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醛与α-萘胺希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李越湘; 彭绍琴; 陈小平; 陈中魁; 乐辉平
南昌大学化学系;
Li Yuexiang\ Peng Shoqin\ Cheng Xiaoping\ Cheng Zhongkui\ Re Huipi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7)
摘要 合成了水杨醛与α-萘胺Schi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等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关键词 :
配合物 ,
杂环 ,
希夫碱
Abstract :Coordination compounds of rare earth nitrate with Schiff base derived from salicylaldehyde and 1-naphthylamine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molar conductance,infrared and electronic spectra,and thermal analysis.
Key words :
coordination compounds;
Schiff
出版日期: 1997-12-28
[1]
林森; 任华莉; 江玉春; 邹引波; 揭克敏; 邓瑞红. 含硅二烃基锡(Ⅳ)单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1, 35(05): 1-.
[2]
李果; 施俊杰; 李志华; 曹迁永. 一种对质子敏感Eu(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1, 35(04): 1-.
[3]
曹迁永; 李志华; 卢鑫; 刘静华. 一种双核磷光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0, 34(03): 1-.
[4]
曹迁永; 刘江华; 黄昕; 林森; 吴嗣林; 刘静华. MCM-41负载多联吡啶化合物及其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9, 33(02): 1-.
[5]
廖文生; 朱文兵; 吴芳英; 万筱芬. 钛铁试剂-铜配合物荧光光谱法测定半胱氨酸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8, 32(04): 1-.
[6]
苏少景; 倪永年. 电化学方法研究(phen)_2Cu2+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6, 30(06): 1-.
[7]
刘艳珠; 易春; 黄丽群; 杨长剑; 刘坚; 高希存. 中性配体对铕及铽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6, 30(04): 1-.
[8]
罗国添; 李莉. 新型甘氨酸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3, 27(04): 1-.
[9]
钟三子; 李新生; 陈义朗; 刘娟娟. 三氟乙酰丙酮(HTTA)与稀土离子Y(Ⅲ)、Er(Ⅲ)和Nd(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3, 27(03): 1-.
[10]
李新生; 王德友; 林森; 邓瑞红; 欧阳萌; 周慧. 吡啶羧酸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3, 27(02): 1-.
[11]
彭少君; 邹国林. 菲咯啉铜与脂质体过氧化损伤 [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2): 1-.
[12]
李样生; 刘蓓; 刘光华. 稀土-二酰异羟肟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25(02): 1-.
[13]
刘崇波; 贺谊; 刘叔芳; 欧阳荫. Eu3+和Tb3+的2,3-吡啶二甲酸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0, 24(04): 1-.
[14]
钟家跃; 汪玢. 2,6-二乙酰基吡啶合成方法的改进 [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4): 1-.
[15]
李新生; 眭毛仔; 黄学军. 某些稀土β-二酮配合物的质谱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98, 22(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