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6年 38卷 01期
刊出日期:2016-03-28

论文
   
论文
1 梁瑞红; 袁敏; 李倩; 俸思洁; 刘成梅; 陈军; 刘继延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研究
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3.83 mg/m 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流速1 m L/min。经HP2MGL精制的南酸枣枣皮总多酚的纯度为77.46%。该方法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2016 Vol. 38 (01): 1- [摘要] ( 263 ) [HTML KB] [PDF 0KB] ( 147 )
7 胡友根; 黄弋珂; 徐涛; 林小斌; 张贻良; 许云鹏
共沉淀法制备Li[Li0.2Ni0.2Mn0.6]O2及其性能研究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得到球形的前驱体,通过固相法与锂源合成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对样品进行了XRD、SEM以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前驱体呈球状颗粒,其中pH=8.0时制得的前驱体的结晶度和球形形貌最理想;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在950℃下合成的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最佳,在2.04.8 V、0.2 C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0.4 m Ah/g,循环20次后保持率高达97%。此外,该材料的倍率性能也最好,在1 C下充放电,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200.9 m Ah/g。
2016 Vol. 38 (01): 7- [摘要] ( 269 ) [HTML KB] [PDF 0KB] ( 123 )
12 刘晓红; 毛艳红; 潘逸凡
二氧化硅包覆纳米碳酸钙的合成
以氨水、纳米CaCO3和磷肥工业副产物氟硅酸为原料,制备了CaCO3/SiO2复合物。实验确定了SiO2包覆CaCO3的适宜条件:反应温度60℃,配料比m(SiO2)/m(CaCO3)=8%,反应终点pH值9.0,陈化时间8h以上,优化条件下,浸泡CaCO3/SiO2复合物24h的缓冲溶液c(Ca2+)=0.014mol/L,耐酸性能好,包覆后纳米CaCO3的耐酸性能明显提高。对适宜条件下的包覆产品进行FTIR、XRD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SiO2与CaCO3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SiO2以无定型态包覆于纳米CaCO3表面,包覆后纳米CaCO3粒径变小,平均粒径44.67nm。
2016 Vol. 38 (01): 12- [摘要] ( 290 ) [HTML KB] [PDF 0KB] ( 101 )
16 吴应雄
底盘刚度变化对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为考察下部底盘抗侧移刚度变化对大底盘RC框剪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中建立3种底盘构件尺寸和材料强度不变,仅改变层高的大底盘RC框剪隔震结构弹塑性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能量耗散和构件性能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非隔震结构,隔震后上部塔楼的地震响应有显著的减小,而底盘的加速度相比非隔震结构反而放大;随着底盘抗侧移刚度的减小,上部塔楼的减震效果降低,下部底盘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有所提高;隔震后上部塔楼的梁、柱和剪力墙构件的变形性能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连梁构件,而下部底盘结构的梁、柱构件的变形性能状态也有较好的改善。
2016 Vol. 38 (01): 16- [摘要] ( 267 ) [HTML KB] [PDF 0KB] ( 113 )
23 黄红; 彭冬根; 吴越; 史子群; 周君明
保温层厚度对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影响
建立考虑保温层厚度对地板辐射供暖性能影响的传热模型,将CFD模拟散热量和现行规范给出的散热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数值模拟在不同工况下保温层厚度对地面平均温度、有效散热量、热量损失以及地板表面温度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可知,增加保温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增加有效散热量、降低热损失百分比、提高地板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保温层厚度在25~40 mm范围内较为合理,以30 mm为最佳。
2016 Vol. 38 (01): 23- [摘要] ( 286 ) [HTML KB] [PDF 0KB] ( 125 )
28 汪和青; 刘伟平
崩岗区岩土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以赣州崩岗区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重塑土样的干密度及石灰的掺加量制备不同状态下的试样,并进行室内固结试验,研究不同干密度和不同石灰的掺加量对崩岗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崩岗土的固结特性。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试样的初始干密度和石灰的掺加量对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有着显著影响,崩岗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双曲线模型,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崩岗土的初始切线模量,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少土体最终压缩量。
2016 Vol. 38 (01): 28- [摘要] ( 251 ) [HTML KB] [PDF 0KB] ( 117 )
32 魏昊然; 周浩; 乔利锋; 姜漪
住宅内甲醛散发率的估算方法
为有效降低房间内的甲醛浓度,需要了解实际房间内甲醛散发率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通过用户房间内所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获得多种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分析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甲醛浓度以及通风换气次数等四种因素与甲醛散发率之间的数值关系;并根据该因素分析的结果,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上述4种因素的甲醛散发率计算公式,拟合优度为0.574。其中,温度、相对湿度和甲醛质量浓度均为实测数据,而通风换气次数则通过房间内CO2浓度数据由示踪气体持续注入法推算得到。该方法目的在于提供真实房间内甲醛散发率估算公式及长期跟踪实际房间内甲醛散发率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016 Vol. 38 (01): 32- [摘要] ( 267 ) [HTML KB] [PDF 0KB] ( 103 )
39 樊晓梅; 陈晓宇
基于三剪统一屈服准则的灰土挤密桩特性分析
以平面应变假设为前提,基于三剪统一屈服准则分析桩周土体应力情况,考虑中间主应力、各参数对塑性区发展及极限荷载的影响,推导出孔壁挤压力与塑性挤密半径的表达式。同时在孔径、深度、粘聚力以及内摩擦角不同的情况下,分析挤压力和塑性挤密半径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挤压力相同时,孔径越大,塑性挤密半径越大;深度越大,塑性挤密半径越小。当其他参数及塑性挤密半径一定,粘聚力越大,挤压力越大;而内摩擦角越大,挤压力越小。
2016 Vol. 38 (01): 39- [摘要] ( 152 ) [HTML KB] [PDF 0KB] ( 102 )
44 王庆华; 秦超
混凝土敞口矩形水池池壁水平力有限元计算分析
水池池壁水平力是水池内力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其变化分布规律,以及对配筋的影响,以混凝土敞口矩形水池为计算模型,考虑空间整体作用,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长宽比和长高比条件下的水池池壁的边缘反力系数、水平轴力和水平弯矩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规程》的简化算法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程》边缘反力系数与整体分析值基本接近,但在长高比为0.5和3.0的条件下偏差较大;水平轴力对配筋的影响较大,随长宽比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是池壁的顶部。
2016 Vol. 38 (01): 44- [摘要] ( 321 ) [HTML KB] [PDF 0KB] ( 123 )
49 胡峰强; 徐义标; 邱衍坚; 冯小毛; 刘蕙婷
大箱梁桥0号块纵筋张拉锚固端局部空间应力分析
建立某PC连续箱梁桥0号块锚固端局部模型,采用弹塑性方法分析了锚下混凝土应力受预孔道、喇叭管、配筋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锚下混凝土应力复杂,预应力孔道对锚下混凝土截面有较明显的削弱作用,设置喇叭管能有效地改善锚下混凝土应力分布,锚下混凝土按配筋率为0.06最优。
2016 Vol. 38 (01): 49- [摘要] ( 253 ) [HTML KB] [PDF 0KB] ( 89 )
55 史皓良; 吴禄慎
基于Geomagic软件的钢轨弹条的逆向建模及误差分析
针对高速铁路钢轨扣件结构造型困难以及误差评估复杂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方法,即利用光栅式三维扫描仪获取的高速铁路钢轨扣件弹条的表面点云数据,运用Geomagic Studio逆向建模软件对高速铁路钢轨扣件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预处理,三角形网格构建优化、精确曲面造型等处理,实现对扣件弹条NURBS曲面重建。并利用Geomagic软件得到逆向建模形成的扣件NURBS曲面与原始点云数据比较的偏差色谱图,实现对逆向建模形成的弹条NURBS曲面的误差分析。完成逆向工程在钢轨扣件设计中的应用初步研究。
2016 Vol. 38 (01): 55- [摘要] ( 276 ) [HTML KB] [PDF 0KB] ( 90 )
60 刘龙; 黄菊花; 曹铭
增程式电动环卫车发动机双工作点的控制策略
为了响应环保节能的号召,开发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增程式电动环卫汽车。由于增程式电动环卫车具有其特殊的动力传动系统,增程器中的发动机只是带动发电机发电,不直接与驱动桥机械连接,故对增程器中发动机的运行控制策略设置相对负载功率需求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针对目前存有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优缺点,提出了增程器中发动机双工作点的控制策略。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结合整车行驶过程中的功率需求、车速、动力电池SOC,选择了2个合适的工作点,并合理设计2个工作点间的切换逻辑。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联合AVL.Cruise仿真平台进行进行试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在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了发动机转速的波动,避免了电池大电流的充放电,同时具有良好的NVH性能。
2016 Vol. 38 (01): 60- [摘要] ( 228 ) [HTML KB] [PDF 0KB] ( 104 )
66 戚翔宇; 梁发云; 王兴鹏; 刘敏
3D传感器图像采集及融合显示技术研究
裸眼3D技术能够反映物体空间位置信息,是新型的显示技术之一。为了获取满足立体视觉所需的双视图,研制一种使用FPGA与2只CMOS图像传感器构成的3D图像传感器。使用可编程逻辑算法实现2只图像传感器的同步配置和同步数据采集,并把左右图像按行合并后输出为左右格式的数字视频,从而使之成为性能完善的3D图像传感器。为了验证硬件逻辑算法,使用逻辑控制算法分别完成左右格式的2D分屏显示和3D列插值融合显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使用硬件逻辑算法的3D图像采集方法可行。
2016 Vol. 38 (01): 66- [摘要] ( 310 ) [HTML KB] [PDF 0KB] ( 108 )
70 刘莹; 杨威; 殷艳飞; 李观喜
Si的质量分数对C/C-SiC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以PAN基碳纤维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得C/C多孔坯体,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制备了C/C-Si C摩擦材料。用XD-MSM型定速摩擦试验机测定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了不同Si含量对C/C-Si C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VK-X200三维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了摩擦材料磨损后表面的微观形貌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Si质量分数的增加,摩擦材料的硬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增大,开孔率逐渐降低,摩擦材料的磨损形式由单一的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的混合磨损机制。3种摩擦材料中,Si质量分数为28.42%的C/C-Si C摩擦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均较好,摩擦系数较大,磨损率较小,摩擦磨损性能较好。
2016 Vol. 38 (01): 70- [摘要] ( 177 ) [HTML KB] [PDF 0KB] ( 88 )
75 黄灿; 叶寒
某型柴油机冷却水路的模拟分析与优化
针对搭载在某车型的柴油发动机在夏天出现水温过高的案例,通过利用GT-COOLING软件建立了该款柴油机冷却水路的一维仿真模型,模拟分析该冷却水路。模拟结果表明:最高水温在冷却系统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处,最高温度为374 K,考虑模拟时节温器模块并未设置节温器芯,大小循环全部开启,模拟结果应该低于实际结果。夏天暖风一般不开启,EGR水路堵死,导致水温过高。经试验验证,误差大小为5 K,这说明该模型基本可信。提出优化措施是将EGR冷却器与暖风机芯的串联水路改为并联水路,夏天暖风关闭后冷却液经由EGR冷却器后能够回到水泵继续循环,可有效地防止水温过高的情况发生。
2016 Vol. 38 (01): 75- [摘要] ( 253 ) [HTML KB] [PDF 0KB] ( 101 )
79 廖玉璠; 陈杨华
太阳能蓄热型热泵在玫瑰花联产中的节能特性
玫瑰花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巨大,现阶段国内其生产过程单一,没有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针对玫瑰花生产加工过程提出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以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与热泵系统联合为主,电加热为辅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所得热风干燥玫瑰花,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加热锅炉提供热水生产玫瑰精油,有效地减少玫瑰花加工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采用相变蓄热材料对太阳能加以保存,能有效缓解过渡季节太阳能资源不足、日照时间不稳定等缺点。除此以外对干燥产生的冷凝水回收利用,大大减少了用水量。实验结果表明:4 h烘干175 kg鲜花,鲜花与干花质量比3.5∶1,300 kg鲜花进入反应釜提炼精油,太阳能热泵系统、单级热泵、电加热这3种生产方式耗电量之比为1∶2.6∶3.6。
2016 Vol. 38 (01): 79- [摘要] ( 204 ) [HTML KB] [PDF 0KB] ( 115 )
84 张道达; 尧登灿; 张海军
不同的离子渗氮工艺对20CrMnTi钢的渗氮层的影响
为了实现快速深层离子渗氮,稀土Ce和椰壳活性炭被均匀地放到渗氮炉的阴极盘上,并使渗氮温度在530℃和490℃循环变化,渗氮时间为8 h。同时设计了其他3种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复合工艺中椰壳活性炭的加入能够改善渗氮层的性能,提高渗氮速度,提高渗氮层中ε相的比重。循环变温在复合工艺中能够起到抑制γ’相含量的降低和明显提高ε相的比重,提高渗氮层的综合性能。而稀土Ce的加入使得复合渗氮工艺能够明显提高渗氮速度,改善渗氮层性能,提高其耐磨性。复合工艺使得20Cr Mn Ti的渗氮层深度达到了368μm。
2016 Vol. 38 (01): 84- [摘要] ( 205 ) [HTML KB] [PDF 0KB] ( 119 )
89 李小兵; 李馨; 周林玉
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针对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对蒙特卡洛仿真法、灰色系统模型法和传统GUM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与传统GUM法的不确定度计算结果接近,但蒙特卡洛方法克服了传统GUM法求解中的一些缺陷,且计算结果更加精确;灰色系统模型法针对小样本数据,计算过程所需条件受限制小,而且不用区分A类、B类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计算简单化。
2016 Vol. 38 (01): 89- [摘要] ( 193 ) [HTML KB] [PDF 0KB] ( 91 )
93 王家伟; 缪贵玲; 何济洲
反馈式量子点光电制冷机的优化性能分析
利用麦克斯韦妖装置构建了一种反馈式量子点光电制冷机。在弱耦合以及序贯隧穿近似下,基于主方程的方法推导出稳态下制冷机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等重要参数的表达式。使用品质因子作为优化目标函数,获得了最大品质因子下制冷率和制冷系数。重点对反馈式量子点光电制冷机优化性能进行研究,特别强调正负反馈的概念,发现在任意的反馈下最大品质因子优化下的光电制冷机制冷系数始终大于CA制冷系数。负反馈抑制低温热源的热流进入制冷机,却可以提高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但制冷率逐渐减少。在正反馈情形下,当反馈系数达到某一个值时,获得了较高的制冷系数和最大的制冷率,找到了最大品质因子下制冷机最优工作状态。
2016 Vol. 38 (01): 93- [摘要] ( 203 ) [HTML KB] [PDF 0KB] ( 119 )
98 邵尉哲; 王宇俊; 万新儒; 宫嘉炜; 陈恳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牛顿法潮流计算速度的比较
对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牛顿法潮流计算的速度进行比较,其中包括求解的方程数、形成雅克比矩阵元素计算量、三角函数(sin函数、cos函数)计算、迭代次数、系统中PV节点数等因素。发现系统中PV节点数是决定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牛顿法潮流计算速度的关键。在不考虑元素稀疏性的情况下,如果系统中PV节点数较少,直角坐标牛顿法的潮流计算速度一般快于极坐标牛顿法;如果系统中PV节点数较多,则结果相反。在考虑元素稀疏性的情况下,尽管极坐标牛顿法中的方程数和迭代次数可能均少于直角坐标牛顿法,但无论系统中PV节点数多少,直角坐标牛顿法的潮流计算速度均快于极坐标牛顿法。对IEEE-30、-57、-118节点系统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直角坐标牛顿法的计算效率远高于极坐标牛顿法,尤其在运用稀疏矩阵技术后。
2016 Vol. 38 (01): 98- [摘要] ( 749 ) [HTML KB] [PDF 0KB] ( 149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青年编委招募启事
· 投稿声明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网站试运行,欢迎访问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