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 59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8-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朱慧张芳林
HBsAg对肝细胞癌中DNMT3B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HBsAg对肝细胞癌中DNMT3B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LO2细胞与SMMC7721细胞中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PIRES2-EGFP-HBsAg,与空载体质粒分别转染SMMC7721细胞,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转染细胞中抑癌基因MTSS1、RASSF1A、P16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抑癌基因MTSS1、RASSF1A、P16的表达差异。划痕、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运动能力。CCK8、EDU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LO2细胞中DNMT3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SMMC7721细胞(P<0.05);与空载体对照组比较,转染p-HBsAg后SMMC7721细胞中DNMT3B水平明显降低(P<0.05),MTSS1、RASSF1A、APC启动子甲基化下降而表达水平上升,细胞的增殖及运动能力均减弱(P<0.05)。结论HBsAg可能通过下调DNMT3B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2019 Vol. 59 (4): 1- [摘要] ( 118 ) [HTML 1KB] [PDF 0KB] ( 293 )
7 熊焕文夏国际吕镗烽徐劲松
microRNA-150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microRNA-150(miR-150)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为对照组、miR-150NC组(转入miR-150无义序列)和miR-150mimic组(转入miR-150类似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的miR-150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研究miR-150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肺细胞(MRC-5)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460和H1299)miR-150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转染miR-150 mimic后,H460与H1299细胞中miR-150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转染72 h后,miR-150 mimic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及miR-150NC组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miR-150 mimic组[H460:(17.71±2.29)%;H1299:(15.80±1.41)%],较对照组[H460:(8.32±0.81)%;H1299:(7.63±0.71)%]及miR-150 NC组[H460:(9.74±1.09)%;H1299:(9.71±0.85)%]显著升高(P<0.01);miR-150 mimic组穿膜细胞数(H460:40.83±2.97;H1299:30.74±2.48)较对照组(H460:73.65±5.96;H1299:59.96±5.51)及miR-150 NC组(H460:69.53±5.02;H1299:61.53±4.73)显著减少(P<0.01)。结论 miR-150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2019 Vol. 59 (4): 7- [摘要] ( 113 ) [HTML 1KB] [PDF 0KB] ( 307 )
12 赵静周江妍万腊根
莪术醇对子宫腺肌症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子宫腺肌症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ESCs)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EE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细胞鉴定。将传至第2—3代的EESCs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加入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无水乙醇作用于EESCs)和莪术醇1、2、3、4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2.50、25.00、50.00、100.00 mg·L-1的莪术醇作用于EESCs)。采用CCK-8法检测EESCs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EESCs的细胞迁移率,流式细胞术联合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EESCs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分别用鼠抗人vimentin、cytokine抗体鉴定EESCs显示细胞纯度在95%以上,成功分离培养出原代EESCs细胞。与Control组比较,莪术醇1、2、3、4组24、48 h时EESCs细胞增殖率、24 h EESCs细胞迁移率均降低,EESCs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醇1、2、3、4组24、48及72 h时EESCs细胞增殖率均低于96 h,莪术醇3、4组EESCs细胞凋亡率均较莪术醇1、2组升高,莪术醇4组EESCs细胞凋亡率较莪术醇3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醇在体外能显著抑制子宫腺肌症EESCs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治疗子宫腺肌症作用。
2019 Vol. 59 (4): 12-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0KB] ( 250 )
17 温俊谢志华何志刚郑绍毅
Aggrecan基因过表达载体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究Aggrecan基因过表达载体对大鼠骨关节炎(OA)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改良的SD大鼠OA模型,构建Aggrecan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和Aggrecan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组(过表达组),每组各5只。大体观察SD大鼠OA模型的膝关节,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相应的评分。结果构建Aggrecan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感染复数为50,转染效率为80%。SD大鼠膝关节软骨的受损程度模型对照组>过表达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54,P<0.001)。4组SD大鼠膝关节OA软骨的HE染色Makin评分比较:过表达组低于模型对照组(q=9.438,P<0.001),高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q=11.284、14.352,P<0.001)。SD大鼠膝关节OA软骨Aggrecan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比较:过表达组低于模型对照组(q=8.174,P<0.001)。高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q=7.649、7.885,P<0.001)。结论 Aggrecan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可以有效增加Aggrecan的表达,减缓OA软骨的退变。
2019 Vol. 59 (4): 17- [摘要] ( 75 ) [HTML 1KB] [PDF 0KB] ( 274 )
21 邹潇赖晓阳
高脂饲料饲养对小鼠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影响及苯扎贝特对其保护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喂养对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影响,以及降脂药苯扎贝特是否能够抑制其去分化,发挥β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均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其中6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18只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共6只小鼠肥胖模型建立失败,12只小鼠肥胖模型建立成功,并将12只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组,n=6)和高脂饮食+苯扎贝特干预组(HF+BZ组,n=6)。HF+BZ组给予苯扎贝特50 mg·kg-1·d-1灌胃,HF组给予相应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3组小鼠连续灌胃8周。HF组和NC组分别于第4周和第12周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灌胃结束后,检测3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和空腹血糖(FBG)的水平。取3组小鼠胰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组胰岛素(insulin)、叉头框蛋白1(FoxO1)、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Nanog)的表达水平。结果 HF组行IPGTT试验时第4、12周血糖曲线下面积均较NC组显著增大(均P<0.05);HF组行IPITT试验时第4周血糖曲线下面积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行IPITT试验时第12周血糖曲线下面积较NC组显著增大(P<0.05)。3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HF+BZ组血清TC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HF+BZ组血清TAG水平显著低于HF组(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HF组和HF+BZ组FoxO1、insulin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C组,HF组FoxO1、insulin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HF+BZ组,而HF组和HF+BZ组胰岛β细胞中Nano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HF组胰岛β细胞中Nano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F+BZ组。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胰岛β细胞发生去分化。苯扎贝特不仅可以调节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还可改善高脂所诱导的β细胞去分化。
2019 Vol. 59 (4): 21-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295 )
27 朱鹏张伟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维普和CNKI数据库,查找lipo-PGE1治疗肺心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的RCTs采用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个研究、236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lipo-PGE1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改善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 min步行试验,并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均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肺心病的常规治疗上加用lipo-PGE1,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2019 Vol. 59 (4): 27- [摘要] ( 80 ) [HTML 1KB] [PDF 0KB] ( 321 )
35 刘洋刘燕玲李国林章春泉叶春风徐丹胡娜吴英许鑫悦
Ghrelin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GHD患儿心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的Ghrelin的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患儿心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5例GHD患儿为GHD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经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技术(3D-STI)检测2组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包括整体纵行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扭转角度(GTA)和左室体质量(LVM));ELISA法检测2组血浆的acyl-Ghrelin、desacyl-Ghrelin水平,计算总Ghrelin及acyl-Ghrelin/desacyl-Ghrelin(A/D)值;PCR-RFLP法检测C408A和G346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HD组的GLS、GRS、GCS、LVM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2组的G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的acyl-Ghrelin、desacyl-Ghrelin、总Ghrelin水平及A/D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GHD组的acyl-Ghrelin、desacyl-Ghrelin水平、总Ghrelin水平与GLS、GRS、GCS均呈负相关(r=-0.548,P=0.001;r=-0.481,P=0.003;r=-0.411,P=0.014;r=-0.520,P=0.001;r=-0.444,P=0.007;r=-0.381,P=0.024;r=-0.536,P=0.001;r=-0.464,P=0.005;r=-0.397,P=0.018),而与GTA、LVM均无相关性(P>0.05);A/D值与GLS、GRS、GCS、GTA、LVM均无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GHD组GG基因型分布较对照组高(χ~2=8.851,P=0.003),GT基因型分布较对照组低(χ~2=11.523,P=0.001),CC、C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HD组不同基因型对应的GLS、GRS、GCS、GTA、LVM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HD患儿存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且acyl-Ghrelin、desacyl-Ghrelin、总Ghrelin的水平与心脏的功能改变相关;Ghrelin的C408A基因多态性与GHD的发病相关。
2019 Vol. 59 (4): 35-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0KB] ( 280 )
40 温剑峰莫晔邓磊杨博许国安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右正中神经穴位针灸合并电刺激治疗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中、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支持对症,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右正中神经穴位针灸合并低频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10.53±3.82)分比(8.72±2.27)分,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3.3%比33.3%,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有效促进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减轻残疾程度。
2019 Vol. 59 (4): 40-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353 )
43 张有昆朱皓皞温剑峰邓磊许国安
脑室镜辅助手术治疗脑室出血血肿铸型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脑室镜在脑室出血血肿铸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脑室出血血肿铸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盲穿下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内镜组采用脑室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能力量表(ADL)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2周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内镜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10.12±2.82)分比(7.22±2.17)分,P<0.05];内镜组引流管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5、7 d血肿完全清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2.2%比41.6%,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66.7%比33.3%,P<0.05)。结论采用脑室镜辅助清除脑室内血肿并引流具有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彻底、引流明确、置管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是脑室出血血肿铸型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2019 Vol. 59 (4): 43- [摘要] ( 83 ) [HTML 1KB] [PDF 0KB] ( 305 )
50 孙忠凯刘思平丁国栋姚史武
六线四区超声定位法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线四区超声定位法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cope lithoipsy,PCNL)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上尿路结石行PCNL的患者200例,按病例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六线四区超声定位法、常规超声定位法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然后行碎石取石术,比较2组的手术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均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或术后无转开放性手术病例。观察组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53.2±18.3)min比(67.4±21.5)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8.3±28.6)mL比(96.6±31.4)mL,P<0.05]。2组一期上尿路结石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比85.0%,P>0.05)。观察组因出血而行介入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2%比11%,P<0.05)。2组均未见腹腔脏器损伤,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比14%,P>0.05)。结论六线四区法超声定位能精准定位目标肾盏,为穿刺选择恰当的路径,避免肾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2019 Vol. 59 (4): 50- [摘要] ( 54 ) [HTML 1KB] [PDF 0KB] ( 251 )
54 黄智峰孙盼盼姚芳陈雪雨林冰纯赵捷付永萍袁誉容石玉萍杨传忠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自发性肠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自发性肠穿孔(SI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 g SIP患儿(SIP组)30例,选取同期、同胎龄及同出生体质量的无肠穿孔早产儿(对照组)66例。回顾性分析SIP组的临床资料,比较SIP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和短期临床转归。结果纳入的早产儿共1270例,其中SIP组30例,胎龄22~31周的SIP总发病率为2.36%(30/1270),出生体质量400~1499 g的SIP总发病率为2.62%(30/1145),胎龄为22~25周、26~27周、28~31周的发病率分别占11.76%、2.02%和1.01%,出生体质量为400~749 g、750~999 g、1000~1499 g的发病率分别占12.96%、3.39%和1.00%。死亡率为30.00%。平均穿孔日龄为(5.90±1.97)d。SIP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保守治疗15例(50.0%),保守联合手术治疗3例(10.0%),手术治疗10例(33.33%)。出院时存活率分别为73.33%、100.00%、50.00%,总体存活率为63.33%。结论 SIP常见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其发病率越高,且穿孔日龄早,死亡率高。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案。
2019 Vol. 59 (4): 54- [摘要] ( 73 ) [HTML 1KB] [PDF 0KB] ( 246 )
58 虞炜魏忠权蕊良张明玮
腹腔镜与开腹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患者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行全胃切除术并D2淋巴结清扫术的进展期胃中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8例行腹腔镜手术,B组2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脾门淋巴结清扫数目、脾门淋巴结清扫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等),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脾门淋巴结清扫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脾门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住院死亡病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3/28),B组为16.67%(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3,P=0.690)。2组术后6个月血清CEA及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术后6个月血清CEA及CA-199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B组(P<0.05)。结论行进展期胃中上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时,选择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降低患者远期复发风险可能。
2019 Vol. 59 (4): 58- [摘要] ( 54 ) [HTML 1KB] [PDF 0KB] ( 262 )
62 杨祝玲张泉山付四毛肖文玉谢娴刘一凡余晓静
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婴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初诊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25-羟维生素D水平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选取30例经激发试验确诊为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为研究组,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婴儿配方喂养。2组均给予维生素D滴剂400 U,1次·d-1,同时常规进行日常户外活动及添加辅食。2组在初诊时和干预3个月后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结果初诊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研究组为(74.24±17.26)nmol·L-1,对照组为(74.46±14.83)nmol·L-1;2组初诊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研究组为(123.85±13.93)nmol·L-1,对照组为(125.03±10.95)nmol·L-1;2组干预3个月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25-羟维生素D水平无差异。
2019 Vol. 59 (4): 62- [摘要] ( 74 ) [HTML 1KB] [PDF 0KB] ( 267 )
69 胡大仁刘定志薜浩
miRNA-181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miRNA-181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81c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其在肝脏正常细胞系LO2及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表达。肝癌细胞转染miRNA-181c后,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miRNA-181c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017 3±0.099 0)比(0.804 3±0.108 5),P<0.05],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相对表达明显高于肝正常细胞LO2[(1.633 0±0.202 8)比(0.448 7±0.048 4),P<0.05]。HepG2细胞经转染miRNA-181c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未经转染的细胞增殖率(121.25%比48.50%,P<0.05),且显著高于LO2细胞经miRNA-181c转染后的细胞增殖率(121.25%比5.20%,P<0.05)。流式染色分析显示,HepG2细胞转染miRNA-181c组的Ki67的平均荧光强度(4.58±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9±0.72)、肝正常细胞LO2的(0.68±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NA-181c促进了HepG2细胞的增殖。转染miRNA-181c后,HepG2细胞的p85、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其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miRNA-181c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
2019 Vol. 59 (4): 69-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0KB] ( 314 )
73 洪雯丽付歆欣黄瑶琪钟志胜郑月慧李光友
原始卵泡池和精神压力对妇女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始卵泡池的动态变化和精神压力对妇女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为女性生殖健康提供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江西省11个地区市、10个县级市、70个县,采取分层、整群概率比率的方法抽取50个样本群(包括城区25个街道、郊区25个乡),对样本群中40~6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n=16 597)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绝经年龄、生育胎数、哺乳时长和化疗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体质指数的测定。将120例围绝经期妇女按绝经年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每组60例。对2组采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进行测评,对自然绝经年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生育胎数、哺乳时长和化疗药物使用均不是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而BMI是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50岁组生理压力指数、心理压力指数均高于>50岁组(均P<0.01)。结论影响卵泡池的因素与自然绝经年龄无关,体质量和精神压力能使绝经年龄提前。
2019 Vol. 59 (4): 73- [摘要] ( 84 ) [HTML 1KB] [PDF 0KB] ( 330 )
77 颜静禛饶江红周小军甘少辉杨蕊周晴柴源温华斌许薷丹
南昌市青云谱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南昌市青云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患病相关性,为差异化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南昌市青云谱区17 195名参与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按照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为9种类型(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平和质及特禀质)。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中医体质因素及中医体质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婚姻状况及中医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排前3位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别为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在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因素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纳入了3个中医体质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痰湿质(OR=2.017,95%CI 1.865~2.180)、气郁质(OR=1.340,95%CI 1.024~1.755)、湿热质(OR=1.145,95%CI 1.019~1.286)。以性别分层进行分析,痰湿质(OR=1.965,95%CI 1.761~2.192)、气郁质(OR=1.489,95%CI 1.035~2.140)为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痰湿质(OR=1.997,95%CI 1.791~2.227)为男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结论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是在老年人中较为容易发生高血压患病情况的体质类型。在对老年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控的工作中,应当把握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不同方法,促进中西医的有机融合,实现差异化高血压防控。
2019 Vol. 59 (4): 77-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0KB] ( 343 )
82 苏继亮何朝珠夏佳颖
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相应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南昌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1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2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26名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总分(42.01±19.66)分,二次创伤(14.73±8.08)分,职业倦怠(27.27±13.19)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情疲劳。护士职业压力总分(90.58±13.4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49.55±10.79)分,心理弹性总分(58.90±12.5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与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有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共情疲劳总分与护士职业压力各维度呈正相关(r=0.170~0.311,均P<0.05),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84~-0.378,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理专业及工作的压力、自强性、家庭内支持、工作年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压力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自强性、患者护理的压力、年龄是二次创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情疲劳,并且受职业压力、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肿瘤科护士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应对能力。管理者须重视并开展有关职业心理及共情的教育与培训,适当减轻肿瘤科护士工作负荷,改善工作环境,并提供更多的支持,以降低护士的共情疲劳。
2019 Vol. 59 (4): 82- [摘要] ( 159 ) [HTML 1KB] [PDF 0KB] ( 264 )
88 杨思敏林倩娄诗云石静杨美雯洪芬芳杨树龙
老年痴呆症引发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痴呆症(AD)的患病率越来越高。AD与睡眠障碍存在关联,而睡眠障碍是AD的常见症状。AD可通过影响大脑视交叉上核导致松果体区褪黑素及其受体改变,并使胆碱能缺失,以及食欲素水平改变等机制导致睡眠障碍。本文就近年来AD导致睡眠障碍的特点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AD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为防治AD和相关的睡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2019 Vol. 59 (4): 88-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0KB] ( 323 )
92 王亚群蒋典君应颖黄永红
AMPK在器官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器,在许多代谢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AMPK在纤维化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AMPK在常见器官包括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靶向AMPK的抗纤维化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2019 Vol. 59 (4): 92- [摘要] ( 219 ) [HTML 1KB] [PDF 0KB] ( 323 )
97 黄晓梅徐聪聪黄懂忆杜芳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高发性肝病,常合并2型糖尿病(T2DM),二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NAFLD合并T2DM患者常伴血清学指标代谢异常,尿酸(SUA)、维生素D(VitD)等血清学指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NAFLD合并T2DM的流行病学、关联机制、血清学独立危险因素以及预防与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9 Vol. 59 (4): 97- [摘要] ( 117 ) [HTML 1KB] [PDF 0KB] ( 365 )
100 周玲玲夏国际
肺腺癌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
<正>肺肿瘤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胃腺癌占比最高,其次为肺腺癌。肺组织活检是诊断肺肿瘤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一般情况差,绝大部分不能耐受活检,国外通常为患者死后解剖尸体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而我国因为传统观念的问题,尸检率极低,肺肿瘤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理诊断困难,因此临床诊断肺肿瘤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我国占比较大~[1-6]。现将1例肺腺癌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
2019 Vol. 59 (4): 100- [摘要] ( 84 ) [HTML 1KB] [PDF 0KB] ( 251 )
103 刘月陈丽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正>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类罕见的具有高侵袭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0.2%~1.3%~[1]。PSC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肺部肿瘤相似,早期诊断率低,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本文对1例原发性PS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结合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临床特征及诊疗、预后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个月余"于2018年4月6日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前,病初为
2019 Vol. 59 (4): 103- [摘要] ( 83 ) [HTML 1KB] [PDF 0KB] ( 297 )
105 蔡丹占一姗邬涛石乔
儿童垂体危象救治1例报告
<正>垂体危象又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是因腺垂体部分或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在遭遇应激后,或因严重功能减退自发地发生的休克、昏迷和代谢紊乱危象征象,常见于成人希汉综合征和垂体卒中,在儿童罕见,极低的发病率让儿科临床医师对垂体危象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现报告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垂体危象成功救治过程,以期为儿童垂体危象的处理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患儿,女,9岁11个月,因"发热2 d,抽搐并意识障碍2 h余"于2018年9月9日5时30分收入江西
2019 Vol. 59 (4): 105-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320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