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刀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 |
张玉梅 陈南萍 姚奕凯 章巧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第二派驻门诊部 |
|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8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部主动活动度(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屈角度、右屈角度、左旋转角度、右旋转角度),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椎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血管搏动指数),量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4%(P<0.05);2组治疗后颈部主动活动度、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阻力指数、血管搏动指数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
|
关键词 :
针刀,
热敏灸,
颈源性眩晕,
颈部主动活动度,
炎症因子
|
|
基金资助: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2021B071); |
[1] |
伍俐亭 邓泽元. 肥胖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代谢及炎症因子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2): 95-. |
[2] |
薛慧琴谈存玲姚小强蔡玉芳司烨. PDCA管理在微创针刀镜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2): 103-. |
[3] |
王艳秋闻晓庆刘洋景少巍骆图南马遥罗昕彭伟涛欧阳晓春. 间歇长疗程高压氧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1): 6-. |
[4] |
左月 周敏 刘丽娟 周昱涵 韩伟 李鑫哲 谢玉婷 邱妍婷 高云 熊伟. P2X受体在牙周炎模型大鼠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变化[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6): 1-. |
[5] |
陈蔚蔚. 户外活动联合热敏灸对低度近视儿童的防治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6): 105-. |
[6] |
孟玉此.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切除术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1): 19-. |
[7] |
洪林星 吴琼霞 程雨蒙 王英 徐火荣 彭凌云. 加味生化汤联合热敏灸防治药物性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5): 25-. |
[8] |
魏钱碧 袁茂 刘春梅 叶勇 张敬春. 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4): 53-. |
[9] |
徐俊峰 徐婉君 董艳蓉 邓祖跃 蒋霞 袁颖 方建红 万悦 任艳云. 三黄漱口液通过调节TLR4-NF-κB通路减轻大鼠牙周炎症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2): 8-. |
[10] |
张磊 王瑞刚 李沛沛 杨邓宇 谷嘉乐 王娜娃 侯云生. 普萘洛尔早期应用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儿茶酚胺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2): 70-. |
[11] |
吴蕾金奇芳. 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1): 135-. |
[12] |
彭修义 刘连娣 王瑞 宋萧萧 崔武卫 殷军艺. 豌豆多糖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2, 46(6): 640-. |
[13] |
胡志凯范骏. 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2): 83-. |
[14] |
胡春燕曹改杰. 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4): 8-. |
[15] |
孟凡超褚静元于向阳 . 维生素D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治疗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2): 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