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2年 23卷 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谭丽玲 陈志军 王燕 吴竞生 黄莉 陈新 李军军 张小丽
肾血流灌注指数在先天性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介入肾动态显像肾血流灌注指数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先天性左肾积水且肾脏时间-放射性曲线为持续上升型的患儿130例,做利尿剂介入肾动态显像,记录双肾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左肾利尿的半排时间(half excretion time of left renal diuresis,U1/2)。以左U1/2进行分组:U1/2无法计算为A组,62例;U1/2>15min为B组,40例;U1/2≤15min为C组,28例。比较3组双肾PI、GFR值。结果 A、B、C组左肾PI分别为180.59±69.02、164.26±49.50、163.66±31.0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左肾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左肾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右肾PI分别为105.45±43.25、101.50±30.18、98.13±21.5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左肾GFR分别为(40.61±12.21)、(41.25±11.75)、(42.08±11.15)mL·min-1,右肾GFR分别(62.40±16.25)、(60.53±11.38)、(63.71±13.76)mL·min-1,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左肾和右肾的PI和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积水患儿同侧肾血流灌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利尿剂无反应的患肾血流灌注下降更明显。在先天性肾积水中,利尿剂介入肾动态显像PI更有临床价值。
2022 Vol. 23 (1): 1-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33 )
4 王志剑申维赵勇廖云华曹新添张学学张达颖魏建梅
青藤碱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青藤碱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DPN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DPN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给予青藤碱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4、8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记录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4、8周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治疗1、2、4、8周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4、8周后总有效率均为90%,而对照组治疗4、8周后分别为55%和60%,试验组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青藤碱联合普瑞巴林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且有效率高于单纯普瑞巴林治疗者。
2022 Vol. 23 (1): 4-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154 )
8 王朝栋党国际冯宏升石翔姬培培姜会哲赵欣吕亚姣张蕊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骨转移瘤患者共19个转移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4~41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局部骨转移病灶影像学变化,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6、12和24个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个病灶均成功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和疼痛分级均低于术前(P<0.001或P<0.05);疼痛疗效评估16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75%。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局部病灶控制率为78.95%。术后随访4~41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9个月,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4%、25%和17%。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2 Vol. 23 (1): 8-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132 )
12 钟青梅 肖影群 罗达亚 周天民 章萍 王武 姚迪 桂洋 刘文丽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误诊为肝门胆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病变位于肝门部胆管,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梗阻性黄疸症状,腹部彩超提示胰头占位;胆总管增宽,肝内胆管扩张可疑胆总管癌。CT及磁共振胰胆道造影(MRCP)检查均提示胆道狭窄,胆管壁增厚,肝内胆管扩张,考虑肝门区胆管癌可能。术前与术中均诊断为肝门胆管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IgG4-SC。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持续一月余,黄疸逐渐恢复正常,随访肝功能黄疸指标正常。结论 临床应重视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加强对IgG4-SC的认识,当影像学表现为胆道梗阻合并不明原因的胰腺炎及胆管炎时,应考虑IgG4-SC的可能。常规检测血清IgG4水平,必要时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胆道细胞学检查或胆道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2022 Vol. 23 (1): 12-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159 )
15 赵永强
丙基硫氧嘧啶与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丙基硫氧嘧啶与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4例予以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比较2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TBil、ALP、ALT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减小(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FT3、FT4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在针对甲亢的治疗中,相较于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引起肝功能指标升高的幅度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甲状腺功能改善程度更加显著。
2022 Vol. 23 (1): 15-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18 曹欢 黄芬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经抗炎、抑酸、胃肠减压、补液、禁食、通便等处理,同时采用醋酸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疗程7 d。比较2组疗效、症状指标(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胰腺水肿恢复时间)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4%比65.96%,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5.98±2.41)d比(10.85±3.97)d]、住院时间[(5.49±1.01)d比(9.25±2.14)d]和胰腺水肿恢复时间[(2.48±0.64)d比(6.27±2.56)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显著[CRP(12.97±2.14) mg·L-1比(17.38±2.44) mg·L-1、TNF-α(11.88±1.91)pg·mL-1比(17.56±3.12)pg·mL-1、IL-6(8.97±1.37)μg·L-1比(15.75±2.25)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栓通辅助治疗AP疗效明确,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2 Vol. 23 (1): 18-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38 )
21 史守兴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经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经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静脉营养支持与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经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瘘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行胃镜下置管肠内营养治疗可加快术后瘘口愈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2 Vol. 23 (1): 21-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0KB] ( 174 )
24 金星 余德标 王建斌 陈捷 陈麟 邵斌
经络辨证针刺联合八段锦功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经络辨证针刺联合八段锦治疗肩周炎患者肩活动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5例,针刺组采用经络辨证取穴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配合八段锦功法锻炼,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主动活动度(ROM)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而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和内收5个方向的活动度均大于针刺组(P<0.05),在后伸方向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愈显(治愈+显效)率分别为51.43%和85.71%,联合组明显高于针刺组(P<0.001);针刺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而联合组在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2022 Vol. 23 (1): 24-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146 )
27 陈志新杨訸泉李学明郑林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预防急腹症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急腹症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将138例因急腹症需行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70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关闭腹部切口;对照组68例采用传统方法关闭腹部切口。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平均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93±6.70)d、切口感染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4.89±7.41)d、11.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换药次数为(3.77±3.94)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76)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49)。结论 急腹症患者在手术中关闭腹部切口使用VSD技术,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换药次数、减轻临床疼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 Vol. 23 (1): 27-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31 付辉凡 徐鸣 周斌 于福平 罗振中
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评价精准麻醉策略下优化围术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精准麻醉组(P组)和传统麻醉组(R组),每组32例。P组予精准化麻醉管理,包括抗焦虑、多模式镇痛、抗炎及术后康复治疗;R组予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并比较2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住院总费用,术后1 h(T1)、6 h(T2)、12 h(T3)、1 d(T4)、2 d(T5)、3 d(T6)时静息及咳嗽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T0)、T1、T4、T5及T6时静脉血IL-6及TNF-α质量浓度,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穿刺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在T1—T5时点VAS评分更低(P<0.05);在T1、T4及T5时IL-6及TNF-α质量浓度下降(P<0.05)。R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6例,2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围术期采用精准麻醉策略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2022 Vol. 23 (1): 31-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111 )
35 方小文 杨世昕 陈平 许志宏 谢雅萍
改进的VSD装置在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索改进的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装置在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139例,根据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试验组(改进的VSD)69例和对照组(引流球)70例,比较2组胸壁及腋窝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感染和切口裂开)发生情况、引流管堵塞发生情况和术后3 d内发生引流管堵塞后继发皮下积液的概率。结果 试验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感染和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腋窝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内发生引流管堵塞后继发皮下积液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2组切口裂开发生率和胸壁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改良根治术后使用改进的VSD装置可改善引流的效果,缩短引流管拔除时间。
2022 Vol. 23 (1): 35-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144 )
39 贺辉辉张辉张文进程锦吕国伟辛孟杰吴星张帅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老年脑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血清指标水平、动脉瘤栓塞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信封法将121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开颅夹闭动脉瘤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动脉瘤栓塞程度、血清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2%比86.67%,χ2=4.033 5、P=0.044 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动脉瘤致密栓塞率及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比15.00%,χ2=0.742 7、P=0.388 8)。结论 老年脑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缓解并发症的产生。
2022 Vol. 23 (1): 39-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152 )
42 李建春 吴成亮 苏占营 巢时斌
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不孕症患者的关系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不孕症患者关系。方法 对489例不孕症患者,其中原发性不孕症323例(原发不孕组),继发性不孕症166例(继发不孕组),以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21)。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比较各组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 不孕症患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2.30%(χ2=24.49,P<0.01)。继发不孕组的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13.86%比7.43%,χ2=5.21、P<0.05)。结论 抗血小板抗体阳性与不孕症发生密切相关,且继发性不孕症阳性率高于原发性不孕。
2022 Vol. 23 (1): 42-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161 )
44 徐迎春 李北方 张志刚
肺泡灌洗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病情进展和肺外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同期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18例为对照组。根据MPP患儿治疗7 d内的效果将患儿分为普通MPP组(n=42)和难治性MPP组(RMPP组,n=24),RMPP组患儿根据是否有肺外损伤分为肺外损伤组(n=10)和无肺外损伤组(n=14),比较各组间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与RMPP及肺外损伤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界限值。结果 与对照组[(3.14±2.25)μg·L-1]相比,MPP患儿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RMPP组[(14.07±7.51)μg·L-1]显著高于普通MPP组[(9.61±6.71)μg·L-1](P<0.05),肺外损伤组[(18.22±7.74)μg·L-1]显著高于无肺外损伤组[(11.10±5.42)μg·L-1](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HMGB1是MPP患儿进展为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4.049(1.122~14.610),P=0.033],也是RMPP患儿合并肺外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680(1.444~19.262),P=0.0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诊断RMP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66,最佳截点值为9.92μg·L-1,评估RMPP患儿合并肺外损伤的AUC为0.814,最佳截点值为14.43μg·L-1。结论 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对于MPP患儿的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2022 Vol. 23 (1): 44-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48 )
49 连超玉 徐光明 赵丽杰 冯瑞 方舒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辅助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
目的 分析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辅助药物治疗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因子[包括S-100蛋白(S-100β)、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吞咽功能[包括吞咽障碍调查(DDS评分)与口运动功能量表评定(口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比77.08%,χ2=4.097 6,P=0.042 9)。2组治疗后S-100β、NGF、MBP、NSE水平及D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口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辅助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神经因子水平,缓解吞咽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2022 Vol. 23 (1): 49- [摘要] ( 15 ) [HTML 1KB] [PDF 0KB] ( 169 )
53 徐晗 张帆 黄慧
Exosomal microRNA在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exosomal microRNA在儿童Wilms瘤(W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儿童WT患儿为观察组,以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2组患儿尿液中外泌体(exosome);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xosome中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以miRNA-21相对表达量绘制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miRNA-21相对表达量为2.92高于对照组的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miRNA-21在儿童WT诊断效能中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95%CI=0.903~0.996);当miRNA-21相对表达量的截断值为0.75时,诊断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94.1%。结论 exosomal microRNA作为分子标志物在儿童WT中表达异常,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以辅助临床诊断。
2022 Vol. 23 (1): 53-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169 )
56 况司琦 黄玮 李跃 黄耀文 董雅迪
儿童替牙期OPG与RANKL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替牙期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水平,旨在探究OPG和RANKL在下颌恒中切牙的萌出过程中是否起调节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南昌市市区10所幼儿园和小学的5~6岁儿童共424名进行口腔检查。将受试者按照年龄和下颌中切牙牙冠萌出程度分成4组,其中A组和B组分别为5岁、6岁儿童解剖牙冠萌出1/2组,C组和D组分别为5岁、6岁儿童解剖牙冠全萌出组,每组106例。用吸潮纸尖提取被检儿童的龈沟液,利用ELISA法检测其OPG、RANKL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其OPG及RANKL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表达水平随着下颌中切牙的萌出而降低。结论 不同萌出程度的下颌恒中切牙的龈沟液中均存在OPG和RANKL,且其含量存在个体差异;同年龄组解剖冠全萌时OPG与RANKL的平均浓度较解剖冠萌出1/2时均有所下降,提示二者在牙萌出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022 Vol. 23 (1): 56-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129 )
59 都吉秀陈琰曾文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种植牙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种植牙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胶原膜覆盖修复,研究组给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覆盖修复。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 d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术后1及3周牙龈软组织愈合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术后1及3周牙龈软组织愈合率、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种植牙组织再生引导中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修复,可促进新生组织的形成及牙龈周围组织伤口的愈合。
2022 Vol. 23 (1): 59-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136 )
62 邹帆
非手术治疗与根尖搔刮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非手术与根尖搔刮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根尖囊肿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根尖搔刮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比87.09%,χ2=4.275 8、P=0.038 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2%比19.34%,χ2=4.025 9、P=0.044 7)。结论 非手术治疗和根尖搔刮术治疗根尖囊肿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根尖搔刮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咀嚼功能。
2022 Vol. 23 (1): 62- [摘要] ( 87 ) [HTML 1KB] [PDF 0KB] ( 132 )
64 张清泉
肾平滑肌瘤2例超声造影特点
目的 探讨肾平滑肌瘤超声造影特点。方法 4例肾平滑肌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3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1例行右肾门肿瘤剜除术。分析其中2例超声造影检查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4例肾肿瘤术前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肾实质性少血供肿瘤,CT平扫加增强检查提示良性肿瘤可能。其中2例超声造影检查均表现由瘤体周围向中心“慢进快退”低增强的特点,考虑肾良性肿瘤可能。4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平滑肌瘤。结论 常规超声检查肾平滑肌瘤为少血供,超声造影表现为周围向中心“慢进快退”低增强的特点,术前可依据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和指导临床诊疗方案。
2022 Vol. 23 (1): 64- [摘要] ( 11 ) [HTML 1KB] [PDF 0KB] ( 157 )
67 李玲芳陈燕平陈艳平兰平康杰吴文波
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尿道下裂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激励式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入院当天)收集2组一般资料、患儿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并于干预后(术后第3天)收集2组患儿家长的SAS和SDS得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SAS得分[(43.83±7.86)分比(47.33±6.12)分]和SDS得分[(39.23±7.37)分比(45.03±6.49)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比77.50%,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尿道下裂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022 Vol. 23 (1): 67-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27 )
71 林君忆 李春 钟淑贤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局部氧疗(topical oxygen therapy, TO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选择VSD联合TOT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试验组应用VSD联合TOT疗法,对照组单独应用VSD技术,2组均进行同样的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控制血糖、坚持糖尿病饮食和适度运动、抗炎、清创、改善微循环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RCT,提取文献的关键信息、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 5.3对结局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含试验组375例,对照组369例,共7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SD联合TOT试验组溃疡创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5.49,95%CI(3.04,9.91),Z=5.65,P<0.000 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MD=-5.77,95%CI(-6.58,-4.96),Z=13.92,P<0.000 01],治疗后创面组织中液氧分压水平[MD=50.88,95%CI(48.83,52.92),Z=48.76,P<0.000 01]高于、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 SDH)活性[MD=0.47,95%CI(0.25,0.68),Z=4.23,P<0.000 01]大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MD=-47.06,95%CI(-62.32,-31.81),Z=6.05,P<0.000 01]小于对照组,愈合后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SMD=-2.46,95%CI(-2.90,-2.02),Z=11.00,P<0.000 01]。结论 相对于常规疗法,VSD联合TOT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可提高创面组织液氧分压水平和SDH活性,降低LDH活性,从而提高细胞的有氧代谢水平,为组织修复提供能量,提高溃疡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因此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其经济负担,同时也可减轻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提高创面愈合后的美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 Vol. 23 (1): 71- [摘要] ( 70 ) [HTML 1KB] [PDF 0KB] ( 143 )
79 马春艳王颖王桂丽符俊丽
基于聚焦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自我护理行为及情绪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聚焦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自我护理行为及情绪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基于聚焦模式的容量管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评分,干预前后情绪变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LVEF显著升高、LVEDD及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后EHFScB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聚焦模式的容量管理干预改善老年CHF患者病情效果确切,通过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以及增强治疗依从性等方式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自我护理行为及情绪变化,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2022 Vol. 23 (1): 79-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125 )
83 刘佳刘亚婷
个性化颈过伸体位对甲状腺切除术后体位综合征、循环呼吸功能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颈过伸体位对甲状腺切除术后体位综合征、循环呼吸功能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以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55例予以个性化颈过伸体位。比较2组术后体位综合征(头、颈、背、肩部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体位改变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前(T0)]后[体位改变后15 min(T1)]循环呼吸功能[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气道峰压(P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左右两侧血流量(Fv)、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变化(△Fv)和平均血流速度变化(△Vm)]。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头、颈、背、肩部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2组T1时HR、SBP、DBP、Ppeak、PETCO2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0时比较,2组T1时SpO2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左右两侧△Fv、△Vm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个性化颈过伸体位可改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循环呼吸相关指标,调节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
2022 Vol. 23 (1): 83-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142 )
87 周俊贤
戴明循环管理联合ABC管理健康宣教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戴明循环管理联合ABC管理健康宣教在妊娠期高血压(HDCP)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HDCP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1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81例予以戴明循环管理联合ABC管理健康宣教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广泛焦虑性量表(GAD-7)评分、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干预后母婴结局。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GAD-7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干预后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干预后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自然分娩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干预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戴明循环管理与ABC管理健康宣教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改善HDCP患者焦虑状态,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2022 Vol. 23 (1): 87-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49 )
90 王珂佳水玲玲李小亚
King达标互动理论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不同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King达标互动理论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不同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产妇120例,按产次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为初产妇,研究组60例为二胎产妇。2组均予以King达标互动理论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比较2组分娩结局、心理状态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产程时间均显著缩短,自然分娩率显著升高,分娩疼痛Ⅲ级百分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升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King达标互动理论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应用于二胎产妇相较于其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效果更为明显。
2022 Vol. 23 (1): 90-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52 )
94 王琳琳樊龙会马慧
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联合渐进式步行运动锻炼对CABG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康复和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多元化连续性管理模式联合渐进式步行运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脏功能康复水平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3例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CABG常规护理联合渐进式步行运动锻炼,试验组52例以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代替常规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心脏功能康复水平及活动能力。结果 试验组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时间运动后心率和收缩压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联合渐进式步行运动锻炼对CABG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明显益处,能够通过提升患者康复训练质量和增加其心脏血氧供应等机制提高其心脏功能康复水平及活动能力。
2022 Vol. 23 (1): 94-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28 )
97 张玉严丽丽
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治疗的1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45)与未感染组(n=105),统计2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分娩方法、出生体重、是否伴有昏迷、1 min Agar评分、胎膜早破、机械通气时间、上机前是否使用抗生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早产儿中,有45例出现肺部感染,占比为30.00%;感染组胎龄<34周、伴有昏迷、1 min Agar评分<7分、通气时间≥3 d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是否合并胎膜早破、上机前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胎龄<34周、伴有昏迷、1 min Agar评分<7分、通气时间≥3 d是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主要受胎龄<34周、伴有昏迷、1 min Agar评分<7分、通气时间≥3 d等因素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尽可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2022 Vol. 23 (1): 97- [摘要] ( 76 ) [HTML 1KB] [PDF 0KB] ( 129 )
100 薛广燕胡婷英胡菊兰孙兴兰
品管圈活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准确性”活动。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3月(活动前)收治的1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6月(活动后)收治的1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分析造成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不准确的因素,对试验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观察患者的康复状况和活动能力。分析品管圈活动取得的有形与无形成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压波动>±20%发生率(此次测量血压值≤80%或≥120%上次测量血压值的概率)明显降低,降压药剂量与种类更换率明显降低,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血压测量准确性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量准确性。
2022 Vol. 23 (1): 100-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29 )
103 徐远
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导管维护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导管维护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18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90例和健康教育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90例。对比2组导管维护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护依从性、导管维护能力和异常情况处置评分)、PICC相关并发症(血栓、导管感染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组导管维护依从率[95.56%(86/90)]较常规组[80.00%(72/90)]高(P<0.001);自护依从性、导管维护能力和异常情况处置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均P<0.001);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44%(4/90)]较常规组[21.11%(19/90)]低(P<0.001)。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化疗间歇期导管维护依从,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
2022 Vol. 23 (1): 103-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171 )
106 林赛
1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车祸多发伤的三无患者的护理
总结1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车祸多发伤的三无患者的护理。通过迅速接诊,快速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全面评估,保持气道通畅,做好静脉通路维护,及时止血、止痛、补液预防休克,控制损伤,动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预防坠床和压力性损伤发生,患者恢复清醒,转危为安,收入专科继续治疗。
2022 Vol. 23 (1): 106-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132 )
108 涂嘉欣叶萍林瑶瑶杨善岚邓莉芳吴磊黄河浪刘勇
南昌市城区老年人的跌倒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城市社区≥60岁人群跌倒的时空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预防跌倒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的整群抽样,调查南昌市3个社区≥60岁人群2019年发生跌倒情况。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生物学和社会学特征、跌到时间、地点、影响因素等。跌倒时间分析采用圆分布方法进行,利用Logistic回归模筛选跌倒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有效对象443名,其中75人跌倒(140人次),跌倒发生率为16.93%,人均跌倒(1.94±0.71)次。圆分布分析显示,跌倒时间在夏末秋初(8月、10月),高峰日在8月29日(Rayleigh Z=8.857 2>Z0.05,P<0.05),跌倒地点以室外为主(63.57%),其中道路占34.83%;跌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女性(OR=3.168)、年龄大(OR=1.933)、患慢病(OR=1.933)、害怕跌倒(OR=1.198)。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偏高,跌倒高峰日在8月29日,多发生在室外道路,影响因素依次是女性>年龄大>患慢病>害怕跌倒。
2022 Vol. 23 (1): 108-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147 )
112 张佳 涂惠 李颐 郭婷 李霏 周娅山
江西省心血管专科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江西省心血管专科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和2016年取得江西省卫计委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的35名学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源问卷和职业获益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名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挑战性压力源得分为(19.80±6.76)分,障碍性压力源得分(18.20±5.37)分,挑战性压力源得分高于障碍性压力源得分(P<0.05);职业获益感总分为(49.31±16.11)分。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挑战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r=0.573,P<0.01),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呈负相关(r=-0.725,P<0.01)。结论 江西省心血管专科护士挑战性压力大于障碍性压力,但其职业获益感处于低下水平,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是影响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因素。正视挑战性压力的正向性和积极性,可提高临床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2022 Vol. 23 (1): 112-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162 )
116 江凤林王友莲
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不可逆性关节结构破坏及关节畸形是导致患者关节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PN)在RA患者血液及滑膜中表达明显上调,而且OPN在多种免疫反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OPN参与RA的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和OPN可能成为RA潜在治疗靶点的最新进展作综述,旨在为RA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2022 Vol. 23 (1): 116- [摘要] ( 53 ) [HTML 1KB] [PDF 0KB] ( 157 )
120 袁艳艳 杨玉金 郑春艳 王苏敏 甘红艳 逯莹
预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血管保护的研究进展
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晚期尿毒症患者缺乏血管通路的教育和建议。预行AVF手术患者血管保护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因素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均是患者血管保护的影响因素。血管保护的内容包括避免血管损伤、改善血管条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血管保护的评估工具包括预行AVF手术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和汉化版。针对患者血管保护的影响因素及血管保护的内容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等对患者血管保护、术后内瘘的成熟和通畅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2 Vol. 23 (1): 120- [摘要] ( 13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125 谢蓉蓉 谌秘
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渴患者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口渴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MHD患者的治疗。随着盐酸毛果芸香碱、氨磷汀、西维美林等药物的应用,部分MHD患者口渴的症状得到控制,但仍有很多MHD患者的口渴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文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非药物干预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渴症状提供科学依据。
2022 Vol. 23 (1): 125- [摘要] ( 55 ) [HTML 1KB] [PDF 0KB] ( 127 )
131 许安立刘丝荪王芬
胎儿生长受限诊断与监测的研究进展
胎儿生长受限(FGR)也称宫内生长受限,是一种常见妊娠并发症,与多种妊娠不良结局相关,胎儿生长潜能受损,体重小于同孕龄第十百分位的小于胎龄儿(SGA)。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FGR的研究,积累了相当的数据和资料。然而,做到对FGR的尽早诊断、适时监测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文章围绕FGR的病因、诊断及监测手段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为FGR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2 Vol. 23 (1): 131- [摘要] ( 17 ) [HTML 1KB] [PDF 0KB] ( 172 )
135 程志珍 艾旭雯 姜娜 何朝珠
心胸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系统性评价了不同镇痛方式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早期动员中的疗效,探讨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后疼痛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基于研究疼痛护理模式在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总结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2022 Vol. 23 (1): 135-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138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