28例,女25例,胎龄18~23(20.3±0.4)周]。分别于<23、≥23~<27、≥27~<31、≥31~<35、≥35孕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室的Tei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包积液大量组<23孕周ICT+IRT、Tei指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中量组<23、≥31~<35孕周ICT+IRT值均明显低于大量组(均P<0.05),大量组、中量组≥23~<27、≥27~<31、≥31~<35、≥35孕周ICT+IR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少量组(均P<0.05),中量组≥23~<27、≥27~<31孕周ICT+IRT、Tei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大量组(均P<0.05),大量组≥23~<27、≥27~<31、≥31~<35、≥35孕周的Tei指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少量组(均P<0.05),中量组≥27~<31、≥35孕周Tei指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少量组(均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胎儿孤立性心包积液有少量的,其左心室的整体功能正常;胎儿孤立性心包积液有中量及大量的,其左心室的整体功能减低。Tei指数测量方法简单、快捷、可靠,Tei指数是评价妊娠期心包积液胎儿心功能和预后的理想指标。
2012 Vol. 52 (06): 43- [摘要] ( 809 ) [HTML KB] [PDF 0KB] ( 42 )
48 黄健; 鲍希安; 周雪梅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卵巢癌根治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卵巢癌根治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病人24例,ASA分级Ⅰ-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例。超前镇痛组(A组):麻醉诱导前20min硬膜外腔分次注入0.239%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kg-1混合液10mL,关闭腹膜时硬膜外腔给予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B组):麻醉诱导前20min硬膜外腔给予生理盐水10mL,关闭腹膜时硬膜外腔注入0.239%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kg-1混合液10mL。观察2组术后苏醒情况,镇痛效果评价(VAS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等。结果术后静息时VAS评分:2组术后4、8、12、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72h均低于B组(P<0.05)。术后咳嗽时VAS评分:2组术后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8、12、24、48、72h均低于B组(P<0.05)。PCEA有效按压次数、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用量:A组均低于B组(均P<0.05)。B组病人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A组长(P<0.05)。2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预先给予0.239%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复合0.5μg.kg-1舒芬太尼可有效缓解卵巢癌根治术后疼痛,也可有效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2012 Vol. 52 (06): 48- [摘要] ( 733 ) [HTML KB] [PDF 0KB] ( 24 )
52 王汉姣; 舒诚荣
伊立替康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探讨盐酸伊立替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放疗组(n=40)、顺铂组(n=40)、伊立替康组(n=40)。单纯放疗组只接受单纯放疗;顺铂组和伊立替康组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顺铂(25mg.m-2)和伊立替康(40mg.m-2),静脉滴注增敏化疗,每周1次,共5次。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宫颈消退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57.5%,顺铂组为80.0%,伊立替康组为85.0%,顺铂组与伊立替康组和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铂组与伊立替康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但均能耐受。结论小剂量伊立替康与放疗联合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但未发现其优于顺铂,其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增加,但患者能耐受。
2012 Vol. 52 (06): 52- [摘要] ( 683 ) [HTML KB] [PDF 0KB] ( 16 )
55 姜梅; 刘华; 陈秋花
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管拔管后排尿的效果观察
探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用于留置导尿管拔管后排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且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术后拔出留置导尿管前,先将膀胱内尿液自留置导尿管排空,随后立即将留置导尿管拔出;试验组在术后拔出留置导尿管前患者有尿意时,先将0.02%呋喃西林溶液200~300mL以液平面高出床沿60cm处滴入膀胱,然后滴注完毕不再从留置导尿管放尿,立即将留置导尿管拔出。观察2组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拔出后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vs85.0%,P<0.05)。结论对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拔管前行呋喃西林膀胱冲洗,患者排尿通畅,并可有效地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2012 Vol. 52 (06): 55- [摘要] ( 1447 ) [HTML KB] [PDF 0KB] ( 37 )
59 王泉兰;李小兵;徐祖斌;吴裕臣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关系。方法对91例TIA患者(病例组)和90例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性质,并行血清hs-CRP浓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斑块发生率(54例,59.34%)及软斑块发生率(21例,23.08%)均明显升高,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密切相关。 
2012 Vol. 52 (06): 59- [摘要] ( 464 ) [HTML KB] [PDF 0KB] ( 28 )
62 胡建华; 周蔚; 刘晓晖; 万向农; 徐志韧; 黄建平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析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变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分析其在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静脉采血,血凝仪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变过程中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疾病发展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增高,其在入院前、入院后5d、入院后7d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40±0.09)、(2.20±0.38)、(3.50±0.72)mg.L-1,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早期干预治疗,病情判断及预后,以及防止不可逆性脑缺血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2012 Vol. 52 (06): 62- [摘要] ( 689 ) [HTML KB] [PDF 0KB] ( 15 )
64 刘冬萍;刘仙;赵锐;祝小丽;宣毅飞;王细拉
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价值
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在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8例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的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48例宫腔积液超声确诊47例,误诊1例;宫腔镜检查宫腔良性疾病40例,发现恶性病变7例,病理诊断恶性病变4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57.14%。结论经阴道超声可作为筛查宫腔积液的首选方法,宫腔镜检查应配合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方可对宫腔积液病因做出准确诊断。
2012 Vol. 52 (06): 64- [摘要] ( 435 ) [HTML KB] [PDF 0KB] ( 12 )
综合报道
42 王新仁; 谭细生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探讨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8例行硬化剂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硬化剂联合奥曲肽治疗。出院后随访15~20d,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近期内再出血(治疗后1周内)发生率、针眼涌血发生率、近期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抑制患者出血,降低患者病死率。 
2012 Vol. 52 (06): 42- [摘要] ( 572 ) [HTML KB] [PDF 0KB] ( 21 )
66 熊春红; 王小云; 郑琴; 余发珍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方法将251例行LC术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3组,其中A组83例,采用传统护理;B组8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C组84例,采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3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及效益(E)、住院费用/效益比(C/E)、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B组、C组患者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B组患者总满意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住院时间、C、C/E均明显低于A组、E明显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住院时间、C、E、C/E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C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2 Vol. 52 (06): 66- [摘要] ( 413 ) [HTML KB] [PDF 0KB] ( 14 )
69 何耀琴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探讨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抽样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切口感染的高危科室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的无菌手术共8 105例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 105例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4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是0.51%,共检出52株病原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结论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季节、基础疾病有关,切口感染重在预防。
2012 Vol. 52 (06): 69- [摘要] ( 568 ) [HTML KB] [PDF 0KB] ( 22 )
72 武志红;陈晓;孙梦思;袁高乐
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观察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9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分为PS治疗组16例及常规治疗组13例,除了PS治疗组使用PS外,2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用药前及用药后6、12、24h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吸入氧浓度(FiO2)、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及平均气道压(MAP)的变化,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PS治疗组气管内注入PS后,患儿面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MAP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用药后FiO2显著下降,PaO2/FiO2增高(肺氧合功能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9±1.9)d、住院时间为(15.3±1.02)d,与常规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5.7±3.2)d、住院时间(21.5±2.03)d]比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 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
2012 Vol. 52 (06): 72- [摘要] ( 467 ) [HTML KB] [PDF 0KB] ( 20 )
74 郭庆翔; 傅万军; 张宏大; 李承果; 吴庆能; 凌钦杰
解剖型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化市中心医院骨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8例,根据AO分型:A型8例,B型37例,C型13例。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优38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1%。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1.5周)。结论应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内固定牢固,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2 Vol. 52 (06): 74- [摘要] ( 274 ) [HTML KB] [PDF 0KB] ( 20 )
88 万盛华; 李香莲; 张双红; 罗丽娟; 万宏; 刘岚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11例临床分析
分析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2年3月确诊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男女之比为7∶4,年龄3岁2个月~10岁5个月,病程2d~4个月。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3例,呕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8例;脾脏肿大11例,肝脏均无肿大;出现腹水1例。1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海绵样变、脾脏肿大,其中1例CT增强扫描示门静脉海绵样变。8例有呕血、黑便的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均示食道静脉曲张。3例无任何症状者未行任何治疗;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予制酸、止血、输血等处理,呕血止、贫血纠正后转外科治疗。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临床医师和超声医师应增强对本病的认识;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诊断,诊断明确后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2012 Vol. 52 (06): 88- [摘要] ( 486 ) [HTML KB] [PDF 0KB] ( 16 )
100 许晓华; 李皓; 朱伟民; 李振州; 熊华花; 李泉水; 王惠芳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探讨高频超声在冈上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冈上肌损伤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与MRI及术中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21例中,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冈上肌单发钙化6例,多发钙化15例,其中多发钙化合并冈上肌腱撕裂12例,均得到MRI或关节镜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对冈上肌钙化性病变的检查准确、敏感,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2 Vol. 52 (06): 100- [摘要] ( 430 ) [HTML KB] [PDF 0KB] ( 27 )
102 张红艳;李强;高素清
喉罩通气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喉癌手术中喉罩通气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评价喉罩通气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的男性喉癌Ⅱ、Ⅲ期择期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P组)和气管切开手术组(T组),每组20例。P组:快速麻醉诱导后置入双管型喉罩,固定后行机控呼吸,手术至颈部淋巴结清扫后行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替代喉罩行控制呼吸后继续手术;T组:先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固定后行机控呼吸。观察2组的MAP、HR、SpO2变化,观察时点为诱导前(P1/T1)、置入喉罩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即刻(P2/T2)、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10min(P3/T3)和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30min(P4/T4);观察麻醉前、置入喉罩后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后即刻、术毕和拔管后30min4个时点的血糖和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T组病人在T2时点的MAP、HR明显高于T1时点(P<0.01),T3、T4时点与T1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P组比较,T2时点的MAP、HR比P2时点明显升高(P<0.01)。T组自插管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P组在术毕时点血糖上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和拔出导管后30min T组的血糖上升明显高于P组(P<0.05)。2组血皮质醇在术毕时点均高于麻醉前(P<0.05);拔罩或导管后30min的血皮质醇P组下降,而T组继续上升,T组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麻醉下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导管通气相比,双管型喉罩通气应用于喉癌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引起的应激反应轻,同时能保证有效地通气。
2012 Vol. 52 (06): 102- [摘要] ( 441 ) [HTML KB] [PDF 0KB] ( 27 )
病例报告
58 杜丽英; 刘繁荣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
<正>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又名脾多结节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脏病变,文献报道较少,且名称不一。直至2004年有文献根据其病理形态特征提出了SANT的命名[1]。笔者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 
2012 Vol. 52 (06): 58- [摘要] ( 795 ) [HTML KB] [PDF 0KB] ( 23 )
方法技术
76 熊声贺; 樊斌; 黄新城
日立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评价与分析条件
研究生化分析仪在不同分析条件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差异。方法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CLSI EP9-A2和EP7-A2方案为基础,设计3种检测方法(方法1:血、尿样本同批随机分析;方法2:尿样单独批次分析;方法3:批尿样插入血样同批分析)测相同样本中的MAU,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特定蛋白分析数据比较:方法1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968 2,偏倚=40.9);方法2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998 9,偏倚=0.8);方法3结果显示血清样本对后续多个MAU检测存在严重携带交叉污染,污染率最高可达341.3%。结论根据临床医学决定水平和CLIA’88(2003)及EP7-A2要求,方法1可能会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3显示系统携带交叉污染会对后续多个检测结果造成干扰;方法2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2012 Vol. 52 (06): 76- [摘要] ( 847 ) [HTML KB] [PDF 0KB] ( 21 )
调查研究
80 祖爱华; 莫民帅; 李晶; 李红梅; 赖洪飘
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
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233人为为噪声组,非噪声作业工人233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偏高检出率9.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听力损失检出率3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累积噪声接触量的增加异常检出率也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均有一定的损害。
2012 Vol. 52 (06): 80- [摘要] ( 600 ) [HTML KB] [PDF 0KB] ( 22 )
83 杨盈华; 全凯锋
南昌市青山湖区2011年度“四害”种群与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2011年南昌市青山湖区"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笼诱法监测蝇类、粘蟑纸诱集蜚蠊(俗称"蟑螂")监测蜚蠊、诱蚊灯法监测蚊类。结果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平均年鼠密度为0.89%,3、7和10月份的鼠密度(或捕获率)较高;铜绿蝇和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平均年蝇密度为0.06只.笼-1;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全年平均密度分别为0.44、0.03只.张-1;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种,6月份和11月份蚊虫达最高峰,蚊密度分别为6.98、7.97只.h-1。结论对鼠、蜚蠊的防制应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应用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并在每年定期开展大面积杀灭活动;对蚊、蝇的防制应根据气候特点及主要蚊、蝇种的消长规律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2012 Vol. 52 (06): 83- [摘要] ( 491 ) [HTML KB] [PDF 0KB] ( 18 )
86 吕亚清; 余金容; 夏波
2001-2011年儿科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分析
分析应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病人死亡年龄、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疾病、病死率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1-2011年儿科21 182例住院病人中15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1-2011年儿科住院病人中死亡150例,病死率为0.71%;总体呈下降趋势;以新生儿病死率最高,占总病死率的69.33%;住院1~3d死亡124例,占死亡总数的82.67%;2007-2011年住院病人病死率明显低于2001-2006年(P<0.01)。主要死亡疾病:新生儿期以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为前3位死亡病因,婴幼儿期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死亡疾病不尽相同。结论降低儿童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和窒息的发生、防止呼吸道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抢救水平、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了解儿童死亡疾病的变化规律,采取不同的疾病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儿童的病死率。 
2012 Vol. 52 (06): 86- [摘要] ( 654 ) [HTML KB] [PDF 0KB] ( 21 )
综述
90 张志坚; 赵艳; 邹耀兵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研究进
<正>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CVS发生后常引起严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成为SAH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认识到炎症反应、缩 
2012 Vol. 52 (06): 90- [摘要] ( 588 ) [HTML KB] [PDF 0KB] ( 6 )
94 邓志云
GAP-43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
<正>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是一种胞膜磷酸蛋白,与神经发育、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特别是与神经再生密切相关。周围神经损伤后,其含量可增加20~100倍[1-2]。因其是神经元生长发育的标志性蛋白质,并在神经损伤后修复及再生过程中作用关键,对其研究日渐增加, 
2012 Vol. 52 (06): 94- [摘要] ( 593 ) [HTML KB] [PDF 0KB] ( 22 )
98 娄尚; 袁兆康
我国老年性白内障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正>白内障不仅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我国老年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盲人增减的趋势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及防盲治盲工作开展的情况。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 000余万,至2020年人口可达15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估计
2012 Vol. 52 (06): 98- [摘要] ( 926 ) [HTML KB] [PDF 0KB] ( 13 )
104 夏云; 余明主
男性后尿道损伤的治疗进展
 <正>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多见于男性。在解剖上男性尿道以尿生殖膈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尿道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尿道的连续性,预防尿道狭窄、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尿道损伤患者应尽可能早地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创伤后3d内为损伤期,局部病变
2012 Vol. 52 (06): 104- [摘要] ( 458 ) [HTML KB] [PDF 0KB] ( 23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