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1年 45卷 6期
刊出日期:2021-12-28

论文
   
论文
511 卢新培 雷昕雨 程鹤 刘大伟 聂兰兰
等离子体技术的固氮应用

空气中的氮气由于其牢固的N≡N三键,不易被植物直接吸收。等离子体固氮为高效实现将氮分子(N2)转化为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NOx,NH3等)提供了新途径。相比传统Haber-Bosch(H-B)工艺,等离子体技术可以使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廉,并且理论能耗仅为H-B工艺的0.5倍,因而在固氮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篇综述首先阐述了等离子体在固氮应用上的优势,然后,介绍了等离子体固氮的反应原理以及其在固氮(用于NH3或NOx合成)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比了当前已有的等离子体反应器类型及其固氮效果。最后,总结了等离子体固氮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该方向未来研究的重点。

2021 Vol. 45 (6): 511- [摘要] ( 451 ) [HTML 1KB] [PDF 0KB] ( 246 )
520 邵涛 李帅康 黄邦斗 章程
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特性

纳秒脉冲放电可用于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提高脉冲重复频率有利于提高纳秒脉冲放电中的等离子体参数。采用脉冲重复频率达到30 kHz的纳秒脉冲电源放电产生大气压等离子体,并研究了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参数。结果表明在重复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击穿电压和击穿时延仍随重复频率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但降幅减少,出现饱和现象。计算了放电功率和单脉冲能量随频率的变化,发现高重复频率下,虽然单脉冲放电能量不断降低,但由于单位时间内脉冲个数的增加,放电总功率随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通过Ar原子光谱获得的电子温度为0.8~2.5 eV,证明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为典型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本研究能够为高重复脉冲纳秒脉冲放电的应用中反应条件优化提供参考。

2021 Vol. 45 (6): 520-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0KB] ( 206 )
545 张国文黎沙朱苗
白杨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应用多种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白杨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制。结果表明白杨素以竞争方式可逆地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50值为(8.21±0.02)×10-4 mol L-1。白杨素与胰脂肪酶在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下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胰脂肪酶的内源荧光,其结合常数为104 L mol-1数量级,白杨素在胰脂肪酶上的结合位点更接近色氨酸残基。圆二色谱分析表明,白杨素与胰脂肪酶的结合使胰脂肪酶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分子对接显示白杨素与胰脂肪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Glu188、Pro194、Gln220、Thr221、Val322、Ser323发生相互作用。白杨素抑制胰脂肪酶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白杨素与活性中心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酶结构变得紧密,阻止了底物进入活性中心而避免其被氧化,从而降低了胰脂肪酶的催化效率。该研究对于白杨素作为胰脂肪酶新型抑制剂及抗肥胖营养素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2021 Vol. 45 (6): 545- [摘要] ( 78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525 熊佳琪 王三华 李秋英
带变动偏序结构的集优化问题的适定性

针对带变动偏序结构的集优化问题,引入了LP适定性及广义LP适定性概念,进一步给出了其LP适定性及广义LP适定性的充分条件与刻画,发展了固定偏序结构下的相关成果。

2021 Vol. 45 (6): 525- [摘要] ( 56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533 麦泽坤刘志学
一类微分差分方程的解与其位移分担值的唯一性

利用Nevanlinna值分布理论研究了一类微分差分方程有限级超越亚纯解的唯一性,得到了方程的解f(z)与其位移f(z+c)在涉及分担值情形下的唯一性结果。

2021 Vol. 45 (6): 533- [摘要] ( 48 ) [HTML 1KB] [PDF 0KB] ( 194 )
538 熊鹏飞 张秉儒
Y2,2,λ*形树的伴随多项式的分解及其补图的色等价性

设Pn和Cn是具有n个顶点的路和圈,nG表示n个图G的不相交并。令S*r(m+1)+1表示rPm+2的每个分支的一个1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表示把Pm的一个1度点与S*r(m+1)+1的r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可简记为■,δ=(r+1)m+r;设n(≥3)是奇数,λ=n+2-1(n+1)δ,图■表示把■的每个分支的r+1度顶点分别与Pn的下标为奇数的2-1(n+1)个顶点重迭后得到的图,Y*(2,2,2λ+1)表示把■的两个r+2度点分别与2P3的两个2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运用图的伴随多项式的性质,讨论了图簇■和■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式,令n=2k-1q-1,λk=(2kq-1)+2k-1qδ,讨论了图簇Y*(2,2,λk)∪K1和Y*(2,2,λk)∪(k-1)K1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式,进而证明了这些图的补图的色等价性。

2021 Vol. 45 (6): 538-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19 )
553 郭帅玲 张钰龙 廖嘉婧 徐进 巫小丹 万茵 付桂明
以TGase催化交联鱼皮明胶为壁材制备罗伊氏乳杆菌微胶囊工艺
通过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对鱼皮明胶进行交联改性,交联度为15.45%,乳化性为64.25 m2/g,起泡性为140.00%,提高了其成膜性能。采用复配麦芽糊精等壁材制备罗伊氏乳杆菌NCUF 203.1的微胶囊,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17℃,进料流量7.8 m·min-1,菌壁比0.5。在此条件下,测得活菌数为8.57 log CFU/g,此工艺方法为罗伊氏乳杆菌微胶囊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高活性产品的技术方案。
2021 Vol. 45 (6): 553-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192 )
560 何玲何卫保麦曦陈葶李娜廖一静冯丽华张其民
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与污染评价
建立了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与污染评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53批不同产地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半边莲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半边莲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定量限为0.2368~21.24μg·kg-1,回收率为90.17%~102.3%,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痕量分析要求。除As与Cu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外,Pb、Cd、As、Cu各元素之间在1%的置信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这4种元素在半边莲中的积累存在协同效应,而Hg元素与这4种元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半边莲中指标性成分香叶木苷、蒙花苷含量与各元素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平均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Pb>Cd>As>Hg,其中Cd、Pb、As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半边莲样品中41批处于安全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64,整体处于安全级别。
2021 Vol. 45 (6): 560-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565 周春花 钟伟翔 陈金萍 欧阳珊 吴小平
利用沉积物和水体的环境DNA检测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差异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调查因其敏感且能提供高分辨率的群落组成数据,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但环境DNA研究评估不同的环境样本类型如何影响物种的可检测性仍然很少。在此,我们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环境DNA宏条形码比较了鄱阳湖中沉积物和水体的鱼类群落组成。结果显示:沉积物样本注释到6目10科18种,水体样本中注释到5目7科13种。沉积物和水体环境DNA共同注释到8种鱼类(32%)。本研究注释到的鱼以鲤科鱼类居多,且以小型、湖泊定居型、杂食性鱼类为主。沉积物样本中检测到的鱼类的多样性高于水体中的。鱼类环境DNA有垂直分布差异。本研究得出结论,在进行环境DNA调查时需要仔细考虑环境样本类型。建议在使用环境DNA进行鱼类资源研究时,取样策略采取沉积物样本和水体样本相结合将会更有意义。
2021 Vol. 45 (6): 565- [摘要] ( 143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571 董家仪李菁曹广义赖昕欣胡蓓娟洪一江
水质因子季节变化规律及对池蝶蚌生长的影响
为探究淡水珍珠育珠蚌养殖水域水质因子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对珍珠蚌生长的影响,以优质淡水珍珠蚌池蝶蚌养殖为对象,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两个不同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1年的水质变化监测和池蝶蚌生长观测,分析了部分水质因子与池蝶蚌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夏季是池蝶蚌最佳生长季节,该季节的养殖水体内悬浮颗粒有机物含量越高,池蝶蚌生长率越高;总碳高且稳定的状态可令生长率值较高,而总氮越稳定越有利;较高的pH值(8.0~9.0)可以较好地保证池蝶蚌生长率的提高;盐度在0.15~0.30范围内,养殖水体盐度越高越有利于池蝶蚌生长;Chl-a在10.00 mg·L-1左右时更适宜蚌的生长,当超过15.00 mg·L-1时则不利于其生长;藻蓝蛋白含量为2506.38~9464.25 mg·L-1,与池蝶蚌生长正相关,能体现池蝶蚌的滤食作用。
2021 Vol. 45 (6): 571- [摘要] ( 75 ) [HTML 1KB] [PDF 0KB] ( 180 )
578 姚华娟 张雨婷 王红梅 熊秀娟 宋恩霖
TEAD4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探讨
探讨TEAD4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关系。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结合光密度分析检测目标蛋白的组织表达。通过真核表达质粒pCMV3-TEAD4转染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以获得TEAD4基因过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分别利用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子宫颈鳞癌组织中TEAD4平均表达水平(0.186±0.03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0.0494±0.0105,P<0.001),且TEAD4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宫旁浸润有关(P<0.05),与子宫颈鳞癌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TEAD4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1)。TEAD4基因转染后的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TEAD4基因转染诱导宫颈鳞癌细胞P-ERK1/2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而ERK抑制剂(U0126)能显著抑制TEAD4诱导的MMP9上调。TEAD4高表达于子宫颈鳞癌,促进子宫颈鳞癌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TEAD4激活ERK1/2-MMP9信号通路有关。
2021 Vol. 45 (6): 578-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12 )
585 陈春香 万慧芳 李淑英 钟小菊 万福生
牛磺酸通过调控AKT/GSK-3β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观察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在牛磺酸(Tau)抑制结直肠癌(CR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探讨Tau抑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选用人结直肠癌SW480和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40~200 mmoL Tau处理细胞;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7(MMP2/7)和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u可浓度依赖性抑制CRC细胞侵袭和迁移,上调CRC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EMT间质标志物N-cadherin, Vimentin和MMPs表达;降低AKT和p-AKT水平,提高PTEN,GSK-3β及p-GSK-3β表达水平(P<0.05)。与p-EGFP-GSK-3β或Tau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与Tau组或p-EGFP-GSK-3β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E-Cadherin、GSK-3β蛋白表达有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 Vimentin,β-Catenin, MMP2/7和AKT蛋白表达均有显著降低(P<0.01)。牛磺酸可通过调控AKT/GSK-3β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2021 Vol. 45 (6): 585- [摘要] ( 133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594 姚晓杰屈文建龚花萍陈东有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生物医学领域跨学科关联关系特征
以科研产出为视角,选取生物医学机构成员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论文为数据来源,分析该领域跨学科关联关系特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揭示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学科主题关联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关键学科主题及学科群聚类特征。研究表明,在结构化的学科交叉合作网络中,学科及主题之间的关联关系在结构层次上具有亲近-疏远、强-弱的差异;在角色地位上,识别出具有主导作用的关键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本研究对于全面理解跨学科合作网络中学科交叉特性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促进重大交叉科研攻关项目的合作,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团队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2021 Vol. 45 (6): 594-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26 )
601 陈利民严伟豪梁音李春泉
嵌入式人脸识别实验系统的模型压缩及其分析
现有国产化嵌入式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运算能力有限,不能满足部署人脸识别模型等高复杂度模型的要求。在DarkNet19网络中引入跳连接、模型剪枝,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压缩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模型。采用8比特定点量化压缩,进一步实现了该网络模型的轻量化。在国产化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平台K210上,分别部署DarkNet19、DarkNet53和MobileNet-v1的压缩模型,对比其识别性能。同时分析了模型剪枝、精细化模型、模型量化三种压缩方式对上述三种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跳连接的DarkNet19压缩模型在模型参数规模、准确率和推理耗时上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2021 Vol. 45 (6): 601-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607 邓华王淳吴龙杰张弛
考虑信息过程影响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
针对传统配电网日渐发展为一个配电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提出采用改进的最小路方法对考虑信息过程影响的信息物理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建立评估信息层网络拓扑连通性、传输时延和误码模型,以此进行信息层故障对物理层故障处理过程的影响分析。构建信息层与物理层的最小路模型,计算配电信息物理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不同类型信息层元件故障以及接入网结构对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采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2021 Vol. 45 (6): 607-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615 刘兰兰 张道达 吴孝泉
不同渗氮温度的奥氏体不锈钢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316L奥氏体钢进行4种不同温度的离子渗氮处理,并对渗氮试样进行金相、扫描、XRD和电化学检测,进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渗氮温度对316L不锈钢表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50℃渗氮的试样,其硬度最高,耐腐蚀性最好,渗氮层和分界层均匀性最好。此外,初步判断,渗氮过程中,S相的形成和分解是个动态过程,二者同时进行。在450℃下S相的形成速度明显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使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
2021 Vol. 45 (6): 615- [摘要] ( 219 ) [HTML 1KB] [PDF 0KB] ( 182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编辑部公告

 
· 投稿声明
· 声明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