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夏芪麦汤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
郭海军郭秀霞王本贤 |
周口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连夏芪麦汤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4例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夏芪麦汤。治疗60 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2组腹胀、胃脘疼痛、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连夏芪麦汤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
关键词 :
连夏芪麦汤,
慢性胃炎,
胃动素,
胃泌素
|
|
[1] |
张丹丹朱林夕尹云飞. 厚朴排气合剂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4): 34-. |
[2] |
黎冠南. 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2): 16-. |
[3] |
黄汉忠; 易星航. 慢性消化性溃疡与胃癌患者血清TGF-β1和胃泌素水平的表达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1): 51-. |
[4] |
车素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0): 1-. |
[5] |
潘洁; 谢彤.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对宫颈癌及其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6): 1-. |
[6] |
周槐娜; 熊江琴; 黄捷平. 雷贝拉唑阶梯停药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初步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6): 1-. |
[7] |
盛志坚; 熊琦; 黄锦蓉. 饮食及行为干预对慢性胃炎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05): 1-. |
[8] |
揭志刚; 王小华; 楼捷; 张青; 杨怀成. 血浆胃动素浓度水平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01): 1-. |
[9] |
刘树阳; 魏玲.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6): 1-. |
[10] |
江鹏飞; 张寿斌; 熊海燕.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1): 1-. |
[11] |
罗振中; 彭永明; 周志东; 卢忆梅. 曲马多和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47(03): 1-. |
[12] |
徐荣; 程华. 腹部手术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6): 1-. |
[13] |
柳超萍.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4): 1-. |
[14] |
张双春; 樊兰英. 清化活血法治疗慢性胃炎86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1): 1-. |
[15] |
谢勇; 王崇文.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浆及胃窦粘膜内生长抑素的含量变化[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36(04):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