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4年 25卷 1期
刊出日期:2024-02-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郭声 魏应凤 刘颖 罗颖敏 向天新
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曲张组(n=41)、轻度曲张组(n=43)、中度曲张组(n=61)、重度曲张组(n=55),均行电子胃镜、肝脾硬度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其肝脏硬度值(LSM)、脾脏硬度值(SSM)、脾厚度及门静脉宽度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n=116)和无出血组(n=84),比较2组的LSM、SSM值和门静脉宽度水平,建立ROC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肝脾硬度、门静脉宽度以及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重度组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曲张组(P<0.05);与无出血组比较,出血组LSM、SSM、门静脉宽度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最高,为0.9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7%和83.62%。结论随着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也逐渐增高,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效能优于单独采用LSM、SSM或门静脉宽度。
2024 Vol. 25 (1): 1-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315 )
5 李莹
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蛋白尿情况[尿微量蛋白(UmAlb)、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糖水平、蛋白尿情况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UmAlb、24 h尿蛋白定量、UAER及血清Cys C、BUN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临床疗效佳。
2024 Vol. 25 (1): 5-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131 )
9 谢耀武黄丽周学敏张学洪尹秋林
甲亢相关性心房颤动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报告
<正>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中。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引起甲亢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从而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本文报告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例青年男性甲亢患者,其因反复胸闷、心悸入院并且在院内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过一系列的积极治疗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结局。本病例反映了甲亢合并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和及时诊治。
2024 Vol. 25 (1): 9-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45 )
11 高廷凤 陶陶
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脊髓性肌萎缩症1例
<正>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是脊髓前角细胞的α运动神经元变性,主要特征是脊髓的特定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和骨骼肌萎缩,估计发病率约为1/11000活产儿,携带频率为1/40~1/60,是婴儿死亡最常见的遗传原因[1],其发病时期从严重的婴幼儿至轻度的青年人、成人均可见。本研究报告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SMA患儿,望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24 Vol. 25 (1): 11- [摘要] ( 102 ) [HTML 1KB] [PDF 0KB] ( 237 )
15 孙国强
血糖、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糖、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初治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2DM合并初治PT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9例与未复发组79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6个月时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t 2 h,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及血清PAB水平。分析血糖及血清PAB水平对T2DM合并初治PT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患者初始荷菌量高于未复发组(P<0.05),T2DM病程较复发组更长(P<0.05),治疗6个月时FBG、2 hPG、HbA1c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PAB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6个月时FBG、2 hPG、HbA1c、血清PAB水平是T2DM合并初治PT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显示,治疗6个月时FBG、2 hPG、HbA1c、血清PAB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T2DM合并初治PT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治疗6个月时血糖、血清PAB水平是影响T2DM合并初治PT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可作为有效预测指标。
2024 Vol. 25 (1): 15- [摘要] ( 17 ) [HTML 1KB] [PDF 0KB] ( 137 )
19 孟玉此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切除术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肠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108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EMR,对照组采用CSP,观察2组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手术前、手术后1 d 2组患者的血清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和物质P(SP)]、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研究组完整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比92.86%,P>0.05);2组术前血清PGE2、SP、E、Cor、NE、VEGF和TXB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PGE2、SP、E、Cor、NE、VEGF和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EMR与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均高,疗效相似,但EMR在改善血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产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栓素B2水平方面优于CSP。
2024 Vol. 25 (1): 19-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59 )
23 邓鹏 何平 任超 熊隆信
负压辅助冲洗引流在肠外瘘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辅助冲洗引流在肠外瘘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南昌市第一医院201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2例采用负压辅助冲洗引流进行伤口管理的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负压辅助冲洗引流治疗后治愈19例(86.4%),其中瘘口自行闭合9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0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高流量瘘、1例因肿瘤复发自发肠外瘘。22例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负压辅助冲洗引流能有效管理肠外瘘伤口,促进感染恢复。
2024 Vol. 25 (1): 23- [摘要] ( 15 ) [HTML 1KB] [PDF 0KB] ( 147 )
26 陈婧弘陈日新
臭氧水疗联合婴儿润肤乳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臭氧水疗联合婴儿润肤乳治疗婴儿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8例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润肤乳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臭氧水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生活质量[用婴儿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IDLQI)评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IDLQI评分差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水疗联合婴儿润肤乳在湿疹患儿中疗效较好,能够缓解患儿皮痒、皮损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5 (1): 26-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0KB] ( 157 )
29 李晓丽卜令标巩岩孙大为
艾司氯胺酮与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艾司氯胺酮与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择期行椎体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SD组(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n=30)和KD组(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n=30)。SD组给予0.1μg·kg-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KD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3 mg·kg-1静脉注射,随后均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持续泵注。比较2组T1(给药前)、T2(给予舒芬太尼或艾司氯胺酮后5 min)、T3(给予舒芬太尼或艾司氯胺酮后15 min)、T4(给予舒芬太尼或艾司氯胺酮后30 min)、T5(出手术室前)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程度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呓语躁动精神症状等。结果 与SD组相比,KD组T3、T4时间点MAP及HR显著升高,T2、T3、T4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T3、T4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能够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用药组合。
2024 Vol. 25 (1): 29- [摘要] ( 45 ) [HTML 1KB] [PDF 0KB] ( 122 )
34 孙晓光李彬洪帅
血清E-cadherin、VEGF、CYFRA21-1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E-钙粘连蛋白(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8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为研究组,11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转移情况,将DTC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33例与未复发转移组85例。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研究组手术前后、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血清E-cadherin、VEGF、CYFRA21-1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未复发转移组术后2周血清E-cadherin水平显著高于术后复发转移组,血清VEGF、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术后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2周上述各指标联合检测预测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5.29%。结论 DTC患者术后血清中E-cadherin表达上调,VEGF、CYFRA21-1表达下调,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作为临床评估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的辅助指标。
2024 Vol. 25 (1): 34-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187 )
38 黄无浪张旭华
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目的 比较头侧入路与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左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0例行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头侧入路组,另外60例行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尾侧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等)发生情况。结果 头侧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尾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尾侧入路组(均P<0.001);头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均低于尾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 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相较于常规尾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短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4 Vol. 25 (1): 38-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214 )
40 丁书军 黄丽霞 熊雪 黄宁
EGR-1和MMP-2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2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对照组)绒毛组织中EGR-1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产组中EGR-1、MMP-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和MMP-2在早孕绒毛组织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早期妊娠失败的发生。
2024 Vol. 25 (1): 40-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141 )
43 梁静 谢佩真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剖宫产产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进行止血。比较2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产后2、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5 (1): 43-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41 )
46 李霞 黎秋平 黎娇
优甲乐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甲乐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CH)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萍乡市上栗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4例妊娠期S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予以优甲乐治疗。比较2组疗效、妊娠结局、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FA)水平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早产率、剖宫产率、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血清Hcy、TSH、水平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FA、FT3、FT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SCH患者采用优甲乐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妊娠结局,调节血清Hcy与FA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好。

2024 Vol. 25 (1): 46-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39 )
50 杨利 杨玉 卢庆红 石乔 谢理玲 徐庆博 黄强
抗性早熟汤剂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5),仅予饮食生活指导治疗的患儿归为对照组(n=95)。均在门诊随诊1年,比较2组临床结局,并对抗性早熟汤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17.89%,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23.16%(P<0.05)。治疗组患儿的乳腺最大长径、卵巢容积、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随诊期间未见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PT女童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转化率低于对照组(8.42%比14.73%,P<0.05)。结论 应用抗性早熟汤剂和饮食生活指导对PT女童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女童的双侧乳腺长径、卵巢容积,还可以降低性激素水平及CPP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5 (1): 50-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0KB] ( 232 )
55 刘明张小霞李慧鹏
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在提高儿科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患儿共851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住院患儿共916例为PDCA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管理,PDCA组实施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观察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消毒合格率、医护人员不合规事件发生率。结果 PDCA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不合规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CA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空气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科消毒合格率,降低医护人员的不合规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2024 Vol. 25 (1): 55-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133 )
61 吴嘉莉刘洪
42例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单中心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急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纳入42例患儿,年龄1个月~13岁5个月,其中<2岁患儿22例(52%),2~<6岁患儿10例(24%),≥6岁患儿10例(24%)。2)诱发因素(诱因):食物50.0%(21/42),药物28.6%(12/42),其他4.8%(2/42),不明原因16.7%(7/42)。<2岁患儿以食物为主要诱因(P<0.001)。药物诱因组与食物诱因组间首发症状出现至就诊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临床症状:皮肤黏膜症状92.9%(39/42)、呼吸障碍症状61.9%(26/42)、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相关症状26.2%(11/42)、严重的胃肠症状50%(21/42)。≥6岁组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与其余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治疗:患儿接受的治疗有肾上腺素大腿外侧肌内注射[90.5%(38/42)]、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61.9%(26/42)]、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76.2%(32/42)]、静脉补液[45.2%(19/42)]、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26.2%(11/42)]和氧气吸入[83.3%(35/42)]。患儿住院率与是否接受肾上腺素治疗有相关性(P<0.05)。5)转归: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呈幼龄化趋势。<2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主要诱因为食物。≥6岁儿童更易合并心血管症状。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表现多样,及早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并正确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降低住院率。
2024 Vol. 25 (1): 61-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129 )
66 黄丹刘琛邓燕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异性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为儿童,均突然起病,表现为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及全身伴随症状各异。其中,间叶来源恶性肿瘤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眼位正位,轻度外转受限,无复视;中耳炎患儿抗感染治疗17 d后,右眼正位,外转无明显受限,无复视;重症肌无力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双眼睑基本无下垂,左眼下转稍受限,外转正常。结论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病因复杂且病情多变,可伴有全身或神经系统异常。某些疾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常首诊为麻痹性斜视,明确病因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2024 Vol. 25 (1): 66-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141 )
70 吴瑶 朱剑芳 肖菊花 韩小羽
经阴道超声E-cervix技术对中孕期妇女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宫颈弹性成像(E-Cervix)技术预测中孕期妇女自发性早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22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孕足月将其划分为早产组(n=105)和足月产组(n=120),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参数[宫颈长度(CL)、宫颈弹性成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妊娠中期CL及宫颈弹性值预测自发性早产的效能。结果 双胎(Z=9.909,P=0.002)和宫颈机能不全(Z=14.189,P<0.001)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妊娠中期CL越短(t=2.312,P=0.022),硬度比值(t=6.189,P<0.001)越小,弹性对比指数(t=-3.002,P=0.003)、宫颈内口(t=-4.890,P<0.001)应变值、宫颈外口应变值(t=-5.787,P<0.001)越大,早产发生的风险越高。ROC分析结果显示,宫颈内口应变值(AUC=0.689)、宫颈外口应变值(AUC=0.612)、弹性对比指数(AUC=0.718),各指标联合诊断较单一指标具有更高的预测早产的价值(AUC=0.764)。结论 应用E-Cervix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中孕期孕妇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
2024 Vol. 25 (1): 70-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15 )
74 魏婵娟 何朝珠 易小红 许丽清
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进行评价]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CQQC评分分别为(71.18±15.11)、(82.70±15.92)分,对照组分别为(71.85±15.64)、(70.13±15.64)分,2组干预前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CQ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01);干预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比25.0%,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2024 Vol. 25 (1): 74-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140 )
78 胡燕 李冬英 李欣 华雅琪 魏际穷 方岚 余丽娜 习苏园 胡晶
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在重度ARDS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设计研制一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要求的支架式头部气垫,并于临床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研制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简称头部气垫,专利号为ZL 2017 20526984.6)。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32例重症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2018年收治的1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2019—2020年收治的1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头部气垫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观察2组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体位安置时间和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结果2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阻塞、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体位安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部气垫,可以缩短患者体位安置时间,延长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降低俯卧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使用。
2024 Vol. 25 (1): 78-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31 )
83 彭海艳 谢艳娇 汤利萍 黎露思 孙先霖 张华秀
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将2022年1—6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8例归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4例归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期间按《永久性膀胱造瘘健康教育指引单》对患者需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出院1年时,分别采用泌尿造瘘口自我护理量表、SF-36生存质量表评估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 Vol. 25 (1): 83-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24 )
87 程志强张宝珍汤利萍
五味消毒饮疗法对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对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感染、造口并发症及造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7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泌尿造口术的74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收治于一病区的患者归为对照组,收治于二病区患者归为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造口,观察组采用五味消毒饮(组方:金银花30 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 g,紫背天葵子10 g)外用冲洗加内服,2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TIME-H评估量表评价造口周围皮肤愈合情况,并比较2组造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1个月时,2组造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周围皮肤愈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造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造口周围皮肤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生理盐水冲洗泌尿造口相比,五味消毒饮冲洗疗法能够减少泌尿造口并发症,降低泌尿造口周围皮肤感染率,促进造口周围皮肤愈合。
2024 Vol. 25 (1): 87-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132 )
91 陈慧红 谢湘梅 刘琴 樊婕 闵琴 胡晓莹
吴茱萸热罨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OPD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的效果
目的 观察吴茱萸热罨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无创通气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罨包联合穴位贴敷,2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鸣音次数、腹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腹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热罨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OPD无创通气患者并发腹胀,可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改善腹胀状况。
2024 Vol. 25 (1): 91-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24 )
95 胡玉 胡丽霞 文娜
循证护理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功能性便秘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功能性便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与生物反馈训练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排便状况(包括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次均排便时间等)、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胃肠激素水平[包括胃泌素(GSA)、胃动素(MLT)、P物质(SP)等指标]与身心健康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WHO-5)进行评定]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比80.0%,χ2=4.114、P=0.043)。2组干预后排便状况、心理状态、胃肠激素水平与身心健康状况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排便情况和胃肠激素水平,有助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2024 Vol. 25 (1): 95-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27 )
99 张静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进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功能(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进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2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生物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变化、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包括积极应对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或<0.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17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结论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能改变宫颈癌患者应对方式,调适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
2024 Vol. 25 (1): 99-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126 )
102 史雯万淑萍
ADOPT模式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表在甲状腺日间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ADOPT模式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表在甲状腺日间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接受甲状腺日间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表干预,观察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表结合ADOPT模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结局。结果 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56%比35.56%,P=0.031),如期出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比86.67%,P=0.006)。结论 ADOPT模式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表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日间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如期出院率,改善临床结局。
2024 Vol. 25 (1): 102-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224 )
106 周娅山张佳段新旺张荣伟刘燕军
4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患者的护理
<正>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多种皮肤损害。部分皮肌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类特殊的抗体——抗MDA5抗体,该抗体阳性患者常合并急进性肺间质病变,病情进展快,合并症多,预后不佳[1-3]。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改善预后和治愈的关键[4]。鉴于此类疾病急性,危重的特点,且相关护理报道较少,
2024 Vol. 25 (1): 106-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136 )
109 胡伸 朱丽丽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重型颅脑损伤(CI)患者照顾者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SICU收治的72例重型CI患者为研究对象,2022年4—9月入院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入院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2组均持续干预至转出NSICU后1周。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口腔炎和肢体废用性瘫痪等)发生率、干预后家属照护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转科前24 h、转科24 h内、转科后7 d家属迁移应激[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RSS)]和照顾准备度[照顾者准备度问卷(CPS)]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8%比19.44%,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属照护知识和技能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7.22%比83.33%,P<0.05);转科24 h内、转科后7 d观察组CPS评分高于对照组,FR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重型CI患者家属,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家属迁移应激,提高家属照顾准备度及照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度。
2024 Vol. 25 (1): 109- [摘要] ( 15 ) [HTML 1KB] [PDF 0KB] ( 205 )
113 张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SIC)、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水平,用汉化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 PCS)评估患者疼痛灾难化程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HN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115例PHN患者PCS评分总分为(29.73±5.16)分。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患者PCS评分高于高中及以上患者(P<0.05)。经双变量Prea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HN患者疼痛灾难化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呈正相关(r=0.257、0.614,P<0.05),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641、-0.53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可能是PHN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HN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较高,受患者受教育程度、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
2024 Vol. 25 (1): 113- [摘要] ( 48 ) [HTML 1KB] [PDF 0KB] ( 143 )
117 林晨凯 叶芳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CBCT分析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理念的进一步提出,激光治疗因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止血止痛、促进愈合等优势,在口腔疾病诊治中被广泛应用。刺激愈合过程和减轻疼痛是激光治疗最受欢迎的用途之一。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利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治疗方案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文章综述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研究进展。
2024 Vol. 25 (1): 117-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50 )
121 刘怡君 李来元 杨熊飞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造口术式的选择
预防性造口指在低位前切除术后将末端回肠或者横结肠进行临时性造口处理,用于转流粪便以达到减少吻合口漏造成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预防性造口术式的选择对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袢式回肠造口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袢式回肠造口中不同支撑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术后舒适度、自我护理等有不同的影响,现阶段造口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支撑棒袢式回肠造口术、皮桥袢式回肠造口术、改良自闭式回肠造口术、一针法回肠造口术等。文章综述关于目前常用的几种预防性造口术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选择预防性造口术式提供参考。
2024 Vol. 25 (1): 121-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104 )
126 况小梦 朱晓华
哮喘儿童气道细菌微生物群变化的研究进展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异质性气道疾病,许多危险因素影响着哮喘的发生。健康人的肺部并不是无菌的,气道中的微生物群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儿童早期气道细菌微生物群相对丰度的变化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微生物群可以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对哮喘的发展产生影响。文章描述了气道微生物菌群的特征,以及气道微生物菌群变化与哮喘儿童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哮喘的早期微生物疗法提供思路。
2024 Vol. 25 (1): 126-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141 )
130 陈婷 李璇 黄孝天 张陆兵
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抗真菌耐药性
白念珠菌的生物膜是相对于其悬浮生长状态而言的一种独特的生长形式,是其产生毒力或致病的关键因子,生物膜形态的白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新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文章综述了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4个关键阶段,即黏附、增殖、成熟、扩散以及其耐药性形成的代表性机制。
2024 Vol. 25 (1): 130-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0KB] ( 298 )
136 张雪梅王芬
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不同术式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研究进展
子宫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盆腔筋膜和神经肌肉的功能缺陷。手术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微创技术应用日益增长,腹腔镜也逐渐用于盆底重建手术中。文章对腹腔镜下保留子宫不同术式治疗中盆腔缺陷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 Vol. 25 (1): 136-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135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