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04月06日 星期日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础医学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尿酸、碱性磷酸酶联合骨显像检测在低磷骨软化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曾令鹏 罗侃莹 张庆 张青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江西省人民医院血管乳腺外科
全文: PDF (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低磷骨软化症与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血钙、碱性磷酸酶(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1例低磷骨软化症(A组)与20例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钙、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骨显像显示,A组以肋骨及四肢骨受累最常见,肋骨表现为散在点状核素浓聚,病灶大小、浓聚程度基本一致,股骨、膝关节、踝关节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核素浓聚,也可表现为单侧浓聚;B组以脊椎、骨盆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病灶分布无规律,大小及浓聚强度不一,可呈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核素浓聚,肋骨病灶常沿着肋骨走形呈条索状核素浓聚。A组ALP水平、肌酐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尿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尿酸、ALP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1.0μmol·L-1、208.5 U·L-1,对应诊断低磷骨软化症敏感度分别为81.1%、86.0%,特异度分别为100.0%、85.0%。结论 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但有时仍与多发骨转移较难鉴别,结合患者病史及ALP、尿酸水平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曾令鹏 罗侃莹 张庆 张青
关键词 低磷骨软化症骨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尿酸碱性磷酸酶    
    
引用本文:   
曾令鹏 罗侃莹 张庆 张青. 尿酸、碱性磷酸酶联合骨显像检测在低磷骨软化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5): 63-.
链接本文:  
https://qks.ncu.edu.cn/Jwk_xbyxb/CN/     或     https://qks.ncu.edu.cn/Jwk_xbyxb/CN/Y2022/V62/I5/63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