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81年 3卷 02期
刊出日期:1981-06-28

论文
   
论文
1 虞锦晖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界限配筋
<正> 一、引言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纵筋的强度和配筋率,箍筋仅仅起构造作用。根据纵筋合钢率μg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欠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欠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配筋率通常称为最小含钢率μmin,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配筋率通常称为最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589 ) [HTML KB] [PDF 0KB] ( 66 )
1 李火林
关于Orlicz空间光滑模及其应用
<正> 我们知道,连续模及光滑模的概念,在逼近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1]、[2]、[3]中对C空间和L_P空间的连续模和光滑模均进行了评细地讨论。本文的目的,首先建立Orlicz空间的光滑模并讨论了它的若干性质。其次利用光滑模给出Orlicz空间列紧集的充要条件。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378 ) [HTML KB] [PDF 0KB] ( 65 )
1 何成宏; 杨淳朴
螺旋锤传动效率精确表达式的探讨
<正> 关于液压螺旋锤下行加速阶段的传动效率,文献[1]提出了系统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对于一般工程计算虽有足够的精确度,但未能全面揭示出影响传动效率的各种因素。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推缸式和付螺杆式液压螺旋锤下行加速阶段的传动效率作较详细的推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596 ) [HTML KB] [PDF 0KB] ( 61 )
1 宋寿南; 张景德
狭缝法测定岩体弹性模量公式的探讨
<正> 一、引言测定现场岩体的杨氏弹性模量E有一种方法叫狭缝法。该法即为在岩体上凿一狭缝(直糟),将压力钢枕放入,再用水泥砂浆填实并养护到一定强度后,对钢枕加压,当测得岩体表面中线上某点的位移v时(见图1所示),则可按下式求得岩体的杨氏弹性模量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882 ) [HTML KB] [PDF 0KB] ( 60 )
1 包忠诩; 何成宏
用扩张形毛边槽代替常规毛边槽的试验研究
<正> 在开式模锻过程中,沿锻件分模面必须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毛边,以形成必要的阻力迫使金属充满模腔,获得清晰的锻件。在充满型腔后的锻足阶段,多余的毛坯金属继续流入毛边槽,使锻件达到所需的高度。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578 ) [HTML KB] [PDF 0KB] ( 71 )
1 包忠诩
用功的平衡法求模锻时的变形力
<正> 模锻时的变形力,是选择模锻设备的主要依据。因此,正确计算模锻时的变形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在生产中广泛采用经验公式或图表来估算变形力。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使用时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某一个厂、某种另件的经验数据,不完全适用于其它厂或其它另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412 ) [HTML KB] [PDF 0KB] ( 59 )
1 吴锦如
用解析法进行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正> 在以往的机械原理教材中,对于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大都采用几何法或图解法,最近出版的机械设计教材增加了分析法的内容。从发展趋势来看,解析法有着广阔的前途。关于这一节的内容,下列的推导过程似乎更加清楚、明瞭。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822 ) [HTML KB] [PDF 0KB] ( 69 )
1 彭均中
存储论应用实例
存储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叙述了存储论的一些基本概念,推导出确定型的数学模型,以某厂协作件库为例应用数学模型确定合适的储备定额,然后在EC—1040电子计算机上进行系统仿真,证明模型的可靠性。同过去的储备定额进行比较反映出经济上的实际效益。作为库存管理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558 ) [HTML KB] [PDF 0KB] ( 62 )
1 Mlchael.A.B.Deauln; 戴乾忠
拉普拉斯变换的欧拉(EuIer)形式
<正> 一、历史简介拉普拉斯变换的近代形式,现在已列入大部分大学数学和工程教程的正式内容。就其解决问题的详尽程度和为人们所接受的广泛性而言,是一个新的发展。谈到拉普拉斯变换的历史,最方便地可以溯源到1937年朵契(Doetst)的“拉普拉斯变换的理论及其应用”这篇文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639 ) [HTML KB] [PDF 0KB] ( 56 )
1 E·KBUCKINGHAM; 罗良玲
避免过于保守的齿轮设计
<正> 在一个平稳的,连续载荷作用下,啮合齿轮几乎没有相对移动。由于轮齿齿廊和端面的制造误差,受载下轮齿变形和相互作用的不平衡,从而在齿轮上产生动载荷。其结果类似于把变载荷叠加到静载荷上。
1981 Vol. 3 (02): 1- [摘要] ( 295 ) [HTML KB] [PDF 0KB] ( 53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青年编委招募启事
· 投稿声明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网站试运行,欢迎访问投稿!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江西省教育厅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