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 59卷 3期
刊出日期:2019-06-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谢灿洪肖义坡徐建军喻东亮张文雄梁永刚魏益平
iEESI-MS技术联合PLS快速判定裸鼠肺癌移植瘤边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技术联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判定裸鼠肺癌移植瘤边界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裸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对裸鼠肺癌移植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使用自制的取样器和iEESI-MS技术进行快速分析及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PLS分析指纹质谱数据,碰撞诱导解离实验(CID)分析化学成分。结果裸鼠肺癌移植瘤组织m/z值分别为783、799、809、833时相对丰度均高于癌旁组织,而m/z值分别为797、821时相对丰度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z值783为磷脂酰胆碱钠盐(POPC+Na~+),m/z值799为磷脂酰胆碱钾盐(POPC+K~+)。PLS结果显示裸鼠肺癌移植瘤组织间分布较分散,而癌旁组织间聚集良好。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裸鼠肺癌移植瘤组织中癌细胞增殖活跃,排列不整齐,核深染,异形明显,而癌旁组织表现为正常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结论采用iEESI-MS技术联合PLS可快速区分裸鼠肺癌移植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为快速判定裸鼠肺癌移植瘤边界提供了新思路。
2019 Vol. 59 (3): 1-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0KB] ( 267 )
6 龙静文陈小雨蔡天盼邹婷婷黄河浪吴磊汤利萍
老年人多维度体质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构建老年人多维度的体质测评量表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回顾文献、意见征询初筛体质评估指标,以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建立老年人多维度的体质测评量表。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评价量表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和探索性因子法评价量表效度。结果确定包括形态体貌、机能和素质3个维度25项条目的老年人多维度体质评估量表,3个维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22、0.320和0.558;评估量表总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2,重测信度系数为0.869(P<0.001);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8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老年人多维度体质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望为60岁以上老年人体质提供测评工具。
2019 Vol. 59 (3): 6- [摘要] ( 77 ) [HTML 1KB] [PDF 0KB] ( 242 )
11 郝蕾李媛媛乔菲种楠张伟史英吴洁琼
青柏溃结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青柏溃结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模型(B)组、青柏溃结汤(C)组和柳氮磺吡啶(SASP,D)组,每组8只。B、C、D 3组采用DSS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给予正常饮食,不做任何处理;B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1灌肠,1次·d-1;C组给予青柏溃结汤2.0 g·mL-1灌肠,1次·d-1;D组给予SASP溶液0.5 g·kg-1灌肠,1次·d-1。4组均连续治疗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p-p38 MAPK蛋白表达的水平。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性状、结肠大体标本和镜下结肠组织情况,并进行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记录结肠长度的变化。结果青柏溃结汤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评分(P<0.01),降低血清TNF-α的表达水平(P<0.05),减少结肠黏膜p-P38的表达(P<0.05)。与A组比较,B、C、D 3组结肠长度均缩短(均P<0.01);与B组比较,C、D 2组结肠长度均增长(均P<0.01)。结论青柏溃结汤对DSS诱导的大鼠UC有明显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减少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大鼠肠黏膜炎症损伤来发挥效应。
2019 Vol. 59 (3): 11-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0KB] ( 220 )
16 邓鹏勒世联邬黎青熊隆信
不同封闭负压下引流管侧孔径大小与组织损伤的关系
目的建立兔引流模型,比较不同侧孔径引流管在不同封闭负压下对引流管周围组织的损伤。方法将自制具有1、2、3、4 mm侧孔径的引流管2根,同时置入持续麻醉的实验兔左右腹腔,分别经持续6 h的-0.02、-0.06 mPa压力引流后,观察引流管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与-0.02 mPa压力引流相比,相同侧孔径的引流管在-0.06 mPa压力引流后,引流管周围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负压封闭引流后,引流管周围组织损伤程度随着引流管侧孔径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具有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在封闭负压下,引流管负压越小、引流管侧孔径越小,其对周围组织损伤越小。
2019 Vol. 59 (3): 16-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266 )
19 李慧廖香香肖松娄亭亭鲍雪滢李诗雅刘漪范华南黄辉
EDTA对氯己定去除粪肠球菌生物膜效果的影响
目的在体外环境下建立粪肠球菌(E.faecalis)生物膜,观察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作为分散剂对氯己定(CHX)清除生物膜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96孔板建立体外24 h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将生物膜随机分为A、B、C、D、E、F、G 7组,A—E组分别加入1、2、4、8、16 MIC(最低抑菌浓度)EDTA+0.002%CHX,F组为单独用药组,G组为阴性对照组,均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测量各组生物膜的OD490值。在无菌羟磷灰石陶瓷片建立粪肠球菌24 h成熟生物膜模型,随机分为EDTA组、CHX组、EDTA+CHX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分别由相应药物作用24 h,经荧光染色后置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下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变化。结果 A—E组OD490值显著低于F、G组(P<0.05),A—E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M图像显示:成熟生物膜细菌密集、层叠,镜下以绿色荧光染色菌体为主;EDTA组于CLSM下可见生物膜结构稀疏,其中细菌密度及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但仍以绿色荧光为主;CHX组生物膜中细菌数量减少,呈现黄色或桔色,部分区域为深红色;EDTA联合CHX组,生物膜中生物膜结构破坏,细菌数量明显减少,以红色荧光染色菌体为主。结论 EDTA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具有分散作用,可增强CHX抗生物膜效果,但其作用效果与浓度无关。
2019 Vol. 59 (3): 19- [摘要] ( 95 ) [HTML 1KB] [PDF 0KB] ( 294 )
23 张玉杰贾云飞陈立娜蒋素芳
TLR4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大鼠模型神经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TLR4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大鼠模型神经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采用自体血注射脑尾状核的方法构建脑出血模型,TLR4抑制剂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处理实验组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的蛋白表达;qPCR检测TLR4、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组织的神经凋亡。结果 1)与空白对照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LR4蛋白表达增强(均P<0.05),但实验组TLR4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且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LR4、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强(均P<0.05),但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5),且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的凋亡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但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5),且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诱导脑出血神经凋亡;EGCG通过TLR4信号通路抑制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凋亡,对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9 Vol. 59 (3): 23- [摘要] ( 61 ) [HTML 1KB] [PDF 0KB] ( 284 )
28 元建华李建旺张曙波毛山山崔荣花
siRNA沉默livin基因对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NA沉默livin基因对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含livin-siRNA序列的稳定表达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至结肠癌CT-26细胞株,转染后筛选出稳定和低表达livin的结肠癌细胞(livin-siRNA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mock组)和转染阴性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T-26细胞中liv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T-26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CT-26细胞对5-Fu和L-OHP的敏感性。结果转染livin-siRNA后,CT-26细胞中的livin mRNA和蛋白量较mock组和control siRNA组明显降低(P<0.05);转染48 h后,livin-siRNA组CT-26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ock组和control siRNA组(P<0.05)。转染后livin-siRNA组的CT-26细胞较mock组和control siRNA组对5-Fu和L-OHP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通过干扰RNA沉默livin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肠癌CT-26细胞对5-Fu和L-OHP药物的敏感性。
2019 Vol. 59 (3): 28-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41 )
33 刘芳柳玉红李晓鸣邹桂华周来勇
SLUG基因可调控性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基因表达,构建可调控性相关基因干扰载体,并验证其干扰作用。方法将高转移人鼻咽癌细胞株5-8F、5-8F-H3细胞进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5-8F及5-8F-H3细胞中SLUG、CBX3、MAD2L1、PLAU、HMGA1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酶切、连接技术构建pSUPERIOR-SLUG干扰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5-8F-H3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干扰效果。结果5-8F及5-8F-H3细胞中SLUG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BX3、MAD2L1、PLAU、HMGA1基因(均P<0.05),相对倍数分别为(11.23±1.78)倍、(1.23±0.17)倍、(1.57±0.27)倍、(6.36±0.38)倍、(3.66±1.14)倍,以SLUG基因倍数最高。所构建的pSUPERIOR-SLUG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所需的目标序列,并成功转染鼻咽癌5-8F-H3细胞。阳性克隆S2-18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阳性克隆S1-7、S1-9、S2-22基因(P<0.05),干扰率分别为67.42%、72.45%、84.20%、75.61%。结论 SLUG基因在鼻咽癌5-8F-H3中高表达。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SUPERIOR-SLUG,并成功转染鼻咽癌5-8F-H3细胞,为后续进一步研究SLUG在鼻咽癌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9 Vol. 59 (3): 33-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255 )
39 李伟邓云平
孤儿核受体SHP对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分析孤儿核受体小异二聚体伴侣(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对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构建过表达SHP的腺病毒、以及SHP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腺病毒;结晶紫染色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143B细胞增殖情况;Horchest33258染色检测143B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143B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143B细胞Wnt/β-catenin信号的活化情况。结果过表达SHP可抑制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但促进细胞凋亡(P<0.01);反之,抑制SHP表达,可促进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过表达SHP可降低β-catenin及其下游靶分子Cyclin D1和c-Myc的蛋白水平(P<0.01);抑制SHP表达可增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 SHP可抑制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SHP抑制Wnt/β-catenin信号活性有关。
2019 Vol. 59 (3): 39-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255 )
38 陈璐陈莉贺建新
超声诊断双侧乳头、乳晕区复发多发性软纤维瘤1例
<正>双侧乳头软纤维瘤发生于中青年女性较少见,且短期内复发,目前暂未见相关报道。2017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双侧乳头、乳晕区复发多发性软纤维瘤的患者,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双乳体表突起于2017年8月21日就诊本院。发现时为多发绿豆大小突起,后逐渐增大,数目逐渐增多,无明显不适,与月经无关。体格检查:双侧乳头、乳晕区可见约十个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呈结节状体表突起,质软,无压痛,活
2019 Vol. 59 (3): 38-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286 )
72 吕小林陈国安呙阳纪德香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正>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aemia,CN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特征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中成熟阶段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常伴脾脏增大,易与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相混淆~[1]。目前文献公开报道的CNL病例约150例,多为零散报道,缺乏系统性描述,且该病鉴别诊断难度较大,易于造成漏诊、误诊~[2]。
2019 Vol. 59 (3): 72-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0KB] ( 263 )
79 陈盛松童波周洪肖祖克廖凤翔范思斯徐全
PET-CT误诊硬化性肺细胞瘤2例
<正>硬化性肺细胞瘤(PSH),也称肺硬化性血管瘤,为相对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1]。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PSH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影像学表现为恶性肿瘤特性的报道,但常难以与恶性肿瘤鉴别而误诊,大部分经手术切除或活检而明确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两例PET-CT的PSH影像及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PSH的认识。1 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55岁,因胸闷气促、背部隐痛
2019 Vol. 59 (3): 79- [摘要] ( 48 ) [HTML 1KB] [PDF 0KB] ( 231 )
104 蔡芬熊江彪贺超吴锐
急性髓系白血病(M5)继发血管炎1例报告
<正>恶性肿瘤继发性血管炎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据报道~[1],恶性肿瘤患者血管炎发生率为8%,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多表现为小血管炎及皮肤血管炎,也可为系统性血管炎,且常发生在肿瘤诊断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4日收治1例初诊为血管炎,经反复骨穿后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恶性肿瘤继发血管炎的诊疗经验。1 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右髂总动脉瘤术后双膝、双踝关节肿
2019 Vol. 59 (3): 104-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0KB] ( 245 )
45 杜梦阳宋莹许晶晶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姚懿宋雷许连军赵雪燕高展袁晋青
钙离子拮抗剂对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术且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 527例,按是否服用CCB治疗分为2组:接受CCB治疗组(CCB组)5123例(48.7%),未接受CCB治疗组(非CCB组)5404例(51.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清除2组基线资料差异显著患者后,CCB组2686例(50.0%),非CCB组2682例(50.0%)。分析服用CCB对PCI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2年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CCB组血小板高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4%、27.3%,非CCB组分别为31.2%、28.5%,2组匹配前后血小板高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0、0.450)。倾向性评分匹配前CCB组2年全因死亡率及心原性死亡率均较非CCB组显著升高(0.5%比0.3%,P=0.008;0.2%比0.04%,P=0.006),其他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2组2年全因死亡率及心原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倾向性评分匹配前服用CCB是2年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HR 3.61,95%CI 1.12~11.6,P=0.030),而匹配后不再是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01,95%CI 0.50~8.11,P=0.330)。结论 CCB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无明显影响,不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长期预后。
2019 Vol. 59 (3): 45-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90 )
51 杨毓雯杜微云潘雨薇马穗红谢佳均柳建华
经胸超声心动图及CTA诊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诊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Stanford A型AD患者的TTE、CTA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E、CTA诊断Stanford A型AD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0.9%、95.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的优势在于观察升主动脉近端病变、瓣膜反流及其严重程度及评估心功能、心包积液量。CTA的优势在于显示AD累及范围,尤其显示主动脉弓、胸腹主动脉、冠状动脉病变均优于TTE(P<0.05)。结论 TTE、CTA诊断AD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对AD诊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2019 Vol. 59 (3): 51-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0KB] ( 271 )
56 邢东文许志有虞道锐董战玲
不同维持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维持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penea of prematurity,A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出生胎龄<32周的呼吸暂停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8例。高剂量组枸橼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1,24 h后维持量10 mg·kg-1·d-1静脉滴注,呼吸暂停消失5 d后停药;低剂量组枸橼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1,24 h后维持量5 mg·kg-1·d-1静脉滴注,呼吸暂停消失5 d后停药。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包括治疗期间呼吸暂停次数、撤呼吸机成功率、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和给氧时间)、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转归和住院时间。结果高剂量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少于低剂量组(P<0.01),撤机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P<0.01)。2组患儿与咖啡因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喂养困难、腹胀及内环境紊乱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的临床转归,包括院内死亡、慢性肺病及其他合并症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的首剂量为20 mg·kg-1,维持剂量为10 mg·kg-1·d-1时,既可有效提高AOP的疗效并具备安全性,也不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
2019 Vol. 59 (3): 56-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59 熊小云谢小华杨传忠孙盼盼陈丽莲张剑汪云云邓丽萍
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应用袋鼠护理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对需无创辅助通气的超未成熟儿实施的可行性及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NICU住院的114例超未成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KMC,每天1次,每次3 h,干预期限持续2周。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实际纳入56例;对照组脱落6例,实际纳入51例,共纳入10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C对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时间和呼吸暂停次数有影响(P=0.04,P<0.001);按照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层,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超未成熟儿nIPPV/nCPAP时间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减少(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性别、孕周和出生体质量调整后,KMC与nIPPV/nCPAP时间(β=-7.42,95%CI=-12.19~-2.65;P=0.003)、呼吸暂停次数(β=-8.72,95%CI=-10.85~-6.58);P<0.001)及吸氧总时间(β=-8.03,95%CI=-13.99~-2.06;P=0.01)呈负相关;再次调整性别、孕周和出生体质量、日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产前激素(不足,足)、试管婴儿(否,是)、宫内窘迫(否,是)因素后,KMC仍然与nIPPV/nCPAP时间(β=-7.26,95%CI=-11.95~-2.58;P=0.003)、呼吸暂停次数(β=-8.36,95%CI=-10.44~-6.27;P<0.001)及吸氧总时间(β=-7.78,95%CI=-13.47~-2.08;P=0.01)呈负相关。结论需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安全可行,能减少其呼吸暂停次数,缩短用氧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2019 Vol. 59 (3): 59-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65 )
64 朱滢向天新胡大利石白茹李忠敏邬小萍
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目的观察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7月就诊的21例慢性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分析索磷布韦合并其他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HCV R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14例(66.7%)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7例(33.3%)为轻度异常。持续治疗12周后,HCV RNA水平仍低于检测值下限;18例(85.7%)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3例(14.3%)为轻度异常。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其他为全身乏力、失眠、头晕、腿部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等。3例合并其他用药的患者中,未发现特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用于丙肝的治疗,早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19 Vol. 59 (3): 64- [摘要] ( 57 ) [HTML 1KB] [PDF 0KB] ( 281 )
68 岳红刚袁丹迪李露霞
半枝莲对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半枝莲对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半枝莲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5-FU治疗,半枝莲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枝莲片口服。比较2组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及治疗有效率、患者的生存期,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半枝莲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比40.00%,P<0.05),半枝莲组患者的生存期为(21.27±2.5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8.82±3.44)个月(P<0.05),半枝莲组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为(1.21±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0.25)(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NA-34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半枝莲能提高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可能与半枝莲下调血清miRNA-34a的表达水平有关。
2019 Vol. 59 (3): 68-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278 )
74 邓汝林胡鸣舞张虹俊付晓玲
UKA与关节镜联合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17)和对照组(n=18)。观察组行UKA,对照组行关节镜联合HTO。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1周,术后1、3、6、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8.0±9.3)min,短于对照组的(110.0±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HSS评分、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ROM均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019 Vol. 59 (3): 74-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257 )
82 黄琴时艳霞朱海萍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文版志气缺失综合征量表(DS-MV)、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8年6—10月在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20例胃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得分为(35.47±12.5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不同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及主要照顾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20例患者屈服应对与志气缺失得分呈正相关(r=0.653,P<0.05),面对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志气缺失得分均呈负相关(r=-0.448、-0.425、-0.424、-0.329、-0.455,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屈服应对、客观支持、婚姻状况均为志气缺失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胃癌患者志气缺失水平总变异的48.5%(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较高,其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患者更易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9 Vol. 59 (3): 82-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247 )
87 范英殷映群
南昌市某高校退休职工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高校退休职工高尿酸血症(HUA)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HU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30例南昌市某高校退休职工的体检资料,分析HUA的检出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UA与性别、年龄、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1230例退休职工的SUA平均水平为340.90(284.08~401.50)μmol·L-1,男性为379.10(327.45~438.25)μmol·L-1,女性为309.90(264.10~356.40)μmol·L-1,男性SUA水平显著高于女性(U=97 922.00,P<0.001);女性SUA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H=25.001,P<0.001)。HUA总检出率为19.19%(236/1230),男性高于女性(31.28%比9.31%,χ2=94.82,P<0.001)且各年龄组HUA检出率女性均低于男性(P<0.001),男性和女性HUA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男=4.89,P男=0.027;χ2女=7.00,P女=0.008)。HUA组(n=994)的年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γ-谷酰胺转酞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n=236)(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低HDL-C、高GGT和高BCr是HU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南昌市某高校退休职工HUA的检出率较高,男性、年龄、低HDL-C、高GGT和高BCr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 Vol. 59 (3): 87-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282 )
91 刘德孙宇范义兵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简称"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简称"慢性病防控能力")现状,为加强南昌市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及制订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的"全国慢性病防控能力调查表"(适用于疾控系统)对南昌市疾控系统2017年慢性病防控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市级CDC 1个,县(区)级CDC 9个,应答率100%;慢性病防控在岗工作人员40人,占疾控系统在岗总人数的4.9%,平均年龄36.0岁,平均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年限5.7年,70.0%为本科学历,初、中、高级职称分别占47.5%、32.5%、5.0%,45.0%为预防医学专业;用于慢性病防控的总经费占总业务经费的10.1%;50.0%的机构有现行慢性病防控相关规划,80.0%的机构有慢性病防控工作方案;10家CDC均有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部门,均主办了慢性病防控相关培训,仅10.0%的机构接受过外单位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进修;90.0%的机构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与媒体有过合作,40.0%的机构对辖区慢性病的应对情况开展定期评估;10家CDC均开展了死因监测、恶性肿瘤报告工作;主持科研课题的CDC仅占10.0%,发表相关论文3篇;2017年10家CDC均未组织过精神卫生相关培训。结论南昌市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南昌市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提高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
2019 Vol. 59 (3): 91-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299 )
96 肖仁森张伟
移动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目的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升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医疗应运而生。移动医疗技术能够协助病情监测、远程护理、疾病诊断、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逐渐受到医务人员青睐,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癌、肺结核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也将因此受益。文章对移动医疗的概念、主要功能、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前景展望4个方面进行概述。
2019 Vol. 59 (3): 96-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272 )
101 毕秋臣蒋丽萍
外泌体miRNA在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囊泡状小体,可携带蛋白质、微小RNA(miRNA)和脂质等多种成分,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脑胶质瘤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特别是外泌体miRNA,不仅可以影响周围其他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且还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外泌体在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9 Vol. 59 (3): 101- [摘要] ( 83 ) [HTML 1KB] [PDF 0KB] ( 279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