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稀土—偶氮氯膦—m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铈组稀土元素 |
王巧云; 欧阳崇学 |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稀土—偶氮氯膦m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胶束增溶体系的分光光度特性。在HCl—H2C2O4—C2H5OH介质中,铈组稀土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72nm,对铈来说,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6×105l·mol-1·cm-1,比相应二元络合物提高二倍多,方法选择性好。增加比色皿厚度,可测定低
|
|
关键词 :
铈组稀土元素,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最大吸收波长,
吸光度,
胶束增溶,
光度特性,
光度法测定,
工作曲线,
二元络合物,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
出版日期: 1985-06-28
|
[1] |
倪永年; 邓娜; 周明.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的四环素[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0, 34(02): 1-. |
[2] |
倪永年; 邓娜.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的依诺沙星[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8, 32(05): 1-. |
[3] |
陈东; 赵海榕; 徐定英; 宁雅君. 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片溶出度方法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4): 1-. |
[4] |
黄伟华; 李明. 付品红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4): 1-. |
[5] |
汪玢; 赖小平; 李少华; 王敏.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脉通搽剂质量监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2): 1-. |
[6] |
王巧云; 欧阳崇学. 磺胺偶氮氯膦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稀土[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91, 13(03): 1-. |
[7] |
杨季良. 离子缔合物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91, 13(01): 1-. |
[8] |
曹小安; 黄坚锋; 张国文; 王晓俊; 黄红心. 新试剂偶氮溴羧——Ⅰ与铝显色反应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9, 13(04): 1-. |
[9] |
陈思钦; 李国强; 胡奇仲. 过氧化氢氧化R盐催化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铁[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8, 12(04): 1-. |
[10] |
.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1—4期总目录[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87, 9(04): 1-. |
[11] |
倪永年. 用矩阵计算法同时分光光度测定无机多组分体系—PAN同时测定铜、钴[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3): 1-. |
[12] |
杨泉生; 饶美秀; 刘小玲. 树脂相导数分光光度测量法[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3): 1-. |
[13] |
张振辉; 张改兰. 高浓度食盐食品中铁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3): 1-. |
[14] |
黄坚锋; 曹小安; 杜美珍; 舒红英. 光度分析“倒测法”的Beer定律表示式[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2): 1-. |
[15] |
吴华彬; 刘强; 吕德新. 邻苯二甲酸异羟肟酸与Fe(Ⅲ)形成络合物的分光光度测定[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