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药平衡麻醉理论指导下揿针联合TEAS预防全麻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 |
林丽丽徐玲玲 |
威海市中医院眼科 |
|
|
摘要 目的 探究针药平衡麻醉理论指导下揿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防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TEAS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TEAS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实施TEAS干预,联合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实施TEAS和揿针干预,对比3组患者麻醉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T2)和术毕苏醒(T3)时的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水平,术前、术后12和24 h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TEAS组及对照组(均P<0.001);联合组患者T1、T2和T3时HR、SBP、DBP、ACTH、NE和COR水平均低于TEAS组及对照组(均P<0.001);联合组患者术后12和24 h的MoCA评分均高于TEAS组及对照组(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EAS组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药平衡麻醉理论指导下揿针联合TEAS可减轻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
|
关键词 :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针药平衡麻醉理论,
揿针,
TEAS
|
|
基金资助:威海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023N-28); |
[1] |
张锋 王垲 刘灵梅. 腹横纹小切口腹股沟疝术与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3): 30-. |
[2] |
谢永招. 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1): 46-. |
[3] |
林芳明薛海龙柯俊丞张辛林明冠. 两种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3): 72-. |
[4] |
潘腾飞武立新刘祥鹏陈冬. mPCNL与FURL联合治疗完全性铸型肾结石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机体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2): 41-. |
[5] |
孙慧娟. 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5): 101-. |
[6] |
李霞青. 揿针疗法在剖宫产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54-. |
[7] |
王鑫. 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47-. |
[8] |
刘珍 张学康 龚玉荣.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下肢烧伤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及镇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1): 14-. |
[9] |
左满满 金小红 彭丽 莫非. 新型多功能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1): 65-. |
[10] |
汤鑫冯德伟李玉洁.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18-. |
[11] |
龚洁戴寒英.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1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5): 24-. |
[12] |
曹雪莉陈永新. 全身麻醉诱导期体外压迫胃部对胃进气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1): 66-. |
[13] |
张琳张盼盼 .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3): 23-. |
[14] |
赵丽娜徐进. 全身麻醉对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8): 99-. |
[15] |
罗勇达. 配戴外科口罩对静脉全身麻醉下清宫手术患者术后躁动和苏醒时间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8): 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