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脏介入治疗拔管后致反射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
胡爱莲; 胡果秀 |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南昌330006; |
|
|
摘要 近年来 ,心血管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已较普遍开展 ,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中及治疗后的迷走反射是一种较少见的但却是极其危险的并发症 ,及早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拔管反应”的发生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
关键词 :
预防及护理,
介入治疗,
低血压,
拔管
|
出版日期: 2004-08-28
|
[1] |
余娇; 罗瑞霞. 规范化管道固定操作流程在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82-. |
[2] |
吴慧慧; 周建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11-. |
[3] |
姚懿; 何晨;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蒋萍; 王欢欢; 姜琳; 赵雪燕; 高展;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稳定性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6): 24-. |
[4] |
胡吉; 王少平; 谢平. 不同剂量羟考酮预防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2): 53-. |
[5] |
乔林; 姜宏; 阎浩; 宋宾. 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性血肿的疗效[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1): 67-. |
[6] |
易淑蓉. 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个体化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76-. |
[7] |
涂晓文; 苏涛; 黄国明; 王洪如; 乔怀宇. PCI治疗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0): 15-. |
[8] |
余文宇.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22-. |
[9] |
于雁涛; 蔡丽云. 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7): 7-. |
[10] |
冀建峰; 邓晓莉.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微创介入治疗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6): 84-. |
[11] |
张俊勇. 介入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16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4): 64-. |
[12] |
毛芳; 彭友明. 达克罗宁抑制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2): 66-. |
[13] |
刘珍玲; 易华容; 熊芳.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留置针拔管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 101-. |
[14] |
李玉霞; 魏小英; 陈群莲. 心导管介入术中并发心包填塞20例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 111-. |
[15] |
熊菲峰; 李崎;.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11): 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