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白果中内源性组分吡哆醇对大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评价
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全文: PDF (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考察了白果中内源性组分吡哆醇对SD大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5193.3-2014》中的限量法对SD大鼠单次灌胃5 000 mg·kg-1吡哆醇,测试其半致死量(LD50)。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5193.22-2014》进行实验,分别以3.15、15.8、31.5 mg·kg-1的吡哆醇连续灌胃SD大鼠28 d,观察大鼠生理状况及体重变化情况,并对大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切片和氧化应激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雌雄大鼠的LD50均大于5 000 mg·kg-1,并且给药组雌雄大鼠的心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肾脏受到轻度影响,肝脏受到一定的损伤,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等。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中,与对照组雌雄大鼠相比,中、高剂量组雌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切片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给药组雌雄大鼠的心脏和肾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中、高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肝脏受到一定的损伤,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等;氧化应激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雌雄大鼠相比,中剂量组雌雄大鼠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雌雄大鼠肝脏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证实了中、高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肝脏受到了损伤。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徐梦佳郭娴陈锦萍郭岚万益群
关键词 白果吡哆醇大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604904);
引用本文:   
徐梦佳郭娴陈锦萍郭岚万益群. 白果中内源性组分吡哆醇对大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评价[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3, 47(5): 448-.
链接本文:  
https://qks.ncu.edu.cn/Jwk_xblxb/CN/     或     https://qks.ncu.edu.cn/Jwk_xblxb/CN/Y2023/V47/I5/448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