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 50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8-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5 柏桦周建超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来源、内涵特质、实践路径三重维度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在长期成长奋斗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培养造就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远大理想和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阐述了"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质及形塑"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式,彰显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学习和探讨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2019 Vol. 50 (4): 5- [摘要] ( 305 ) [HTML 1KB] [PDF 0KB] ( 172 )
13 孙贤雷
新时代强国战略: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强国”论述为中心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强国战略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新时代强国战略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现实性、人民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领导力量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强国建设成功的关键;从方法上来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从资源上来看,人才是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从外部条件上来看,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强国建设的国际环境。
2019 Vol. 50 (4): 13- [摘要] ( 275 ) [HTML 1KB] [PDF 0KB] ( 133 )
22 邵发军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阈下共享发展的人学意蕴
人的共生性关系的形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初性逻辑基点,而基于社会共生性关系的本体论承诺所考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偏害共生与偏利共生而引致互利共生并走向人类所期望的和谐共生。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支援性背景中对共享发展的出场语境做历史性的批判考察,可以揭示出共享发展的共生性关系的"脱域性"、发展序列的逻辑性、发展主体的超越性发展、层次的层级性及其发展意义的世界性特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阈下共享发展具有非常深厚的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共享发展体现了共生性主体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构建了共生性主体自由能力的基础性条件;共享发展引领共生性主体价值的实现;共享发展为共生性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正义性保障。
2019 Vol. 50 (4): 22- [摘要] ( 61 ) [HTML 1KB] [PDF 0KB] ( 174 )
32 詹世友
康德“道德的宗教”之实践功能
康德认为,道德哲学本身并不需要宗教,但道德必然导向宗教。道德法则必然指向达到德福一致的至善,但这个目的却为我们人力所不能及,我们虽然能自主地追求道德,但幸福的获得却服从自然规律,处于我们的能力之外。为了在尘世中实现至善(而这也是具有道德的人的合理期望),必然需要假定上帝的存在。上帝不可能在理论上得到证明,它是由于实践理性的需要而被假设为必然要存在的,所以,这种宗教就是"道德的宗教",它被严格限制在纯粹理性的界限里。
2019 Vol. 50 (4): 32-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41 闫顺利刘永金
生态伦理何以可能?——过程哲学的“泛灵论”思想视域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怀特海过程哲学"泛经验论"为形而上学前提,倡导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伦理。"泛经验论"实质是一种"泛灵论",泛灵论引导了过程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这种泛灵论认为,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是"有灵"抑或"经验"性存在,体现着"自然同一性原理",它们作为经验主体都有价值,都值得被尊重。泛灵论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彰显人与自然之间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从而促成一种有机整体论的新型生态伦理观。
2019 Vol. 50 (4): 41-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152 )
48 王建生
陆九渊视野中的王安石——以《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为中心
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陆九渊写下了《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祠堂记》通篇以议论为主,立论、驳论兼用,仅末段记述祠堂重修始末,深合"记"的文体特征。陆九渊对百年王安石地位升沉有所了解,他从大道传承谱系立论,赞扬王安石光明俊伟的人格,批评王安石不能发明本心、学之蔽而政事乖,褒中有贬,褒贬相间;并驳斥王安石乃亡国罪人的言论,认为王安石的排斥者及元祐诸君子等应承担过错和历史责任。《祠堂记》的论证逻辑,具有浓郁的陆氏学术色彩,尚本务简。在南宋尊程(洛学)贬王(新学)的文化语境中,陆九渊《祠堂记》系统而褒贬并行的评价方式,深具了解之同情,代表着知识界对王安石分而论之的共识。
2019 Vol. 50 (4): 48- [摘要] ( 87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57 刘红卫
湛若水儒学体系构架及其思想影响
本体论和工夫论构成了湛若水儒学的基本框架。湛若水在人与自然"一本"的基础上贯通了心体与道体,以道体的中正、自然特征诠释心体的中正、自然理念,形成了儒学本体论体系。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体认路径,以"勿忘勿助"为体证工夫,形成了儒学工夫论体系。道体作为客观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道体印证心体,在此基础上实现心无内外,是湛若水儒学区别于王阳明及阳明后学的重要特征。湛若水及其后学的思想对明朝中后期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道体印证心体、兼顾心体与道体的儒学架构,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中的易简派对心体阐释的偏颇;"随处体认天理"的体认路径与"勿忘勿助"的体证工夫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中的易简派对儒学易简性的过度诠释。
2019 Vol. 50 (4): 57-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125 )
64 王驰雷震
内向与超越——刘宗周视域中的“四句教”
"四句教"作为阳明学的核心表述,在王阳明生前已有争议。尤其是对"无善无恶"之说的不同诠释,在使得王阳明先验道德哲学解构的同时,更为心学的进一步禅化埋下了伏笔。刘宗周作为"理学殿军",目睹阳明学之流弊。他借助于理学、气学的理论资源,以"意"为中心,通过整合理学诸范畴,在蕺山学视域中,批评了"四句教"中对"意"的定位,将"意"提升至本体高度,并区分了"意"与"念",将"知""好"皆纳入"意"中,"意"由此得以从本体界贯穿至经验界,将儒学心性论所欲凸显的人的主体性推向了极致。这种改造使得心学更加内向,也更加超越,对于客观世界却更加无力。这导致刘宗周在通过"意"确认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为了统一成德标准,又不得不回归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走向了阳明学的反面。在一定程度上,将阳明学所忽视的客观世界无意间带入蕺山学中,埋下了反理学的种子,为明末清初学风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2019 Vol. 50 (4): 64-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173 )
71 周绍森胡德龙
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及其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
保罗·罗默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当中,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技术进步外生化和收益递减两大缺陷,形成了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从新增长理论角度来看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科学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进步。借鉴新增长理论模型,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五项主因素:技术创新、经济结构、生态效率、开放度、人力资本,构建了"主因素分析模型"。用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以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解为五项主因素贡献之和。新增长理论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019 Vol. 50 (4): 71- [摘要] ( 71 ) [HTML 1KB] [PDF 0KB] ( 189 )
82 张娟王世杰
移动支付背景下我国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传统货币银行理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受到人们支付习惯的影响。在电子信息技术进步与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国以世界上最庞大的移动终端群体推进了移动支付的迅猛增长。移动支付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现金流通,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进而引起广义货币数量的变化。根据2013—2018年的季度数据构建货币乘数模型,实证检验移动支付对货币乘数影响机制,探讨在移动支付背景下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移动支付通过减小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增大货币乘数,通过减小定活比率增大狭义货币乘数和减小广义货币乘数,传统货币分层(M0,M1,M2)的界限变得模糊。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可以考虑建立移动支付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对货币供应数量的调控。
2019 Vol. 50 (4): 82- [摘要] ( 76 ) [HTML 1KB] [PDF 0KB] ( 173 )
91 赵明
试论海昏文化的历史维度
"海昏"是赣鄱地区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遗存,具有古越文化的历史积淀,奠定了海昏设县和封建侯国的基础。海昏侯国的建立不仅带动了豫章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古越文化迅速融入汉文化圈,并开始产生了对汉朝向心力的文化传统。在历史演进中,海昏文化不断发展、再造,将对汉朝的尊奉转化为社会对朝廷迭代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在地理上成为鄱文化和赣文化的坐标连接点。海昏文化成为历史上赣鄱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较早就体现出赣鄱文化多元性因素。
2019 Vol. 50 (4): 91-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144 )
100 温乐平
西汉海昏侯刘贺奢葬僭制问题探讨
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和文献资料结合分析,海昏侯刘贺墓存在奢葬僭制的消费问题,主要表现在陪葬品奢靡僭制、墓园规模僭制、封土高度僭制、棺椁尺度僭制、礼制建筑面积僭制等方面。与汉代其他王侯墓葬相比较,海昏侯刘贺丧葬消费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巨量铜钱与黄金陪葬,肆意挥霍钱财;二是万余件随葬器物,浪费大量的物质财产;三是海昏侯墓超越汉代其他列侯墓的葬制。海昏侯刘贺丧葬消费出现奢葬僭制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世俗奢靡,厚葬盛行;二是宣帝默许,促成奢僭;三是刘氏敛财,随葬解郁。
2019 Vol. 50 (4): 100-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157 )
108 吴梦宇
寻根文学形成的内生性和世界性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伤痕文学"到马尔克斯魔幻叙事式"寻根文学"的过渡,这种文学形式的转变以及寻根文学的诞生,体现了新时期创作群体对社会认知的调整,他们试图寻求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认知和描绘新时期的社会现实。在新时期文学进行自发调整的同时,诞生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给具有相似社会困境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带来了理解当时社会现实的新的认知方式,促生了寻根文学独特的魔幻叙事方式。在对魔幻现实主义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寻根文学创作主体也进行着审美创造,赋予了现代主义和人类生存境遇问题以新的涵义,从而突出了寻根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2019 Vol. 50 (4): 108-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148 )
116 李威
阿诺德文化批评之音的中国回响——谈学衡派与阿诺德
马修·阿诺德保守的文化批评影响深远,20世纪初美国以白璧德等人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就深受其熏陶,我国重要的文化保守群体——学衡派亦深受阿诺德影响,加之学衡派又大多奉新人文主义为圭臬,更加剧了这种亲近感。学衡派以阿诺德为护身符,与激进的新文化派就如何建设新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阿诺德每现诸学衡派笔端,都以新文化派死敌的面目示人。阿诺德所现之处,即是两派根本分歧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说,阿诺德或为20世纪初我国文化激进与保守之争的一个缩影。考察学衡派笔下的阿诺德与学衡派对其"文化""非利士人""无功利"的批评法则的改写及其意图,可窥见百年前两派关于建设新文化的根本分歧与不同路径。
2019 Vol. 50 (4): 116-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112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