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素质 社会发展 教育改革 |
王亮功 |
江西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
|
|
摘要 促成一个民族素质特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影响。民族素质在决定社会活动成效,影响民族兴衰的诸多作用力中占据一席重要地位。教育担负着改造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但作为社会活动之一,它本身又受到整个民族素质的羁绊。在我国改造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
|
关键词 :
社会发展,
民族素质,
教育改革
|
出版日期: 1989-12-28
|
[1] |
王圣云; 张新芝. 民生福祉导向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评估[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7(02): 70-. |
[2] |
周利生,祝黄河. 现状与展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3(06): 1-. |
[3] |
王海萍; 陈斐. 区域社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与涵义解析——基于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理论解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3(02): 78-83. |
[4] |
. 南昌大学2005-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绩斐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9(03): 161-. |
[5] |
胡伯项. 构建彰显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6): 3-5. |
[6] |
陈勃. 知荣辱促和谐:夯实创业兴赣的精神文化之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6): 9-10. |
[7] |
刘明健 解丽. 论高等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6(05): 155-160. |
[8] |
眭依凡.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30(01): 1-6. |
[9] |
黄耀华. 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29(04): 1-6. |
[10] |
马佰莲.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 28(02): 1-6. |
[11] |
谢云飞. 文理渗透──高校深化改革的目标[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27(01): 1-6. |
[12] |
谢立中.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 26(02): 1-6. |
[13] |
姚亚平. 赣文化研究的目标指向、心理条件与基本方式[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25(04): 1-6. |
[14] |
邵鸿. 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25(04): 1-6. |
[15] |
李细毛. 大学生军训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25(02): 1-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