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片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左旋多巴片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左旋多巴片联合恩他卡朋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运动功能(UPSRS)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间ADL评分及UP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升高,UPS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片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MCA)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大脑中动脉多普勒检查的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5例(对照组),高血压合并房颤者75例(房颤组)。比较2组临床血清学指标、彩色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相关参数,预测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房颤组(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四腔心左心房面积(A4)、两腔心左心房面积(A2)、左心房前后径(LAD)、PIMCA均小于房颤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为PIMCA、LDL-C、CRP,其OR值分别为1.217、1.209、1.047(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PIMCA和LDL-C、CRP呈正相关(r=0.698、r=0.576,P<0.05)。结论 PIMCA、LDL-C、CRP与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发生率相关,PIMCA值越大,LDL-C、CRP的水平越高,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房颤。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 情 链 接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