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房颤动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丁子洋胡金柱陈琦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
|
|
摘要 文章介绍心房颤动(AF)作为认知功能障碍(CI)独立危险因素的核心机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慢性脑灌注不足等病理途径,并分析持续性房颤较阵发性房颤对认知功能影响更显著的临床特征(如长期AF导致心房重塑增加血栓风险)。阐述当前干预措施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的具体表现为:抗凝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但对CI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且老年患者获益更显著,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华法林对预防痴呆无明显差异;导管消融短期可能引发术后认知下降(POCD),但长期可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痴呆风险;亚临床房颤与CI无明确相关性,早期干预可能会延缓CI;女性AF患者CI风险及进展速度更快,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波动、炎症机制激活相关。今后需进一步探究炎症反应、炎症标志物等在AF-CI中的交互作用;对高危女性患者强化认知筛查及个体化抗凝管理;权衡导管消融术的短期风险与长期认知获益。AF相关性CI呈多机制、多因素交互特征,未来需结合机制研究与临床数据,构建“卒中预防-认知保护”一体化管理路径。
|
|
关键词 :
心房颤动,
认知功能障碍,
性别差异,
脑卒中,
痴呆
|
|
基金资助: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领军人才项目(20204BCJ22029); |
[1] |
刘琴琴 刘西 吴桂华 邵银进. 呼吸训练联合冰酸刺激在卒中吞咽障碍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2): 7-. |
[2] |
张灵灵方小群朱旖轩. 导尿管球囊扩张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2): 42-. |
[3] |
合依热古丽·吾拉依木史名扬李国旗梁旭尚立清马磊. Hcy、LDL联合IL-6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1): 76-. |
[4] |
毛珍珠凌颜.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电动站立床对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6): 90-. |
[5] |
舒越 邓玉璐 樊露涛 张超.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与步态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77-. |
[6] |
刘林 谢文广 毕蒙蒙 张超. 脑卒中患者体力活动不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115-. |
[7] |
梅自伟 彭海艳 沙娟 钱振宇 汤利萍 董优清 倪花香 万丽 周军丽. 简易负压穿刺针联合分段式压脉带捆扎法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前臂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89-. |
[8] |
付玉婷 张海熠 张勇 刘勇 揭平平.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0-. |
[9] |
谢耀武黄丽周学敏张学洪尹秋林. 甲亢相关性心房颤动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1): 9-. |
[10] |
舒越 邓玉璐 杨鑫晨 张超.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92-. |
[11] |
万紫娟 罗潇 陈玲. 血小板分布宽度对短期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的预测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4): 43-. |
[12] |
田文敬李晓晖. 精细化护理联合天智颗粒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4): 96-. |
[13] |
付玉龙刘华龙申其伟俞建华陈琦胡金柱.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3): 79-. |
[14] |
王逍 李庆 黄晓峰 王秋月 张卓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croRNA差异性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2): 45-. |
[15] |
冯琦凡 廖雄 涂发妹 吴季敏 赵春霞 刘佳晨. 脑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1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