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 |
张阳阳李海涛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 |
|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水平对病毒性脑炎(VE)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93例VE患儿为研究组,其中轻症40例、重症53例;选取已排除颅内感染的发热患儿31例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依据治疗后3个月内疾病转归情况分为转归不良组、转归良好组,比较其临床资料及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者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显著高于轻症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1个月转归不良组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持续惊厥、视频脑电图(VEEG)异常及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为疾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正持续惊厥、VEEG异常等混杂影响因素后,血清sVCAM-1、IL-17、sCD14-ST仍与疾病转归不良呈正相关(r=0.833、0.726、0.841,均P<0.001)。血清sVCAM-1、IL-17、sCD14-ST单项及联合预测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0.758、0.772、0.906,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 VE患儿血清sVCAM-1、IL-17、sCD14-ST水平升高,且与疾病转归不良呈正相关,检测其水平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
|
|
Key words:
病毒性脑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7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疾病转归
预测
|
|
[1] |
段怡媛 曾仙童 刘忠伟 胡锦清 周新生 毛雪金 王远兴. 井冈蜜柚生长过程中的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变化[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 49(3): 270-. |
[2] |
许郅姣马翠柳佟小伟. 瘦素介导AMPK信号通路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调节的分子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29-. |
[3] |
王胜南肖泽宇王辰李博吴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59-. |
[4] |
陈夏勤 曾勇华 黄英 周晓东. 基于阳性淋巴结对数比值构建预测胃食管交界处癌临床预后的列线图模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42-. |
[5] |
丁子洋胡金柱陈琦. 心房颤动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92-. |
[6] |
沈艺娟 叶德辉 胡高声. 盐酸阿比多尔片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20-. |
[7] |
王超陈亚梅李云凤郑子雯. 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血清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46-. |
[8] |
余真强 周黄燕 刘华. 临床预输血患者意外抗体阳性103例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16-. |
[9] |
张云鹏邓燕. 生物信息学法鉴定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乳酸代谢相关基因及其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21-. |
[10] |
高岩马伟李蕾张瑜. 艾司氯胺酮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神经炎症[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36-. |
[11] |
孙茜万爱兰. 隔物灸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8-. |
[12] |
钟晓鹏何磊王维雪李菊香. SnoRNAs在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与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3): 65-. |
[13] |
张锋 王垲 刘灵梅. 腹横纹小切口腹股沟疝术与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30-. |
[14] |
王庭杰郑卫民彭晓杰. 儿童先天性肾脏及泌尿道异常的临床特征[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63-. |
[15] |
刘欣张雪高骏杰赵金昌. 栗蓬生物炭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性能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 49(3): 2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