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3年 35卷 02期
刊出日期:2013-06-28

论文
   
论文
103 王敏炜;王仁浪;曲佳伟;王志远;蒋启忠;
碱催化剂对催化合成聚甘油的影响
 考察碱催化剂NaOH、KOH、Na2CO3、K2CO3对甘油聚合反应的催化效果,同时采用浸渍法将NaOH制备成NaOH/γ-Al2O3固体碱,并考察不同负载量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用Hammett指示剂法、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NaOH作为催化剂优于其他液体碱,在焙烧温度600℃、40%负载量条件下固体碱催化剂效果最佳,得到的聚甘油聚合度为6.50,固体碱可以代替液体碱合成聚甘油。
2013 Vol. 35 (02): 103- [摘要] ( 510 ) [HTML KB] [PDF 0KB] ( 99 )
107 章茹;曹济;冯斐;
微电极耦合MBR处理垃圾渗滤液
 针对垃圾渗滤液难降解、高氨氮和高CODCr的特点,提出了微电极与MBR联合工艺对其进行降解。实验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氯离子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等4个主要参数对CODCr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V8.0.6.1软件设计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电流密度13 mA.cm-2、极板间距10 cm、氯离子质量浓度4 200 mg.L-1、停留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89.56%,氨氮去除率92.29%,且出水氨氮和CODCr都达到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
2013 Vol. 35 (02): 107- [摘要] ( 460 ) [HTML KB] [PDF 0KB] ( 106 )
112 杨怡;万兴;万金保;
单级A/O程序HSMBR除碳脱氮
 针对传统膜生物反应器的不足,设计出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系统——复合膜生物反应器(HSMBR),并对HSMBR除碳脱氮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缺氧/好氧的比例时间实现了A/O程序HSMBR对NH4+-N、COD、TN的去除,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94.4%、69.4%。在A/O程序HSMBR运行过程中,进水NH4+-N值与A/O过程交替时氨氮值几乎不变;在好氧过程中,有90%以上的氮化合物在好氧过程中消失,从而证明了在A/O程序HSMBR运行过程中存在好氧脱氮现象;另外,在A/O程序HSMBR运行过程中,COD/TN为3.5时,TN的去除效率达到85.5%。
2013 Vol. 35 (02): 112- [摘要] ( 528 ) [HTML KB] [PDF 0KB] ( 85 )
116 邓冲;黄笔武;周宽;程桂亮;胡秋发;谌伟庆;
叔丁基酚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应用
以叔丁基酚缩水甘油醚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三苯基膦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合成一种新型的活性稀释剂——叔丁基酚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转化率、产物色泽和体系黏度等考察,得出较佳反应条件:温度为100~110℃,三苯基膦的质量分数为0.7%~0.9%,对羟基苯甲醚质量分数为0.2%~0.3%。将合成的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加入到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配成紫外光固化涂料,对涂膜进行了拉伸、硬度、柔韧性等测试。结果表明:此预聚物配成的涂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和热性能。
2013 Vol. 35 (02): 116- [摘要] ( 572 ) [HTML KB] [PDF 0KB] ( 105 )
120 肖志豪;张垚;王敏;李翔;陈征;刘胜祥;
皂市水电站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基于皂市水电站评价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影像遥感数据,在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获得了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评价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林地和灌草地是评价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灌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比例最多,分别为1.69%和1.57%;水域和建设用地有所增加,其中水域的面积增加了1 230.76 hm2,是增长面积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及国家政策的实施。在组成景观生态系统的各类组分中,模地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在本工程评价区各拼块的优势度值中,林地是评价区内的模地,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体系部分。建库后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中水域拼块因水库蓄水使其重要性提高,其优势度由水库蓄水前的4.57%上升到7.68%。
2013 Vol. 35 (02): 120- [摘要] ( 515 ) [HTML KB] [PDF 0KB] ( 90 )
125 俞锦锋;陈慧萍;缑向楠;芦海姗;
CHO DG44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关键组分的优化与替代
 以悬浮CHO DG44细胞为对象,采用central composite响应面分析法,以活细胞密度为评价指标,确定了3种对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培养基关键组分——胰岛素、转铁蛋白及亚硒酸钠(简称ITS)的最优浓度及其相互影响模式,并设计了一种有效的低成本ITS替代混合物。同时在添加25 mg/L硫酸葡聚糖条件下成功解决细胞高密度悬浮培养的成团问题,为CHO细胞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3 Vol. 35 (02): 125- [摘要] ( 599 ) [HTML KB] [PDF 0KB] ( 61 )
130 钟益清;肖永梅;王筱兰;
不同补料工艺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研究补料工艺对林可霉素发酵生产的作用,考察在不同时间1次和2次补加小料对菌体形态和发酵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补糖和补硫酸铵可提高林可霉素发酵的效价,在此基础上分批增补小料对林可霉素发酵效价的增加效果更好,其中2次补小料的最优时间分别在发酵48 h和96 h。进行2次补小料的林可霉素发酵效价达到7.421 g/L,比不补小料和补1次小料林的林可霉素发酵效价分别提高192.7%和135.4%。
2013 Vol. 35 (02): 130- [摘要] ( 535 ) [HTML KB] [PDF 0KB] ( 90 )
134 何淑琴;张丽铃;黄璠;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冻干工艺的研究
 为建立最优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冻干工艺,先通过实验确定共晶点,再采用正交实验法,对PCC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的预冻时间、主要干燥温度、主干燥时间、解吸温度和真空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获得PCC最优的冻干工艺:-40℃预冻1h;主要干燥温度从-40℃升温至-28℃,再从-28℃升温至5℃,总耗时22 h,真空压力为25 Pa;解析温度维持在33℃,真空压力为5 Pa,终点测试压力无变化时结束。通过该工艺冻干出的PCC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该项下的质量要求,经验证该冻干曲线能够应用于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大规模生产。
2013 Vol. 35 (02): 134- [摘要] ( 487 ) [HTML KB] [PDF 0KB] ( 55 )
139 李火坤; 段峰虎;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弧门主框架多损伤检测方法
 以频率作为弧形闸门主框架结构多损伤识别的主要动力参数,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建立结构损伤位置及程度与结构多阶固有频率的关系矩阵,并根据此矩阵和实测频率的变化情况反解出结构的损伤位置与程度。为了反映结构不同位置的损伤对频率的影响,同时减小方程的未知量个数,给出了弧门主框架频率与损伤位置和程度的灵敏度关系图。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多损伤检测方法可识别弧形闸门主框架多位置发生损伤的情况,可为水工结构动力检测与损伤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2013 Vol. 35 (02): 139- [摘要] ( 342 ) [HTML KB] [PDF 0KB] ( 87 )
144 金鑫;熊海洋;夏宗朝;何玉林;杜静;
漂浮特性对风力发电机载荷的影响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浮式基础波浪载荷计算和系泊系统计算考虑到所已建立的风力发电机分析模型中,形成漂浮式风力发电机性能分析模型,将其在风浪下进行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的载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漂浮式平台对风力发电机的载荷影响很大,同样条件下漂浮式风力发电机所受载荷相对固定式风力发电机幅值变化较大(平均值一样),这意味着漂浮式风机的疲劳寿命会有较大下降,因此,针对固定风机的设计方法对漂浮式风机要有所修正及完善。
2013 Vol. 35 (02): 144- [摘要] ( 469 ) [HTML KB] [PDF 0KB] ( 99 )
192 廖川荣;
电力远距离输送分配优化设计模型分析
 以某供电公司在电力远距离输送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电力输送分配优化设计为例,为国家电网建设中电力远距离输送分配优化设计问题建立有效模型和求解方法。将电力输送分配优化设计问题归结为非线性固定费用运输问题,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求解。求解结果分析表明:电力远距离输送过程中输电线路电压在320 kV时供电公司营运总费用可达到最优,并计算出供电公司当输电线路电压为320 kV时各发电企业向所有用电城市分配电力时实际输送的电流值。
2013 Vol. 35 (02): 192- [摘要] ( 448 ) [HTML KB] [PDF 0KB] ( 75 )
196 胡建军;
一种链路多样性的多路径路由算法
 多路径路由的负载均衡和重路由功能,使得网络的鲁棒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要优于单路径路由,因此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已有的多路径路由算法要么存在潜在的路由环路,要么网络的冗余链路未能充分利用,为此,采用邻居链路屏蔽和源标识嵌入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链路多样性多路径路由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路由环路,冗余链路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
2013 Vol. 35 (02): 196- [摘要] ( 425 ) [HTML KB] [PDF 0KB] ( 98 )
149 游经团; 房贞政;
大吨位混凝土锚固区中非线性接触受力分析
 采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锚固区承压面与锚垫板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对接触面的黏结滑移状态、法向压应力、切向剪应力及锚下混凝土拉、压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束缚连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时,摩擦系数越大,接触面的滑移区域越小,切向剪应力越大,法向压应力分布越不均匀;锚固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与采用束缚连接的基本一致,但应力集中更为明显。
2013 Vol. 35 (02): 149- [摘要] ( 413 ) [HTML KB] [PDF 0KB] ( 84 )
201 曾菊员;
基于MOCCII的n阶多功能滤波器的综合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输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MOCCII)的多功能电流模式滤波器的综合设计方法。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保持不变。由该方法导出的滤波器所需元件较少,n阶滤波器仅需n-1个CCCII+、1个MOCCII、n个电阻和n个电容,且所有电容均接地,便于集成且与VLSI工艺兼容。给出了四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实例,PSPICE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3 Vol. 35 (02): 201- [摘要] ( 396 ) [HTML KB] [PDF 0KB] ( 70 )
155 张红; 张选兵;
高阶四边形面积坐标方法构造八节点四边形膜元
 采用八节点四边形高阶等参形函数,对面积坐标(L1,L2,L3,L4)修正改进,得到高阶八节点四边形面积坐标。它是新型的八节点四边形面积坐标方法,能构造一种四边形膜元,可以处理曲边四边形八节点单元的情形。计算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好的抗畸变性能和计算精度。
2013 Vol. 35 (02): 155- [摘要] ( 263 ) [HTML KB] [PDF 0KB] ( 65 )
158 张莹;倪泽联;韩婧潇;
基于表观黏度模型的AZ31流变铸轧数值模拟
以AZ31半固态合金为研究对象,应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其铸轧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使用简单等温稳态黏度模型、Carreau黏度模型、简单连续冷却黏度模型、黏度不变模型,得到了相应的铸轧温度分布、流场分布以及黏度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工况下,为保证出口处的合金刚好凝固而不会造成铸轧不成形或铸轧中断的最佳浇铸温度为880 K,此时Carreau黏度模型最适合AZ31半固态合金的铸轧过程。
2013 Vol. 35 (02): 158- [摘要] ( 483 ) [HTML KB] [PDF 0KB] ( 84 )
163 陈杨华;肖炜;郭文帅;彭辉;王林;
蛇形管蓄能箱蓄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对蛇形管换热及相变材料熔化的传热理论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蓄能过程中蛇形管热交换及相变材料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一套经济合理且能满足项目蓄能要求的设备,制作了实验用的设备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建立的模型是比较合理的。研究表明:自然对流换热对相变材料的熔化过程影响较小。
2013 Vol. 35 (02): 163- [摘要] ( 448 ) [HTML KB] [PDF 0KB] ( 80 )
168 李鹏;姜水生;张国臻;
某四缸柴油机各缸EGR率均匀分配的优化
 采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多缸柴油机,EGR率在各缸的均匀分布能有效保证燃烧质量,优化排放。通过改进某四缸柴油机EGR出口管路的结构,建立进气管路的一维与三维模型,给出模拟仿真分析过程,运用一维整机性能分析软件GT-Power与三维CFD软件AVL Fire分别对新旧2种进气歧管进行1D-3D耦合分析,得出优化后管路EGR最大偏差率8.99%,明显小于原始管路44.79%的EGR最大偏差率,优化管路更有利于EGR率的均匀分配。
2013 Vol. 35 (02): 168- [摘要] ( 475 ) [HTML KB] [PDF 0KB] ( 94 )
172 罗明军;赵永玲;宋立新;毛显红;
汽车后扭力梁结构的模态分析
为揭示某汽车后扭力梁在实际道路激励工况下容易出现振动疲劳的机制,需要对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为了得到后扭力梁结构更为准确的固有振动特性,对模态试验中的悬挂位置、激励位置和测点位置的布置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最佳模态试验法识别后扭力梁结构在自由-自由工况下的模态参数,得到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通过对比可知:后扭力梁结构前10阶自由模态频率吻合很好,误差控制在6%内。这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模态试验方案能够更为准确地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得到结构固有振动特性。
2013 Vol. 35 (02): 172- [摘要] ( 833 ) [HTML KB] [PDF 0KB] ( 72 )
176 徐义红;肖明丽;涂相求;
群体多目标决策联合超有效解的广义梯度型最优性条件
 在Hausdorff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中,借助切锥引进了超有效广义梯度概念。对于群体多目标决策问题,利用供选方案的超有效数,引进了集值映射的联合超有效解。利用切锥的性质建立了联合超有效解在广义梯度意义下的最优性必要条件,利用超有效解集的性质得到了充分条件。推广了现有文献的相关结论。
2013 Vol. 35 (02): 176- [摘要] ( 469 ) [HTML KB] [PDF 0KB] ( 73 )
180 陈震;
基于梯度算法解Sylvester张量方程最佳收敛因子的选取
 针对求解Sylvester张量方程基于梯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分析近似解与迭代初值之间的误差方程,并利用Sylvester矩阵方程的相关结论,讨论了迭代算法中收敛因子的选取对收敛速度的影响,从理论上获得了最佳收敛因子的选取方式。数值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2013 Vol. 35 (02): 180- [摘要] ( 357 ) [HTML KB] [PDF 0KB] ( 81 )
184 游宇堃; 王淳;
基于解析优化二分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
以电压不越限作为约束条件,将传统的解析法与二分法相结合,有效规避了2种算法各自缺点,提出了用于DG准入容量计算的解析优化二分法。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该算法在不需要额外增加网络参数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二分法迭代次数;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
2013 Vol. 35 (02): 184- [摘要] ( 407 ) [HTML KB] [PDF 0KB] ( 82 )
187 黄琼;王时胜;李震球;
小波神经网络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架空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以暂态零序电流的小波能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作为数据融合的特征量,再结合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WNN)来进行故障定位,并针对小波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缓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问题,给出一种参数修正改进的算法,通过在权值调整式中增加动量项来选择学习步长,且以新方法初始化各个权值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大量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性能,实验准确率基本可以达到100%,可应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
2013 Vol. 35 (02): 187- [摘要] ( 420 ) [HTML KB] [PDF 0KB] ( 89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青年编委招募启事
· 投稿声明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网站试运行,欢迎访问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