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机制研究进展 |
沈思妤江科盛佳钰董梦婷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 |
|
|
摘要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所有接受保守手术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但其带来的毒副反应会使95%的患者出现皮肤反应。目前针对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治还处于探索阶段,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药物防治的疗效还需提升,多项随机对照试验仅使用单个药物对照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联合应用药物防治。因此针对防治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药物按机制分类,应系统开展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制定防治标准或指南,以减轻患者痛苦。本文旨在将近年来针对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和药物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未来能针对患者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发现多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减轻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痛苦。
|
|
关键词 :
急性放射性皮炎,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危险因素,
防治药物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4952); 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21Y11923600、23Y11921600); 上海市卫健委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202140172);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新技术研究与转化种子计划(2024ZZ2062); 岳阳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级基金(2024yyzh05);岳阳医院揭榜挂帅转化医学研究院级基金(2024YJJB12);岳阳医院青苗人才培养项目(RY411.07.02.04); |
[1] |
吴佳慧 刘晓萍 俞快 周伯宣 曹玮 熊海蔚 谢玉芬 吴紫云 史青峰 刘志高 蔡祥凯 李映良. HSP-90α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功能富集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6): 55-. |
[2] |
吴紫云 汪嵘嵘 俞快 谢玉芬 吴佳慧 刘晓萍 周伯宣 熊海蔚. 聚蛋白聚糖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5): 1-. |
[3] |
辛悦.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5): 93-. |
[4] |
顾琤单远洲时慧森唐斌陈建荣.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4): 36-. |
[5] |
陈泓羽李铁莲杨蕾谢玲. 放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3): 78-. |
[6] |
周油伽 罗文婷 吴溥桢 蔡立楷 邬龙源 熊丽霞.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断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1): 81-. |
[7] |
刘明张小霞李慧鹏. 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在提高儿科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1): 55-. |
[8] |
邓银良李江龙刘国保舒华保. 彩色超声、磁共振及两者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59-. |
[9] |
郭丽君.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营养管理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6): 89-. |
[10] |
刘婷郑巍余美琴王婧玲聂小艳熊海蔚许志辉张丽丽. 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5): 48-. |
[11] |
魏钱碧 袁茂 刘春梅 叶勇 张敬春. 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4): 53-. |
[12] |
邹芳芳 张振坤 秦春新. SWI/SNF中BAF和PBAF复合物在乳腺癌中的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3): 89-. |
[13] |
曹琳尹红朱静段甚佳肖立新. miRNA-24靶向调控MEK/ER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3): 12-. |
[14] |
章洁苓 黄芬. 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支持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89-. |
[15] |
戴慧萍张丹丹邱慧芳. 超声联合乳腺钼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