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 44卷 05期
刊出日期:2013-09-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1 靳凤林;
效率与公平:现代行政的价值尺度
行政效率与行政公平是衡量现代行政文明的基本价值尺度。从资本主义行政文明史上效率与公平交互更新的历史,特别是我国建国以来党政管理领域围绕效率与公平问题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的过程,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行政效率与公平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对二者的辩证关系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并通过行政制度创新来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同时还要将其置入全球化国际大背景中予以通盘考虑。
2013 Vol. 44 (05): 1- [摘要] ( 338 ) [HTML KB] [PDF 0KB] ( 61 )
9 李建华; 牛磊;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溯源、比较与伦理取向
公民社会的制度形态最早出现于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市民社会",彼时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超过了一千年。由于历史的惯性残留于现实发展中的人身依附型体制使得当前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矛盾,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两个层面;然而若从更深层次的渊源去探究,则体现在信仰缺失、主流价值体系理念与实践的脱节以及道德说教等方面。从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考量,中国公民社会的伦理取向应考虑到平等制度的平衡性、公平正义体制的执行机制以及社会变革的动力因素。
2013 Vol. 44 (05): 9- [摘要] ( 373 ) [HTML KB] [PDF 0KB] ( 95 )
17 王能昌; 周爱华;
清明节与中华民族的生死超越
中国民间清明节种种祭祀与游乐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死超越的最重要的追求:通过回归生生不息之"仁"来超越死亡,获得生命的永恒,并由此获得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表现于清明节背后的独特的生死超越的观念,凝聚我们的共识,以为世俗化、功利性不断强化而缺乏信仰的中国人增添生命的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2013 Vol. 44 (05): 17- [摘要] ( 242 ) [HTML KB] [PDF 0KB] ( 57 )
22 周秀红;
孔子“为仁由己”的理论实质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和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而"为仁由己"所蕴涵的理论实质揭示了孔子仁治思想的基本逻辑脉络,并成为他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石。它以个体修养为出发点,以社会修道为旨归,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涵盖了仁者爱人的道德目标、克己复礼的道德路径、能近取譬的道德方法等内容,揭示了"修己以安百姓"的本质意蕴。
2013 Vol. 44 (05): 22- [摘要] ( 554 ) [HTML KB] [PDF 0KB] ( 72 )
27 许家星;
真知格物,必成圣贤——朱子“格物”解发覆
学界对朱子学核心范畴"格物"研讨甚多,然仍有待发之覆。朱子"格物"乃成圣之学而非知识之学,它融理性、信仰、存心、实践、境界、道德、觉悟为一体,具有深刻复杂的内涵。朱子将"决定是要做圣贤"视为格物"第一义",视"至极"为格物的落脚点,主张格物非知识化学问,而是"见得亲切自然信得及"的理性信仰之学;亦非形式化学问,而是"若实见得自然行处无差"的实践之学。格物不仅是"观理"之方,还是"所以明此心"的存心之法;不仅是为学之始,还是"凡圣之关"的标尺。格物无需穷尽知识,"知至只是到脱然贯通处",它遵循本末、合为、理事、贯通等原则。格物作为朱子四书学的枢纽范畴,还是朱子批判佛老的利器。从圣贤之学而非认识论的角度,方能真切把握朱子格物的蕴含,这也是理解整个宋明理学的立足点。
2013 Vol. 44 (05): 27- [摘要] ( 433 ) [HTML KB] [PDF 0KB] ( 84 )
35 王进;
张之洞为什么排斥“哲学”?——以晚清学制改革为中心的考察
 在张之洞看来,哲学(西方哲学、佛教)具有否定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的作用,所以极力反对哲学。在古典政治哲学看来,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纯粹知性活动,对于任何政治社会都必然是危险的、颠覆性的。经学是中国这一特殊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根基。哲学在摧毁经学的同时,也摧毁了中国这一特殊政治共同体存在的根基。张之洞作为政治家,从秩序存立根基的角度反对哲学。它反映出张之洞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哲学与政治之间紧张关系的深刻洞见。
2013 Vol. 44 (05): 35- [摘要] ( 409 ) [HTML KB] [PDF 0KB] ( 73 )
41 颜玲; 孙斌;
现代化视野下尊严异化的哲学反思
 "尊严"是人作为存在的基本权利,不但伴生于生命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与人的本体存在的哲学之中,既有现实性,又具有抽象性。由于受制于统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使得尊严的关注一直落后于人权的解放。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物质上的满足,民主权利的主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得尊严成为当下社会进步的重要话题,而人的尊严同时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现出成为科技和物质附属物的倾向。加上人的追求不断提升,使尊严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解决人的尊严异化问题,必然从提高科学素养、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尊严权利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人的尊严的回归。
2013 Vol. 44 (05): 41- [摘要] ( 396 ) [HTML KB] [PDF 0KB] ( 82 )
46 彭迪云;何文靓;许思思;
关系性嵌入、知识租金获取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关系研究——以苏州制造业集群企业为例
 在跨国公司的参与和主导下,"外嵌型"成为苏州产业集群最大的特点。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涉及"网络关系性嵌入""知识租金获取""企业国际化成长"等变量。集群企业通过外部网络的关系性嵌入能够有效获取知识租金,从而对其国际化成长发挥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集群企业应当加强外部网络联结关系的构建、管理与维护,动态调整不同维度知识租金获取的培养力度,以此来加快其国际化成长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3 Vol. 44 (05): 46- [摘要] ( 437 ) [HTML KB] [PDF 0KB] ( 54 )
53 黄细嘉; 宋丽娟;
红色旅游资源构成要素与开发因素分析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是集革命传统教育、先进文化传播、旅游经济拓展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的主题性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构成,从物质层面看主要有革命历史遗址和革命历史纪念场馆,这是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的基本物质载体;从内核价值层面看,表现为理想信念教育、老区脱贫致富、先进文化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是红色旅游资源核心价值要素;从其外延层面看,表现在空间区位条件、旅游地形象、资源体组合、整体环境质量,是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的表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吸引力、市场、中介服务、外延、支持保障体系等。对红色旅游资源构成的多维要素和影响开发的诸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客观评价其价值,指导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3 Vol. 44 (05): 53- [摘要] ( 447 ) [HTML KB] [PDF 0KB] ( 71 )
60 利子平;
禁止刑法司法解释溯及既往原则之提倡
 禁止刑法司法解释溯及既往原则,是罪刑法定主义禁止事后法原则在刑法司法解释领域的自然延伸。该原则意味着刑法司法解释不仅具有独立的时间效力,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刑法司法解释都应坚持刑法溯及力问题所奉行的从旧兼从轻的立场。这既是罪刑法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刑法司法解释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刑法司法解释在溯及力的问题上基本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完善。
2013 Vol. 44 (05): 60- [摘要] ( 684 ) [HTML KB] [PDF 0KB] ( 55 )
68 熊永明;
摘取胎儿器官的法律问题
 是否可以摘取胎儿器官用来移植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其会诱发诸多伦理和法律问题。如果要摘取胎儿器官的话,必须设定一定的条件和准则。从实践来看,摘取胎儿器官容易滋生堕胎行为,促使器官的商业化,医疗单位提前移植胎儿器官,研究人员容易怂恿妇女选择流产的方法或方式,使得受体身体产生感染疾病的危险等犯罪现象。刑法在摘取、植入、买卖以及处置胎儿器官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制。
2013 Vol. 44 (05): 68- [摘要] ( 377 ) [HTML KB] [PDF 0KB] ( 55 )
73 叶扬; 胡莲芳;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制度的变迁、缺陷与完善对策——与域外庭前审查程序比较之视角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作为公诉程序与审判程序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在现代各主要法治国家普遍存在,比如英国称之为预审程序,德国称之为中间程序。我国2012《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庭前会议制度,具备了庭前审查制度的雏形,但立法上的粗放式设计给司法实践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在会议启动的方式、主体、处理的事项范围及法律效果等方面进行细化,才能充分发挥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和目标。
2013 Vol. 44 (05): 73- [摘要] ( 402 ) [HTML KB] [PDF 0KB] ( 86 )
79 程宇昌; 温乐平;
文化认同与社会控制:以明清鄱阳湖区许真君信仰为例
 文化认同与社会控制是中国民间信仰功能的重要体现,许真君信仰始于晋,历经南北朝、唐宋至明清时期,许真君信仰不是消沉而是呈现高涨,俨然成为全国性的民间信仰神灵。许真君信仰历千百年而兴盛,究其原委主要是广大民众对许真君文化认同的因素,在此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潜移默化地转向为地方社会控制的影响力,教化百姓,慰藉民心,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地方社会。
2013 Vol. 44 (05): 79- [摘要] ( 486 ) [HTML KB] [PDF 0KB] ( 107 )
86 杨子路; 盖建民;
道教文昌信仰与古代天文历算关系初论
 大量文献记载表明,除梓潼的地方神信仰外,古代的天文历算学亦是道教文昌信仰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背景。宋元之际,文昌神与梓潼地方神合流后,逐渐衍变为主管科举、文运、官禄之神,文昌信仰中的天文(自然)因素,亦渐渐向人文回归,文昌星神遂成为中国文化的守护神文昌帝君;而相应地,梓潼神亦被赋予了天文内涵,神学位阶得到极大的提升。文昌信仰反映了道教独特的神学形态:信仰依赖于科学实证传统,信仰不以神而是以文(人文)为中心——这正是文昌信仰独特的人文价值。
2013 Vol. 44 (05): 86- [摘要] ( 344 ) [HTML KB] [PDF 0KB] ( 71 )
91 陈世华; 孙利;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渊源探析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流派的诞生受到了美国和世界范围内近现代各种思潮的影响。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最初来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和批判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从一而终的理论姿态;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技术批判直接启发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技术批判和社会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还批判地继承了社会学传统和北美新闻传播研究,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传统传播经验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路径。
2013 Vol. 44 (05): 91- [摘要] ( 499 ) [HTML KB] [PDF 0KB] ( 85 )
96 陈志强;
胡政之申请“兑换”20万美元官价外汇动机辨析——兼议抗战胜利前后民营大报的发展渴望
 新记《大公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宗旨和言论自主、经济独立的办刊方针,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但在抗战胜利前夕,胡政之主动向蒋介石申请"兑换"了20万美元的官价外汇。这一行为,与新记《大公报》一贯的宗旨相悖,事后也招致了诸多观点迥异的评价。在抗战节节胜利的背景下,民营大报意识到了即将迎来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知道在与党营新闻业的竞争中必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为抢得先机而各显神通。新记《大公报》"兑换"官价外汇采购现代化的印刷设备,可以看作是胡政之谋划报社战后发展的重要而无奈的举措。
2013 Vol. 44 (05): 96- [摘要] ( 346 ) [HTML KB] [PDF 0KB] ( 57 )
102 陈信凌;谭琪红;金妍;
项英与《红色中华》报论略
 作为中央苏区的领导人之一,项英与《红色中华》关系极为密切。他一度是《红色中华》的实际负责人,在该报上发表了一批重要文章,还介入《红色中华》的编审业务,借以指导现实工作。而且在他的影响下,《红色中华》成了苏区政府的一个工作平台,刊登了大量的行政公文,在当时的苏区引起了不同的评议。用报纸发布机关公文,确实降低了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现实功能。不过,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此举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13 Vol. 44 (05): 102- [摘要] ( 447 ) [HTML KB] [PDF 0KB] ( 58 )
110 杜吉刚; 周平远;
“左联”时期国际路线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左联"时期,中国进步文艺界执行的是国际路线,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追随苏联文艺界文论动向的整体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国文艺界开始注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论文献的译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论文献译介份额开始明显增加;高尔基的文论文献开始成为译介的重点,出现了"抢译高尔基"的现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开始成为另一译介引进的重点;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弗里契等人文论文献的译介逐渐边缘化。中国进步文艺界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中的这一基本取向,使我国文论界较为迅速地输入了当时世界上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建构的最新成果,接通了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界的沟通渠道。
2013 Vol. 44 (05): 110- [摘要] ( 514 ) [HTML KB] [PDF 0KB] ( 114 )
117 徐梅;
人论到文论:魏晋“才性之辨”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
 "才性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不同时期人们对才、性以及才性之间关系的探讨与定位各异,才性之辨经历了由以性统才、注重人之德行到"唯才是举"、重视人之才智、彰显人之个性的发展过程。才性之辨的才性观、人物品鉴方法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文心雕龙》之理论建构影响深刻。刘勰品鉴文学的"体性"论、鉴赏文学的"六观"法、剖析文风的"八体"说,与才性之辨都存有异曲同工之处。
2013 Vol. 44 (05): 117- [摘要] ( 416 ) [HTML KB] [PDF 0KB] ( 49 )
123 冯克红; 刘菊媛;
生态批评视野下勒克莱齐奥的儿童形象书写
 勒克莱齐奥作为当代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文明批判意义和生态审美价值的儿童形象。作家透过儿童的视野,展现了儿童与现代文明的格格不入以及向着自然家园的逃离;他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儿童眼中纯净和谐的美丽自然,揭示了儿童对自然家园的本能之爱,指出了像孩子一样亲近自然、回归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类走出文明危机、实现诗意地栖居的重要方式。
2013 Vol. 44 (05): 123- [摘要] ( 336 ) [HTML KB] [PDF 0KB] ( 70 )
128 李胜梅; 赵刚;
短语式连接成分的篇章结构分析
 短语式篇章连接成分,如"一般来说/一般说来",其篇章功能的体现方式是其"篇章分布",表现为"篇章位置"和"篇章关系"。对其作篇章结构分析,应围绕这两点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具体项目如下:该成分的语义、结构、性质、历时发展过程及同类结构的普遍特点,该成分在句中和篇章中的出现位置及隐现情况,所标记和所引导的语篇单位的句法性质和语义特点,该成分与其篇章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语义关系和篇章关系,所构成的"篇章言语块"的整体特点、该"言语块"与上下文的关系,篇章中与该成分共现的词语。这样的篇章结构分析框架,可有效阐述短语式篇章连接成分的特点。
2013 Vol. 44 (05): 128- [摘要] ( 385 ) [HTML KB] [PDF 0KB] ( 81 )
133 付欣晴; 朱文明;
汉语方言量词加缀重叠式“AXA”与主观量
 量词"AXA"带缀重叠式是汉语方言中的量词特殊重叠形态,它主要分布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客家话、赣语、湘语及少数吴语地区。与量词的其他重叠式相比,其语义特点集中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能显示出说话人对量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量"义甚至可以说是"AXA"式的主导语义。
2013 Vol. 44 (05): 133- [摘要] ( 389 ) [HTML KB] [PDF 0KB] ( 57 )
138 徐剑英; 邹婷;
隐喻研究的文化哲学视角诠释
 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西方国家在文化深层次结构的一场革命。文化哲学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哲学的文化属性,并利用人类文化学理论成果的哲学概括对当代人文科学进行普遍性解释。而哲学对隐喻的研究则成为文化哲学现实转向的风向标。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和修辞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和文化学问题。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隐喻研究揭示了时代文化精神。
2013 Vol. 44 (05): 138- [摘要] ( 358 ) [HTML KB] [PDF 0KB] ( 84 )
142 曾明; 肖美兰;
县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偏好: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
江西省分县数据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县级政府的支出偏好受到中央政策的显著影响,对属于财政目标"保工资、保运转"考核项目,又能满足自身消费的行政管理支出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支出也体现出越来越受重视的趋势,而且财政转移支付也有比2001年前更好的影响效果。教师规模、学生规模都成为教育财政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财政投入越来越倾向于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这一发现表明: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并辅之以政绩考核的上级监督,能够有效地保障县乡义务教育的有效投入。
2013 Vol. 44 (05): 142- [摘要] ( 409 ) [HTML KB] [PDF 0KB] ( 80 )
151 李雅儒; 陈笑然;
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生成因素与应对策略
 从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人员构成、家庭情况、工作状况三个维度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供求结构失衡和错位、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收入微薄与生活成本高企的矛盾等因素引致了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日趋壮大。因此,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发展态势,需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完善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社会支持机制等途径来积极应对。
2013 Vol. 44 (05): 151- [摘要] ( 316 ) [HTML KB] [PDF 0KB] ( 63 )
156 陈建华;陈倩;王利皎;
内约束力的心理维度与培养途径
内约束力是个体受生物向群性和后天社会化的双重作用,发自内心的以善为取向对自我行为约束的一种内部力量。面对人们在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和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时显现的非理性心态和非理性行为,强制手段包括法律、纪律等进行外约束效果有限,来自人内心的对自我欲望与行为理性约束的力量是强大的。内约束力包含群性认知、关怀社会、抵制诱惑、抑制冲动和友好交往五个心理维度,可以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固化于身加以培养。
2013 Vol. 44 (05): 156- [摘要] ( 373 ) [HTML KB] [PDF 0KB] ( 68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