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 20卷 9期
刊出日期:2019-09-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张胜睿张敏杨栋梁匡智明邓文刚朱建龙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A组)30例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以及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并对A组LVEF水平与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IL-6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及IL-6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A组LVEF水平低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LVEF水平与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2、-0.498、-0.729、-0.720、-0.521、-0.756、-0.700,均P<0.05)。结论炎症、机械牵张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有效区分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且其水平高低与病情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2019 Vol. 20 (9): 1- [摘要] ( 129 ) [HTML 1KB] [PDF 0KB] ( 234 )
4 许晴晴葛善飞余燕青熊英
γ-谷胺酰转肽酶与白蛋白关系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评价
目的依据临床及血清学结果,构建一个可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行肝活检术的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6项常见的临床及血清指标,如体质量、性别、年龄、血生化、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凝血功能、HBV-DNA、甲胎蛋白、血常规等变量。选取与肝纤维化独立相关的变量,创立一个肝纤维化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点曲线(ROC)评估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并与其他无创模型(GRR、FCI)比较其对慢性乙型肝炎显著性(S2—S4)及进展性(S3—S4)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结果γ-谷胺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与肝纤维化程度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ALP与肝纤维化变化呈正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0.332;而Alb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37,根据双因素逐步分析得出只有Alb和GGT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P=0.008,P=0.001),并建立一个由GGT、Alb组成的模型——GA,并得出GA=3.231+0.046×GGT-0.070×Alb。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GA、GPR、FCI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95%CI 0.643~0.908)、0.774(95%CI 0.635~0.913)和0.690(95%CI 0.550~0.831),其敏感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75.00%、82.90%、0.58,65.00%、87.80%、0.53和95.00%、36.60%、0.32;对于进展性肝纤维化,GA、GPR、FCI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95%CI 0.726~0.984)、0.769(95%CI 0.610~0.928)和0.709(95%CI 0.564~0.854),其敏感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90.90%、76.00%、0.67,63.60%、90.00%、0.54和90.90%、46.00%、0.37。结论 GA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19 Vol. 20 (9): 4-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8 钟钻仪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波动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将160例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DN分为T2DM合并DN组与单纯T2DM组,每组80例,比较2组血清FIB和DD水平。对80例T2DM合并DN组患者给予72 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3个亚组:低分位组(2.31~3.71 mmol·L-1)25例、中分位组(3.72~5.12 mmol·L-1)26例、高分位组(5.13~6.53 mmol·L-1)29例,比较各亚组FIB、DD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MAGE与FIB、DD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DN组FIB、DD水平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合并DN组患者随着MAGE水平增加,FIB、DD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MAGE与FIB、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93、0.368,P=0.001、0.002)。结论 T2DM并DN患者FIB、DD水平均升高,血糖波动是FIB、DD水平的影响因素。
2019 Vol. 20 (9): 8-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220 )
11 金鑫阴育红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认知能力训练,以及心理、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2个月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血清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
2019 Vol. 20 (9): 11-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32 )
14 刘鸿玲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36例(复发组),未复发84例(未复发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CXCL12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 d血清CXCL1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01);经Pearson分析,血清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呈正相关(r=0.824,P<0.001)。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清CXCL12水平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2019 Vol. 20 (9): 14-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43 )
16 杨爽
百令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M(IgM)、IgA、IgG的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比值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07%比75.00%,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FEV1、FEV1/FVC比值和血清IgM、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及血清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019 Vol. 20 (9): 16-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19 陈曦羽
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5 d后脑脊液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氧化物、葡萄糖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发热、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的消失时间等)及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感染性休克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和治疗3个月后脑积水、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脑脊液中氧化物、葡萄糖水平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发热、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9 Vol. 20 (9): 19- [摘要] ( 695 ) [HTML 1KB] [PDF 0KB] ( 221 )
21 张学康舒适胡茜陆细根张武光李媛赵鑫焱方新华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cTnI水平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术中出血、肌钙蛋白I(cTnI)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ASA分级Ⅰ—Ⅱ级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补充术前禁食水所失液量,均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6~8 mL·kg-1。麻醉诱导平稳后,观察组以30 mL·min-1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1,同时以1.0μg·kg-1·min-1速度泵注硝酸甘油,平均动脉压控制在8.0~9.3 kPa,主要手术步骤结束时停用硝酸甘油。对照组常规补液,不行AHH及CH。分别于AHH联合CH前(对照组为术前30 min,T1)、AHH联合CH后(对照组为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2 h(T3)、手术结束(T4)、术后24 h(T6)时检测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于T1、T2、T4、术后6 h(T5)及T6时测定cTnI的水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及异体血输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回收自体血量及输注同型异体红细胞悬液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点cTnI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T3—T6时2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T2—T6时2组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T2—T6时,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3时仅对照组PCT浓度可以检测出;T4、T6时,观察组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HH联合CH可减少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自体回收血量、异体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对围术期cTnI无影响,未见心肌损伤;可有效抑制围术期PCT、CRP、IL-6及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2019 Vol. 20 (9): 21-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245 )
26 王海波陈长江陈潮世
无线镇痛泵系统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无线镇痛泵系统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子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麻醉科医师对疼痛及报警处理时间、产妇按压自控镇痛键次数;记录2组产妇自控镇痛即刻(T0)、4 h(T1)、8 h(T2)、24 h(T3)、48 h(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对2组产妇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T2—T4时点MAP、HR水平及T1—T4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1—T4时点血清CRP、IL-6水平与T0时点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T3—T4时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及报警处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镇痛泵系统可有效维持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镇痛效果及满意度。
2019 Vol. 20 (9): 26- [摘要] ( 91 ) [HTML 1KB] [PDF 0KB] ( 215 )
30 钟世亮丁浩吴水生
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393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纳美芬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纳美芬组,每组各113例。3组患者均同时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如抗生素、止血剂、脱水剂等。纳美芬组:在颅脑损伤后24 h内开始给药,因病情需要紧急手术患者在手术后24 h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4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高压氧组:采用NG90型单人纯氧舱,所用压力值为0.20~0.25 MPa,每天1次,每次维持时间80 min,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 d。高压氧+纳美芬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纳美芬治疗,方法同其他2组。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后第7、14和21天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治疗后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结果治疗第7、14和21天和治疗后6个月高压氧+纳美芬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纳美芬组或高压氧组(均P<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纳美芬或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2019 Vol. 20 (9): 30-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33 庄海滨刘金花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监护性麻醉的研究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监护性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5~80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40例。手术开始前15 min 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同时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继而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瑞芬太尼0.15μg·kg-1·min-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工作套管到位注射骨水泥时(T2)、拔出工作套管时(T3)及术毕1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上述时点VAS评分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并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T1—T4时OAA/S评分及VAS评分降低(P<0.05);RR及SpO2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监护性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手术。
2019 Vol. 20 (9): 33-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30 )
36 李龙天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并发症(包括近端螺钉切出、骨折愈合延迟、髋内翻、术后再骨折等)发生率。结果 B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56%比82.22%,P<0.05)。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住院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比17.78%,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2019 Vol. 20 (9): 36- [摘要] ( 72 ) [HTML 1KB] [PDF 0KB] ( 227 )
38 颜磊林立叶润棠吴志欣林良铖
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治疗与修复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非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断指再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包括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康复状态、身体康复和物质生活能力等方面),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断指关节功能(包括功能部分、疼痛、活动范围、弯曲畸形、肌力部分、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8%比83.3%,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质量、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相比非断指再植,能更好地促进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术后恢复,并改善手指末节功能。
2019 Vol. 20 (9): 38-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41 麦振江
术中自体血回收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凝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异体输血,观察组50例予以自体洗涤后红细胞悬液输血。比较2组围术期出血量与住院时间、输血前与输血后4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及输血后4 h PT、APTT显著缩短,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血回收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术期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 Vol. 20 (9): 41-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06 )
43 麻恒翔王载忠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神经介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介入疗法可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19 Vol. 20 (9): 43-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13 )
45 郑兴王戈菲白文杰周厚全吴兆红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大泡切除术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观察组62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总体效果佳,患者可快速康复,且相较于传统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小,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治疗,术后疼痛得到改善,引流量也有所减小,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
2019 Vol. 20 (9): 45-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218 )
47 袁媛谌学军赵慧群万血艳叶新明
加味蛇床子散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加味蛇床子散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蛇床子散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3、6个月的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94.0%,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4.0%比20.0%、10.0%比46.0%,均P<0.05)。结论加味蛇床子散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甲硝唑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加味蛇床子散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降低复发率。
2019 Vol. 20 (9): 47-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40 )
50 张静
坤泰胶囊与激素序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坤泰胶囊治疗和激素序贯治疗对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0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坤泰组(n=50,予以坤泰胶囊治疗)和激素组(n=50,予以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经前乳房胀痛、易躁、两胁烦闷、多梦等)、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黄体酮、泌乳素等)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经前乳房胀痛、易躁、两胁烦闷、多梦等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及雌二醇、泌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黄体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坤泰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激素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坤泰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比20.00%,χ~2=4.797,P=0.029)。结论与激素序贯治疗相比,坤泰胶囊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疗效更佳,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改善效果更优,安全可靠。
2019 Vol. 20 (9): 50-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51 )
53 熊雪红
复方米非司酮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早孕人工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人工流产术,观察组于人工流产术前服用复方米非司酮。比较2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直径等)、术后指标(包括出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术后2周完全流产与宫颈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比77.14%,χ~2=4.200,P=0.040),宫颈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6%比22.86%,χ~2=4.590,P=0.012);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直径、出血时间及月经转归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3%比2.86%,χ~2=0.862,P=0.164)。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用药安全性高,可软化宫颈,促进完全流产,改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
2019 Vol. 20 (9): 53-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55 杨晓华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宫腔镜下吸宫术联合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清宫术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宫腔镜下吸宫术联合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月经来潮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30~39 d月经来潮率高于对照组,40~60 d、>60 d月经来潮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较对照组的23.53%低(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9 Vol. 20 (9): 55-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58 孙志华
复方氨基丁酸维E对癫痫患儿发作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复方氨基丁酸维E对癫痫患儿发作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癫痫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氨基丁酸维E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IL-2、TNF-α、NSE及S100β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癫痫患儿治疗中加入复方氨基丁酸维E可减少癫痫发作次数,降低发作频率,同时可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2019 Vol. 20 (9): 58-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34 )
60 王香娜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程5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鼻塞咳嗽改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病毒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6.00%比84.00%,χ~2=4.000,P=0.046);鼻塞咳嗽改善、发热消失以及病毒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19 Vol. 20 (9): 60- [摘要] ( 6137 ) [HTML 1KB] [PDF 0KB] ( 237 )
62 桑卓郭照中刘英志古育娣
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2例牙齿缺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在种植牙修复过程中采用Bio-gide膜材料,对照组在种植牙修复过程中采用海奥口腔生物膜。观察2组修复6个月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修复成功、修复失败和总满意率、并发症(包括面部肿胀、感染、膜暴露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修复成功率、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齿缺失患者,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选择Bio-gide膜材料可提高修复成功率,有利于植骨与骨再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2019 Vol. 20 (9): 62- [摘要] ( 74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64 张旭杨大江江希松
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口腔种植修复和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价值。方法将120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美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美学总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8.33%比85.00%、96.67%比81.67%,χ~2=11.628、11.649,均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67%比16.67%,χ~2=4.843、P=0.028),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效果确切,安全性更高,较传统修复治疗来说更具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语言功能,提高美学满意度。
2019 Vol. 20 (9): 64-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66 冀志娟尹全伟程珂
口内入路结石取出术治疗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观察口内入路结石取出术在颌下腺导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口内入路结石取出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治疗总有效率为90.82%。结论口内入路结石取出术能够在改善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2019 Vol. 20 (9): 66-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68 张文娜黄增柱冯礼云邓叶青
经阴道无痛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阴道无痛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均给予经阴道无痛四维超声造影检查与腹腔镜检查,判断检查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超声造影检查,检查时间为(24.55±3.19)min,造影剂剂量为(11.98±3.19)mL;判断为输卵管通畅20例,通而不畅32例,阻塞28例。腹腔镜检查判断为输卵管通畅27例,通而不畅19例,阻塞34例。超声造影与腹腔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1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阴道无痛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4.2%、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2.5%、准确性为91.3%。结论经阴道无痛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临床应用简便、省时,诊断效果佳。
2019 Vol. 20 (9): 68-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12 )
72 石霄杰
子宫全切术患者会阴盆底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对妇女盆底改变的会阴超声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40例,按手术范围分为经腹扩大性子宫全切除术组(Ⅰ组,n=68)与经腹非扩大性子宫全切术(Ⅱ组,n=72)。对2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会阴盆底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术前术后盆腔超声参数、肛提肌功能超声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盆腔超声各参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变(P<0.05),且Ⅰ组术后改变较Ⅱ组更为显著(P<0.05)。2组术后肛提肌功能超声参数除Valsalva状态肛管直肠夹角变化度(ΔvARA)、收缩状态肛管直肠夹角变化度(ΔcARA)外,其余参数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变(P<0.05),且Ⅰ组术后改变较Ⅱ组更为显著(P<0.05);2组术后ΔvARA与ΔcAR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PFD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33.82%比11.11%,χ~2=5.832,P=0.018)。结论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与术前相比明显减低;术后盆底的破坏程度经腹扩大性子宫全切患者明显高于经腹非扩大性子宫全切患者。
2019 Vol. 20 (9): 72-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98 )
105 张先水徐家安沈宗南
1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多系统损害的CT表现
<正>结节性硬化症(TSC)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TSC1或TSC2基因变异所致,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1]。结节性硬化病灶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器官,头颅、肾脏等常见的受累器官影像学表现已有众多报道,但受累3~6个系统者文献报道甚少。笔者收集1例经临床证实的TSC伴多系统受累,分析其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疼痛不适于2018年5月收入
2019 Vol. 20 (9): 105-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17 )
75 张艳梁彩虹卢旭仪罗子易豆秋江
体贴式人性化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贴式人性化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体贴式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3、12、24 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试验组术后尿潴留、出血、大便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体贴式人性化护理可显著缓解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2019 Vol. 20 (9): 75-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41 )
79 吕梅赞郑燕鹏
社区健康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内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护理干预,干预后3个月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为90.00%(45/50),生活质量评分为(80.6±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和(71.5±9.3)分(P<0.05,P<0.01)。结论社区健康护理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019 Vol. 20 (9): 79-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236 )
82 李宁华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N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儿肾功能恢复率及家长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肾功能恢复率显著升高,患儿家长护理能力(作息、饮食、药物服用、预防感染、心理指导)得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NS合并AKI患儿家长护理能力,稳定患儿肾脏功能。
2019 Vol. 20 (9): 82-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249 )
84 梁迎盈赖紫珍刘婷
可视化饮食教育对学龄前患儿家属饮食指导的效果
目的探讨可视化饮食教育对学龄前患儿家属饮食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学龄前患儿的家属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6例),接受常规饮食教育,试验组(76例),接受可视化饮食教育。比较2组家属饮食指导依从性及儿童膳食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评分。结果试验组饮食指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干预后的儿童膳食营养知、信、行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可视化饮食教育可有效提高学龄前患儿家属对儿童膳食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家属的信念,改善行为,促进家属饮食指导依从性提高,干预效果良好。
2019 Vol. 20 (9): 84- [摘要] ( 63 ) [HTML 1KB] [PDF 0KB] ( 218 )
86 刘洁钟清玲
改良拉钩增润对口内入路手术患者口角保护的影响
<正>随着数字医学及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发展,为避免颌面部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越来越多的颌面外科学者选择口内入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4]。该入路由于术野局限,需使用拉钩扩张视野,术毕易出现口角牵拉伤、裂伤,增加患者痛苦。目前,国内外针对口内入路手术患者口角保护的文献较少,肖鸿敏等[5]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包裹拉钩保护患者口角,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分组对照试验,探讨改良拉钩增润对口内入路手术患者口角保护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
2019 Vol. 20 (9): 86-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88 胡慧张翀旎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及耳痛程度分析
目的调查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耳痛不适反应,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选择干预性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31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状态焦虑特质问卷(STAI)、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对患者的焦虑和耳痛反应进行评估。结果高压氧治疗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程度与文化程度、婚姻、病程有关(P<0.01)。耳痛以轻、中度不适为主,尤以加压时为甚,未见重度耳痛;患者咽鼓管状况和身体状况为耳痛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焦虑程度与耳痛呈正相关(r=0.456 0~0.714 0,P<0.000 1)。结论高压氧治疗中患者焦虑和耳痛存在调压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对于特殊患者应针对性实施干预。
2019 Vol. 20 (9): 88- [摘要] ( 56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92 林少虹徐春燕
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将120例待产分娩的高龄产妇按是否产后泌乳启动延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1例发生产后泌乳启动延迟,对照组69例未发生产后泌乳启动延迟。收集2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产妇的年龄、产次、抑郁、焦虑程度评分、产后乳房并发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年龄及产次是影响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率较高,除不可逆年龄、产次的影响因素外,消除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2019 Vol. 20 (9): 92-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241 )
95 杨悦黄秀娟宋娟朱锦渊杨翠萍
自闭症患儿抚育人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抚育人生存质量的现状。方法纳入确诊的自闭症患儿80例(自闭症组)及抚育人,根据患儿年龄、性别,抚育人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等,1比1配对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对照组)及抚育人。使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学、社会学问卷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抚育人进行调查。结果自闭症组抚育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对照组抚育人降低(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6个维度和总分均较对照组抚育人升高(P<0.05)。结论自闭症患儿抚育人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均较健康儿童的抚育人差,且患儿抚育人的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2019 Vol. 20 (9): 95-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212 )
97 陈亚梅李凌
宫颈癌筛查和初筛后分流方式及转诊时机
宫颈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状病毒息息相关,且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筛查可明显降低晚期宫颈癌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本文对近几年与宫颈癌筛查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比较不同筛查方式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探讨适合我国不同医疗资源地区的筛查方案,为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提供可参考、恰当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2019 Vol. 20 (9): 97-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0KB] ( 205 )
102 章静静钟建民
热性惊厥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疾病之一,也是婴幼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FS发生机制未被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由发热、发育脑、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本文对发热、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离子通道、其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FS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1概述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PP)标准[1],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的定义是发生于6个
2019 Vol. 20 (9): 102- [摘要] ( 57 ) [HTML 1KB] [PDF 0KB] ( 236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