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是大脑缺氧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生存相关的细胞周期的稳定及能量代谢,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存活、凋亡,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的调控产生重要作用;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着双重作用,且存在时相表达特点。通过调节体内HIF-1α的表达,能够为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提供好的治疗干预途径。
|
|
关键词 :
 ,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机制,
综述
|
|
[1] |
俞林波. 《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探析——兼评秦汉杂家学术思想体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02): 47-. |
[2] |
朱振亚; 汪阳春. 论社会触动机制的逻辑生成及其社会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01): 52-. |
[3] |
张新芝; 李少敏; 彭迎丰. 产业转移发生机制与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01): 58-. |
[4] |
李舒雅王芬刘丝荪.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1): 59-. |
[5] |
李云金国强. 产新德里1型金属β-内酰胺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传播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1): 50-. |
[6] |
刘岭青.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6): 101-. |
[7] |
吴献举.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主体评价的分析视角[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7(06): 20-. |
[8] |
杨凌妍; 范惠珍.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97-. |
[9] |
杨海玉; 刘勇. 坏死性凋亡在乙醇诱导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4): 98-. |
[10] |
黄兰; 曹平良; 李年娥; 唐琼珍; 陈早芳. 血压季节性变化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98-. |
[11] |
贺贝贝; 郭亚民. 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101-. |
[12] |
胡次浪; 陈强.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与炎性反应机制与治疗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104-. |
[13] |
涂盛辉; 骆中璨; 林立; 刘婷; 王犇; 杜军; 邱俊明. CuO-CeO2/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酸性大红GR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6, 38(03): 205-. |
[14] |
黄荳; 胡炜华; 黄伟; 胡晓. Caco-2细胞模型在中药转运机制及相互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2): 96-. |
[15] |
黄强辉; 高幼奇; 王川红; 魏江平. 脑CT灌注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2): 8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