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 52卷 1期
刊出日期:2021-02-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5 杨健民
理论自觉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构建
我们已经进入到新时代,这是一个具有新的历史方位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性实践也由此展现出多重的意义。新的理论自觉要求当代中国学者必须具有自己的学术话语权,将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而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构建的中国语境问题,则要求中国的学术说中国话,将学术思想转化为现实实践,同时将现实实践提升为学术思想,从而体现出真正的中国问题。中国问题与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在不断回答中国的问题发展起来的,新的理论一定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南,只有它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和理论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回答。以当代中国学术体系去看待中国问题,既要认真地、合理地汲取西方的理论,又要有属于自己的"阐释原则",在深入反思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建构出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
2021 Vol. 52 (1): 5-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137 )
15 袁久红 郝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儒学价值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集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智慧,重新审视其价值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儒学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层面,以"尊仁""崇德""尚和"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哲学蕴含着化解现代社会人类自由发展难题的哲学价值;在道德建设层面,以"德行伦理"为形态的儒家伦理蕴含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价值;在治国理政层面,儒家以"仁"为基点的"民本"观、"礼法"观、"天下"观蕴含着助益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治理价值。

2021 Vol. 52 (1): 15- [摘要] ( 370 ) [HTML 1KB] [PDF 0KB] ( 176 )
23 高园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解析与实践启发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建立在对资产阶级权利平等的批判与否定基础之上的,其基本内容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最后过渡到无阶级社会,最终实现对"权利平等"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核心观点是"权利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要求在实践中使权利向弱者倾斜、关照弱势群体。这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与时代价值。
2021 Vol. 52 (1): 23- [摘要] ( 190 ) [HTML 1KB] [PDF 0KB] ( 142 )
31 江泰然
论朱德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史上的地位
朱德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史上有着巨大的建树,其崇高而独特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朱德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和"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者。
2021 Vol. 52 (1): 31- [摘要] ( 67 ) [HTML 1KB] [PDF 0KB] ( 144 )
40 骆宣庆
马基雅维里的新德性观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论述,被视为开创了一条通向近代政治科学的新道路。而且,不同于主流的国家理性学说的解读,马基雅维里的新政治科学之建立并非以牺牲政治领域中的道德为代价;相反,马基雅维里通过将政治与道德的标准安置在流变的经验世界的界限之内,超越了以超验的终极实在为根基的古典政治哲学:一方面解构了以终极实在为依据的永恒不变的古典德性,另一方面重构了以流变的经验世界为根基的德性。马基雅维里通过区分政治事务中的"显得好"和"真的好",弥合了旧道德观与新政治科学之间的张力,重新安顿了道德在政治领域中的位置。
2021 Vol. 52 (1): 40-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42 )
48 汶红涛
从契约到功利:休谟与近代政治哲学的转向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从"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政治建构的起源与基础,为后来19世纪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框架。休谟在"契约论"向"功利论"政治哲学的转向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过渡性角色,但他既不是一名契约论者,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功利主义者。
2021 Vol. 52 (1): 48-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120 )
55 熊云辉
责任主义民事诉讼的证成——一种民事诉讼观念史的考察
民事诉讼类型化分析是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历久弥新的主题。历史地看,民事诉讼在大陆法系国家存在自由民事诉讼、社会民事诉讼、极权民事诉讼三种类型。我国民事诉讼受此三种民事诉讼因素叠加影响,发展出第四种类型,即责任主义民事诉讼。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主轴就是修正责任主义民事诉讼。
2021 Vol. 52 (1): 55-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14 )
65 李紫阳张泽辰
第三方支付场景下洗钱罪立法反思与调适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的修改具有积极意义,但未充分回应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对洗钱罪提出的立法修改要求。以洗钱罪重灾区之第三方支付为领域进行场景化分析可知,洗钱罪应继续在上游犯罪范围、行为方式、主观心态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未来再次修改洗钱罪时,立法者应考虑将传销犯罪、赌博犯罪、税收犯罪等典型类罪扩充为上游犯罪,将获取、占有与使用行为扩充为洗钱罪行为手段,删除"为掩饰、隐瞒"之立法表述,以解决第三方支付场景下洗钱罪主观方面认定困难的问题,并谨慎考虑是否增设过失洗钱罪。
2021 Vol. 52 (1): 65-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144 )
76 张菊梅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与革新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是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普遍共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行政化供给、市场化供给和社会化供给三大类七种模式,各种模式的特色和应用领域各不相同。实践表明,政府本身的认识和能力已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成效的关键因素。由于各地农村的差异,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以下困境:服务目标上,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供给主体上,政府缺位、市场参与动力不足和社会组织不成熟;供给方式上,难以有效开展公私合作;供给机制上,难以协调公共性与逐利性。为摆脱困境,政府主导下公私合作是必然趋势,政府要兼顾公平与效率,规范自行行为、完善市场建设,处理好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与监管关系,注重引导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2021 Vol. 52 (1): 76-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84 汤天甜温曼露
影像舆论的本体溯源、表征属性及风险审视
区别于以往舆论的实践形态与文本要素,影像舆论呈现出互动修辞、全景敞视、舆论净化、视觉记忆等方面的意义转向趋势,实现了影像表征与个体话语、公众意志之间的联系。风险视角下的影像舆论正通过合理化地消解权威影像、异化影像形态、裂变影像社交、扩大圈层鸿沟等方式,将影像逻辑放置于更加广泛的社会语境之中,促进了公众的影像表达与想象,解构了传统的舆论秩序,为公众的舆论表达与交互带来了影像化的思维与实践范式。
2021 Vol. 52 (1): 84-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137 )
92 覃芹1邵笔柳2
融合传播中的沉浸式阅读:概念、价值和路径
技术伴随着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当下,由媒介相关技术支撑的媒介融合已进入下半场,推动"离身传播"向"具身传播"转换。作为一种向"具身传播"回归的阅读模式,沉浸式阅读在"心流""具身""内爆"等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结合技术和阅读元素,整合认知和体验的关系,并基于此成型了自身概念;其价值则具体体现在"人机合一""主我客我交往""虚拟与现实交换"等方面;而沉浸式阅读必须同时"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完善技术支持""构建内容框架",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2021 Vol. 52 (1): 92-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0KB] ( 146 )
99 温乐平
西汉海昏侯国职官设置札记
根据汉代侯国职官制度,海昏侯国职官制度相对完善。在行政职官中,设置相1人,官秩400石;丞1人,秩200石;尉2人,秩200石;又设乡有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若干人,皆为百石以下斗食少吏:分别主管海昏侯国的吏治、民政、赋税、诉讼、治安等行政事务。在侯国家臣职官中,设置家丞1人,官秩比300石;仆、行人、门大夫各1人,庶子1人,先马、中庶子14人。此外,海昏侯国家臣中还可能有傅、主簿、舍人、私府长、食官等职官。
2021 Vol. 52 (1): 99-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32 )
107 唐蕾
路径·格局·视角:“严肃性”的美学维度——托马斯·曼与桑塔格比较研究
作为20世纪重要的作家和批评家,托马斯·曼和桑塔格均脱胎于欧洲现代思想文明,主张严肃性写作,创造丰富的文学体系,积极打造和维护百科全书式的智库大厦;同时,他们崇敬艺术,强调零度写作姿态。桑塔格与托马斯·曼在创作中的隔空对话实现了美学实践的高度契合,体现对全才式智性审美的留恋,也是艺术家创造性活动的必然结果。他们苦心孤诣的审美理念为现代美学理论建构提供参照。"艰难之旅""智慧工程"和"艺术家身份"等多重视角有助于探知两位作家在美学实践中对"严肃性"的诠释与坚守。
2021 Vol. 52 (1): 107-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169 )
115 单昕
抗战初期广州的文学场域与文学生产——兼论抗战文学的地域性和流动性
抗战初期的广州作为国统区乃至全国的抗战文学重镇,通过特定地域的文化生产场域营构,体现出地理空间之于文学生态建设的作用机制。南迁文化人与华南本土作家通过文学创作和办刊办报等多重文学实践共同进行广州抗战文学生产,体现出时代整体性文学思潮对特定地域文学演进的作用轨迹,以及地域文学对文学主流的反作用力,呈现出文学地域性和流动性之间互涉互渗的系统动力学关系。
2021 Vol. 52 (1): 115-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149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