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30卷 04期
刊出日期:1999-12-28

论文
   
论文
1 卢风
共生理念与主客二分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和人类中心主义张扬了人的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从而导致了人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阐扬共生理念,有利于抑制扩张性、字制性的主体性,培养亲和性的主体性,从而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57 ) [HTML KB] [PDF 0KB] ( 67 )
1 张志永
智慧新论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而智慧是科技创新之源。智慧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事物的过程中,运用经验、理论和思索,超常规地让事物按自己的木性相互关联,从而提出各种新点子、新谋略、新对策、新思想和新创意以解决问题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57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王君琦
世界历史理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逻辑转换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两次理论超越和逻辑转换:一是在历史本体论上实现了对黑格尔精神的世界历史理论实践的唯物主义改造,二是在历史方法论上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唯物主义说明,从而解决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内部的三个历史体论。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04 ) [HTML KB] [PDF 0KB] ( 62 )
1 郑晓江
论中国古代的自杀模式
中国传统主流生死观的最大特点是凸显理性,贬抑感性。中国传统的自杀模式主要有:理性冷静地分析、权衡之后的被迫自杀;宁死不屈、宁死不受其辱的自杀;“士为知己者死”的自杀;为了某种承诺或理念而慷慨赴死;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且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毅然走向死途;成仁取义的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924 ) [HTML KB] [PDF 0KB] ( 47 )
1 黄芸
试论现代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是由主体的生存现实、生存需要、生存期望三者之间的紧张而形成的不尽如人意、或不符合需要的生存现象。生存需要是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而必须获得满足的那些要素。生存期望是主体关于自身的生存现实和生存需要之间的紧张以及如何消解这种紧张的认识。生存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292 ) [HTML KB] [PDF 0KB] ( 40 )
1 胡传明
论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确的舆论宣传是关键。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稳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77 ) [HTML KB] [PDF 0KB] ( 50 )
1 邹小华
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辩证统一──邓小平政治发展战略思想初探
邓小平把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理论建构和战略选择,全面论述了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和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深刻地阐述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的内在统一性。邓小平选择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战略,是立足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32 ) [HTML KB] [PDF 0KB] ( 41 )
1 董瑞华
建立与规范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一种制度,它是政府管理自己行为的有效办法,能有效地遏制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我国的采购制度与国际接轨。所以,我们应该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等方面尽快建立我国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36 ) [HTML KB] [PDF 0KB] ( 51 )
1 陈聚祉
战后日本的金融资本
二战以前,日本金融资本的表现形式是财阀。二战以后,日本金融资本以企业集团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战后日本金融资本所体现出来的诸多特殊性,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息息相关。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14 ) [HTML KB] [PDF 0KB] ( 46 )
1 张勇; 刘雪斌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探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取得巨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日益显露出弊端,制约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以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96 ) [HTML KB] [PDF 0KB] ( 53 )
1 涂书田; 刘新熙
论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机制的几个问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颁布并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务之急应调整反不正当竞争的方针和策略,健全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机制,建立科学的反不正当竞争程序。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95 ) [HTML KB] [PDF 0KB] ( 67 )
1 肖萍
论我国内地地方立法监督的完善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地方性法规、规章数量的日益增多,出现了法规和规章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等问题。究其原因,立法权限不清,程序不明,固然是产生问题的根本,但立法监督机制不完善则是关键所在。完善地方立法监督机制,既要在有关法律中明确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19 ) [HTML KB] [PDF 0KB] ( 45 )
1 黄长才; 余珊
论构建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新概念
世界贸易组织及乌拉圭回合制定的一揽子协议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它规范着世界贸易总额90%以上的贸易活动及与贸易有关的服务、知识产权、投资活动。因此,必须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体系展开研究,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新概念,并把它从国际经济法的纵向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509 ) [HTML KB] [PDF 0KB] ( 47 )
1 南翔
当下小说意义悬置的审美倾向
当下小说的意义悬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悬置不是阙如,而是将意义化作血肉流淌并塑形于文学本身。这意味着小说的审美更为宏阔、更为练达,也更为技巧一些,这毋宁是当代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当下小说的审美倾向概括地说,有反讽性、悲悯性与状态性三个维度。较之80年代,当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71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周平远
文学革命的社会目标与文化策略──20世纪中国文艺社会学进程研究
文学革命的社会目标是思想启蒙,文化策略是白话文体。“启蒙”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社会功利性。“白话”既是一种文学方法,也是一种文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科学”和“民主”,在“启蒙”和“白话”中得到了有力体现。文学革命是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逻辑发展,服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04 ) [HTML KB] [PDF 0KB] ( 49 )
1 孙力平
古典诗论中的杜诗句法研究
“句”“法”两字在诗歌中连用,就笔者所见,约始于杜诗。至迟在北宋,“句法”已是古典诗论中的常用术语。自宋至清末,历代诗话和杜注中,对诗歌句法尤其是杜诗句法的论述屡见不鲜,涉及句式节奏、特殊句法和诗人句法之承传比较等。但古代所谓“句法”,内涵外延都极为宽泛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85 ) [HTML KB] [PDF 0KB] ( 55 )
1 张民权
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顾炎武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祖”,其《日知录》和《音学五书》对《诗经》韵例也多有研究。虽然自唐宋以来,人们对《诗经》韵例已多有言及,但所论或零碎,或不够精当。顾炎武博采众长,为研究古韵而对《诗经》韵例作了精深的研究。其研究对江永、孔广森著《诗经》韵例之文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15 ) [HTML KB] [PDF 0KB] ( 44 )
1 杜爱英
元代儒学教授虞集诗词曲用韵考
通过对虞集古体诗、词、赋等的用韵和近体诗的用韵做穷尽式的考察分析,我们发现;虞集古体诗、词、赋等可分为18部,和宋代诗词人用的基本相同,与《中原音韵》有别;近体诗基本上按传统的“诗韵”写作,但其中有与古体诗各部之间通押相似的借、出韵关系,也有些近体诗不符合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91 ) [HTML KB] [PDF 0KB] ( 57 )
1 王芳; 万振凡
论近现代江西水旱灾害及防治构想
近现代江西主要的灾害是水灾,水旱相连是基本规律。从发展趋势看,灾害发生的周期不断缩短,破坏程度越来越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水利设施废弛。水旱灾害导致了近现代江西劳动力剧减、生产下降,甚至引起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11 ) [HTML KB] [PDF 0KB] ( 70 )
1 郑宝恒
民国时期江西省行政区划述略
对民国时期(1912年1月民国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江西省行政区划的沿革变迁进行考述。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844 ) [HTML KB] [PDF 0KB] ( 61 )
1 袁礼华
中国封建考课制度的历史考察
中国封建考课制度自战国确立年终上计的方法后,有关考课的组织、周期、内容、标准、等第、奖罚等方面的规定,秦汉至明清历代虽各有隆替增损,但大体而言,是不断健全、完善,日趋慎密细致。尽管封建君主设制立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专制独裁统治,其考课的实施也多有徇私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82 ) [HTML KB] [PDF 0KB] ( 53 )
1 魏长宝
论顾炎武的历史哲学
前辈学者一般认为,顾炎武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其历史考据。其实,顾氏以六经皆史、以经证史的历史观而奠定了乾嘉考据之学的思想基础和治学方法,并在考史辨妄、以信作史中寓引古筹今之历史哲学,从而对清代经世史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所以,研究顾炎武的历史哲学是重新理解整个清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75 ) [HTML KB] [PDF 0KB] ( 44 )
1 胡辛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跨世纪工程。全国高校、尤其是52所试点院校,几年来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实践和探索。“套餐制”课程的推行、精品系列讲座的开设、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沟通、现代传播与“应知作品目录”的结合等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改革形式。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94 ) [HTML KB] [PDF 0KB] ( 54 )
1 王能昌
我校学报三个版分别荣获嘉奖
在1999年分别进行的全国和全省期刊评优活动中,我校文、理、工3种学报都获得了嘉奖。在首届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评优活动中,我校文科版学报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这是建国50年来进行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首次评优活动。从这次评奖的实际得分情况来看,我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79 ) [HTML KB] [PDF 0KB] ( 54 )
1 刘光权; 王能昌
社会科学应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之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应用性、数学化趋势,都促使当代社会科学应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当代社会科学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必须强化科学的观念,引入科学的机制,整合科学的组织,注重科学的手段,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342 ) [HTML KB] [PDF 0KB] ( 32 )
1 李承贵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回眸与检讨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历经了中西互渗、观点至上和理性多元三个阶段。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兴替状况,展示了其与自然科学、政治理性及人的实践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为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性质及其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研究的关系开拓了新视角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10 ) [HTML KB] [PDF 0KB] ( 64 )
1
学报应把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当作重要职责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理论阵地,有两个责无旁贷的职责:一是报道、传播最新的学术理论成果;二是发现、扶植和培养学术新人。而且,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发现、扶植和培养学术新人,是高校学报更为重要的职责。因为学术理论研究是要靠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来进行的,没有高层次创造性人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446 ) [HTML KB] [PDF 0KB] ( 29 )
1 戢斗勇
从“生死互渗”中领悟死亡智慧──评郑晓江《生死两安》
最近得到南昌大学哲学系郑晓江教授的新著《生死两安》,这部18万字的书是他在台湾的讲演整理成稿后由广酉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我读《生死两安》,感觉该书虽写生死,而重点是论及死亡学,尤其是死亡哲学。死亡是个“黑箱”,任何活着的人都不能经验死亡,因而
1999 Vol. 30 (04): 1-6 [摘要] ( 634 ) [HTML KB] [PDF 0KB] ( 59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