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换药模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
陈启翁和语张伟伟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2023年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96例,按出院后换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居家换药模式)和对照组(49例,传统的返院换药模式)。比较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出院后换药总次数、换药及复查费用,创面愈合时长,术后2周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广泛性焦虑量表)以及创面完全愈合后患者满意度(李克特量表)。结果 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院后换药及复查费用更少,疼痛评分更低(P <0.05);2组换药总次数、创面愈合时长、焦虑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创面愈合中,采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不影响创面愈合的同时,有助于减少住院时长和就医频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且家庭环境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不适,缓解其创面疼痛。
|
|
关键词 :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创面愈合,
家庭管理,
换药模式
|
|
基金资助: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KK24258); |
[1] |
冯伟珂 黄承凤 曾俊权 胡云 张守华 李科浩 陶强. 应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伤的实验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3): 20-. |
[2] |
黎露思 汤利萍 沈雅琳 孙先霖 严志洁 陈妍. 地榆汤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坐浴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93-. |
[3] |
邓旭辉张友来辛国华姜臻宇何霞飞曾元临. 富血小板浓缩物在整复外科及美容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5): 102-. |
[4] |
任雨洁罗锦花詹剑华. 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1): 16-. |
[5] |
麦显峰. 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1): 18-. |
[6] |
郭欢欢.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家庭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儿行为特点及家庭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7): 69-. |
[7] |
彭海艳张华秀徐亮谢艳娇.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全甲拔除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54-. |
[8] |
郑素芬刘文婷李菊妹.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新型敷料在老年精神病患者Ⅱ—Ⅳ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2): 72-. |
[9] |
杜哲明 游欣灵 占园娇 邓莉.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1): 30-. |
[10] |
盛亚娣 彭春生 张玲香. 芒硝外敷联合耳穴贴压在肛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1): 28-. |
[11] |
彭海艳赫轶男谢艳娇李彤汤利萍.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实施阶段性换药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0): 63-. |
[12] |
张全辉; 邓永文; 姚玉乔. 改良TST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59例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53-. |
[13] |
唐志国. 传统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33-. |
[14] |
庄建新; 叶晋; 李银辉. 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2): 38-. |
[15] |
姜美花. 碘伏纱条用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8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