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46卷 03期
刊出日期:2015-06-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1 闫顺利; 赵雅薇
本体论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过程思想
本体论作为对事物终极原因追求的理论不止一条思路,西方哲学史中有两种本体论形态:实体本体论和过程本体论,过程本体论并未成功消除实体本体论的困境。马克思哲学对二者进行了扬弃,既批判了实体本体论,又超越了思辨过程本体论,确立起实践过程本体论。将本体纳入实践过程考察,实践过程是人的在世方式,归根到底一切形而上学问题都产生和消解于实践过程,思维与存在在实践过程中构成对象性关系而相互规定。实践过程本体论作为思维方式要求从互动生成中理解事物,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维度。 
2015 Vol. 46 (03): 1- [摘要] ( 487 ) [HTML KB] [PDF 0KB] ( 100 )
9 何强; 张成
实事求是:重思马克思经济批判的一种哲学视角
马克思在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为其超越古典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又以现实为根基展演出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实事求是思想可以作为重思马克思经济批判的一种哲学视角。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透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及其本质,而其经济批判最终又是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对于未来社会发展道路的构建,马克思一再强调其随着实践的深化与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始终强调历史普遍性与民族多样性之间的张力。实事求是思想与马克思以现实为根基透析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辩证法有着内在一致的逻辑机理。 
2015 Vol. 46 (03): 9- [摘要] ( 466 ) [HTML KB] [PDF 0KB] ( 102 )
14 温锐; 邹雄飞; 陈涛
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及其启示——以清末民初江西寻乌为例
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的认识分歧较大;毛泽东八十五年前(1930年)所进行的著名“寻乌调查”,就清末民初江西南部寻乌农村的社区管理展示了详实而生动的内容,为我们准确解读与认识传统中国乡村社区管理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个案;梳理与研究清末民初寻乌农村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经费来源、管理绩效及其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村民自治及其新农村建设不乏许多有益启示。 
2015 Vol. 46 (03): 14- [摘要] ( 655 ) [HTML KB] [PDF 0KB] ( 56 )
22 郑崇明; 王湃
乡绅、政党与财团:基层治理主体的嬗变
中国有着与西方治理理论完全不同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语境,其治理主体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历史纵向上看,中国基层治理主体经历了从乡绅治理到政党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财团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在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财团对基层组织的干预愿望日益强烈,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基层治理的影子主体,反映出当前基层治理的新生态。基层治理亟需独立而成熟的社会组织。 
2015 Vol. 46 (03): 22- [摘要] ( 745 ) [HTML KB] [PDF 0KB] ( 68 )
29 尹利民; 穆冬梅
委托投票、半竞争性选举与基层弱民主化治理——以C县上付村六届(1999—2014年)村委会选举为例
在当前我国农村选举中,委托投票、半竞争性选举与基层弱民主化治理存在紧密关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由于乡镇对选举结果控制逐渐弱化及村民参与选举积极性的提高,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有所增强,但又因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了委托投票现象普遍,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使之呈现出一种半竞争性选举的态势。此举虽然有助于促进中国基层的民主化治理,但它在推动选民参与的广泛性、平等性以及保护性等方面仍然比较弱。因而,半竞争性选举对应的是一种弱民主化治理。竞争性选举才是中国基层民主化治理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2015 Vol. 46 (03): 29- [摘要] ( 505 ) [HTML KB] [PDF 0KB] ( 51 )
36 罗久
泛神论之争中的理性与信仰问题——以雅可比的理性批判为中心
“泛神论之争”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雅可比作为这场争论的发起者指出,以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性的理性演证来确定事物存在的根据,其结果将是与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相背离的机械决定论和无神论,从而削弱道德、宗教和政治的根基;而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另一种表现,将知识和道德的根据最终归于思维或先验自我的内在性时,认识的内容、形式和认识对象本身都成了主体的一种构造,这势必会导致唯我论,最终不可避免地滑向虚无主义。因此,只能通过个体的信仰、直觉和情感,而不能依靠理性的反思和推论,才能通达上帝在他的启示的直接性中向我们揭示出来的绝对真理。 
2015 Vol. 46 (03): 36- [摘要] ( 869 ) [HTML KB] [PDF 0KB] ( 62 )
43 王晚霞
林希逸的佛教观
南宋末期理学名儒林希逸,在宋代士大夫参禅的背景下,与佛门缘分稠密,他既与多位僧人多层次往来,又热心佛事,大量引佛禅入诗文,思想上有深深的佛禅思想烙印。但是,他坚守艾轩学派第三代传人的身份,明确表示不崇信佛学,他将自己的思想根基明确定位为儒学。这种矛盾既体现了士大夫对平衡心理的诉求,也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超越。 
2015 Vol. 46 (03): 43- [摘要] ( 497 ) [HTML KB] [PDF 0KB] ( 57 )
50 刘红卫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及对陈白沙儒学的影响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日常生活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自然的顺理推演的过程,无需任何的助长;其二,程颐将“闲邪存诚”解释为“闲邪”即“存诚”,“闲邪存诚”的工夫在“闲邪”“主敬”,“主敬”则自然“存诚”,“存诚”是一个无须用力的易简过程;其三,程子提出了“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观点,对人与物的关系进行了易简性阐释。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对陈白沙的心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陈白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勿忘勿助之间”为特征的易简的体证工夫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陈白沙形成了“情顺万物而无情”的致虚工夫论。
2015 Vol. 46 (03): 50- [摘要] ( 465 ) [HTML KB] [PDF 0KB] ( 76 )
56 冯丕红; 李建华
论道德传统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以理性存在者所处当下为界点,分别前溯后展,可把流变中的同一个道德传统分成两段,即“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和“建构的道德传统”。“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具有既定、先在性,是活着的历史的产物;而“建构的道德传统”是“被建构的道德传统”的自然延续,具有开放性;二者经由道德承续实现彼此沟通。 
2015 Vol. 46 (03): 56- [摘要] ( 419 ) [HTML KB] [PDF 0KB] ( 69 )
62 徐海峰
精神的世俗化境遇及其超越
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精神由超验回归人自身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是精神演进发展中的重要情境。世俗化精神既被物化,物也被精神化;世俗化精神呈现出外在感性化样态,是精神的异己超验化与内在理性化的中介环节,并在三阶段内在演进逻辑中彰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俗化境遇中精神的超越,不仅仅诉诸内省思维和审美意识来实现精神的自我救赎,更要从根本上依靠“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实践智慧,超越“资本的逻辑”,破除物化向精神转化的制度障碍,建构超越世俗的精神的核心价值意义。 
2015 Vol. 46 (03): 62- [摘要] ( 433 ) [HTML KB] [PDF 0KB] ( 60 )
71 李永刚
基于分工衍生的大、中、小企业错位共生原理——以大企业为轴心的轮轴式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为视角
专业分工深化既可以在企业内进行也可以在企业间展开,这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协调成本与企业之间交易合作成本的比较。交易合作成本日益下降是导致和推动企业间分工合作不断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交易合作越来越顺畅的条件下,一个产业的主导企业会趋向于把自身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配套产品和配套工艺的生产抛给市场中的其他企业。这样就导致在大企业周围逐渐衍生出现越来越多承担分工配套职能的中小企业,从而形成以大企业为轴心、众多中小企业分工协同合作、错位共生的轮轴式产业集群。不同企业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禀赋差异和核心竞争力状况,是决定企业在整个产业分工合作链中的技术选择和产业价值链中的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2015 Vol. 46 (03): 71- [摘要] ( 433 ) [HTML KB] [PDF 0KB] ( 69 )
78 徐新华; 丁峰; 周朝华
银根紧缩背景下银企关系共生性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我国目前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逐渐提高,银行机构出现了“惜贷”“限贷”的现象。通过选取江西省近十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指标,建立影响银行整体信贷成本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SPSS对七个影响因子进行排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自身的规模是获得贷款的关键;影响银行整体信贷成本因素主要有中小企业的规模、银行信贷成本、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五年基准利率、规模企业的利润总额;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企业数量和利润都与银行整体信贷成本成正比关系,而央行五年基准利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银行整体信贷成本呈反比关系。 
2015 Vol. 46 (03): 78- [摘要] ( 473 ) [HTML KB] [PDF 0KB] ( 63 )
85 罗序斌; 郑克强
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科技传导机制与跨域协同模式研究
长江经济带既是一条内河经济带,也是一条内河文化带。促进长江文化产业连片发展是新常态下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突破口。而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机制问题,是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黑箱模型,发现科技创新主要是通过作用生产力要素、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市场竞争等中介变量对文化产业施加影响。为了促进文化产业连片发展,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应协同创新、抱团创新,着力构建文化产业技术的跨域创新联盟模式,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跨域培养模式,以及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跨域共建模式。 
2015 Vol. 46 (03): 85- [摘要] ( 472 ) [HTML KB] [PDF 0KB] ( 63 )
91 徐同远
论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及其完善
税收是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为发挥税收政策对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支柱作用,需要完善融资租赁营改增政策,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完善租赁物的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制度,使它们惠及融资租赁业;明确承租人享受进口关税减免优惠和减免税设备售后回租的法律依据;修订《印花税暂行条例》,明确融资租赁为印花税税目,并规定融资租赁交易按一个环节课税。
2015 Vol. 46 (03): 91- [摘要] ( 495 ) [HTML KB] [PDF 0KB] ( 70 )
98 蓝寿荣; 周艳芳
论消费者倾斜性保护的逻辑
消费者保护被普遍认可,但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倾斜性原则却遭到质疑。倾斜性保护原则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基于大工业、大行业时代提出的,旨在纠正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实质不公平现象;有其社会基础,即由于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与经营者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明显的弱势地位,需要立法进行倾斜性权利配置,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从一些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立法来看,倾斜性保护的系列立法并没有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更不会扭曲、破坏市场机制;我国的消费者保护立法实践也表明,倾斜性保护原则体现了现代社会公平价值和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彰显了消费者的消费尊严。 
2015 Vol. 46 (03): 98- [摘要] ( 461 ) [HTML KB] [PDF 0KB] ( 71 )
106 卢有才
张载与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
在熙宁变法中,张载与王安石曾经同朝为官,先后应召入对,共同表达了“复三代”的政治理想。然而,在变法的方式方法上,二人存在着较大分歧,故而“语多不合”。张载以“渐化”哲学为理论指导,倡导渐进的革新方法,主张行“井田”、复“周礼”;王安石以“尚变”哲学为思想武器,“以理财为方今先急”,除旧布新,全力推行新法。张载属于熙宁变法中的温和派,王安石属于熙宁变法中的激进派。
2015 Vol. 46 (03): 106- [摘要] ( 534 ) [HTML KB] [PDF 0KB] ( 50 )
116 梅华
古代政治文化与奏议文体变迁——以表、状、札子为例
奏议在古代多用于臣子向皇帝言事、陈情、谢恩等场合,是君臣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表作为一种文体出现较早,带有某种程序化倾向,其功能在历代多有发展变化。状盛行于唐代,并为后世所沿用,主要可分为奏状与申状,各有其不同的功能与体式。札子兴于两宋,用于明清,一般体式简短,一事一札,但发文主体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表、状、札子作为典型的上行公文,每一类均有其独特的源流演变、文体功能与写作要求,其中也蕴藏着特殊的政治文化。 
2015 Vol. 46 (03): 116- [摘要] ( 592 ) [HTML KB] [PDF 0KB] ( 70 )
123 邱诗越
原乡的变奏——阿来小说创作探析
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作家。缘于阿来独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经历,原乡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像空间和叙事资源。阿来在小说中对独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写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是其对故乡的独特表达与追忆,既有对藏区现实的反映与折射,又有对藏族族群的想像与摹写。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让人们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识别了他的故乡,而且从地缘文化的角度确认了藏族符码、重释了藏族历史。原乡叙事不仅是阿来的小说创作特色,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亦是其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承载。
2015 Vol. 46 (03): 123- [摘要] ( 407 ) [HTML KB] [PDF 0KB] ( 58 )
128 夏德靠; 叶修成
论《尚书》文体的影响与意义
《尚书》文体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体”的文章学地位。“六体”不但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体的生成,而且影响了后世散文创作和文章风格的形成。二是“记言”的史体价值。《尚书》主要汇集记言文献而成,开启了先秦史传文献的“记言”体式,且对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生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是史传编纂学意义。《尚书》很好地处理了记注与撰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后世史学著述的轨范。
2015 Vol. 46 (03): 128- [摘要] ( 751 ) [HTML KB] [PDF 0KB] ( 60 )
132 程嫩生; 马启超
明代时期虞山书院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虞山书院位于江苏常熟,是一所祭祀孔子弟子子游的书院。该书院创建于宋代庆元年间,之后屡废屡兴。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常熟知县耿橘加以修复,将它作为传播道德学术的重要场所。耿橘重视用会讲的方式吸引众多学者、文士前来砥砺问学、讲道较文,其文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在会讲之余,虞山书院还经常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其创作中的一些作品染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也是宣传儒家思想的重要阵地。历代很多书院重视道德学术,将传道授学作为一项神圣的使命,而文学的载道性特点又为道德之学在书院文学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书院文学创作也往往打上鲜明的道德烙印。明代时期虞山书院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只不过是反映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事例而已。 
2015 Vol. 46 (03): 132- [摘要] ( 419 ) [HTML KB] [PDF 0KB] ( 74 )
137 胡全章
旧锦新样:清末民初马君武诗歌
在清末民初诗坛,马君武是置身时代主潮的不可轻忽的新派诗人,其诗歌创作贯穿20世纪初年先后兴起的诗界革命、革命诗潮及随后形成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兴衰的全过程,“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是其主旋律,“须从旧锦翻新样”是其诗学宗趣。清末民初马君武诗歌是透视近代诗歌新变脉络中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之间的历史关联的典型个案。 
2015 Vol. 46 (03): 137- [摘要] ( 499 ) [HTML KB] [PDF 0KB] ( 82 )
143 朱栋; 吴礼权
论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多样:从所选用典故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引言和用事;从所选用典故的原义与典故的语用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同义式用典、转义式用典、衍义式用典、反义式用典和双关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的功用来看,可分为证言式用典、衬言式用典、代名式用典和代言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数量的多寡来看,可分为单用和叠用。通过对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的考察,可以强化对唐代试律诗的本体研究。 
2015 Vol. 46 (03): 143- [摘要] ( 525 ) [HTML KB] [PDF 0KB] ( 53 )
149 涂家金
“研究修辞”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研究修辞”认为,知识生产和学术也是修辞和话语实践,因而必然受制于历史情境因素,充满说服和权力运作。从“研究修辞”的视角,将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态,即关于语言、话语及社会的学术话语或修辞实践,以批评话语分析所倡导的批评精神对其进行修辞分析和学术反思,解析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范式成功崛起的话语运作机制。研究揭示,批评话语分析不仅与修辞有着共同的理论旨趣,其学术话语实践也充盈着修辞运作,其在学术上的成功是运用符合学术场域话语逻辑的修辞发明策略的结果,因而也体现了修辞转向。这也证明了修辞与论辩在学术创造、知识生产和思想传播中的合法性和不可或缺性。 
2015 Vol. 46 (03): 149- [摘要] ( 403 ) [HTML KB] [PDF 0KB] ( 65 )
155 曾小荣; 马博森
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及展望
指称认知研究可分为围绕指称行为主体(即人)的认知因素所展开的研究和针对指称行为客体(即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所展开的研究。围绕前者所展开的国外研究成果可分为“心脑关系”研究和“心身关系”研究。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主要围绕“心脑关系”研究展开。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应从借鉴对比与拓展深化这两大方面以及五个具体方向推进。 更多还原
2015 Vol. 46 (03): 155- [摘要] ( 470 ) [HTML KB] [PDF 0KB] ( 66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