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 33卷 02期
刊出日期:2002-06-28

论文
   
论文
1 张立文
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
儒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 ,其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面对 2 1世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文明之间的冲突 ,并由此五大冲突而造成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五大危机 ,我们可以从儒学人文精神中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15 ) [HTML KB] [PDF 0KB] ( 69 )
1 吴长庚
儒家矩之道的现代诠释
前人论《大学》多重“格物致知”一章 ,然矩之道的提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朱熹为矩之道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理论体系 ,包含政治方面以我为中心的自我调节 ,经济方面与民同利的关系调节 ,用人方面举贤授能的机制调节 ,思维与行为方面推己及人的社会调节。对儒家矩之道进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82 ) [HTML KB] [PDF 0KB] ( 48 )
1 黄振灵; 黄赞梅
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 ,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 ,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 ,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02 ) [HTML KB] [PDF 0KB] ( 39 )
1 郑晓江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 ,就有了死亡的现象 ,但动物只有存与亡的问题 ,而惟有人类才有所谓死亡问题。当死亡的状态、死亡的事件和死亡的性质与我们所期待的状态与性质不符 ,有差距或差距甚大时 ,才构成了死亡的问题。现代人面临着复杂的死亡问题 ,它强烈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与发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89 ) [HTML KB] [PDF 0KB] ( 51 )
1 周金恋
论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充分实施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推动道德的发展 ,这使得道德的法律化成为可能。但道德的法律化是有限度的 :从范围上看 ,有些社会关系主要靠道德来调整 ,法律只起辅助作用 ,甚至不能适用法律 ;从功能上看 ,法律直接规范人的行为 ,但对人的思想并不具有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52 ) [HTML KB] [PDF 0KB] ( 43 )
1 李文波
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看经济行为的新理性:互惠性与互恕性
经济学理性主义这一原子化的经济理性受到了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多方挑战 ,而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 (embeddedness)于社会结构之中的 ,互恕性与互惠性嵌入性决定了现实的经济行动。而要探讨其背后的社会伦理的深层结构 ,作为一种尝试 ,或许可以在中国先秦墨家哲学兼相爱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98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孙富林
“三个代表”是检验党的全部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三个代表”是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是衡量党的全部工作得失成败的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 ,用“三个代表”检验党的全部工作具有全面性、过程性、直观现实性等鲜明特点。总之 ,“三个代表”是检验党的全部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773 ) [HTML KB] [PDF 0KB] ( 57 )
1 任春晓; 肖国飞
论信仰的类型及意义
根据信仰对象的不同 ,信仰可分为三种类型。科学信仰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目的是求真 ;宗教信仰是对外在于人、高于人的上帝 (神 )的敬畏或者对”天国”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其目的是求善 ;政治信仰主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建立一个尽可能让人人满意、人人满足的公正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537 ) [HTML KB] [PDF 0KB] ( 53 )
1 谢丽华
“社会伙伴关系”:内容、后果与启示
通过构筑“社会伙伴关系”来加强社会合作 ,改变社会各阶级、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制 ,使社会始终能够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序进行 ,是“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何在我国现在的各社会阶层之间构筑一种合理的“社会伙伴关系”是我们正面临的一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51 ) [HTML KB] [PDF 0KB] ( 44 )
1 肖萍; 黎晓武
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更新与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WTO ,WTO的许多制度不仅对政府的决策、管理行为提出了挑战 ,而且对行政机关的领导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存在含义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 ,致使这一行政领导体制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针对上述问题和要求 ,笔者建议把行政首长负责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47 ) [HTML KB] [PDF 0KB] ( 48 )
1 邓斌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新探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系反腐法网的重要环节 ,实施好坏直接关涉腐败的控制效果。当前学界对本罪构成要件、证据责任等问题的认识不一 ,大大影响了立法的应用价值。其实 ,我国《刑法》第 395条第 1款是实体法与证据法融为一体、规范中无罪过无行为的状态犯的新型立法模式 ,理论注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67 ) [HTML KB] [PDF 0KB] ( 59 )
1 徐胜萍
也论仲裁监督
由于仲裁实行一裁终裁制度 ,当事人丧失了通过上诉程序纠正错误裁决的机会 ,为维护仲裁的公正性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有必要对仲裁进行监督。但是 ,由于仲裁是当事人合意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方法 ,而且仲裁程序本身的机制已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一次终局裁决的公正准确。因此 ,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278 ) [HTML KB] [PDF 0KB] ( 43 )
1 胡发贵
江右大儒 宋学中坚——试论罗钦顺的学术思想
明中叶思想活跃 ,大家辈出 ,罗钦顺就是其间著名的一位。在阳明心学几呈席卷之势的情形下 ,钦顺中流砥柱 ,毅然奋起批驳心学之误 ,充分显示了一位哲人的特立独行的品性 ,时人论之为“宋学中坚”。钦顺思想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阳明心学禅学化的揭露、对程朱理学的改造、对气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83 ) [HTML KB] [PDF 0KB] ( 98 )
1 龚汝富
江西古代“尚讼”习俗浅析
有关江西古代“尚讼”的说法由来已久。江西古代尚讼既有纠缠不已、久讼不决的一面 ,也有依据法理和程序不断进行合理申诉的一面。我国古代对尚讼目之为恶习 ,对它负面的价值判断几乎深入人心。但深入分析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江西古代“尚讼”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33 ) [HTML KB] [PDF 0KB] ( 44 )
1 文师华
形画丑拙 气韵厚重——论陶博吾先生书法的独特风格
陶博吾先生的书法结体丑陋 ,笔画生拙 ,气韵厚重 ,情调高古 ,在当代书坛上独树一帜。陶书形画丑拙、气韵厚重的独特风格 ,得益于他从小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坎坷的人生磨难和高旷的思想境界。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20 ) [HTML KB] [PDF 0KB] ( 40 )
1 梁淼泰
清代景德镇大运瓷器的名数
雍乾至晚清景德镇大运瓷器的件数逐渐减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晚清御器的档案 ,内列晚清大运瓷器的名数 ,道光二十九年 (1 849年 )的名数有代表性。乾隆二年 (1 737年 )唐英奏报了一份次色御器的表册 ,由此档可以与明代比较青花的制价。乾隆年间青花器的制价低于明代 ,反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20 ) [HTML KB] [PDF 0KB] ( 53 )
1 邵鸿
张家山汉墓古竹书《盖庐》与《伍子胥兵法》
江陵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古竹书《盖庐》 ,是托名伍子胥的古兵法著作。该书与《汉书·艺文志》中兵技巧家的《伍子胥》1 0篇无关 ,而可能是同书著录的杂家《伍子胥》8篇中的一篇。其成书时间当在楚汉之际或是战国晚期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576 ) [HTML KB] [PDF 0KB] ( 34 )
1 陈友华
日本制造的“满蒙问题”与国际法
近现代史上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采取种种手段一步一步地攫取侵略权益 ,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满蒙权益”。由此“使人不得不对日本在其现代对外关系上学习和运用欧洲外交最恶劣的特点及在某些制度上融会西方文化的比较优良部分的聪明智慧 ,具有深刻的印象”。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18 ) [HTML KB] [PDF 0KB] ( 64 )
1 胡建次
20世纪以来宋代诗话研究述略
2 0世纪以来 ,宋代诗话的研究在整个古典诗话的研究中形成了自身一定的特色 ,具体体现在对诗话的整理、专书专家研究的开展及一般综论性研究之上。此三方面彼此渗透 ,共同推进 ,最终使宋代诗话的研究成为古典诗话研究中的重头戏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70 ) [HTML KB] [PDF 0KB] ( 56 )
1 吴伟斌
元稹白居易通江唱和真相纵述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以及《元稹年谱》对元稹、白居易通州江州唱和真相作了错误的描述 ,而且不适当地夸大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其实 ,通过细考元稹、白居易及其相关人员的行踪和各自的唱和诗作 ,是能够知道元稹、白居易通江唱和的真相的。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664 ) [HTML KB] [PDF 0KB] ( 50 )
1 张军
长恨歌哭为湘灵——白居易《长恨歌》抒情客体论
白居易《长恨歌》有三种主题之争 ,诗人经历及诗作的抒情导向说明 ,其主题应为爱情说 ,但并不完全是李杨之爱 ,而是有诗人爱恋至深的湘灵的影子 ,依据是 :其一为与湘灵之恋是诗人该类生活的主体情感 ;其二为“歌”中诗人抒写的两个悖论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81 ) [HTML KB] [PDF 0KB] ( 51 )
1 胡辛
当代女性文学热点透视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闭的心灵在“沉默”中顽强叩击“世界”与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50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王哲平
中国美学范畴“道”之原起与嬗变
“道”由原初的一个具体指称 ,逐渐衍化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终又拓展成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 ,其间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进程。“道”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 ,始终被置于无上尊崇的地位 ,并对中国古典美学民族特色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36 ) [HTML KB] [PDF 0KB] ( 56 )
1 王德保
《通鉴》周秦汉纪史源问题
《通鉴》取材丰富 ,主要是对以往的历史文献进行鉴别取舍。将《通鉴》与先前有关文献进行比勘分析 ,对于研究《通鉴》的体例、史源、文献特点以及探索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和文献学成就都是有意义的。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85 ) [HTML KB] [PDF 0KB] ( 65 )
1 李胜梅
广播广告的话语结构成分及其组合模式
从播出方式和广告文稿的结构成分看 ,播音广告文稿的话语结构安排 ,主要有三种播出形式 :一人单播式 ,二人对播式 ,多人演播式。广播广告文稿的话语结构成分有二 :广告文稿主体 ,广告主题宣讲 ,两者进行多种有效组合。其中广告文稿主体部分的人物角色有多种转换形式和多种组合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24 ) [HTML KB] [PDF 0KB] ( 49 )
1 汪少华
《国语》《左传》“其与几何”歧说梳理
《国语》《左传》“其与几何”的“与”历来有四种解释 :加强语气或表示停顿的语气词或助词 ,倒装句的语气词 ,副词 ,实词。考察的结论是 :“与”和“其”都是表示反诘的语气副词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717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徐求真; 张芳霖
文件的语言运用特色
文件是一种以语体文为原则的应用文体 ,兼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的一般特点。写作文件最根本的要求 ,是观点鲜明 ,观点、材料统一 ,内容具体明白。在语言运用方面 ,有自身的特殊要求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338 ) [HTML KB] [PDF 0KB] ( 54 )
1 杨鑫辉
诠释与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积极价值
现代心理科学是在世界优秀传统心理学思想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经过诠释与转换 ,便能看出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积极价值。它主要表现在 :哲理说与生物本体说的结合 ,能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道德人格向智慧理性和审美方向发展 ,能建构适合新时代的人格模式 ;重视普通心理思
2002 Vol. 33 (02): 1-6 [摘要] ( 444 ) [HTML KB] [PDF 0KB] ( 56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