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2年 34卷 04期
刊出日期:2012-12-28

论文
   
论文
307 蒋柏泉;曾芳;陈建新;欧阳小平
 沸石负载氧化铜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沸石)/V(硝酸铜溶液)(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mol.L-1)、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h)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趋势图分析,确定了沸石负载氧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m(沸石)/V(硝酸铜溶液)=1∶4 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0 mol.L-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 h。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和88.27%,相应的出水色度和COD指标分别为6稀释倍数和76 mg.L-1,达到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2012 Vol. 34 (04): 307- [摘要] ( 689 ) [HTML KB] [PDF 0KB] ( 69 )
312 林迎春;黎先财;杨爱军;郭辉瑞
制备条件对磷化钼催化剂重整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络合剂、溶解反应时间、还原温度等因素对磷化钼催化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取合成气重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较低时,催化剂晶型不够稳定,温度太高催化剂容易聚集均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以柠檬酸为络合剂,溶解12 h,还原温度923 K时催化剂有较好的反应活性。
2012 Vol. 34 (04): 312- [摘要] ( 679 ) [HTML KB] [PDF 0KB] ( 67 )
316 王深旗;董丽玲;彭海龙;熊华;阮霞
双酚A印迹水凝胶膜的制备与表征
以光子晶体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速度快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膜(MIH)。该MIH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在紫外光下进行聚合。用扫描电镜(SEM)考察MIH表面特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探究MIH对模板分子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MIH形成了有序的三维网状相互贯通的孔洞结构;同时MIH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当BPA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从10-15mol/L增大到10-6mol/L时,MIH的布拉格衍射峰从597 nm移动到569 nm处;而在不同浓度BPA类似物(四溴双酚A)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基本上没有移动,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膜(NIH)浸在不同浓度BPA磷酸盐缓冲液中,其布拉格衍射峰也基本上没有移动。 
2012 Vol. 34 (04): 316- [摘要] ( 615 ) [HTML KB] [PDF 0KB] ( 96 )
321 艾凡荣; 张硕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NIPAAm聚合物微球的温敏特性研究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温敏性聚合物微球,用TEM对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微球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共聚单体丙烯酰胺(Am)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加入量(质量分数)对微球LCS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BAM加入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变大;当MBAM加入量超过15%后,会使聚合物微球尺寸过大而在水中的稳定性变差;随着单体Am和交联剂MBAM量的增加,微球LCST均升高,但同时其转变温度范围宽化,使其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当Am和MBAM的加入量占NIPAAm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10%时,LCST升高至40℃左右,有利于温敏性聚合物微球用于体内的药物缓释载体。 
2012 Vol. 34 (04): 321- [摘要] ( 520 ) [HTML KB] [PDF 0KB] ( 69 )
325 万斌;石金明;向军
典型煤种CO2气化过程中产物的析出特性
CO2气氛下在热重分析仪上对3种典型煤种分别进行了气化实验,与便携红外分析仪连用,详细研究了煤气化产物与温度、煤种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在500~800℃之间,C煤的甲烷生成速率较高,但焦炭与水蒸气的气化反应较慢,但温度达到1 000℃时甲烷会分解;在热重分析仪中,高灰分阻碍了气化反应的进行,400~1000℃过程中失重曲线较平缓,在1 000℃之后,TG曲线有了明显的变化;煤化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挥发分的析出,有利于提高气化过程中CO和CH4的析出量,而且降低了有机硫(COS)的析出量。 
2012 Vol. 34 (04): 325- [摘要] ( 548 ) [HTML KB] [PDF 0KB] ( 76 )
329 彭海龙;黎文建;王深旗;罗美;徐丽清;熊华
温度响应性纳米囊的构建及理化性质
 以二氧化硅(SiO2)为模板,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壁材,制备温敏性纳米囊。采用透视电镜(TEM)、红外(FT-IR)、热重(TGR)和紫外(UV)等技术对纳米囊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以孔雀石绿为模型分子,考察纳米囊对孔雀石绿的装载效果。结果表明:温敏性聚合物NIPAm成功包覆于SiO2表面,氢氟酸(HF)能够较好去除SiO2,形成具有可逆响应温敏性纳米囊;温敏性纳米囊在室温下对孔雀石绿具有较好的装载效果。因此,本实验为开发新型的温敏性给药系统提供了一定参考。 
2012 Vol. 34 (04): 329- [摘要] ( 524 ) [HTML KB] [PDF 0KB] ( 70 )
333 邓邯郸;张雪黎;魏国;黎先财
M/AC和MY分子筛吸附脱除FCC汽油中硫的研究
制备了金属离子改性吸附剂——M/AC和MY分子筛,用于真实汽油吸附脱硫,并检测了它们对真实汽油的脱硫效果。其中考察不同金属离子改性吸附剂、吸附剂的用量(剂油比)等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及改性后的吸附剂Cu/AC于不同吸附温度和不同吸附时间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Ag+改性的分子筛和活性炭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并且活性炭对FCC汽油脱硫性能优于NaY分子筛的脱硫性能。综合考虑,筛选出吸附剂Cu2+/AC,在温度为30℃、静态吸附6 h、剂油比(g/mL)为1∶10的条件下对FCC燃料油吸附脱硫最佳。 
2012 Vol. 34 (04): 333- [摘要] ( 789 ) [HTML KB] [PDF 0KB] ( 73 )
337 章萍;钱光人;孙凯璇;汪涛
膨润土对底泥重金属的抑制效果及机制探讨

采用底泥原地稳定化处理技术中的帽封方法,考察膨润土对苏州河底泥中Cu2+、Pb2+和Zn2+3种重金属离子释放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对Cu2+、Pb2+和Zn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3.4 mg.g-1、473.6mg.g-1和263 mg.g-1;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且在溶液pH值升高时,其对Cu2+、Pb2+和Zn2+的吸附效果增强。在Zn-Pb混合体系下,钙基膨润土对Pb2+吸附效果增强,Zn2+的吸附效果不明显;而在Zn-Cu混合体系下,钙基膨润土对Cu2+效果增强,对Zn2+的吸附效果减弱。
2012 Vol. 34 (04): 337- [摘要] ( 584 ) [HTML KB] [PDF 0KB] ( 78 )
341 邓朝阳;朱霞萍;郭兵;王小玉;吴九九;张军
不同性质土壤中镉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以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其他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以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SPSS)数理统计软件为研究工具,研究了不同性质土壤中的镉形态分布特点,土壤中各形态镉之间以及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试15个土壤样品中,有12个样品镉总量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土壤有效态镉与总镉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所试土壤镉赋存形态以可交换态为主,各形态镉的变异系数大;各形态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有效态镉是各形态镉的综合反映;土壤环境因素对镉形态分配影响强于化学组成的影响,pH是最活跃的一个影响因素,有机质是除pH外最能影响镉形态的因素。 
2012 Vol. 34 (04): 341- [摘要] ( 814 ) [HTML KB] [PDF 0KB] ( 69 )
347 罗广圣;姜贵文;李建德;李瑞林
La掺杂Ni-Zn铁氧体的结构和电磁性能
采用氧化物法制备La掺杂Ni-Zn铁氧体,样品的相组成成分、微结构和电磁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阻抗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表征,讨论了Ni0.5Zn0.5LaxFe2-xO4(x=0.002~0.010)铁氧体的结构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x=0.008和0.010时,样品中有LaFeO3第二相出现;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微晶尺寸和介电常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且都在x=0.006时出现峰值;电阻率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且均在x=0.006时出现最小值。除了Ni0.5Zn0.5La0.002Fe1.998O4样品外,其他样品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均有峰值出现,表现出异常的介电行为。
2012 Vol. 34 (04): 347- [摘要] ( 549 ) [HTML KB] [PDF 0KB] ( 74 )
351 张业鹏; 张国文
Ca2+、Mg2+对农药三唑醇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pH 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溴化乙锭(EB)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并结合DNA熔点测量和黏度实验,研究了Ca2+、Mg2+分别对农药三唑醇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醇主要以嵌插模式与ctDNA结合,Ca2+、Mg2+的存在均能增强三唑醇与ctDNA的相互作用,随着体系中Ca2+、Mg2+浓度的增加,ctDNA-三唑醇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Ca2+、Mg2+对ctDNA-三唑醇结合的影响取决于金属离子与DNA的碱基和磷酸基团之间的结合程度。 
2012 Vol. 34 (04): 351- [摘要] ( 528 ) [HTML KB] [PDF 0KB] ( 85 )
355 李燕;刘成梅;刘伟
大分子乳化剂稳定的纳米乳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
分别以乳清分离蛋白、热处理乳清分离蛋白、乳清分离蛋白与麦芽糖糊精的混合物和美拉德反应复合物为乳化剂,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并考察其乳滴粒径分布及β-胡萝卜素的降解。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与麦芽糖糊精共价复合后,形成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更小,但复合物加速纳米乳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而热处理乳清分离蛋白能显著抑制纳米乳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其机制可能是蛋白质大分子聚集体的形成对β-胡萝卜素起保护作用。
2012 Vol. 34 (04): 355- [摘要] ( 517 ) [HTML KB] [PDF 0KB] ( 59 )
358 张兆琴;毕双同;蓝海军;刘成梅;刘伟
大米淀粉的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淀粉糊质量分数、温度、pH值、蔗糖、盐等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大米淀粉食品的加工提供基本参数和依据。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着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pH值2~4和8~10的范围,大米淀粉糊黏度急剧降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NaC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CaCl2对大米淀粉糊黏度的影响较小。采用质构仪对大米淀粉糊质构特性分析发现:淀粉质量分数、pH值对大米淀粉糊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大,其硬度随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2~10范围内,硬度随pH值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蔗糖、NaCl和CaCl2对大米淀粉糊硬度影响较小。 
2012 Vol. 34 (04): 358- [摘要] ( 554 ) [HTML KB] [PDF 0KB] ( 67 )
363 曾应龙;何占慧;管明文;万邵华;邓甜;彭昆;黄模佳
多向纤维复合板的构造及其理论基础
 利用群的表示理论,给出了纤维复合板宏观弹性刚度张量的本构形式,给出了纤维复合板宏观力学性质与基体和纤维力学性质的关系,寻找出各向同性纤维复合板的简单构造方法,其结果将可用于纤维复合板力学性质的设计,达到降低纤维复合板制造成本的目的。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了三向纤维复合板和四向纤维复合板的力学性质,仿真数据与基于Hill平均的纤维复合板宏观弹性刚度张量表达式的计算结果一致。 
2012 Vol. 34 (04): 363- [摘要] ( 421 ) [HTML KB] [PDF 0KB] ( 71 )
369 熊进刚;钟丽媛;张毅;李艳
网架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
进行了跨度为1.25 m、5×5网格、网格尺寸0.25 m×0.25 m、高度0.175 m的四角锥网架结构模型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网架结构受力最大的腹杆初始失效后,网架结构其余杆件受力变化及结构的连续倒塌全过程,观测杆件的荷载-应力曲线、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网架结构连续倒塌的性能和特点。网架结构的连续倒塌主要是由受压杆件的屈曲失稳引起的,破坏比较突然。
2012 Vol. 34 (04): 369- [摘要] ( 503 ) [HTML KB] [PDF 0KB] ( 62 )
373 刘振宇; 余健
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拱温度作用取值与温度效应分析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温度作用取值和温度作用效应,以一座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拱为工程背景,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结合气象资料,对温度作用取值(合拢温度、有效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拱脚实腹段应力的影响,并对该桥合拢温度的合理取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拱肋的合拢温度值比月平均气温高出2℃左右,最低有效温度比日平均最低温度值低5℃左右,最高有效温度比日平均最高温度值高6℃左右;从降低温度作用产生的效应方面考虑,拱肋的合拢时间应选择在月平均温度接近于年平均温度的时段;腹杆的温度变化对拱脚的应力影响较小,由于拱脚实腹段的构造与腹杆的构造不同,实腹段温度变化对拱脚的应力有较大的影响。 
2012 Vol. 34 (04): 373- [摘要] ( 565 ) [HTML KB] [PDF 0KB] ( 78 )
378 聂晓华; 赵忠凯
独立光伏LED照明系统主电路设计与实现
对光伏LED照明控制系统主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降压和升压电路的电感、电容参数的计算公式;在给定太阳能电池、蓄电池、LED照明灯参数基础上,对该系统主电路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型,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光伏LED照明控制系统主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和实现电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2012 Vol. 34 (04): 378- [摘要] ( 462 ) [HTML KB] [PDF 0KB] ( 68 )
382 李锦彬;陈冲;李建兴
基于电流环重复控制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
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通常用来补偿非线性负载所引起的谐波电流。传统的PI控制带宽有限不能实现无静差输出,为了提高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的谐波电流复合控制算法。该算法将PI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并联在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共同对APF输出产生影响。给出了具体的系统控制框图,以及电流动态快速补偿算法和重复控制的重复环境构造等问题。通过系统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控制算法能显著地改善系统动态性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滤波效果。 
2012 Vol. 34 (04): 382- [摘要] ( 450 ) [HTML KB] [PDF 0KB] ( 66 )
387 王芳; 陈小军
基于Ansoft的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磁场有限元分析
基于Maxwell二维瞬态磁场分析理论,依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运用RMxprt快速确定电机电磁及结构设计方案,并导入Maxwell中建立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法对电机的机械特性和效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精确地反映了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启动过程,为电机的优化设计、减少转矩脉动、提高启动转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2 Vol. 34 (04): 387- [摘要] ( 795 ) [HTML KB] [PDF 0KB] ( 70 )
390 练国富;江吉彬;魏珅
基于信息重用技术的锻压机床快速报价方法
通过重用设计信息快速得到材料成本,重用企业的资源信息快速得到工艺成本和装配成本,实现锻压机床的快速报价。根据快速报价的需求,提出了作业测定技术的报价基础数据构建方法;在作业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零件装卸时间标准模型。最后开发了一套锻压机床的快速报价系统,快速报价系统经测试,结果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2012 Vol. 34 (04): 390- [摘要] ( 439 ) [HTML KB] [PDF 0KB] ( 71 )
396 刘君;徐来明;左小女
一种基于互信息与梯度的图像精确配准方法
提出一种利用基于梯度加权的灰度归一化互信息相似性测度,并采用凹函数递减的权衡比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搜索策略的多模图像精确配准方法。传统的基于灰度互信息配准方法往往只考虑灰度相关性,忽略或不当引入图像空间特征信息,配准容易陷入局部极值,从而出现误配。将灰度与梯度特征有效融合,即梯度加权到灰度互信息中,同时考虑了2幅图像的灰度统计相关性和图像空间特征信息,提高了多模图像配准的精度与稳定性。通过对遥感图像的拟配准与MR-PET医学图像的实际配准,证明了该方法效果良好,算法稳定,配准的准确率和参数精度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2012 Vol. 34 (04): 396- [摘要] ( 543 ) [HTML KB] [PDF 0KB] ( 69 )
401 刘韬;伍军云;邱桃荣;林仲达;何妞
基于属性约简与动态模糊依赖关系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针对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绩效评价的需要,将粗糙集方法和动态模糊依赖关系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应用粗糙集理论中基于属性重要度的属性约简算法构建评价因素集,基于动态模糊依赖关系理论构建公司绩效评价结果集。通过对具体的数据集的测试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有效的。 
2012 Vol. 34 (04): 401- [摘要] ( 510 ) [HTML KB] [PDF 0KB] ( 98 )
406 胡琳; 曾招云
双解析函数Schwarz问题的2种新解法
 利用2种方法去寻求单位圆上双解析函数的Schwarz问题的解:一是对双解析函数的Schwarz问题分解后再求解;二是先把双解析函数的Schwarz问题转化为解析函数的Schwarz问题,然后再求解;2种解法都得到了解的积分表示,并得到了双解析函数的Hilbert公式。 
2012 Vol. 34 (04): 406- [摘要] ( 483 ) [HTML KB] [PDF 0KB] ( 72 )
409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年(第34卷)总目次
2012 Vol. 34 (04): 409- [摘要] ( 397 ) [HTML KB] [PDF 0KB] ( 39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青年编委招募启事
· 投稿声明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网站试运行,欢迎访问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