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酶促酰基交换法制备低月桂酸樟树籽仁油 |
| 黄亮 余平 曾哲灵 |
| 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农产品质量安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
|
|
|
|
摘要 为提高樟树籽仁油的生理效应和经济价值,需设法调整其链脂肪酸组成、降低其月桂酸含量。本研究分别以辛酸/癸酸为酰基供体,采用酶促酰基交换法进行反应,筛选出催化效果最佳的脂肪酶,并以月桂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低月桂酸樟树籽仁油制备工艺。结果表明:Lipozyme RM IM脂肪酶的催化性能最佳。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得到癸酸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癸酸与樟树籽仁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50℃,加酶量为总底物质量的6%,该条件下所得产品的中链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月桂酸11.40%,癸酸85.72%,辛酸0.24%。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得到辛酸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辛酸与樟树籽仁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 h,加酶量为总底物质量的4%,该条件下所得产品的中链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月桂酸16.34%,癸酸54.53%,辛酸25.81%。该酶促酰基交换技术制备的低月桂酸樟树籽仁油产品的理化性质符合GB 2716—2018,可大幅提高樟树籽仁油的生理效应和经济价值。
|
|
| 关键词 :
樟树籽仁油,
酰基交换,
月桂酸,
脂肪酶
|
|
|
|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课题(2023YFF1103502); |
| [1] |
张国文黎沙朱苗. 白杨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1, 45(6): 545-. |
| [2] |
李童李燕萍.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黄酒小曲4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脂肪酶的异源表达[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9, 43(3): 246-. |
| [3] |
张小琴;余潮;胡月;许光勤;吴兰. 解脂耶氏酵母W29产脂肪酶最佳条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3, 37(01): 38-. |
| [4] |
赵曼丽;杨辉;杨芳;胡蒋宁;邓泽元. 樟树籽仁油和壳油的油脂组成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2, 36(05): 445-. |
| [5] |
段学辉; 高鹤; 颜淑芳; 王志园. 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的原生质体融合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0, 34(02): 1-. |
| [6] |
廖朝晖. 在有机介质中固定化脂肪酶反应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0, 24(04): 1-. |
| [7] |
朱必凤; 刘安玲; 罗莉菲.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水解植物油脂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99, 23(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