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较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与乳酸林格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
艾田逸马林浩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商品名:瑞咯啶)与乳酸林格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4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乳酸林格液组(R组,n=24)和瑞咯啶组(F组,n=24),R组首次复苏时于1h内输注患者3%体质量乳酸林格液。F组首次复苏时于1h内输注3%体质量瑞咯啶,其他处理相同。比较2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液体复苏期间碳酸氢钠的用量。结果 F组乳酸水平较R组下降更明显(P<0.001),且F组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P<0.001);碱剩余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01),且F组上升更明显(P<0.001);标准碳酸盐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P<0.001),但变化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液体复苏期间碳酸氢钠的使用量F组较R组明显减少[(105.3±26.6)mL比(159.1±29.8)mL,P=0.004]。结论瑞咯啶能显著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是脓毒性休克患者较有效的液体复苏选择。
|
|
关键词 :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
乳酸林格液,
血乳酸
|
|
[1] |
沈君杨好妹.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1): 68-. |
[2] |
刘赟. 儿童脓毒性休克的诊疗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97-. |
[3] |
孙冰峰;付强;唐元明;张莉;唐漭明;苟峰;柳林;柳建;王丽娜;古宗领;刘敏;葛金凤;.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5): 1-. |
[4] |
肖成伟;杨在东;张小芹;陈源浩; .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婴幼儿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降钙素原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4): 8-. |
[5] |
余国宝;袁宁;艾宇航; .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1): 134-. |
[6] |
饶小平; 朱绿绮. 动态监测血乳酸对评估小儿脓毒症的临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6): 1-. |
[7] |
潘丽萍; 唐韵; 章蓓蕾; 刘珏; 宋宏.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9): 1-. |
[8] |
曾琳; 陈玲. 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5): 1-. |
[9] |
汤志荣; 肖长辉; 张红艳; 史南玫; 刘德伍. 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烧伤大鼠下腔静脉血TC、TG、HDL、ALP含量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49(03): 1-. |
[10] |
杨锦平; 陆俊地; 何鹏; 林铮; 蔡泽伟; 陈凯.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9): 1-. |
[11] |
黄强; 陈自力; 罗建梅. 颅脑损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48(03): 1-. |
[12] |
钟建勤; 钟志民; 高翔. 动态监测血乳酸对危重病人在预后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1): 1-. |
[13] |
余於荣; 赵英; 廖立新; 曾元临; 李国辉. 11例特重烧伤病人的休克期处理[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3): 1-. |
[14] |
吴志宏; 苏子毅; 李国辉; 吴燮卿. 重症烧伤患者的发病和病死率(附223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38(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