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 53卷 01期
刊出日期:2013-01-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吴莹莹;刘晓宇;马忠校;王媛媛;冉丕鑫;刘志刚
空气净化器处理后牛乳β乳球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过敏原免疫反应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取牛乳β乳球蛋白置于空气净化器(接受1、12、24h的作用,实验组)、与实验组相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12、24h后取样,对照组)、4℃冰箱(正常组)中。用ELISA法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采用圆二色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检测空气净化器处理前后的牛乳β乳球蛋白,分析牛乳β乳球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作用24h)的光密度值接近0.88,相对于正常组的光密度值1.27和对照组的光密度值1.25,降低了约30%。牛乳β-乳球蛋白在空气净化器作用前后,正常组和对照组的圆二色谱光谱曲线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实验组处理12h和处理24h负峰值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并且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实验组在280nm和295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正常组和对照组,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强度越强。结论经过空气净化器处理之后的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有所降低,圆二色谱光谱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可能是使其免疫反应性改变的原因。
2013 Vol. 53 (01): 1- [摘要] ( 557 ) [HTML KB] [PDF 0KB] ( 23 )
5 傅珏;曾慧红;杨晓莉;吴芳庚;傅爱香;朱清仙
环境温度变化对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的观察
 目的探讨环境温度变化时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及规律。方法将9~15周龄雄性SD大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对照组(20℃,21只)和温度骤变组[骤升温至37℃组(21只)、骤降温至4℃组(21只)和骤降温至-12℃组(21只)],每组均观察1、4、8、12、24、48和168h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大鼠。分别于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切取左侧肺脏上叶,经4%多聚甲醛液固定24h、石蜡包埋和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温度骤变组大鼠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坏死、炎细胞浸润等,在骤升温至37℃组最严重。各组出现损伤最严重的时间不同,骤升温至37℃组在12h损伤最严重,而骤降温至4℃组和骤降温至-12℃组均在24h损伤最明显。结论环境温度变化可引起肺组织损伤,出现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2013 Vol. 53 (01): 5- [摘要] ( 593 ) [HTML KB] [PDF 0KB] ( 38 )
6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正>(2011年10月修订)《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南昌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月刊,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医学研究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以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2013 Vol. 53 (01): 6- [摘要] ( 297 ) [HTML KB] [PDF 0KB] ( 32 )
8 罗丹青;苏虹;曾文兴;邓玲;张志勇;王美珍;李东旭;王福财;刘玉琳;施桥发
人β防御素-2联合HPV16 E7c免疫小鼠的免疫学效应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以人β防御素-2为佐剂的HPV16E7c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PBS组、pcDNA3.1(+)/E7c组、pEGFP-C1/HBD2-E7c组,每组10只。PBS组采用PBS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pcDNA3.1(+)/E7c组采用pcDNA3.1(+)/E7c质粒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pEGFP-C1/HBD2-E7c组采用pEGFP-C1/HBD2-E7c联合质粒100μg·只-1行股四头肌肌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3组初次免疫后,再间隔2周,以上述方法和剂量加强免疫2次。共免疫3次。3组小鼠免疫1周后,断颈处死小鼠,取小鼠脾脏称重,计算脾脏脏器指数及计数脾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采用摘眼球采血法收集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结果 pcDNA3.1(+)/E7c组、pEGFP-C1/HBD2-E7c组小鼠脾脏脏器指数均明显低于PBS组(均P<0.01)。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CD4+、CD8+阳性细胞比例、绝对数均明显高于PBS组(均P<0.05),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PBS组(均P<0.05),pEGFP-C1/HBD2-E7c组、pcDNA3.1(+)/E7c组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PBS组(均P<0.01),pEGFP-C1/HBD2-E7c组小鼠血清E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DNA3.1(+)/E7c组(P<0.05)。结论人β防御素-2可明显改善HPV16E7c基因的免疫原性,提高HPV16E7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免疫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
2013 Vol. 53 (01): 8- [摘要] ( 869 ) [HTML KB] [PDF 0KB] ( 20 )
13 苏芳菲;胡梦青;梅天资;杨蓓;杨树龙;邹惟莹;邹挺;张大雷
2,4-D对小鼠精子毒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小鼠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2,4-D 50mg·kg-1组(染毒1组)、2,4-D 100mg·kg-1组(染毒2组)、2,4-D 200mg·kg-1组(染毒3组),每组6只。动物经灌胃染毒,1次.d-1。14d后,处死小鼠,计算睾丸指数、附睾指数,并观察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染毒1组比较,染毒2组、染毒3组显著抑制了精子生成,并呈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小鼠精子数量(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毒2组、染毒3组明显降低了小鼠的精子活力(P<0.05),染毒2组、染毒3组呈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小鼠的精子活率(P<0.05),染毒1组对小鼠精子活力、精子活率无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2,4-D能够降低小鼠精子质量,从而引起生殖毒性损伤。
2013 Vol. 53 (01): 13- [摘要] ( 771 ) [HTML KB] [PDF 0KB] ( 25 )
16 龙智生;马泽民;邓幼文;陈宗和;陈刚
甲泼尼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家族的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采用Allen法制作ASC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治疗组(MP组,n=24)与生理盐水组(NS组,n=24),MP组在损伤后早期从尾静脉注射大剂量MP,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NS,分别于伤后3h,1、3和7d(3h组、1d组、3d组和7d组,每组6只)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再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形态变化以及CHOP分布特点,同时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其量的评定借助于IPP(Image-Pro Plus 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及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表示。结果 MP组与NS组Tarlov评分分别为(3.583 3±0.583 6)分和(3.041 7±0.690 3)分,MP组较NS组各个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1)。CHOP在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MP组CHOP表达明显低于NS组(P<0.05);MP组内,CHOP表达1d组和3h组、3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h组<1d组>3d组。MP组内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h组<1d组<3d组>7d组;NS组和MP组之间3h、1d、3d之间的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ASCI后CHOP显著升高,早期应用大剂量MP对CHOP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3 Vol. 53 (01): 16- [摘要] ( 615 ) [HTML KB] [PDF 0KB] ( 34 )
21 马祖等;曾小婷;张悦
绿茶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氧化应激、肾损害、肾功能以及纤维化相关因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雄性、8~10周龄、体质量210~230g的Wistar大鼠60只,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6)、糖尿病模型组(n=44)。糖尿病模型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1,48h后测血糖,将39只存活、成模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B组,n=20)和糖尿病肾病模型治疗组(C组,n=19)。A、B、C组大鼠进行高蛋白饲料喂养,C组给予EGCG1g·d-1。在第12周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肾脏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MCP-1、RAGE的表达。结果 3组大鼠血糖、HbA1c、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血清TGF-β1、血清AG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轻于B组,肾组织中TGF-β1、MCP-1、RAGE的表达也明显少于B组。结论 EGCG能减轻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损害、下调肾脏纤维化相关因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氧化应激有关。
2013 Vol. 53 (01): 21- [摘要] ( 575 ) [HTML KB] [PDF 0KB] ( 25 )
26 陈友生;余超;胡炜华
基于STATA固尔苏治疗肺透明膜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基于STATA对固尔苏治疗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4期)的临床对照试验中心资料库、PubMed、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手工检索新生儿疾病会议论文和内部资料等灰色文献)检索固尔苏治疗肺透明膜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利用Revman 5.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STATA12.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固尔苏治疗组治疗28d内的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5,95%CI0.23~0.54)。结论固尔苏能降低肺透明膜病的病死率,对治疗肺透明膜病有一定的疗效。
2013 Vol. 53 (01): 26- [摘要] ( 538 ) [HTML KB] [PDF 0KB] ( 30 )
30 骆峰;季惠;林名圣
开放性胸外伤临床处理中电视胸腔镜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开放性胸外伤诊断及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60例开放性胸外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结果试验组中22例完全行VATS,4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3例中转常规开胸手术,1例行小切口辅助加常规剖腹探查。对照组均予传统方法处理,包括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抽气抽液、常规开胸探查等。全部病例随访1~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切口更短、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更轻,输血量更少,闭式引流时间更短、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第7天FEV1更大(均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急性胸部损伤诊治过程中有直观性强、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胸腔闭式引流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若能合理掌握适应证,可使胸外伤患者得到更加快速、有效并且更为科学的诊断及治疗。
2013 Vol. 53 (01): 30- [摘要] ( 561 ) [HTML KB] [PDF 0KB] ( 46 )
33 钱洪军; 易伟
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比较采取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3种不同的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独立预后因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前血色素、血CEA、血CA199、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血、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当采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来表示肿瘤分期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当采用简单的TNM分期(Ⅰ、Ⅱ、Ⅲ、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简单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当采用细致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仅细致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细致的TNM分期更有助于对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
2013 Vol. 53 (01): 33- [摘要] ( 539 ) [HTML KB] [PDF 0KB] ( 22 )
38 任艳云;石兰;游云华;李斌;张吉敏
Gluma和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
目的观察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将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患牙3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用Gluma脱敏治疗,B组用口腔脱敏糊剂治疗,C组用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联合治疗。采用石川修二法在治疗15min、1个月、3个月时评价疗效。结果 3组脱敏治疗15min、1个月时,A、C组疗效高于B组(P<0.01或P<0.05),C、A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3个月时,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P<0.05),A、B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联合治疗,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2013 Vol. 53 (01): 38- [摘要] ( 464 ) [HTML KB] [PDF 0KB] ( 11 )
40 文萍;肖秋金;刘蓓;熊华强;邓晓莉;冀建峰
急性心肌梗死的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超声与冠状动脉的造影特点,进一步探讨超声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94例急性心梗组(AMI组)与97例非梗死组的二尖瓣反流(MR)、左室收缩功能及冠脉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二尖瓣反流发生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下壁心梗M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心梗,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中,伴MR组的射血分数(EF)值较无MR组更低。结论 MR的出现是AMI患者并发或加重心衰的重要因素,是预后好坏的表现之一。
2013 Vol. 53 (01): 40- [摘要] ( 515 ) [HTML KB] [PDF 0KB] ( 30 )
43 朱涛; 李荣江;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CD151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CD151mRN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以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之关系。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证的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滤泡性腺瘤及15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MMP-2和CD151mRNA的表达。结果 MMP-2mRNA和CD151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及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0.05),MMP-2mRNA和CD151mRNA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2mRNA与CD15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0,P<0.01)。结论 MMP-2和CD151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2与CD151在癌组织中表达一致。
2013 Vol. 53 (01): 43- [摘要] ( 382 ) [HTML KB] [PDF 0KB] ( 27 )
46 郑智华;夏云;朱宏亮;王慧
微创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402侧)腋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48例、96侧)、B组(68例、136侧)、C组(85例、170侧)。A组采用传统梭形皮肤切除术,B组采用双平行小切口腋臭切除术,C组采用微创腋臭切除术。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瘢痕增生、皮下积血、切口延迟愈合、皮肤坏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瘢痕增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C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微创腋臭切除术治疗腋臭既保证了手术总有效率,又降低了瘢痕增生和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手术治疗腋臭的理想方法。
2013 Vol. 53 (01): 46- [摘要] ( 398 ) [HTML KB] [PDF 0KB] ( 16 )
49 武玲玉; 姚丽;
赛肤润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皮肤压疮的疗效
 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皮肤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赛肤润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S组在受压的部位皮肤用赛肤润喷雾1次,用指尖轻轻按摩1min,再采用常规防压疮护理。C组仅采用常规防压疮护理,未加用其他治疗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中皮肤压疮发生程度(Ⅰ期、Ⅱ期)及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患者术中皮肤压疮发生程度(Ⅰ期、Ⅱ期)及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赛肤润可有效地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
2013 Vol. 53 (01): 49- [摘要] ( 508 ) [HTML KB] [PDF 0KB] ( 21 )
50 骆图南; 余小骊
脑脉泰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目的观察脑脉泰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2组(单、双号日收治的患者分别作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96例。2组患者均予控制血压、血糖及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泰与盐酸美金刚,对照组单加用盐酸美金刚,疗程均为16周。2组治疗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6%)高于对照组(67.7%)(P<0.05);2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23.68±1.24)分比(20.09±0.56)分,P<0.05];治疗组P3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349.8±36.5)ms比(373.6±41.1)ms,P<0.05],P3波幅较对照组升高[(7.1±1.2)μV比(4.5±1.6)μV,P<0.05]。结论脑脉泰联合盐酸美金刚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2013 Vol. 53 (01): 50- [摘要] ( 358 ) [HTML KB] [PDF 0KB] ( 25 )
54 张颖鹏;李春明;任诗峰;梁斌慧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0.1%哈西奈德溶液治疗。2组患者用药量以皮损区薄层覆盖为宜,2次.d-1。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414)。治疗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9.5%;对照组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7.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9,P=0.035)。结论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2013 Vol. 53 (01): 54- [摘要] ( 837 ) [HTML KB] [PDF 0KB] ( 42 )
56 赖长城;梁昌达;李艳红;何飞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ALL患儿染色体异常核型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LL患儿的骨髓/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55例ALL患者中,正常核型63例(40.65%),异常核型92例(59.35%),其中结构异常48例(52.17%),数目异常者39例(42.39%)。2)t(9;22)易位的发生率为3.87%,它是预后不良的标志。3)t(12;21)易位染色体异常占18.71%,其预后良好。4)高二倍体核型是预后良好的标志,而具有其他数目和结构异常核型的白血病,则预后不良。结论 AL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频率较高,染色体核型分析对ALL的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2013 Vol. 53 (01): 56- [摘要] ( 949 ) [HTML KB] [PDF 0KB] ( 33 )
60 曾金;戴闽;姚浩群;李卫平;张志宏;刘虎诚;雷刚刚
缝合锚钉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其中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18例,股骨内髁撕脱性骨折13例,股骨外髁撕脱性骨折6例。评估术后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随访X线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摄X线片显示撕脱性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6.5±4.3)分,优28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94.95%;无韧带松弛不稳及其他并发症,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缝合锚钉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且不需要二次手术的优点。
2013 Vol. 53 (01): 60- [摘要] ( 484 ) [HTML KB] [PDF 0KB] ( 27 )
63 辜斌;陈琪;陈燕;邓莉琴;鄢业鸿
活体供肾移植中双肾动脉三维重建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在活体供肾移植手术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46例拟自愿捐献一侧肾脏给其亲属进行活体肾脏移植的供体进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对增强扫描各期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进行三维后处理及CT尿路成像(CTU),且将结果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CTA显示46例供体中左右肾各见一条肾动脉者38例;左肾见两条肾动脉,右肾见一条肾动脉者7例;左、右肾各见两条肾动脉者1例;所有供体左右肾均见一条肾静脉及一套肾盂、输尿管,并显示4-5级分支血管。CTU显示双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有6例各见一肾囊肿,余40例双肾实质未见异常。三维重建结果经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达100%。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考虑替代其他影像学检查,成为活体供肾影像学检查的常规方法。
2013 Vol. 53 (01): 63- [摘要] ( 388 ) [HTML KB] [PDF 0KB] ( 35 )
65 王璇;李延伟;张林;陈永德;
urisys 2400尿自动分析仪检测尿常规质控因素分析
 <正>尿液常规检测一般以干化学试带和尿液自动化仪器相结合,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1-2]。但尿液检测涉及诸多环节,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控因素,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有80%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3],只有规避影响尿液检测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客观,本研究基于urisys 2400尿自动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将其质控因素分析如下。
2013 Vol. 53 (01): 65- [摘要] ( 491 ) [HTML KB] [PDF 0KB] ( 54 )
67 何丽芳;陈良英;薛海燕;魏碧蓉
莆田市城区社区老年人患病行为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患病行为的特点。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莆田市城区社区老年人(研究组)和中年人(对照组)各162例进行患病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间一般疑病(GH)、疾病信念(DC)、否认心因(D)、情感压抑(AI)因子分分别是(5.02±1.94)分比(3.23±1.75)分、(3.39±1.51)分比(2.20±1.31)分、(3.24±1.18)分比(2.76±1.33)分、(3.20±1.09)分比(2.65±1.24)分,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P<0.01)。两组间心理取向(P/S)、情感紊乱(AD)、易激惹性(I)因子分分别为(1.67±0.92)分比(1.83±1.01)分、(3.11±1.05)分比(2.91±1.09)分、(1.85±1.18)分比(1.75±1.12)分,老年组与中年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在GH、DC、D、AD、AI因子上高分值段的分布人数多于中年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患病行为,在防治老年病的同时,应根据老年人患病行为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
2013 Vol. 53 (01): 67- [摘要] ( 517 ) [HTML KB] [PDF 0KB] ( 40 )
71 马少锋;杜春花;郑军;张惠英;叶青;刘俊英;梁雪平
江门市2006-2011年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2006-2011年江门市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江门市5家综合医院2006-2011年住院病案资料共计673 454例,其中死亡病例9 420例,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结果 2006-2011年江门市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40%,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70~<80岁患者死亡构成比最高,病死率以≥80岁患者为最高。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列前三位死因,单病种以脑血管意外、肺癌、原发性肝癌为多,单病种中肺炎死亡排位由第4位上升为第3位。结论恶性肿瘤是江门市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肿瘤的防治工作,近年来死亡病种的变化应引起医院的重视。
2013 Vol. 53 (01): 71- [摘要] ( 498 ) [HTML KB] [PDF 0KB] ( 36 )
74 刘丙莲;舒玉兰;刘耀崙;郭桂升;梁足妹;
简易中药灌肠与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4例和对照组144例,均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进灌肠方法同时予以药渣外敷下腹部。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91.7%比55.6%,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不适、腹胀率(5.6%、16.7%)低于对照组(87.5%、63.9%)(均P<0.05);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4h者,观察组(77.8%)明显多于对照组(13.9%)(P<0.05)。结论简易中药灌肠与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患者易接受,依从性好
2013 Vol. 53 (01): 74- [摘要] ( 445 ) [HTML KB] [PDF 0KB] ( 30 )
76 王一帆;毕清;任宏轩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肿瘤较晚期。除影像(胸片、PET/CT等)和病理诊断(如支气管镜取检)外,临床没有一种简便、有效、依从性好的监测方法。对患者疗效监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增加了难度。目前使用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作为临床监测肿瘤疗效和复发的参考指标,但是由于目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尚不理想,对于联合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和临床意义仍在不断研究之中。
2013 Vol. 53 (01): 76- [摘要] ( 330 ) [HTML KB] [PDF 0KB] ( 25 )
79 孙梦黎;徐贞刚;潘小玲;郑月慧;
雌、雄哺乳动物性腺的发育及调控
 <正>哺乳动物中精巢和卵巢在性别决定之前不能通过形态、细胞表面蛋白分布、细胞基质组成来区别,雌、雄性腺的分化则通过初级和次级性别的决定产生。卵巢和精巢的形成都是基因指导的主动过程,二者都是由同样的前体,即有双向分化潜能的性腺(bipotential gonad)衍生而来。
2013 Vol. 53 (01): 79- [摘要] ( 356 ) [HTML KB] [PDF 0KB] ( 15 )
83 吕巧莉;涂国刚;王嘉琦;李少华
穿心莲内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穿心莲内酯其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利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生育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对其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极大地促进穿心莲内酯类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文章综述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在国内外研究中的新进展。
2013 Vol. 53 (01): 83- [摘要] ( 403 ) [HTML KB] [PDF 0KB] ( 28 )
87 何晓燕; 熊丽霞;
IL-13Rα2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正>近年来对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靶向治疗。所谓靶向治疗,即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2013 Vol. 53 (01): 87- [摘要] ( 285 ) [HTML KB] [PDF 0KB] ( 26 )
90 简雪平;文辉才;韩超;廖怀伟
恶性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正>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为人类第五大常见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发展迅速、转移早而广泛、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上采用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很难彻底治愈。近年来,各种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相继发现,分子生物学各种手段也日益发展与完善,使得基因治疗成为时下治疗肿瘤的热点。恶性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也逐渐从单纯的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应用。本文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作一综述。
2013 Vol. 53 (01): 90- [摘要] ( 540 ) [HTML KB] [PDF 0KB] ( 42 )
93 谌秋华; 杜朝阳;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
 <正>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1]、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2]、依赖核酸序列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及再生式序列复制反应(self-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 reaction,3SR)[3]、等,在医学检验与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3 Vol. 53 (01): 93- [摘要] ( 264 ) [HTML KB] [PDF 0KB] ( 16 )
96 杨美芳;钟清玲;陈婧;
灾害护理学的研究新进展
<正>21世纪以来,全球各类灾害层出不穷,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灾害的巨大挑战,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在灾害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学术团体已达成共识,灾害护理必将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必定会促进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发展与共享[1]。本文将回顾总结全球灾害护理发展历程,对灾害护理学的概念、灾害护理教育及灾害护理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我国灾害护理学的发展。 
2013 Vol. 53 (01): 96- [摘要] ( 697 ) [HTML KB] [PDF 0KB] ( 27 )
99 甘宁; 王爱忠
神经阻滞麻醉时效的影响因素
<正>1884年,Carl Koller在眼科手术当中第一次使用可卡因之后,Halsted和Hall于同年第一次将可卡因用于指根麻醉,从而开启了神经阻滞麻醉的先河[1]。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神经阻滞麻醉已经广泛用于各种手术、术后镇痛及疼痛治疗,其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于循环系统影响小的优点。对于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本文仅对影响神经阻滞麻醉的因素作一回顾。
2013 Vol. 53 (01): 99- [摘要] ( 586 ) [HTML KB] [PDF 0KB] ( 30 )
102 黄更珍;贺国斌;张耀丹;贺莉;江毅敏;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Budd-Chiari综合征1例
 <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和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临床上相对较少见的疾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2年收治1例ET并发BCS患者,笔者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2013 Vol. 53 (01): 102- [摘要] ( 365 ) [HTML KB] [PDF 0KB] ( 12 )
104 袁意; 杨玉;
特发性矮小基因研究进展
 <正>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儿童矮小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因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首选重组人生长激素,但疗效存在差异,成本过高是医患共同面对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寻找更好的治疗是儿科内分泌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特发性矮小的研究作一综述
2013 Vol. 53 (01): 104- [摘要] ( 586 ) [HTML KB] [PDF 0KB] ( 35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