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
陈建建;吴吉锋;彭红星;刘英;章淑芳;李公舜;罗来恒; |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 |
|
CHEN Jian-jian;WU Ji-feng;PENG Hong-xing;LIU Ying;ZHANG Shu-fang;LI Gong-shun;LUO Lai-heng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包括改善通气、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强心、利尿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SV、CO、CI、pH、PaO2、S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CI、FEV1、FVC、FEV1/FVC比值、pH、PaO2、S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CI、FEV1、FVC、FEV1/FVC比值、pH、PaO2、S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较理想的方法。
|
|
关键词 :
 ,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
急性加重期,
益气养阴,
化痰行瘀,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基金资助: 南昌市科技局课题[(2008)38号] |
[1] |
李海涛; 危志强; 张锁建.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5-. |
[2] |
倪晴帆. 克咳胶囊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实喘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8-. |
[3] |
李晓勇.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iPTH、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11-. |
[4] |
汪冯; 徐思达; 简雯; 蔡婵; 涂怀军; 胡棠生. 老龄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23-. |
[5] |
黄绍辉; 周爱云.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6): 81-. |
[6] |
胡亭亭; 肖祖克. 穿心莲内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6): 36-. |
[7] |
姚懿; 何晨;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蒋萍; 王欢欢; 姜琳; 赵雪燕; 高展;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稳定性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6): 24-. |
[8] |
彭琨; 余烨; 刘丹; 何玉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5): 105-. |
[9] |
周洪; 李秋根. COPD患者BODE指数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15-. |
[10] |
陈高振; 周志莲; 韦兴龙; 廖钢; 陈家前.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18-. |
[11] |
周徐洲; 黄宝荣; 肖辉亮. 维甲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6-. |
[12] |
邓良良; 易敬林; 周小军; 邢丝雨; 陈雨劼; 赵雪. 南昌市青云谱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现况与对策[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4): 65-. |
[13] |
李为洲; 彭丽萍; 章金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5-. |
[14] |
陶玲玲; 张敏秋; 李敏.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皮肤瘙痒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8-. |
[15] |
陈红霞. 血液超滤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RP、NT-proBNP和心泵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