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础医学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决明子活性成分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张森 饶思静 洪芬芳 杨树龙
南昌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南昌大学医学部实验教学中心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慢性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全文: PDF (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研究决明子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决明子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GeneCards、OMIM、TTD and DrugBank数据库挖掘AS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间的交集靶点并绘制Venny图。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基于DAVID网站完成富集分析,并利用R语言使结果可视化。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决明子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别生成14个活性成分作用网络。结果 TCMSP数据库中共检索到aloe-emodin、Obtusin、quinizarin等决明子有效活性成分14个,有效活性成分潜在靶点542个。与挖掘到的574个动脉粥样硬化靶点取交集,共获得99个共同靶点。经Cytoscape 3.7.2软件拓扑分析后筛选出前20位核心靶点,包括SRC、JUN、MAPK8、MAPK14、CTNNB1等。GO富集分析共获得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等340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104条通路,涉及VEGF、TNF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IL-17、TNF、VEGF、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和脂质代谢等靶点和通路;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糖尿病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VEGF、血小板活化、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靶点和通路。结论 决明子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过影响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新生和斑块稳定性等病理生理过程发挥治疗AS的作用。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森 饶思静 洪芬芳 杨树龙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决明子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751,81660151,812605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2BAB206092);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重点项目(GJJ218104);
引用本文:   
张森 饶思静 洪芬芳 杨树龙.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决明子活性成分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4): 1-.
链接本文:  
https://qks.ncu.edu.cn/Jwk_xbyxb/CN/     或     https://qks.ncu.edu.cn/Jwk_xbyxb/CN/Y2022/V62/I4/1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