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广州市海水入侵来源,通过分析研究广州地下水样品的离子特征和氢氧同位素特征、Cl-与Br-的相关关系和分布规律,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判断。结果显示ρ(Cl-)与ρ(Sr2+)具有强相关性,初步证明地下水咸化的原因是现代海水入侵。通过分析地下水样品与海水样品的ρ(Sr2+)/ρ(Cl-)与ρ(Sr2+)/ρ(Ca2+)比值,判断Sr2+还可来源于水岩间离子交换。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对不同点位的地下水进行分组,分组结果与离子特征分组结果相似,为地下水咸化原因的确定提供了更多证据。通过对比地下水和海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发现δD和δ18O逐渐向海水过渡,指示了广州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地下水的咸化趋势。δD和δ18O值与Cl-的质量浓度的正相关性,同样证明了广州市海水入侵区的地下水受到了海水的混染。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广州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及其子项(DD20190291、DD20190291-2); 广州市“岭南英杰”后备人才资助项目([2019]928);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