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5年 26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应利娟 魏丹丹 梅艳芳 应颖 熊小建
785例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感染特征
目的 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念珠菌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和感染特征。方法 收集该院在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785例念珠菌感染患者的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科室来源、标本类型、菌种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355株念珠菌,其中995株(73.4%)为致病菌,男、女性患者分别占62%(617/995)和38%(378/995),感染比例整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80岁患者居多,占比68.1%(678/995)。来源于重症监护室(ICU)的菌株占首位,占比43.2%(430/995);其次是普外科18.7%(186/995)和急诊科10.5%(104/995)。血液标本(43.3%)和胸腹水标本(25.5%)分别列于前两位。菌种分布上,白色念珠菌占45.7%(455/995),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群23.3%(232/995)和热带念珠菌19.8%(197/995)。455株白色念珠菌中,痰/粪便标本、胸腹水和引流液/脓液中检出率居前三位,分别占64.7%(11/17)、63.4%(161/254)和57.6%(49/85);在骨科、普外科和消化内科中检出率居前三位,分别占67.6%(25/37)、62.9%(117/186)和57.6%(19/33)。232株近平滑念珠菌群在导管尖端、血液和分泌物中检出率较高,分别占40.0%(26/65)、32.9%(142/431)和29.7%(11/37);在肾内科和ICU中检出率居前,分别占52.4%(22/42)和32.1%(138/430)。197株热带念珠菌在血液科和尿液中检出率最高,分别占70.0%(28/40)和84.6%(11/13)。结论 念珠菌感染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51~80岁患者占比较高。菌株大多来源于ICU、普外科和急诊科。标本类型主要来源于血液和胸腹水。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居首位的临床致病念珠菌。然而非白念珠菌感染亦呈上升趋势,是导致血液、导管尖端、分泌物和尿道中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2025 Vol. 26 (1): 1-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10 )
6 王艳秋闻晓庆刘洋景少巍骆图南马遥罗昕彭伟涛欧阳晓春
间歇长疗程高压氧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间歇长疗程高压氧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2024年就诊的65例DEACM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压氧组(n=36)和联合组(n=29)。高压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间歇长疗程高压氧治疗,30次为一疗程,每日1次,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联合组在高压氧组基础上联合GMI注射液(80 mg·次-1,每日1次;治疗3周后剂量调整为40 mg·次-1,每日1次,继续治疗6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时2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和3个疗程结束时2组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治疗前BI、MMSE评分更优,IL-10水平明显升高(P <0.05),IFN-γ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联合组BI、MMSE评分高于高压氧组(P <0.05),IFN-γ水平低于高压氧组,IL-10水平高于高压氧组(P <0.05)。结论 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间歇长疗程高压氧联合GMI能改善DEACMP患者症状、减轻其神经损伤、恢复其神经功能。
2025 Vol. 26 (1): 6-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5 )
11 朱春龙 邓垚 张扬麟 陈琳
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将符合DPN诊断的患者作为DPN组(n=42),未合并DPN患者作为非DPN组(n=36)。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人Th17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PN组糖化血红收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显著高于非DPN组(P <0.05),DPN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P <0.05),IL-17A、Treg是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DPN组中,IL-17A与IL-6呈正相关(r=0.356,P=0.017),IL-17A与Treg呈负相关(r=-0.438,P=0.004)。结论 DPN患者出现Th17细胞因子及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IL-17A、Treg可能参与DPN发展的进程。
2025 Vol. 26 (1): 11-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1 )
15 朱从飞周晓斌薛礼明徐成杨艳娜何君杰徐千周素琴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 EF)的效果及其对心力衰竭(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93例HFr 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7)和试验组(n=96),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 ST2)]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8%比81.44%,P <0.05)。2组治疗后LVEF、6MW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LVESD、LVEDD、BNP及s ST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Fr E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衰标志物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5 Vol. 26 (1): 15-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9 )
19 金娜 吴平 袁钊 熊萌 邹文莲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KPS评分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比35.0%,P=0.044)。2组治疗后CEA、CYFRA21-1、CA125、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01);2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皮疹、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NSCLC疗效显著,可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改善免疫功能与健康状态,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2025 Vol. 26 (1): 19-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0KB] ( 11 )
23 王文龙罗志强王琦曹佳胡绍飞
切口预缝合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在急诊腹部Ⅲ类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切口预缝合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在急诊腹部Ⅲ类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急诊腹部Ⅲ类切口手术的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切口预缝合联合VSD方法进行切口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疝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很快愈合。结论 切口预缝合联合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质量,降低感染率,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025 Vol. 26 (1): 23-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7 )
26 詹亚琨 罗艳 邹蓓
抗凝治疗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抗凝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行抑酸、禁食、胃肠减压、镇痛、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入院第1天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甘油三酯、血清淀粉酶、白细胞、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因高位灌肠失败脱落2例。治疗后1周,治疗组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及白细胞数值较治疗前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 <0.05),且腹痛、发热、腹胀缓解及CT表现好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抗凝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
2025 Vol. 26 (1): 26-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9 )
30 陈启翁和语张伟伟
家庭换药模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2023年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96例,按出院后换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居家换药模式)和对照组(49例,传统的返院换药模式)。比较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出院后换药总次数、换药及复查费用,创面愈合时长,术后2周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广泛性焦虑量表)以及创面完全愈合后患者满意度(李克特量表)。结果 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院后换药及复查费用更少,疼痛评分更低(P <0.05);2组换药总次数、创面愈合时长、焦虑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创面愈合中,采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不影响创面愈合的同时,有助于减少住院时长和就医频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且家庭环境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不适,缓解其创面疼痛。
2025 Vol. 26 (1): 30-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10 )
34 王俊孙而艺陈宇超周洲陈波
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联合吲哚菁绿造影在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手术夹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icrovascula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MDU)联合吲哚菁绿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在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手术夹闭术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的41例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MDU和ICGA监测技术。结果 41例患者中,共有12例出现载瘤动脉/穿支动脉狭窄或动脉瘤颈夹闭不全/瘤颈残留,其中9例进行了1次动脉瘤夹位置的调整,另外3例进行了2次调整。术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均未发现动脉瘤体显影和载瘤动脉的闭塞或狭窄,1例患者发现有动脉瘤颈的残留。结论 MDU联合ICGA对进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025 Vol. 26 (1): 34- [摘要] ( 1 ) [HTML 1KB] [PDF 0KB] ( 7 )
39 王鹏吴文斌刘祥宁李格当
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
目的 评估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18~25岁,术前MRI分级均属Ⅱ—Ⅲ级,均采用放射式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3和6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Kujala髌骨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局部血肿、瘀紫、点状出血、局部麻木、针刺感、感觉减退、接触性皮炎等并发症。治疗后4周、3和6个月,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Kujala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 <0.001)。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可明显减轻髌骨软化症患者膝关节疼痛,以及改善其关节功能。
2025 Vol. 26 (1): 39-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0 )
43 张泽 肖莹
虎力散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虎力散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虎力散片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标准评价]及炎症反应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8%比76.74%,P=0.032)。2组治疗后VAS评分及IL-6、IL-1β、TNF-α、MDA水平均显著下降,JOA评分及SOD、CA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6)。结论 虎力散片用于LDH治疗安全有效,能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2025 Vol. 26 (1): 43-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9 )
46 谢永招
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择期行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维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5 min(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插管时(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肌松起效、麻醉恢复室停留及术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肌松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各时点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T1—T3时点HR、MAP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研究组对应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 LC患者采用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效果较好,可提高气管插管率,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5 Vol. 26 (1): 46-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1 )
50 伍俐亭 王久香 万玲玲 李维君 张燕群 傅宇翔 邓泽元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其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并糖脂代谢异常的7~14岁患儿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维生素D3补充治疗,2组均接受营养师减重期饮食指导联合运动管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血清25(OH)D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并分析治疗前血清25(OH)D水平与BMI和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INS、HOMA-IR、TG、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25(OH)D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其糖脂代谢指标有相关性,单纯性肥胖儿童在饮食联合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治疗,有利于其糖脂代谢的改善。
2025 Vol. 26 (1): 50-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2 )
55 张梦霞钟亚萍孙慧
布拉酵母菌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微生态、氧化应激、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氧化应激、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85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乳杆菌、真杆菌、肠球菌属)、胃肠激素[神经肽Y(NPY)、胰高血糖素(Glu)、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真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属、VIP、Glu、NPY、IL-6、IL-8、NO、MDA和SO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乳杆菌、肠球菌属、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真杆菌及血清VIP、Glu、NPY、IL-6、IL-8、NO、MDA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可显著改善炎症与氧化应激状态,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状态,降低胃肠激素分泌水平,具有良好疗效。
2025 Vol. 26 (1): 55-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8 )
59 钟业敏肖茜
小儿麻甘颗粒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麻甘颗粒联合溴己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B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25例B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小儿麻甘颗粒治疗,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观察组气促、咳痰、退热、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01)。2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增加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01);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儿麻甘颗粒联合溴己新治疗小儿BP疗效确切,能调节免疫,减轻炎性反应,促症状缓解,且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6 (1): 59-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8 )
62 党文君
羟苯磺酸钙联合雷珠单抗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雷珠单抗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非缺血型RVO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接受雷珠单抗治疗)36例和观察组(接受羟苯磺酸钙+雷珠单抗治疗)36例。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电图、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眼血流动力学(包括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眼部异物感和恶心等)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比69.44%,P <0.05)。治疗后,2组患者CRT、阻力指数、搏动指数、ET-1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BCVA、视网膜电图、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T、阻力指数、搏动指数、ET-1和VEGF水平均更低,BCVA和视网膜电图、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NO水平均更高(均P <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RVO可减轻患者眼底病变程度,提高视力,还可改善眼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高。
2025 Vol. 26 (1): 62-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8 )
66 徐丽雯熊伟伟彭小维谭意
3例儿童眶内植物性异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眶内植物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 收集3例儿童眶内植物性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例1,男,2岁,摔伤后左眼红肿。CT检查显示眼眶植物性异物残留,手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患眼红肿逐渐消退,眼球上转明显好转后出院。例2,女,6岁,摔跤后右眼被筷子插伤。CT检查显示右侧眼眶内上方异物,其后缘穿过眶上壁抵达右侧额叶脑实质;右侧额叶实质少许挫伤伴出血可能,诊断眶植物性异物合并颅脑挫伤。联合脑外科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眼眶内异物取出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积极抗感染治疗和密切观察,痊愈出院后定期随访。例3,男,5岁,摔跤后右眼被铅笔插伤。CT检查显示右眼眶异物(穿透筛窦至左眼眶尖),右眼球下方血肿,左眼异物端有压迫视神经可能。联合耳鼻喉科在全身麻醉下行眼眶异物取出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出院后定期随访。结论 儿童眼眶植物性异物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高度怀疑眶内植入性异物的患儿应完善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必要时联合脑外科、耳鼻喉科等共同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5 Vol. 26 (1): 66-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8 )
69 雷芬 吴勇 林佳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后3年预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根尖周炎(CAP)患者根管治疗3年后的根尖愈合率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对贵溪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根管治疗,根据治疗后3年根尖愈合率分为未愈合组(n=44)与愈合组(n=176),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P患者术后根尖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管治疗3年后的根尖愈合率为8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不同年龄、性别、术前瘘管、术前牙龈肿胀、是否再治疗、低密度影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根充数量、继发龋、冠渗漏、根充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充数量、继发龋、冠渗漏、根充质量均是CAP患者术后根尖未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根充数量、继发龋、冠渗漏、根充质量是影响CAP患者术后根尖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根尖愈合率。
2025 Vol. 26 (1): 69-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0KB] ( 11 )
72 刘紫洁曾子珊刘婷聂小艳张丽丽
超声造影引导下前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乳腺癌早期患者的诊断效能
目的 研究经皮超声造影(CEUS)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常规超声(US)联合CEUS-FNAC筛查SLN高负荷状态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121例单侧可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触诊及US检查,其中70例行CEUS,67例显影SLN并在其引导下行FNAC,另51例患者未行经皮CEUS检查,以术中病理为金标准,计算临床触诊、US-FNAC、CEUS-FNAC诊断效能,并探讨筛查高负荷淋巴结状态的效果。结果 CEUS-FNAC检出SL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9%、97.5%、96.0%、92.9%、94.0%,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7)。与临床检查相比,US检出SLN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有所提高,但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US联合CEUS-FNAC诊断腋窝转移淋巴结高负荷状态(3枚以上的淋巴结转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83.3%、92.6%、71.4%、96.1%、90.1%。结论 CEUS-FNAC检查是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高效、可靠方法,联合US可有效筛选出腋窝淋巴结高负荷状态患者,辅助临床决策。
2025 Vol. 26 (1): 72- [摘要] ( 4 ) [HTML 1KB] [PDF 0KB] ( 9 )
76 陈暐 饶胜芳 李军军 陈莉
99mTc-MIBI SPECT/CT联合半定量分析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及双时相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同时对断层融合显像中半定量分析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99mTc-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及双时相显像对HPT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初步分析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比值)与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关系。结果 72例患者中共发现HPT病灶145枚,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和双时相显像检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2.76%(120/145)和65.52%(95/145),2种显像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特异度为85.71%(12/14),高于双时相显像特异度71.43%(10/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T/NT比值与术前PTH水平呈正相关(r=0.451,P=0.002)。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HPT病灶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T/NT比值与术前PTH呈正相关,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 Vol. 26 (1): 76- [摘要] ( 2 ) [HTML 1KB] [PDF 0KB] ( 11 )
80 李岩 王志忠 芦春花
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筛查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检查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OP)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2023年门诊就诊的116例疑似OP患者,均行腰椎正位DXA及CT扫描检查,2种检查方式间隔不超过1周。比较单独DXA、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的OP检出率。结果 116例患者中,男64例,年龄(53.5±13.9)岁;女52例,年龄(48.3±12.8)岁。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检出OP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占15.52%;DXA检出OP 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占7.76%。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OP检出率高于单独DXA(χ2=15.323,P <0.001),2种检查方式的女性OP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 <0.001)。结论 性别是OP筛查的主要影响因素。DXA联合胸腹部CT扫描可提高OP的检出率,DXA对骨密度的测量可能存在局限性。
2025 Vol. 26 (1): 80- [摘要] ( 2 ) [HTML 1KB] [PDF 0KB] ( 9 )
83 李星 李志勇
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危人群前降支狭窄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危人群前降支狭窄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狭窄≥50%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选取同期经CAG确诊LAD狭窄<50%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总结LAD的冠状动脉超声表现,比较2组冠状动脉超声参数[包括LAD的舒张期峰值速度(diastolic peak velocity,PDV)、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diastolicmeanvelocity,MDV)、舒张期速度时间积分(diastolicvelocity time integral,DVTI)、狭窄处与最慢舒张期峰值速度比值(peak stenotic to prestenotic velocity ratio,pSPVR)和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包括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Crouse积分和狭窄发生率],并分析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超声表现为LAD呈不光整的管状结构,壁上可见强回声斑块致管腔变窄,探及湍流血流信号及高速血流;对照组冠状动脉超声表现为LAD管壁光整,管腔规整,部分患者尚可见强回声斑块,探及纯色层流血流信号及低速血流。研究组患者LAD的PDV、MDV、DVTI和pSPVR,以及颈动脉IMT值和Crouse积分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01);研究组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01,P <0.05)。以CAG为金标准,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LAD狭窄≥50%的灵敏度为87.5%(56/64)、特异度为84.3%(54/64)、阳性预测值为84.8%(56/66)、阴性预测值为87.0%(54/62),符合率为85.9%(110/128);ROC曲线显示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LAD狭窄≥50%的AUC为0.859。结论 LAD狭窄时冠状动脉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均有明显异常,冠状动脉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LAD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5 Vol. 26 (1): 83-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0 )
89 张爱景
基于MRI检测的脑结构参数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基于磁共振成像(MRI)检测的脑结构参数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9例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观察组)与同期进行体检的49名无精神障碍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扫描,收集其伏隔核体积、海马体积以及侧脑室颞角宽度、脑部病变等资料,并绘制受训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MRI检查下脑部结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伏隔核体积、侧脑室颞角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1),海马体积小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脑部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3.27%比8.16%,P <0.001);ROC曲线显示,脑部结构参数的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95(0.833~0.957),其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采用MRI检测能够直观反映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脑部结构异常变化及脑部病变情况,且伏隔核体积、侧脑室颞角宽度、海马体积对该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诊断价值较高。
2025 Vol. 26 (1): 89-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0 )
93 陈诗倩 林媛珍 朱倩 胡庆霞 程城
膀胱癌术后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超越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超越体验,为制订相关护理干预策略,提高此类患者的精神健康及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选取2023年7—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位膀胱癌术后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提炼资料。结果 患者的自我超越体验可提炼出4个主题与10个亚主题:主动接纳疾病并有效自我调整与扩展(能进行良好的角色行为适应、发展兴趣爱好以实现生命的意义、感觉积极学习可缓解焦虑并提升幸福感);愿意与他人相互支持以稳定生活质量(努力实现工作与治疗的平衡、生活的重心转移至家庭、继续坚持经营自身社交圈、愿意用自身经验帮助他人);产生新的人生态度;阻碍自我超越的因素(经济压力、缺乏家庭支持、行动力不足及知识缺乏)。结论 护理人员应对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超越体验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针对患者自我超越中的阻碍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与指导,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帮助其提升自我超越。
2025 Vol. 26 (1): 93-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9 )
100 简小霞邵秀芹刘洪双郑茶凤李墨逸邹田子鄢茵
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探讨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肠道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将60例pDOC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比较2组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意识状态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表(GCS)和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及便秘和腹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第2周,观察组BSFS、GCS、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便秘、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可调节pDOC患者肠道功能,减少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意识恢复。
2025 Vol. 26 (1): 100-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2 )
105 谭锦风郑银谢冬英洪伊荣
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在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方法 将60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干预。6个月后随访,采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疾病治疗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社会管理、疾病信息管理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05)。结论 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2025 Vol. 26 (1): 105-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11 )
110 孙艳芳崔晓华张艳萍马丽莎锁维蔓
PDCA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诊疗依从性、咳痰排痰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干预组和PDCA组,每组42例。传统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PDCA组在传统干预组基础上加用PDCA护理模式,2组均观察30 d。比较2组诊疗依从性,干预第1天和第30天患者咳痰排痰情况(日排痰量和痰液黏稠度)及生活质量(QLICD-PT评分,包括治疗心理、歧视感、消极心理、治疗经济、疾病生理、社会支持、一般生理和健康教育8个维度)。结果 PDCA组诊疗依从性高于传统干预组(P <0.05)。干预第1天,2组患者日排痰量、痰液黏稠度和QLICD-PT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第30天,PDCA组患者日排痰量、痰液黏稠度和QLICD-PT各维度评分均优于传统干预组(P <0.001或P <0.01)。结论 采用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诊疗依从性、咳痰排痰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
2025 Vol. 26 (1): 110- [摘要] ( 2 ) [HTML 1KB] [PDF 0KB] ( 8 )
114 杜欢黄翠玲周群
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雷火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雷火灸干预对腰椎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雷火灸干预。连续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均干预3个疗程。对比2组腰椎优良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椎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腰部功能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干预前,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及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背伸、腰椎前屈、右侧侧屈和左侧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01或P <0.01)。结论 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雷火灸应用于LDH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腰椎功能,缓解腰椎疼痛感,减轻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恢复腰椎活动度。
2025 Vol. 26 (1): 114-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0 )
117 王玥黄叶宇周莹玲
混元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混元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穴位贴敷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混元灸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肩部疼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肩关节功能[用肩关节活动度评分(Mallet)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和Mallet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2组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 <0.001),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 混元灸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肩周炎干预效果,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2025 Vol. 26 (1): 117-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0KB] ( 5 )
120 袁烷茹 刘业彬 罗佳聪 刘书畅 姜晨辉 杨树龙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肝脏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属于Ⅱ期解毒酶超基因家族的酶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参与多种生理活动。GST通过催化致癌剂或增加氧化应激来诱导细胞凋亡,且在药物性肝病和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GST活性可促进肝病的发生,而提高GST水平则可抑制致癌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并提高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助于防治药物性肝病和肝癌。此外,GST还具有调控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治疗肝脂肪变性以及抑制黄曲霉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等功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ST在肝脏疾病中双重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筛查、预防和治疗肝病提供新的思路。
2025 Vol. 26 (1): 120- [摘要] ( 1 ) [HTML 1KB] [PDF 0KB] ( 8 )
126 俞康俞益丰
屈光手术后调节功能变化及其与视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
眼的调节功能有助于清晰聚焦并且看清眼前不同距离的物体,其相关参数包括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正负相对调节等。屈光手术作为矫正近视的重要手段,其对术后眼调节功能的影响及随之而来的视疲劳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屈光手术后调节功能的恢复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调节异常,从而导致视疲劳。尽管多数症状可在数月内自行缓解,但对术后视觉质量的长期影响仍不可忽视。文章综述了当前主流的角膜屈光手术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对调节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及其与视疲劳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在术后视觉功能恢复中的潜在影响。
2025 Vol. 26 (1): 126-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9 )
130 陈立仁姚芬赖乐梅喻苗苗熊颖聪欧阳志强
正畸诱导炎性牙根吸收的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正畸诱导炎性牙根吸收(orthodontic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root resorption,OIIRR)是一种与多因素相关的医源性并发症,其对于牙齿的健康和正畸治疗效果的稳定有直接的影响。文章综述聚焦于OIIRR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准确的诊断对OIIRR的评估十分重要,临床上将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及根尖X线片作为检测OIIRR的有效方法。关于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OIIRR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及方法。目前对于OIIRR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运用物理治疗如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低水平激光照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法需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及精准性。OIIRR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准确监控及有效处理,以及对其预后的判断和追踪十分重要。发生OIIRR的牙齿也可以有较好的预后效果。未来应更加明确OIIRR的发病机制,推进对其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对正畸治疗中发生牙根吸收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期提高正畸临床诊疗质量。
2025 Vol. 26 (1): 130- [摘要] ( 3 ) [HTML 1KB] [PDF 0KB] ( 8 )
136 何良平李秀红吴瑛梓孟保英杨绘亚
1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阳性患儿输血管理并文献复习
<正>输注红细胞悬液或全血是抢救儿童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治疗危重症贫血患儿的常用有效手段[1]。然而,输血可能增加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输血相关容量负荷过重(TACO)等[2],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次侧凝集反应阳性患儿在输血过程中,存在溶血或输血无效的潜在风险。小儿次侧凝集反应阳性指的是患儿自身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之间不发生凝集,而与成人供血者血清发生凝集[3]。
2025 Vol. 26 (1): 136-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0KB] ( 10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