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空气中的氮气由于其牢固的N≡N三键,不易被植物直接吸收。等离子体固氮为高效实现将氮分子(N2)转化为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NOx,NH3等)提供了新途径。相比传统Haber-Bosch(H-B)工艺,等离子体技术可以使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廉,并且理论能耗仅为H-B工艺的0.5倍,因而在固氮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篇综述首先阐述了等离子体在固氮应用上的优势,然后,介绍了等离子体固氮的反应原理以及其在固氮(用于NH3或NOx合成)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比了当前已有的等离子体反应器类型及其固氮效果。最后,总结了等离子体固氮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该方向未来研究的重点。
纳秒脉冲放电可用于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提高脉冲重复频率有利于提高纳秒脉冲放电中的等离子体参数。采用脉冲重复频率达到30 kHz的纳秒脉冲电源放电产生大气压等离子体,并研究了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参数。结果表明在重复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击穿电压和击穿时延仍随重复频率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但降幅减少,出现饱和现象。计算了放电功率和单脉冲能量随频率的变化,发现高重复频率下,虽然单脉冲放电能量不断降低,但由于单位时间内脉冲个数的增加,放电总功率随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通过Ar原子光谱获得的电子温度为0.8~2.5 eV,证明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为典型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本研究能够为高重复脉冲纳秒脉冲放电的应用中反应条件优化提供参考。
应用多种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白杨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制。结果表明白杨素以竞争方式可逆地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50值为(8.21±0.02)×10-4 mol L-1。白杨素与胰脂肪酶在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下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胰脂肪酶的内源荧光,其结合常数为104 L mol-1数量级,白杨素在胰脂肪酶上的结合位点更接近色氨酸残基。圆二色谱分析表明,白杨素与胰脂肪酶的结合使胰脂肪酶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分子对接显示白杨素与胰脂肪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Glu188、Pro194、Gln220、Thr221、Val322、Ser323发生相互作用。白杨素抑制胰脂肪酶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白杨素与活性中心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酶结构变得紧密,阻止了底物进入活性中心而避免其被氧化,从而降低了胰脂肪酶的催化效率。该研究对于白杨素作为胰脂肪酶新型抑制剂及抗肥胖营养素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针对带变动偏序结构的集优化问题,引入了LP适定性及广义LP适定性概念,进一步给出了其LP适定性及广义LP适定性的充分条件与刻画,发展了固定偏序结构下的相关成果。
利用Nevanlinna值分布理论研究了一类微分差分方程有限级超越亚纯解的唯一性,得到了方程的解f(z)与其位移f(z+c)在涉及分担值情形下的唯一性结果。
设Pn和Cn是具有n个顶点的路和圈,nG表示n个图G的不相交并。令S*r(m+1)+1表示rPm+2的每个分支的一个1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表示把Pm的一个1度点与S*r(m+1)+1的r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可简记为■,δ=(r+1)m+r;设n(≥3)是奇数,λ=n+2-1(n+1)δ,图■表示把■的每个分支的r+1度顶点分别与Pn的下标为奇数的2-1(n+1)个顶点重迭后得到的图,Y*(2,2,2λ+1)表示把■的两个r+2度点分别与2P3的两个2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运用图的伴随多项式的性质,讨论了图簇■和■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式,令n=2k-1q-1,λk=(2kq-1)+2k-1qδ,讨论了图簇Y*(2,2,λk)∪K1和Y*(2,2,λk)∪(k-1)K1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式,进而证明了这些图的补图的色等价性。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 情 链 接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