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在胎方位异常中的应用 |
王芳 |
南昌市第三医院妇产科 |
|
Pushing Fetal Head Upward Direction,Contralateral Decubitus and Unarmed Rotation for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
WANG Fang |
|
摘要 目的探讨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在胎方位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将360例足月单胎、头位、进入活跃期后出现持续性枕横、枕后位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0例。A组孕妇采取对侧卧位法进行转位,B组孕妇采取徒手旋转法进行转位,C组孕妇采取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法进行转位。观察3组孕妇转位成功与失败、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的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 C组孕妇转位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孕妇转位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孕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8~10分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0~3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的方法纠正持续性枕横、枕后位的胎方位异常可提高转位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
关键词 :
,
异常,
胎方位,
胎头,
上推,
卧位,
对侧,
旋转,
徒手,
方式,
分娩,
新生儿窒息
|
|
[1] |
王鸿武; 林丽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血脂异常与胰岛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1): 54-. |
[2] |
张名福. 会阴切开术自然分娩与限制会阴切开自然分娩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46-. |
[3] |
刘建成; 洪环得. MRI中C线位扫描在显示胎儿颅后窝池发育异常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55-. |
[4] |
李娟. 我院2015年6月注射用头孢替安异常用药调查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94-. |
[5] |
饶太文; 陈捷; 朱玮安; 谢文杰; 付金伦; 孙庭; 王共先. 斜仰侧卧改良截石位腔内双镜联合治疗输尿管狭窄[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30-. |
[6] |
马琼.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57-. |
[7] |
张琰; 施仲贞. 论《楚辞新注求确》的注疏方式和学术贡献[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47(03): 117-. |
[8] |
余春欢; 韩莲英; 谢倩; 聂云斌; 刘庆山; 王亚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城市搬迁期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69-. |
[9] |
胡晓涛; 罗宏朗. Water Warmmer——暖水宝[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47(03): 141-. |
[10] |
尹利民; 袁南昌. 派系抑或派性:中国式腐败生成的社会基础与逻辑——一个解释框架及其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47(02): 33-. |
[11] |
詹世友; 王涵林. 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精神的多维综合铸造[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47(01): 1-. |
[12] |
陈梅; 顾俊; 陆弘逾; 徐玲.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输血依赖患者铁代谢状况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1): 1-. |
[13] |
彭静; 刘巍. 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良性病变所致子宫出血[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1): 31-. |
[14] |
艾丽珍; 刘艳.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87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71-. |
[15] |
袁中草; 罗小玲; 谢伦雄; 欧阳伟子; 袁春梅; 赵丽.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