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蛋清抗氧化肽微胶囊化及其缓释性能 |
操强高金燕陈红兵周文化佟平 |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特医食品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
|
摘要 以蛋清为原料进行酶解得到蛋清抗氧化肽,再基于传统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抗氧化肽的微胶囊,以包埋率、载药率、缓释性能、活性保护、粒径大小等参数综合考量3种微胶囊制备方法的优劣。3种制备方法中,以大豆卵磷脂为前脂质体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最高,为92.50%;喷雾法制备的微胶囊载药率最高,为22.29%;喷干法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范围最小,为30~80μm。缓释性能方面,三者在胃液中都有一个突释现象,但喷干微胶囊5 h胃肠联合释放率高达95.62%,相对于其他2种方式喷干法所得的微胶囊缓释性能并不理想。综合考虑3种微胶囊的包埋率、载药率、缓释性能和活性保护,脂质体微胶囊能对蛋清抗氧化肽起到良好保护作用,并且其缓释性能表现也不错。
|
|
关键词 :
蛋清,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微胶囊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60436);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61BBG70062);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F-ZZA-201612,SKLF-QN-201514); 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项目(2017TP1021); |
[1] |
聂挺; 单艳; 胡川; 陆豫; 余勃. 量子化学计算对4种抗氧化肽清除自由基活性机理判别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5, 39(01): 70-. |
[2] |
姜兴华; 陈娟; 李晨曦; 范青生; 余宙. 不同澄清剂对五味子水提物澄清效果的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2, 36(01): 73-76. |
[3] |
廖和菁; 郑为完; 易路遥; 龙吉云; 张海玲; 邹金; 孔令伟. 丁酸单双甘油酯为乳化剂制备微胶囊配方[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0, 34(05): 1-. |
[4] |
杨静; 郑为完; 李积华; 周德红. 酶法制备全绿豆速溶饮品[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6, 28(02): 1-. |
[5] |
霍娟; 陈双林. 杜仲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4, 28(03): 1-. |
[6] |
刘曾旭; 刘德明; 刘德伍. 微胶囊对大鼠糖尿病异种胰岛组织移植免疫隔离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6):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